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研究项目通过深入系统观察“调神益智、平肝通络”针法治疗老年期痴呆,采用国际公认的诊断标准,客观的疗效评定标准及多种神经测试量表进行临床疗效评定;通过脑电地形图、经颅多普勒、血流变等相关临床检查探讨其临床作用机制;应用多发梗死性痴呆(MID)模型大鼠及快速老化痴呆模型小鼠SAMP10,分别进行穿梭箱、水迷宫实验、光电镜、高效液相色谱配电化学、Tunel及原位杂交、免疫组化、Southern、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杂交,差示法等多种方法手段从行为学、形态学、神经递质、自由基医学、脑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热休克蛋白、衰老相关基因、脑细胞端粒与端粒酶等多角度、多层次、多个病理环节揭示了本病发病机制及针刺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
血管性痴呆(Laccular Dementia, VaD)是老年期痴呆中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Alelmer's AD)的第二位最常见的痴呆.血管性痴呆的发病机制很多,临床症状复杂多样.我院自2000年~2004年5月共观察89例,几乎均有脑血管和心血管的临床证据(伴发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予以安理申、脑多肽、葛根素三药联合治疗收到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3.
陈晓 《农垦医学》2008,30(2):93-94
目的:探讨奥氮平治疗老年期痴呆精神行为症状(BPS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56例伴有精神行为症状的老年期痴呆患者应用奥氮平治疗8周,通过五项指标(BPRS、MMSE、CDP、ADL、TWSS)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奥氮平治疗老年期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有效率为87.5%.其中BPRS和ADL分值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奥氮平对老年期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疗效好又安全.  相似文献   

4.
钟兵  张云翔  胡志文 《医学综述》2011,17(15):2388-2389
目的探讨三磷酸胞苷二钠和高压氧联合治疗老年期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7例老年期痴呆患者随机分为三磷酸胞苷二钠组、高压氧组、联合治疗组,比较治疗前后各组患者的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治疗后三磷酸胞苷二钠组、高压氧组、联合治疗组MMSE和ADL评分均有显著改善(P<0.05);联合治疗组疗效优于三磷酸胞苷二钠和高压氧组。结论三磷酸胞苷二钠联合高压氧可明显改善老年期痴呆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5.
巴氯芬治疗老年期痴呆肌张力增高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巴氯芬在治疗老年期痴呆肌张力增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老年期痴呆肌张力增高患者分成2组,采用传统康复治疗的24例为对照组,在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巴氯芬治疗的26例为治疗组,分别观察两组治疗4周后的肌张力改变,用Ashworth量表及临床痉挛指数(CSI)进行评定。结果两组病例经治疗后的肌张力按Ashworth量表和临床痉挛指数进行评定,呈下降趋势,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结论巴氯芬在降低老年期痴呆患者肌张力升高有较好的疗效,改善老年期痴呆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治疗的实施。  相似文献   

6.
糖基化终产物与老年期痴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国玲  闫福岭 《现代医学》2004,32(2):125-128
老年期痴呆主要包括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等,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研究发现,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在老年期痴呆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大量的资料证明,AD、VD患者体内存在着这种重要的毒性产物,它与衰老、痴呆的发生密切相关,其病理机制与氧化应激、核因子表达等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与老年期痴呆之间的关系以及药物干预对老年期痴呆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2012年间来我院治疗的100名患者,年龄均在65岁以上,进行一对一的询问调查,采集患者腰围、体重、血压、血糖、血脂等资料。最后根据老年期痴呆以及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选出老年期痴呆患者40名,作为观察组,对40名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对照组则由没有老年期痴呆的患者60名组成。比较两组代谢综合征的检出率,并比较观察组于治疗前后代谢综合征的检出率。结果老年期痴呆患者中患有代谢综合征的患者占比比未诊断为痴呆症的人群多,对老年期痴呆进行中西药治疗后,效果明显。结论代谢综合征与老年期痴呆有关,而且是老年期痴呆的重要形成因素之一。代谢综合征病情改善后有利于老年期痴呆症的缓解,中西药结合治疗老年期痴呆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养老机构老年期痴呆患者的安全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老年期痴呆患者安全护理要点.方法对7年中收治的70例老年期痴呆患者发生的安全事件进行分析.结果临床资料显示,老年期痴呆患者安全事件的发生率占老年期痴呆患者的32%.结论老年期痴呆患者的安全护理应放到一个更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富马酸喹硫平对老年期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2例老年期痴呆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富马酸喹硫平与奋乃静治疗,疗程8周。以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及阿尔茨海默病病理行为评分表(BEHAVE-AD)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富马酸喹硫平与奋乃静疗效相当(P0.05),富马副反应发生率低(P0.05)。结论:富马酸喹硫平与奋乃静治疗老年期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疗效相当,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0.
韦红日 《海南医学》2009,20(10):49-50
目的探讨喹硫平治疗老年期痴呆患者行为和精神症状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并与利培酮治疗作对照。方法将62例老年期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喹硫平组和利培酮组,疗程8周。采用阿尔茨海默病病理行为评定表(BEHAVE—AD)及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喹硫平与利培酮对老年期痴呆患者行为和精神症状疗效相当。有效率喹硫平组为87.10%,利培酮组为83.90%。不良反应少。结论喹硫平治疗老年期痴呆患者行为和精神症状安全有效,副反应轻而少,适用于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11.
杨守红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24):1112-1112,1146
目的:了解老年期痴呆患者安全护理要点。方法:对7年中收治的70例老年期痴呆患者发生的安全事件进行分析。结果:临床资料显示,老年期痴呆患者安全事件的发生率占老年期痴呆患者的32%。结论:老年期痴呆患者的安全护理应放到一个更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2.
老年期痴呆是人类在衰老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难治性疾病,是一组大脑智能损害的慢性进展的衰退性疾病。老年期痴呆包括血管性痴呆和老年性痴呆。《内经》中无老年期痴呆病名,相关描述散见于"善忘""健忘""癫狂"等疾病中。现根据《内经》中相关条文论述,并结合历代中医文献以及现代研究,总结老年期痴呆病机有阴阳失调、气血失和、五脏功能失衡。在老年期痴呆的临床治疗中,应该整体辨证,调整阴阳,气血,恢复五脏和调,才能收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五氟利多对老年期痴呆精神和行为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老年期痴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五氟利多(10mg/Biw)和安慰剂治疗共6周.采用AD病理行为评分量表(BEHAVE-AD)、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及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估.结果试验组的有效率为60%,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试验组BEHAVE-AD总分自22.10±5.23降至10.13±3.52,而对照组从16.00±5.69至16.13±5.74,差异极为显著P<0.001.结论五氟利多治疗老年期痴呆的精神和行为障碍疗效肯定,副反应极少.  相似文献   

14.
张赟  徐维安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21):2639-2640
目的:探讨喹硫平和利培酮治疗老年期痴呆患者行为和精神症状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老年期痴呆伴行为精神障碍患者分别给予喹硫平和利培酮治疗。其中喹硫平组30例,利培酮组30例,疗程共12周。采用阿尔茨海默病行为病理评定量表(BehaveAD)在治疗前、治疗4周末、治疗8周末和治疗12周末评定临床疗效。同时用"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价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两组治疗后Behave AD量表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治疗后两组间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喹硫平和利培酮治疗老年期痴呆伴行为精神障碍短期使用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喹硫平治疗老年期痴呆精神行为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老年期痴呆精神行为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培酮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喹硫平治疗。结果:治疗2周、4周、8周后,观察组患者BEHAVE-A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2周、4周、8周后,观察组患者BEHAVE-A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2.50%少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喹硫平治疗老年期痴呆精神行为障碍疗效确切,且安全可靠,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老年期痴呆患者行为和精神症状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80例老年期痴呆患者随机分成盐酸多奈哌齐组(38例)和奥氮平组(42例),疗程12周。采用阿尔茨海默病病理行为评定量表(BEHAV—AD)及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组BEHAV—AD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治疗4周时以盐酸多奈哌齐组BEHAV—AD总分及行为紊乱、抑郁、焦虑评分降低明显(P〈O.05)。结论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老年期痴呆患者行为和精神障碍安全有效,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俞海英 《中国民康医学》2012,(22):2695-2696,2719
目的:探讨住院老年期痴呆患者的死因构成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60例住院死亡的老年期痴呆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合并症、死因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老年期痴呆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住院老年期痴呆患者前五位死因为肺部感染、脏器功能衰竭、肿瘤、猝死、脑血管意外;服用精神药物,伴发肿瘤、冠心病、2型糖尿病、高血压、压疮、慢性支气管炎对病死率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强护理,预防肺部感染,积极治疗冠心病等伴发疾病,谨慎使用精神药物可延长住院老年期痴呆患者预期寿命。  相似文献   

18.
血管性痴呆(VD)在我国约占老年期痴呆的30%~50%,为老年期痴呆常见的类型之一.选择我院1998~2000年收治的VD病人90例,应用地奥奥利达治疗45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五氟利多治疗老年期痴呆患者的精神和行为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五氟利多对老年期痴呆精神和行为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老年期痴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五氟利多(10mg/Biw)和安慰剂治疗共6周。采用AD病理行为评分量表(BEHAVE-AD)、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及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估。结果:试验组的有效率为60%,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试验组BEHAVE-AD总分自22.10&;#177;5.23降至10.13&;#177;3.52,而对照组从16.00&;#177;5.69至16.13&;#177;5.74,差异极为显著P<0.001。结论:五氟利多治疗老年期痴呆的精神和行为障碍疗效肯定,副反应极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角色扮演教育模式提升老年期痴呆患者研究伙伴对痴呆疾病认知的效果.方法:采用临床便利抽样对50名老年期痴呆患者研究伙伴进行每周1次、为期6周的角色扮演教育,应用配对样本t检验对培训前后老年期痴呆患者研究伙伴关于痴呆知识掌握情况以及照护态度的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培训后老年期痴呆患者研究伙伴的痴呆知识评估量表得分(25.58±4.56)高于培训前(17.54±2.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培训后痴呆态度量表得分(109.84±10.82)高于培训前(104.74±11.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角色扮演能有效促进老年期痴呆患者研究伙伴了解患者疾病知识并理解患者的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