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目的 分析精神发育迟滞伴发心境障碍的临床症状特征.方法 对40例精神发育迟滞伴发心境障碍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精神发育迟滞伴发心境障碍的临床症状表现特征:躁狂发作缺乏明显的心境高涨、思维奔逸;抑郁发作缺乏明显的情绪低落.治疗前后智能缺损程度无改变.结论 精神发育迟滞对心境障碍的临床表现影响明显,并且心境障碍的症状没有智能正常者典型,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女性精神发育迟滞被鉴定人被性侵害案的特点及其性自我防卫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要求性自我防卫能力评定的女性精神发育迟滞患者鉴定资料。结果被鉴定人以青少年女性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居多。被鉴定人中未成年者占51.02%。轻度精神发育迟滞(26.53%)以性自我防卫能力削弱为多,中度精神发育迟滞(36.74%)以无性自我防卫能力为多;中度以上(26.53%)全部为无性自我防卫能力。青少年女性精神发育迟滞患者更容易成为性侵害对象,应加强对未成年女性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合理监护和两性知识教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司法精神病鉴定中性自我防卫能力的评定。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对54例案件进行相关资料的分析。结果:受性侵害者以精神发育迟滞患者最多,且程度越重,性自我防卫能力越差,中度精神发育迟滞以上患者92.9%为无性自我防卫能力。结论:精神发育迟滞者由于智能低下、人格发育不成熟以及本能意向控制差等,容易成为犯罪分子性侵害的目标,呼吁监护人必须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注意引导和监管,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相似文献   

4.
精神发育迟滞者,由于其智能低下,易造成各种犯罪行为。在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中,精神发育迟滞者占鉴定案例的1—4%。精神发育迟滞者的性犯罪在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也常遇到。我院自1983年1月至1986年6月,共受理司法精神病学鉴定案例75例,而精神发育迟滞者16例,占21.3%,其中,性犯罪作为被告的精神发育迟滞者12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女性精神发育迟滞被性侵害案的特点及性防卫能力在司法鉴定中的评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鉴定委员会2007年5月~2010年8月鉴定的106例性自我防卫能力评定的女性精神发育迟滞患者鉴定资料。结果被鉴定人以青年以下女性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居多。被鉴定人中轻、中度精神发育迟滞性自我防卫能力削弱为多,重度精神发育迟滞以无性自我防卫能力为多。结论女性精神发育迟滞者被性侵害与一般强奸案不同,社会及监护人应对她们进行生理知识、生活自理能力和性防卫能力进行教育与培训,以维护这些弱势群体的安全,构建文明和谐的社会。  相似文献   

6.
对精神发育迟滞者肇事,受害案件116例进行司法精神医学鉴定分析,结果表明,农民,无业者占87.9%,文盲者占62.9%;有家族史者30.2%,先天性智能缺陷者60.3%;精神发育迟滞中,重度者占53.4%,智商〈55者占64.7%;性犯罪案居首位占35.3%,性受害案占31.9%,盗窃案,凶杀案分别占22.4%和3.4%,分析认为,精神发育迟滞者肇事,受害案件所年有上升趋势,目前医学上对精神发育迟  相似文献   

7.
年龄幼小的轻度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她们在初次遭遇性侵犯时,对有关性行为的性质、后果缺乏辨认能力,因而无性防卫能力或性防卫能力减弱。由于轻度精神发育迟滞者有一定的学习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们的性知识会逐渐增多,成年后性经验也使她们对性行为的性质、后果的辨认能力提高,因此,年龄幼小者较成年患者的性防卫能力显著低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女性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司法鉴定数据,探讨此类患者被性侵害案件的特点.方法:采用自编调查表,对83例女性精神发育迟滞患者法医精神病学鉴定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被性侵害的女性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大部分性自卫能力丧失(97.6%);案发地大部分在农村(77.1%);监护力度与受害人受侵害程度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女性精神发育迟滞患者被性侵害案件有其自身特点,监护人、社会应在加强女性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监护的同时对其加强性知识教育,以提高其自身防卫能力.  相似文献   

9.
姚旺  裴静云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4):578-579
目的:探讨女性精神发育迟滞被性侵害案的特点及性防卫能力在司法鉴定中的评定。方法:用自制表对性自我防卫能力评定的52例女性精神发育迟滞者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被性侵害的女性精神发育迟滞者中,轻度精神发育迟滞2例,占4%;中度38例,占73%;重度12例,占23%。在所有案例中已孕4例,占8%。性自卫能力丧失50例,占96%,性防卫能力削弱2例,占4%。案例发生地多为偏远农村。结论:女性精神发育迟滞者被性侵害与一般强奸案不同,社会及监护人应对她们进行生理知识、生活能力和性防卫能力进行培训,以维护这些弱势群体的安全,构建文明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精神发育迟滞的涉案特征和临床特点,对近4年来有关精神发育迟滞的司法鉴定资料作综合分析。结果,35岁以下41例(85.4%);农民及无业40例(83.3%),小学以下文化程度42例(87.5%),文盲21例(43.8%);未婚28例(58.3%);性被害案24例(50%);精神发育迟滞轻度7例(14.6%)、中度39例(81.3%)、重度2例(4.2%)。显示农村人口、低文化、无业、未婚的青壮年构成了精神发育迟滞司法精神病学的主体,性被害案占首位,轻-中度精神发育迟滞是其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主要人群。  相似文献   

11.
杨耀华  龙国民  罗海峰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0):1114-1114,1174
目的:了解性受害者性防卫能力鉴定人口学特征。方法:采用自行设计式表格逐一登记统计处理。结果:精神发育迟滞35例(92.11%),精神分裂症3例(7.89%);无性防卫能力34例(89.47%),性防卫能力削弱4例(10.53%)。结论:精神发育迟滞者由于智能低下、人格发育不成熟以及本能意向控制差等,容易成为犯罪分子性侵害的目标,呼吁监护人必须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注意引导和监管,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相似文献   

12.
儿童精神发育迟滞的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儿童精神发育迟滞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260例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和300例智力发育正常儿童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精神发育迟滞与遗传、窒息、孕期精神刺激、胎儿宫内发育迟滞、惊厥等因素密切相关,精神发育迟滞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每项因素χ^2均大于8.49,P〈0.005,OR≥3.5。另外,精神发育迟滞带与父母职业和文化水平密切相关,且几个因素可同时存在,又互为因果。结论 精神发育迟滞病因复杂,要减少精神发育迟滞的发生,关键是针对危险因素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13.
高智能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临床现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婴幼儿孤独症或孤独症样障碍是近年来儿童精神医学 ,乃至行为医学中研究较为活跃的课题之一。其中虽有 80 %患儿合并有精神发育迟滞 ,但仍有部分病例脑机能发育实际上处于正常状态 ,对这部分病例目前将其称为高智能孤独症(high functioningautism)。所谓高智能孤独症 ,广义上指无精神发育迟滞 (IQ≥ 70 ) ,狭义上则指智能活动在正常范围(IQ≥ 80 )。在广泛性发育障碍 (pervasivedevelopmentaldis orders:PDD)的分类中 ,高智能现象虽然包含在广义的孤独症范畴 ,但在实际认识中认…  相似文献   

14.
刘爱红  胡春雷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1):2514-2515
目的:探讨精神发育迟滞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依据1999年WHO/ISH的高血压病诊断标准对我院161例精神发育迟滞患者进行普查。结果:有26例精神发育迟滞患者伴有高血压。结论:精神发育迟滞合并高血压容易被漏诊,不易发现。重视精神发育迟滞患者躯体疾病的临床观察并建立健康档案。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深入了解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临床特征与评价治疗效果。方法:自制调查表,内容包括一般资料、住院临床特征、治疗用药物等,对入组对象逐项填写并统计分析,并以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在入院时及治疗6个月后评定。结果:精神发育迟滞者除智能损害与生活自理能力低下外还存在精神行为障碍、个性障碍、合并癫痫等,治疗后病情得到改善(ADL量表治疗前后评定差异显著P〈0.05)。结论:精神发育迟滞者的精神行为障碍主要是行为障碍、个性障碍,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加强护理有助于病情改善。  相似文献   

16.
精神发育迟滞儿童伴随症状与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珺  王立文 《北京医学》2010,32(7):540-542
目的分析精神发育迟滞(MR)的病因、伴随症状及分级的关系,为精神发育迟滞的诊治及预防奠定基础。方法 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精神发育迟滞患儿共1329例,对其精神发育迟滞的分级、伴随症状及病因进行分析。结果 1329例MR患儿年龄6个月~15岁,平均(3.15±3.12)岁;男女比例为1.88∶1。非特异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组伴有惊厥及姿势/肌张力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伴有畸形的精神发育迟滞患儿(P〈0.05);精神发育迟滞伴有畸形的患儿组,重度MR明显多于非特异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组(P〈0.05)。精神发育迟滞伴有畸形的患儿组病因不明者显著多于非特异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组(P〈0.05);在非特异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组内,病因明确的MR患儿为重度者明显多于病因不明的重度MR患儿(P〈0.05);在精神发育迟滞伴有畸形的患儿组内,其病因明确否与MR分级无显著相关性(P〉0.05),其病因以染色体病最多,有65.37%的病例病因不明。结论对于精神发育迟滞合并畸形的患儿首选染色体检查,对于合并有惊厥及姿势/肌张力异常的患儿应考虑染色体病以外的疾病,重度非特异精神发育迟滞患儿较轻度MR患儿容易找到病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女性精神发育迟滞患者被奸的性防卫能力问题,为更好地防范此类案件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对24例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受性侵害案例从生物学、社会学、法学、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结果 10例为轻度,中度11例,重度3例.性防卫能力判定:无12例,减低9例,有3例.结论 女性精神发育迟滞患者性防卫能力多丧失或削弱,为更好地保护这一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社会及家属要加强对其的监护及治疗.  相似文献   

18.
397例精神发育迟滞的司法精神病学鉴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司法案件的特点。方法:收集本院近20年精神发育迟滞司法精神病学鉴定资料,组织专家进行再鉴定,输入SPSS 11.5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精神发育迟滞司法鉴定案件以农民、无业等社会底层人员居多,轻至中度智能障碍者占83.9%,未成年人所占比例相对较高(36.8%),男性以强奸(13.4%)、盗窃(11.1%)、杀人(5.3)、抢劫(5%)、伤害(3.5%)等案件为主,女性主要为性侵害案件,占所有女性案件的88.3%,智能水平和鉴定结果性别差异显著(P<0.01),男性智能水平好于女性,有责任能力的比例明显多于女性,民事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司法鉴定案件有自身的特征性,这为我们研究和预防此类犯罪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应用指导。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25例精神疾病患者性受害进行司法鉴定分析,性受害者以精神发育迟滞占首位(20例,占80%),对评定性自卫能力的主要依据进行了讨论,性自卫能力因疾病性质不同而各有差。对精神发育迟滞者加强教育与监护,对减少性受害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对42例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临床分析,发现精神分裂症症状可发生在智商低于50分的精神发育迟滞者身上。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分裂症与正常智力精神分裂症临床表现及疗效有显著差别。提示:智力提高程度与精神分裂症表现无明显关系。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分裂症与正常智力精神分裂症有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