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路静  沙青  张霆 《新疆医学》2011,(8):33-35
目的:观察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切开取胚术中的止血作用。方法: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切开取胚术180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对90例患者在术中输卵管基底部注射垂体后叶素6U;对照组:90例患者术中不用垂体后叶素。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结果:术中出血量研究组(10.0±5m1)与对照组(80±20m1)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时间研究组(30±10min),对照组(60±10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垂体后叶素应用于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切开取胚术,能有效止血,减少电凝,保护输卵管组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在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性手术中的止血效果。方法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性手术80例按手术止血方法分为两组:垂体后叶素组:腹腔镜下应用垂体后叶素注射于妊娠输卵管基底部40例;传统对照组:腹腔镜下不用止血药物组40例。观察两组术中创面渗血情况,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结果术中出血量垂体后叶素组(30.15±9.58mL)与传统对照组(118.65±38.20m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14.04,P〈0.01)。手术时间垂体后叶素组(38.29±11.46min)与传统对照组(78.42±21.53min)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10.41,P〈0.01)。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垂体后叶素组(15.32±4.58h)与传统对照组(24.12±10.52h)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4.85,P〈0.01)。结论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性手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止血作用明显,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对输卵管组织有保护作用,利于患者早日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保守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确诊为输卵管妊娠、具备保留输卵管条件的患者68例,其中38例使用垂体后叶素(观察组),30例未使用垂体后叶素(对照组).观察组先将垂体后叶素6 U+生理盐水2 mL注射于妊娠部位输卵管系膜.结果 68例手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术中出血量:观察组出血(51.62±23.67)mL,对照组出血(85.76±53.25)mL;手术时间:观察组(64.12±13.65)min,对照组(86.26±22.45)min;止血时间:观察组(3.34±0.68)min ,对照组(6.71±1.02),观察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垂体后叶素组用于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保守手术治疗出血少,缩短手术时间, 方法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4.
熊员英 《当代医学》2014,(28):107-108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贵溪市中医院100位输卵管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n=50)。治疗组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开腹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手术后的情况,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57±12)min、术中出血量为(49.3±10.4)mL、镇痛时间为(11.7±3.2)h,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2.0±0.4)d,术后住院时间为(6.3±1.2)d,术后发病率为11.2%(6例);治疗组患者住院时间为(4.3±1.4)d,肛门排气时间为(1.2±0.2)d,发病率为1%(1例)。治疗组各方面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血量、伤口恢复速度、住院时长以及术后发病率等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的效果.方法 6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垂体后叶素.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20.0±5.0)ml、手术时间为(42.4±7.2) min均少于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64.3±5.9)ml、手术时间(64.3±5.9)min,具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 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效果佳,而且也安全,建议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6.
周振苇  何志龙 《微创医学》2013,8(3):311-313
目的 观察在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保守手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局部注射的止血效果.方法 将确诊为输卵管妊娠,基本情况具有可比性的7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40例为观察组,手术时在患侧宫角及该侧输卵管的少血管区的系膜内注射垂体后叶素5 IU(用0.9% NS稀释至0.5%的浓度)各2mL后,进行输卵管切开取胚术;38例为对照组,未使用垂体后叶素进行输卵管切开取胚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止血时间、术中及术后血压、住院天数等.结果 78例手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时间、出血量、止血时间等观察组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O.05).而术中及术后血压、住院天数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垂体后叶素组用于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保守手术治疗出血少,止血效果好,便于手术操作,能缩短手术时间,方法简单、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7.
杨凯芬  郭峻柳 《河北医学》2008,14(8):911-913
目的:观察垂体后叶素于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保守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确诊为输卵管妊娠、有生育要求、具备保留输卵管条件的患者483例,其中243例使用垂体后叶素作为观察组,240例未使用垂体后叶素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先将垂体后叶素6单位注射于妊娠部位输卵管系膜做预处理,再行输卵管开窗妊娠物清除术,对照组未作预处理。比较两组输卵管保留成功率、手术出血量、止血时间、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血β-HCG下降程度。结果:输卵管保留成功率及术中出血量、止血时间、手术时间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血β-HCG下降成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行输卵管妊娠保守手术时,使用垂体后叶素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和止血时间,并能提高输卵管保留成功率,副作用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输卵管切开取胚术中的止血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输卵管妊娠切开取胚术中的止血作用及应用价值。方法:将2008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妇科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60例患者行腹腔镜输卵管切开取胚术,随机分为两组,在输卵管切开取胚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为观察组(32例),在输卵管切开取胚术中不应用垂体后叶素为对照组(28例),比较两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最高体温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体温、持续性宫外孕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使用垂体后叶素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腹腔镜下行输卵管切开取胚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能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两点注射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输卵管妊娠开窗术中的止血作用。方法确诊为未破裂输卵管妊娠、具备保留输卵管条件的患者72例,其中38例使用垂体后叶素(观察组),34例未使用垂体后叶素(对照组)。观察组于腹腔镜下先将垂体后叶素分别注射于患侧输卵管间质部与圆韧带起始部位之间浆膜下浅肌层处及该侧输卵管基底部做预处理,然后再行输卵管开窗取胚术;对照组采用传统腹腔镜下输卵管开窗取胚术。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持续性异位妊娠等。结果 72例输卵管开窗取胚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术中出血量观察组[(20.21±8.45)mL]与对照组[(100.45±40.30)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时间观察组[(45.25±10.20)min]与对照组[(87.26±19.56)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持续性异位妊娠观察组(2.6%)与对照组(8.8%)比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输卵管妊娠开窗术中应用两点注射垂体后叶素止血作用明显,能有效减少电凝止血的机会,或不需电凝创面,对开窗输卵管组织有保护作用,并能缩短手术时间和减少持续性异位妊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治疗输卵管妊娠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2005年1月至2007年6月期间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病例78例,随机选择同期本院开腹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44例为对照组。记录其术前病史、阳性体征、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住院费用和住院天数。手术方式:输卵管妊娠部位切开取胚术、输卵管妊娠破裂清理病灶修补术及患侧输卵管切除术。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术中出血量少(t=8.993,P〈0.05)、手术时间短(t=8.533,P〈0.05)、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短(t=11.979,P〈0.05)、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短(t=9.548,P〈0.05)、术后住院时间短(t=7.744,P〈0.05),但手术费用较高(t=6.580,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是治疗输卵管异位妊娠的一种理想的手术方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保守性手术联合米非司酮及甲氨蝶呤治疗非破裂型输卵管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米非司酮300mg1次顿服,MTX 50mg单次肌注后施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设为研究组,单独施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的患者设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56.0±12.0)min,术中出血量为(45.0±12.0)ml,术后血β-HCG降至正常平均时间(14.2±1.3)d;对照组手术时间(89.0±28.0)min,术中出血量(92.0±27.0)ml,术后血β-HCG降至正常平均时间(21.5±2.8)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输卵管通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保守性手术联合米非司酮及甲氨蝶呤治疗非破裂型输卵管妊娠疗效显著,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将2009年7月2013年6月妇产科收治的85例输卵管妊娠患者随机分成开腹组40例与腔镜组45例,分别给予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镇痛、吸收热、输卵管通畅等。结果开腹组、腔镜组手术时间分分别是(94.3土25.3)min、(58.8±18.5)min,术中出血量分别是(55.8±14.7)ml、(22.5±10.6)ml,肛门排气时间分别是(38.3±75)h、(16.2±5.3)h、住院时阀分别是(1月7±25)d、(57±14)d;术后镇痛率分别是37.5%、6.67%,吸收热率分别是225%、889%,输卵管通畅率分别是65o%、844%,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下取胚术治疗输卵管妊娠6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切开取胚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方法将本院125例输卵管妊娠患者分别行腹腔镜手术62例(腹腔镜组),开腹手术63例(开腹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发热率、住院天数、术后持续性宫外孕发生率、输卵管通畅率及再次宫外孕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腹腔出血量、术后持续性宫外孕发生率及再次宫外孕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排气时间、发热比率及住院天数,腹腔镜组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术后输卵管通畅率腹腔镜组高于开腹组(P〈0.05)。结论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下切开取胚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和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切口美观,术后输卵管通畅率高等优点,更适合于有生育要求的输卵管妊娠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输卵管妊娠保守手术不同止血方式对输卵管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输卵管妊娠且要求保留输卵管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垂体后叶素止血组(A组,n=32)在术中于患侧输卵管系膜内两点注射垂体后叶素进行预处理后再行输卵管切开取胚术;电凝止血组(B组,n=28)直接电凝止血.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压变化、持续性异位妊娠率和输卵管通畅率等的差异.结果 A组手术时间长于B组、出血量明显少于B组、输卵管通畅率明显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持续性异位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腹腔镜输卵管切开取胚术中预先应用垂体后叶素止血效果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及避免电凝对输卵管的进一步损伤,有利于保护患者的生育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输卵管部分切除+端端吻合术与输卵管切开取胚缝合术对输卵管妊娠患者输卵管复通和生育预后的疗效。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年4月至2021年4月具有生育期望且存在生育能力下降风险的输卵管妊娠拟行手术患者98例,随机分为切除吻合组(n=50)和切开缝合组(n=48)。切除吻合组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部切除+端端吻合术,术中输卵管逆行插管(自输卵管伞端插入硬膜外麻醉导管并贯穿输卵管2个断端),作为支撑物辅助吻合并行术中通液。切开缝合组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缝合术,术中常规向输卵管妊娠囊附近系膜处注射甲氨蝶呤50 mg。2组常规术后避孕3个月,常规术后3个月行输卵管碘油造影术观察术侧输卵管通畅情况。对比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率、术后3个月术侧输卵管通畅率。术后长期随访,观察2组宫内妊娠和再次输卵管妊娠发生情况。结果:切除吻合组手术时间[(52.3±5.7) min vs.(48.6±5.5) min,P=0.002]明显长于切开缝合组,术中出血量[(6.1±3.9) mL vs.(9.6±5.7) mL,P=0.000]明显少于切开缝合组,术后持续性异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有生育要求患者腹腔镜与开腹两种保守手术治疗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00例,其中腹腔镜组200例,开腹组200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于术后第3个月经周期后行输卵管碘油造影术了解两组异位妊娠输卵管的复通情况。结果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43.91±15.56)min,开腹组平均手术时间(69.28±18.37)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平均出血量(40.28±10.26)ml,开腹组平均出血量(70.69±18.4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保留输卵管通畅率腹腔镜组90%,开腹组为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疗效确切,更适用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104例未发生休克的无生育要求的输卵管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手术组(n=46)与开腹手术组(n=58),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 结果:46例输卵管妊娠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手术时间平均为(60.30±29.20)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4.10±1.20)d;58例行开腹手术者的手术时间平均为(47.10±15.40)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6.80±2.40)d。两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腹腔镜手术优点是患者痛苦少、恢复快、缩短了住院时间。 结论:腹腔镜手术可以作为一部分输卵管妊娠患者的常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观察腹腔镜下多点预注射垂体后叶素后输卵管保守性手术与未注射垂体后叶素者术后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的概率。方法:选择确诊为未破裂输卵管妊娠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术中多点注射垂体后叶素的48例为观察组,未注射垂体后叶素的48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率。结果:所有手术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性手术中应用多点注射垂体后叶素明显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与催产素在腹腔镜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术中的止血效果。方法:诊断为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患者40例,垂体后叶素用于腹腔镜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术20例(A组),催产素用于腹腔镜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术20例(B组),观察出血量、手术时间。结果:A组平均出血量为18.78 mL,B组为70.92 mL;A组平均手术时间为30.07 min,B组为62.82 min,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手术病理均为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血-βHCG两组均4周内降至正常。无1例并发症发生。结论:垂体后叶素用于腹腔镜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术可明显减少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20.
梁小梅  姚明炳 《微创医学》2012,7(6):620-622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预处理在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该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患者98例,随机分为垂体后叶素预处理组(观察组)50例及未使用垂体后叶素组(对照组)48例,两组患者均行腹腔镜下输卵管保守性手术(输卵管切开取胚术)。观察组在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前使用垂体后叶素预处理:分别在患侧宫角及输卵管系膜两点注射垂体后叶素,对照组则未使用垂体后叶素。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创面渗血方式。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中创面渗血方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垂体后叶素预处理在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中止血效果明显,能有效控制术中创面出血,减少电凝止血机会,对输卵管组织起到一定保护作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