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观察实验性脑缺血损伤大鼠血清中内皮素1(ET-1),血管形成素1(Ang-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变化及桃红四物汤(TSD)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健康SD大鼠48只,以线栓法构建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致局灶性缺血损伤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桃红四物汤3个剂量组(18,9,4.5 g·kg~(-1))和尼莫地平组(0.02 g·kg~(-1))。连续ig 7 d,采用TTC染色法对脑梗死体积进行检测,通过测定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观察桃红四物汤对脑缺血损伤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ET-1,Ang-1和VEGF水平。结果:桃红四物汤高剂量组能显著减小脑缺血梗死体积。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全血黏度高、中、低切及血浆黏度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桃红四物汤高、中剂量组可显著降低高、中、低3个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桃红四物汤低剂量组可显著降低脑缺血大鼠的血浆黏度;与模型组比较,桃红四物汤能显著降低血清中ET-1含量,显著升高血清中Ang-1和VEGF含量。结论:桃红四物汤可以明显改善脑梗死情况以及促进实验性脑缺血大鼠缺血区的血管新生,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脑缺血大鼠血清中ET-1,Ang-1,VEGF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对大鼠皮瓣移植后血管再生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按随机排列表法分为A组(实验组)和B组(对照组),每组20只.制成8cm×3cm的背部随意皮瓣,A、B组分别予以桃红四物汤、生理盐水灌胃,于术后3d、7d两时相点,取吻合区皮片组织,免疫组化法染色光镜下观察bFGF及VEGF的含量.结果:术后3d、7d检测吻合区组织中bFGF及VEGF含量,A组各时相点均高于B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可通过提高皮瓣组织中bFGF与VEGF含量,从而起到促进血管再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行为及血管内皮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将24只造模成功的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及银杏叶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每组6只,另选取正常大鼠6只作为假手术组。银杏叶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0.9,1.8,2.7 m L/100 g灌胃,假手术组及模型组给予1.8 m L/100 g生理盐水灌胃,均1次/d,连续14 d。通过平衡木实验评价大鼠的神经行为学改变,HE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形态学变化,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脑内VEGF mRNA以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灌胃7 d和14 d后,银杏叶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的平横木实验测试评分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5),且银杏叶提取物中剂量组明显高于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P均<0.05);HE染色显示银杏叶提取物能改变脑组织缺血区的组织形态;模型组VEGF mRNA及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均<0.05),银杏叶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VEGF mRNA及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5),且银杏叶提取物中剂量组VEGF mRNA及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高于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P均<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能够改善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神经功能,可能与上调大鼠脑组织中VEGF mRNA及蛋白的表达有关;银杏叶提取物对缺血性脑损伤的改善程度与给药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对大鼠随意皮瓣成活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背部制成8 cm×3 cm随意皮瓣,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只,分别予桃红四物汤及生理盐水灌服,于术后第3天、第7天两时相点,进行随意皮瓣成活率、吻合区新生微血管数量及血清VEGF含量的检测。结果:实验组在两时相点随意皮瓣成活率、吻合区新生血管数量及血清VEGF含量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结论:桃红四物汤能明显促进大鼠随意皮瓣的成活,提高皮瓣下新生微血管数量,并促进大鼠VEGF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组方对AMI大鼠缺血区心肌组织SDF-1、CXCR4、VEGF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 8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麝香保心丸组和益气活血组方组,每组20只。根据处死时间再将各组分为3 d,7 d,14 d 3个时相组;药物干预后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大鼠心肌组织SDF-1、CXCR4、VEGFmRNA的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SDF-1、CXCR4、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麝香保心丸和益气活血组方表达SDF-1/CXCR4 mRNA水平均与假手术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麝香保心丸与益气活血方比较,其表达SDF-1/CXCR4 mRNA水平差别不大(P0.05)。麝香保心丸组表达CXCR4 mRNA水平高于益气活血组方组(P0.05)。益气活血组方组、麝香保心丸干预组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的CXCR4和SDF-1蛋白表达量明显增高(P0.05)。结论益气活血组方对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增加VEGF和CXCR4、SDF-1来发挥促进毛细血管新生、EPCs动员和趋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桃红四物汤对急性软组织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重物打击法建立急性软组织损伤大鼠模型,将30只雄性SD大鼠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桃红四物汤低、高剂量组和阳性药物组,每组6只。桃红四物汤低、高剂量组分别给予4、12 g/kg桃红四物汤灌胃,阳性药物组给予45 mg/kg布洛芬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每天1次,持续1周。治疗结束后处死大鼠。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损伤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观察各组大鼠损伤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水平。生化检测各组大鼠损伤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损伤组织中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损伤部位淤血、肿胀明显,活动情况较差,损伤组织中可见出血,TGF-β1阳性表达减少,MDA浓度及IL-6、TNF-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SOD活性及VEGF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桃红四物汤低、高剂量组大鼠损伤部位淤血、肿胀及活动情况好转,损伤组织中出血减少,TGF-β1阳性表达增多,MDA浓度及IL-6、TNF-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SOD活性及VEGF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 桃红四物汤有助于急性软组织损伤大鼠的损伤修复,其作用机制与抑制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促进TGF-β1、VEGF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对兔自体皮片移植术后移植皮片的血管密度、血清中MMP-2含量的影响,探讨桃红四物汤对皮片移植术后血管新生的影响机制。方法:将健康新西兰兔75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桃红四物汤低、中、高剂量组、模型组、假手术组,每组15只。假手术组不进行皮片移植,切开后直接缝合,术后予蒸馏水灌胃,桃红四物汤低、中、高剂量组造模后予以相应剂量的桃红四物汤灌胃,模型组造模后以蒸馏水灌胃,各组灌胃时间最长均为8 d。分别于造模后2 d、5 d、8 d从每组随机抽取5只,检测移植皮片血管密度及血清中MMP-2含量。结果:造模后2 d、5 d、8 d,桃红四物汤低、中、高剂量组血管密度、血清MMP-2浓度均高于模型组(P0.05);造模后2 d桃红四物汤低、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血管密度均低于假手术组(P0.05);造模后2 d、5 d桃红四物汤中、高剂量组血管密度均高于桃红四物汤低剂量组(P0.05)。造模后2 d、5 d、8 d桃红四物汤低、中、高剂量组血清MMP-2浓度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造模后2 d、5 d、8 d桃红四物汤中、高剂量组血清中MMP-2浓度均高于桃红四物汤低剂量组(P0.05);桃红四物汤高、中剂量组血管密度、血清MMP-2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能上调自体皮片移植模型兔血清中MMP-2含量,并能使血管密度值增加,具有促血管新生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桃红四物汤促进股骨干骨折愈合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靶点,并建立右侧股骨干骨折大鼠模型对关键靶点进行验证。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桃红四物汤的化合物及其作用靶点;使用GeneCards数据库获得股骨干骨折的疾病靶点;采用Cytoscape 3.6.0软件构建“药物-成分-基因-疾病”网络;通过STRING数据库建立靶蛋白交互作用(PPI)网络并分析核心靶点。使用多个剂量桃红四物汤干预右侧股骨干骨折大鼠对核心靶点进行初步验证,通过HE染色法观察桃红四物汤对骨折愈合的影响,利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骨折早期骨痂内核心靶点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筛选后获得14个活性成分,共对应28个靶点。PPI网络分析发现VEGF节点度值最大,为潜在的核心靶点;通过分子对接技术分析可知黄芩苷、β-胡萝卜素可能为靶向VEGF的关键活性化合物。动物实验验证发现,桃红四物汤早期干预后,大鼠股骨干骨折端骨痂成骨进程加快,软骨细胞大量凋亡,成骨细胞不断增加,骨基质分泌增多且钙化加强,并以桃红四物汤高剂量组为佳。VEGF蛋白表达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桃红四物汤中、高剂量组...  相似文献   

9.
熊辉  李前  谈立明  杨腊平 《中医正骨》2010,22(8):13-15,18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主次要有效成分的交互作用及其对骨痂微血管新生调控因子VEGF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从桃红四物汤中提取了4类有效成分:总生物碱(A)、总苷(B)、总多糖(C)和总挥发油(D),按照前期实验所得结果(主要成分为A,次要成分为B、C、D),对清洁级小白鼠徒手定点折骨造模后进行实验。按照L8(27)正交设计方案分组,观察分析骨折断端骨痂微血管新生调控因子VEGF蛋白表达,探讨主次要成分之间是否存在交互作用。结果:骨折造模后断端局部出现VEGF蛋白高表达,提取物组表达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动态观察结果,第2时相点(15 d)以内表达量逐渐升高,在第15天出现表达峰值,此后表达量开始下降;各组间比较,1~8组、10组3个时相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9组;在表达峰值(15 d)后VEGF表达量下降过程中,提取物及浓缩剂药物使表达量下降程度减缓,使其在第3时相点(25 d)断端骨痂组织内仍维持高量VEGF蛋白表达。正交实验表明,B药取水平1与水平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药和D药取水平1与水平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成分总生物碱与总苷有交互作用,与总多糖和总挥发油无交互作用;总苷、总多糖与总挥发油之间也无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0.
桃红四物汤对大鼠心梗后心肌间质胶原重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对大鼠心梗后左室非梗死区心肌间质胶原重构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结扎左冠状动脉主干造成心肌梗死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成3组:模型对照组、桃红四物汤组、卡托普利组;加上假手术组,共4组,每组12只。桃红四物汤组4.86 g·kg-1ig;卡托普利组0.2 g·kg-1自由饮水给药。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同等剂量生理盐水,连续给药12周,12周后处死大鼠。采用Masson染色法检测心肌间质胶原纤维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左室非梗死区心肌间质中Ⅰ型、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及Ⅰ/Ⅲ型胶原蛋白的比值。结果:桃红四物汤组大鼠心肌间质胶原纤维分布比较均匀、纤细,心肌间质纤维化程度较模型对照组明显减轻。模型组大鼠心肌间质胶原蛋白含量及Ⅰ/Ⅲ型胶原蛋白比值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桃红四物汤组及卡托普利组的心肌间质胶原蛋白含量及Ⅰ/Ⅲ型胶原蛋白比值较模型组明显降低。结论:桃红四物汤可抑制大鼠心梗后心肌间质胶原纤维增生、胶原蛋白表达,降低非梗死区心肌Ⅰ/Ⅲ胶原蛋白的比值,减轻心肌间质胶原重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防风对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治疗肝纤维化的增效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A)组8只,造模组42只。CCl4大豆油溶液诱导肝纤维化模型。将造模组随机分为模型组、秋水仙碱组、防风桃红四物汤组,桃红四物汤组及防风组。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蛋白(PCⅢ)、Ⅳ型胶原蛋白(Ⅳ-C)的变化。Western 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结果:与秋水仙碱组比较,防风桃红四物汤组大鼠血清中的ALT、AST、HA、PCⅢ、Ⅳ-C及肝组织中TGF-β1及α-SMA蛋白的表达量均显著下调(P<0.05)。结论:防风具有增效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TGF-β1及α-SMA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不同中医治法对帕金森病大鼠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的影响.方法 采用经典的6-羟基多巴胺损毁注射法制作帕金森大鼠模型,并应用活血化瘀(代表方桃红四物汤)、涤痰熄风(代表方涤痰汤)、滋阴熄风(代表方天麻钩藤饮)和复合治法(代表方复方地黄方)等不同中医治法及相应代表方剂进行治疗,同时设立正常...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中医治法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大鼠神经行为学的影响。方法:采用经典的6-羟基多巴胺损毁注射法制作PD模型,将成功模型大鼠随机分为5组,其中4组分别应用活血化瘀法(代表方桃红四物汤)、涤痰熄风法(代表方涤痰汤)、滋阴熄风法(代表方天麻钩藤饮)和复合治法(代表方自拟复方地黄方)等不同治法方药进行治疗,另1组作为模型组应用生理盐水治疗。治疗结束后使用阿扑吗啡(APO)诱导旋转行为,并进行各组治疗前后和各药物治疗组间的旋转圈数比较。结果:模型组治疗前后旋转圈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治疗组旋转圈数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天麻钩藤饮组与桃红四物汤组、涤痰汤组比较,旋转圈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地黄汤组与桃红四物汤组、涤痰汤组比较,旋转圈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天麻钩藤饮组与复方地黄汤组比较,旋转圈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各种中医治法均有明显的抗PD大鼠的旋转行为的作用,但以天麻钩藤饮为代表方的滋阴熄风法和以自拟复方地黄方为代表方的复合治法效果较好。根据以方测证的原理,该类帕金森病的大鼠模型的中医证候属性与阴虚类证最为接近,兼有痰、瘀的因素,应用复合治法的方药治疗帕金森病是值得探索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电针人中穴(GV26)对脑梗死(CI)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电针组、模型组、假手术组、空白组,前3组每组24只,按干预和取材的时间分为1、3、7、14 d 4个亚组,空白组6只,采用神经功能缺损体征评分(NSS)评定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CI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形态改变;免疫组化、免疫荧光双标记法检测CI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分化。[结果] 神经功能方面,空白组、假手术组NSS评分无变化,神经功能正常,模型组、电针组CI大鼠随着时间的延长,两组大鼠在感觉、反射、肢体功能等方面均有改善,3、7、14 d时电针组NSS评分低于模型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空白组和假手术组脑组织形态未见明显异常,模型组和电针组均可见神经细胞的细胞核固缩、伴细胞空泡,随干预天数增加,逐渐有结缔组织、星形胶质细胞与正常细胞生成,电针组整体修复情况优于模型组;免疫组化,与空白组、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各时相内源性神经干细胞(eNSPCs)特异性标识物齿状回巢蛋白(Nestin)目标蛋白平均光密度值(AOD)、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 AOD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各时相Nestin AOD均较高(P<0.05或P<0.01),3、7、14 d时GFAP AOD均升高(P<0.05或P<0.01);免疫荧光双标记,与空白组、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Nestin及GFAP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0.01),荧光信号强,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各时相Nestin表达均升高( P<0.05或P<0.01),Nestin/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共标记信号强,3、7、14 d时GFAP表达升高(P<0.05或P<0.01),GFAP/BrdU共标记信号强。[结论] 电针人中穴可明显改善CI大鼠神经功能损伤情况,促进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分化为星形胶质细胞,从而有利于CI后神经功能网络的修复和功能的重建。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骨骼肌长链非编码RNA H19(LncRNA H19)、核因子κB-p65(NF-κB-p65)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月龄雄性SD大鼠78只,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桃红四物汤组、LncRNA H19阻滞剂组,其中空白组6只,其余每组24只。除空白组外,其他各组均阻断血流复制左后肢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桃红四物汤组在造模前予以桃红四物汤灌胃,LncRNA H19阻滞剂组予以LncRNA H19阻断剂尾静脉注射预处理。HE染色法观察复灌后4 h腓肠肌形态及病理性改变,DAPI 法观察复灌后4 h各组腓肠肌细胞凋亡变化。RT-qPCR检测复灌后(0、2、4、8 h)腓肠肌LncRNA H19、NF-κB-p65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0、2、4、8 h腓肠肌NF-κB-p65表达。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桃红四物汤组和LncRNA H19阻断剂组肌纤维破坏及炎症浸润程度较模型组减轻。DAPI 荧光染色结果显示,桃红四物汤组、LncRNA H19阻断剂组细胞凋亡率低于模型组; 桃红四物汤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LncRNA H19阻断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T-qPCR 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与同一时间点空白组比较,模型组、桃红四物汤组、LncRNA H19阻断剂组LncRNA H19、NF-κB-p65表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同一时间点模型组比较,桃红四物汤组、LncRNA H19阻断剂组、NF-κB-p65表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并且不同时间点显示相同倾向性。结论:桃红四物汤可降低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骨骼肌中LncRNA H19-NF-κB信号通路表达,减少骨骼肌细胞凋亡,减轻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LncRNA H19可能是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骨骼肌损伤病理机制中的关键上游分子。NF-κB-p65蛋白可能是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骨骼肌损伤病理机制中的关键蛋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加味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肿胀的疗效。方珐运用桃红四物汤辨证加减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肿胀91例,疗程1个月。结果显效31例,有效49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87.9%。结论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肿胀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尹登科  杨晔  尹娟娟  韩岚  许钒  彭代银 《中成药》2012,34(9):1631-1635
目的考察桃红四物汤对蛋白酶激活受体(PARs)激动剂诱导人血小板聚集、释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内皮抑素(endostatin)以及释放液对内皮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人富血小板血浆和不同质量浓度的桃红四物汤(0.5~2.5 mg/mL)孵育5 min后,加入PAR1选择性激动剂(SFLLRN-NH2,10μmol/L)或PAR4选择性激动剂(AYPGKF-NH2,200μmol/L)或凝血酶(1 U/mL),血小板聚集仪测定血小板聚集,ELISA测定血小板离心后上清中VEGF和endostatin,MTT测定释放液对内皮细胞增殖的作用。结果桃红四物汤在质量浓度0.5~2.5 mg/mL剂量依赖性的抑制凝血酶和PAR1-A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但是对PAR4-A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没有显著的抑制作用;2.5 mg/mL桃红四物汤可抑制PAR1-AP诱导血小板释放VEGF以及PAR4-AP诱导endostatin释放;对PAR1-AP诱导释放液引起内皮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而对PAR4-AP诱导的释放液引起内皮细胞增殖减少具有促进作用。结论桃红四物汤抑制PAR1-A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调节血小板释放VEGF和endostatin以及内皮细胞增殖可能是其发挥活血化瘀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桃红四物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大鼠炎症反应及对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核转录因子kappan B(NF-κB)通路的影响。方法:从45只SD大鼠中随机选取10只为对照组,其余35只大鼠建立DPN模型,3只大鼠建模失败,其余随机分为模型组,桃红四物汤低、高剂量组及α-硫辛酸组,每组各8只。桃红四物汤低、高剂量组分别给予4.5、18 g/(kg·d)的桃红四物汤,α-硫辛酸组给予α-硫辛酸20 mg/(kg·d),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等量的0.9%氯化钠溶液,均灌胃给药。连续给药8周后,检测大鼠血清炎症因子、血糖及血脂指标及神经传导情况,观察坐骨神经病理学变化,检测TLR4相关通路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升高,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及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升高,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水平降低,TLR4、MyD88、NF-κB蛋白表达上调(P<0.05)...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胶艾汤和四物汤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和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探讨胶艾汤衍化为四物汤后活血功效变化的机制。方法采用sc肾上腺素加冰水浴复制大鼠急性血瘀模型,检测各组大鼠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HCT)、凝血4项、血小板聚集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全血黏度、血浆黏度、HCT明显升高(P<0.01),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明显缩短,纤维蛋白原(FIB)的量明显增加(P<0.01),血小板聚集率明显增大(P<0.01)。与模型组比较,四物汤组大鼠全血黏度、血浆黏度、HCT明显降低(P<0.05、0.01),TT、PT、APTT明显延长(P<0.05)、FIB的量明显降低(P<0.01),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降低(P<0.01);胶艾汤中剂量组大鼠1 s-1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与HCT明显降低(P<0.05、0.01),APTT明显延长(P<0.05),PT明显缩短(P<0.01),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降低(P<0.05)。与胶艾汤中剂量组比较,四物汤组大鼠PT明显延长(P<0.01)。结论胶艾汤和四物汤均具有不同程度改善血液流变性、延长凝血时间、抑制血小板聚集等活血作用,胶艾汤衍化为四物汤后活血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