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显柏  龙子敬 《九江医学》2001,16(4):237-238
弥散性轴索损伤(DAI)是指头部在遭受旋转加速暴力致伤时因剪应力而造成的神经轴索损伤.我院自1998年2月至2001年4月共收治经CT诊断的DAI 1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由Adams等于1982年正式命名,用于描述头部外伤后以脑深部神经轴索肿胀、断裂为特征的脑损伤类型,多见于重型颅脑损伤,是头部伤致死和致残的重要原因.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能较精确客观地反映脑干不同水平的功能状态,故我们通过回顾性分析67例DAI患者临床资料,以探讨BAEP在DAI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弥漫性轴索损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是在特殊的外力作用下脑内发生的以神经轴索断裂为特征的系列病理生理变化,意识障碍是其典型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困难,预后极差,本文对近年来DAI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脑干损伤(primary hrain stem injury,PBSI)中弥散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的诊断相当困难.神经纤维细丝(neurofilament,NF)在神经轴索出现继发性损害之前就已发生改变,NF68的变化最能反映神经轴索的破坏情况,国内此方面与PBSI/DAI关系的研究罕见[1].我们应用免疫组化及RT-PCR技术研究大鼠原发性脑干损伤中延脑DAI与NF68蛋白的表达及NF68 mRNA的半定量分析,以此来评估进行DAI诊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 injury, DAI)是在头部遭受旋转及角加速和(或)减速运动时剪切力引起脑内以神经轴索断裂为特征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以广泛轴索断裂、肿胀及小血管损伤为特征,临床常表现为长时间的昏迷.  相似文献   

6.
弥漫性轴索损伤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是颅脑损伤的一种重要形式.1956年Strich[1]首次报道了15例伤后持续昏迷5~15个月死亡的病例.这些病例均无肉眼可见的颅脑损伤,镜下检查却发现全脑白质明显的神经纤维缺失和变性.Strich将其命名为弥漫性白质变性.1961年Strich又发现伤后存活48h者,脑组织中有神经轴索收缩球形成.1977年以后,Adams等做了大量这方面的工作[2],并于1982年正式提出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概念,即DAI是由颅脑损伤导致的大脑半球、胼胝体、脑干(有时为小脑)轴突的弥漫性损伤.  相似文献   

7.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由Adams等[1]于1982年正式命名,用于描述头部伤后以脑深部神经轴索肿胀、断裂为特征的脑损伤类型,尤其多见于重型颅脑损伤,是头部伤致死和致残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弥漫性轴索损伤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东辉 《医学综述》2007,13(1):64-65
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是用于描述头部伤后以脑深部神经轴索肿胀、断裂为特征的脑损伤类型。本文就近年来对DAI研究进展包括发生机制、病理特征、临床表现、诊断及其治疗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以及神经源性肺水肿(NPE)是颅脑损伤死亡之主要原因。若两者同时并存,则后果更为严重。我院自1994年3月至2002年3月间,共收治22例弥漫性轴索损伤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弥漫性轴索损伤8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是颅脑外伤后,以脑深部神经轴索肿胀与断裂为特征的脑损伤,尤其多见于重型颅脑损伤。是头部伤致死和致残的重要原因。因此,对DAI的发病机制、损伤特点、影像学特征、分型、诊断标准和治疗措施等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1998年7月~2003年7月。我院收治DAI患83例,对其临床和影像学资料进  相似文献   

11.
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是指颅脑损伤导致的大脑半球、胼胝体、基底节、小脑、脑干轴突的弥漫性损伤,是重型颅脑损伤较为常见的一种,其特点是伤后立即出现无血肿性持续昏迷,预后较差.我院自2003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DAI患者50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机制与诊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起胜  谭源福 《广西医学》2008,30(2):207-209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是由于外伤使颅脑产生旋转加速度和/或角加速度,使脑组织内发生剪切力,导致神经轴索断裂及毛细血管撕裂为损伤特征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  相似文献   

13.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研究现状及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志利  侯林生 《海南医学》2007,18(7):149-152
目的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是颅脑损伤中重要的脑损伤类型,对决定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状况和预后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研究DAI以提高颅脑损伤的诊断及抢救治疗水平. 方法 对DAI的概念和病变部位、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及临床治疗及预后作一综述. 结果 目前对DAI的研究已深入到亚细胞及分子生物学水平,随着影像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其进行早期诊断成为可能.在有效治疗窗时机内,及时采取有效的综合性治疗措施对降低DAI的死亡率和提高生存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结论 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是一种严重的闭合性颅脑损伤,它可以造成患者长时间昏迷,致残率、植物生存率、死亡率极高.随着神经影像学的发展及综合治疗措施的完善必将大大提高DAI的诊断率及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ic Injury,DAI)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对67例DAI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其临床特点,病理改变,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 DAI是重型原发性脑损伤的一种特殊病理类型.DAI的临床表现与影像学检查并不一致,诊断困难,本病的特征是昏迷时间长,CT与MRI虽然不能直接显示轴索损害,但能直接显示出血性病变的大小,形态与部位.在诊断脑实质内小病灶或挫伤方面,特别是对脑干、胼胝体、小脑、透明隔和穹窿损伤的观察上,MRI明显优于CT.治疗方面如能阻止非崩解性轴索损伤的继发性轴索断裂或能促进损伤轴索的恢复,则可以提高DAI的救治水平.结论 DAI是影响颅脑损伤病死率、致残率与预后的最重要的因素.正确有效地处理DAI,是提高颅脑损伤救治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yse axonal-injury,DAI)是在特定的外力机制作用下,脑内发生的神经轴索断裂为特征的一系列病理表现,以意识障碍为主要的临床表现[1].目前临床诊断治疗仍有困难,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1年2月共收治此类患者51例,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42例,女 9例;年龄在19-67岁,平均年龄为36.2岁,受伤类别其中交通伤为48例,坠落伤3例.  相似文献   

16.
谢一金 《右江医学》2006,34(4):397-398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d injury,DAI)是剪应力作用于头部致脑内神经轴索损伤。其典型的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典型的病理变化为神经轴索断裂和轴缩球[1]。DAI占重型颅脑损伤的20%,在因颅脑损伤死亡病人中占29%~43%,仅次于硬膜下血肿,是颅脑损伤中的一种特殊类型。我科近年共收治弥漫性轴索损伤病人42例,经过综合治疗,效果满意。现总结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DAI患者42例,男性29例,女性13例。年龄13~65岁,平均38.4岁。致伤原因:交通伤31例,坠楼伤9例,打击伤2例。GCS评分大于8分者4例,小于8分者38例。2.症状及体征伤后均有…  相似文献   

17.
弥漫性轴索损伤(d iffuse axonal injury,DAI)是一种由于外伤使脑组织内部发生剪应力作用,导致神经轴索和小血管的原发性脑损伤[1],其属原发性闭合性颅脑外伤,是在特殊外力作用下,脑组织间发生剪切力,造成以神经轴索断裂为特征的弥漫性脑损伤,其临床疗效差[2]。我院2004年5月至2009年10月共收治97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其中应用亚低温冬眠疗法(治疗组)治疗57例,与常温治疗组(对照组)40例进行比较,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收集临床资料完整并符合DAI诊断标准的患者97例,男66例,女31例,年龄7~68岁,平均年龄32.7岁。致伤方式:  相似文献   

18.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ary,DAI)是在特殊的外力作用机制下,脑内发生的以神经轴索断裂为特征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1956年,Strich通过尸检研究,从病理组织检查中发现一组无颅内占位性病变,以大脑半球白质为中心的弥漫性损伤和变性,指出这种损伤和变性,可能是脑损伤时导致神经纤维物理损伤所致,首次提出了DAI的概念。此后,许多学者对DAI的临床和病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于1982年正式确立了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概念。近年来,人们对DAI的研究较多。已深入到亚细胞及分子水平。  相似文献   

19.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是颅脑损伤后,以脑深部神经轴索肿胀及断裂为特征的脑损伤,它是出现无血肿性持续性昏迷、严重神经功能障碍、植物生存及死亡的常见原因;其病理变化是广泛性轴索损害和小血管、毛细血管损伤出血.现将我院近5年来收治的106例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ury,DAI)是指脑白质中的轴索广泛损伤,现就本科2005年1月~2008年1月3年来收治DA132例,作一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