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下瘀血汤对四氯化碳(CCl_4)诱导的肝纤维化模型小鼠肝脏和胰腺病变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24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下瘀血汤组,每组8只。模型组和下瘀血汤组小鼠腹腔注射10%CCl_4诱导肝纤维化模型,正常组小鼠给予等体积橄榄油,每周3次,连续6周。造模第4周起,下瘀血汤组小鼠灌胃给予0.467 8 g/kg下瘀血汤药液,正常组和模型组小鼠给予等体积蒸馏水,每日1次,连续3周。药物干预期间,每周称量各组小鼠体质量。末次给药后,腹主动脉采血,分离肝、脾、胰腺组织并称重,计算肝脏指数和脾脏指数;试剂盒检测血清ALT、AST水平,HE染色和天狼星红染色后光镜下观察肝脏和胰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荧光检测肝组织α-SMA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检测胰腺组织CD68、MCP-1及α-SMA蛋白表达。结果:①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体质量明显降低(P0.01),肝脏指数、脾脏指数显著增大(P0.01),血清ALT、AST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下瘀血汤组小鼠体质量显著升高,肝脏指数、脾脏指数及血清ALT、AST水平显著降低(P0.01)。②病理学观察显示,模型组小鼠肝组织可见明显肝细胞肿胀、小叶中心性出血及灶状坏死,并伴有炎症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大量增生,增生的胶原纤维分割肝小叶形成较粗大的间隔;胰腺小叶间隙增大,腺泡肿胀,腺管区有较多炎症细胞浸润。下瘀血汤组小鼠肝组织胶原纤维间隔较窄、排列疏松,肝细胞变性、坏死及肝和胰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减轻。③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肝组织α-SMA表达明显增多,胰腺组织CD68、MCP-1及α-SMA阳性表达显著升高(P0.01);下瘀血汤干预3周后,肝组织α-SMA表达明显减少,胰腺组织CD68、MCP-1及α-SMA阳性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肝纤维化可引起胰腺巨噬细胞浸润和星状细胞激活;下瘀血汤可显著减轻肝纤维化过程中胰腺巨噬细胞浸润,抑制胰腺星状细胞活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海藻玉壶汤中海藻不同品种与甘草加减应用对甲状腺肿大大鼠氧化应激及肝脏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Nrf2/HO-1)通路的影响。方法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优甲乐组(优甲乐组)、含羊栖菜的海藻玉壶汤全方组(羊栖菜全方组)、含海蒿子的海藻玉壶汤全方组(海蒿子全方组)、含羊栖菜的海藻玉壶汤去甘草组(羊栖菜去甘草组)、含海蒿子的海藻玉壶汤去甘草组(海蒿子去甘草组)、海藻玉壶汤去海藻组(全方去海藻组)、海藻玉壶汤去海藻甘草组(全方去海藻甘草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灌服丙硫氧嘧啶(PTU)复制甲状腺肿大模型,以优甲乐作为阳性对照药。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_2O_2)、黄嘌呤氧化酶(X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测定肝组织Nrf2 mRNA及HO-1 mRNA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清MDA升高、Nrf2 mRNA表达降低(P0.01),海蒿子去甘草组血清ALT、肝组织HO-1 mRNA表达升高(P0.05,P0.01),海蒿子全方组血清MDA、肝组织HO-1 mRNA表达升高(P0.05,P0.01),羊栖菜去甘草组及羊栖菜全方组血清ALT、AST、MDA、H_2O_2升高,GSH-Px、Nrf2 mRNA表达降低(P0.05,P0.01);与海蒿子去甘草组比较,羊栖菜全方组血清AST升高、肝组织HO-1 mRNA表达降低(P0.05,P0.01),羊栖菜去甘草组血清H_2O_2升高、HO-1 mRNA表达降低(P0.05,P0.01);与海蒿子全方组比较,羊栖菜去甘草组血清ALT、AST、H_2O_2升高,HO-1 mRNA表达降低(P0.05,P0.01),羊栖菜全方组血清AST升高、HO-1 mRNA表达降低(P0.01)。结论不同品种海藻(海蒿子/羊栖菜)与甘草在海藻玉壶汤中加减应用,海蒿子全方组及海蒿子去甘草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护肝脏组织免受过氧化物的损害,其机制可能与激活Nrf2/HO-1通路提高肝细胞抗氧化能力有关;而羊栖菜全方组及羊栖菜去甘草组肝功能受到一定影响,可能与氧化抗氧化系统平衡紊乱,Nrf2/HO-1通路激活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α和肉碱棕榈酰转移酶(CPT-I)在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模型组SD大鼠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对照组大鼠予以普通饲料喂养,12周末处死,HE染色,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的病理改变;测定肝组织匀浆中CHO、TG含量;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ALT、AST、CHO、TG、LDL-C和HDL-C水平,比色法检测血清FFA含量,放免法测定血清TNF-α含量;以RT-PCR法检测大鼠肝组织中PPARαmRNA和CPT-I 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FFA及TNF-α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清CHO、TG、LDL-C水平和肝匀浆CHO、TG的含量也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P<0.01),而血清HDL-C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模型组大鼠脂肪变程度积分和炎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而肝组织PPARαmRNA和CPT-I mRNA的表达水平则显著下降(P<0.01).[结论]持续12周的高脂饮食可以诱导NAFLD大鼠模型,模型组大鼠肝组织PPARαmRNA和CPT-I mRNA的表达降低,在肝细胞成脂性改变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丹参多酚酸盐抑制库普弗细胞活化减轻肝脏再灌注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丹参多酚酸盐(SV)对肝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选择健康、雄性的C57BL/6小鼠2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0.9%氯化钠溶液(NS)组和SV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小鼠仅接受开腹及关腹操作,NS组和SV组小鼠建立IR模型.IR术前1 h,SV组小鼠经尾静脉注射SV60 mg/kg,NS组小鼠注射等量NS.再灌注6 h,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并观察肝组织形态学的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血清及肝组织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的表达水平;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各组肝脏标本内库普弗细胞特异性抗原F4/80的表达情况,采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库普弗细胞表面分子CD11b mRNA的表达水平.分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以脂多糖(LPS)作为活化剂,TNF-α作为巨噬细胞活化指标,检测体外培养体系中SV能否抑制巨噬细胞活化.结果 与NS组相比,SV组再灌注6 h的血清ALT、AST水平显著降低(P值均<0.01),血清TNF-α和IL-6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值分别<0.05、0.01),肝组织内TNF-α mRNA和IL-6 mRNA表达水平亦显著降低(P值均<0.05),肝组织内F4/80阳性库普弗细胞的浸润显著减少(P<0.05),肝组织内库普弗细胞表面分子CD11b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SV体外抑制腹腔巨噬细胞活化实验显示,SV组的上清液内TNF-α水平显著低于NS组(P<0.05).结论 SV对肝脏IR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肝脏再灌注后库普弗细胞的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5.
FATP4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研究脂肪酸转运蛋白 (fattyacidtransportprotein4,FATP4)基因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高脂饮食脂肪肝模型 ,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eversetranslationpolymerasechainreaction ,RT PCR)与蛋白质印迹 (Westernblot)方法测定脂肪肝肝组织中FATP4表达变化。结果 高脂饮食脂肪肝大鼠肝脏中FATP4于 2周时其mRNA及蛋白表达增强 ,于 12周时表达最为明显 ,与正常组比较相差显著 (P <0 0 5 )。结论 高脂饮食引起FATP4表达增强 ,最初是一种适应性反应 ,随着FATP4表达进一步增强 ,导致脂肪酸代谢失衡 ,可能引起脂肪肝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改善2型糖尿病伴随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作用机制。方法: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利拉鲁肽组3组,每组15只。模型组和利拉鲁肽组采用高糖高脂饲料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的方法,构建2型糖尿病NAFLD的小鼠模型,利拉鲁肽组皮下注射利拉鲁肽(100 μg/kg),每日1次,连续4周。检测各组小鼠的体质量、肝指数、ALT、AST和TG指标;HE染色及油红O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4和IL-10的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M2型巨噬细胞比例;RT-PCR检测IL-4、IL-10、CD206、CD301、MGL-1、MGL-2和Arg-1 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利拉鲁肽组小鼠体质量、肝指数、TG、AST和ALT均明显下降,肝组织中脂肪变性减轻,M2型巨噬细胞比例显著上升(P<0.001),IL-4、IL-10蛋白表达显著上升(P<0.05),IL-4、IL-10、CD206、CD301、MGL-1、MGL-2和Arg-1 mRNA表达也显著上升(P<0.01)。结论: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NAFLD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IL-4和IL-10的表达,极化M2型巨噬细胞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自拟葛花解酒涤脂汤对酒精性脂肪肝(AFLD)小鼠肝脏脂肪沉积的影响,并观察其对肝组织孕烷受体(PXR)及其调控靶基因CYP3A11、CYP3A25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9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5只),模型组(8只),高剂量干预组(8只)、低剂量干预组(8只)。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酒精滥用和酒精中毒研究所(NIAAA)方法制备AFLD小鼠模型,分别灌胃给予高、低剂量葛花解酒涤脂汤水煎剂干预,连续9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水平,组织病理学油红O染色检测肝脏脂肪沉积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PXR、CYP3A11、CYP3A25 mRNA及PXR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组小鼠肝脏脂肪沉积显著减轻,呈剂量依赖性,具有比模型组和正常组显著增加的PXR、CYP3A25表达水平(P0.01);模型组小鼠血清ALT水平显著增加(P0.01),其余各组相似;各组CYP3A11mRNA转录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自拟葛花解酒涤脂汤对实验小鼠AFLD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可能与促进PXR及其靶基因CYP3A25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郑晖  全军承  程绩  周人杰 《重庆医学》2021,50(12):2002-2006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是否通过调控围脂滴蛋白(PLIN)信号通路改善高脂诱导的骨骼肌异位脂肪沉积.方法 C57BL/6J小鼠24只分为对照组(ND组)、高脂组(HF组)、高脂+二甲双胍组(HF+Met组),每组8只.检测各组血清中糖、脂代谢相关指标[空腹血糖(FBG)、空腹血胰岛素(FINS)、胰岛素(INS)、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游离脂肪酸(FFA)],骨骼肌中脂滴(LD)、TG水平、PLINs mRNA表达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δ(PPARδ)、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PLIN2和PLIN5蛋白表达.结果 与ND组比较,HF组中小鼠体重、血清中糖代谢相关生化指标(FBG、FINS)及脂代谢相关生化指标(TG、TC、LDL-C和FFA)水平升高,骨骼肌中脂滴(LD)的数量增多,TG水平升高,PLIN2、PLIN5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AMPK、PPARδ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甲双胍干预后,体重、血清中FBG、FINS、TG、TC和FFA等指标较HF组明显降低,骨骼肌中LD和TG水平明显降低,PLIN2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AMPK和PPARδ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甲双胍可能通过AMPK-PPARδ-PLINs通路改善高脂诱导的骨骼肌异位脂肪沉积.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降脂益肝冲剂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脏糖类应答原件结合蛋白(ChREBP)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和治疗组高脂饮食喂养.治疗组在高脂饮食8周后给予降脂益肝冲剂,同时模型组和正常组给予等量的生活饮用水灌胃,12周末处死各组大鼠.观察动物一般情况,肝组织脂肪变性及炎症活动程度,测定血清TNF-α、ALT、AST,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RT-PCR法检测肝组织ChREBP mRNA相对含量.结果 在正常组肝脏组织探测到ChREBP mRNA的表达较低(0.61±0.05),模型组其表达量显著升高(0.87±0.07,P<0.01),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则显著下降(0.75±0.04,P<0.01).在模型组中,ChREBP mRNA相对表达量与血清TNF-α、ALT、AST水平、肝脏炎症活动度计分呈显著正相关(r=0.845,0.818,0.789,0.711,P<0.01或P<0.05),与ISI呈负相关(r=-0.820,P<0.05).治疗组上述各项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结论 ChBEBP与反映肝脏炎症程度及肝功能的指标密切相关,可能在NAFLD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降脂益肝冲剂对NAFLD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灵芝多糖(GLPs)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防治作用及其对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和环氧合酶-2(COX-2)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2只,正常对照组(N组),模型组(M组),灵芝多糖低、中、高剂量组(GLPs-L、GLPs-M、GLPs-H组)和辛伐他汀组(SV组)。用高脂饲料喂养建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经12周给药后,分别测定各实验组ALT、AST、脂联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含量;透射电镜观察肝组织超微结构;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和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中PPARγ和COX-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1)灵芝多糖中、高剂量组血清ALT、AST和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显著降低,而脂联素含量则明显升高(P<0.05或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肝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M组大鼠肝组织中充满大小不等的脂滴,线粒体肿胀,染色体边集等;(3)M组肝组织PPARγmRNA和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或P<0.01),而COX-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灵芝多糖中、高剂量组PPARγmRNA和蛋白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或P<0.01),同时COX-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或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灵芝多糖能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炎症因子的表达,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血府逐瘀汤对刀豆蛋白A(Con A)诱导小鼠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方法:将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治疗组。模型组与治疗组按照12.5 mg/kg小鼠体质量予以尾静脉注射Con A,正常组予注射相应剂量生理盐水,1次/周,共10周。治疗组于造模同时予血府逐瘀汤药液10 ml/kg小鼠体质量灌胃,正常组及模型组予以等量饮用水,1次/d。10周后,处死各组小鼠,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白蛋白(Alb);HE和天狼星红染色观察肝组织炎症和胶原沉积;碱水解法检测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RT-PCR法检测肝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Ⅰ、Ⅲ、Ⅳ型胶原(Col I、Ⅲ、Ⅳ)表达。结果:模型组小鼠ALT和AST活性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肝组织HE染色可见肝细胞坏死和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天狼猩红染色可见大量胶原沉积和假小叶形成;肝组织α-SMA、TGF-β1及ColⅠ、Ⅲ、ⅣmRNA表达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ALT、AST水平明显降低(P0.05);肝脏炎症和胶原沉积明显改善;α-SMA、TGF-β1及ColⅠ、Ⅲ、Ⅳ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5,P0.01)。结论:血府逐瘀汤可通过减轻肝脏炎症和抑制肝星状细胞(HSC)活化减少胶原合成而改善Con A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高脂血清对小鼠体外培养腹腔巨噬细胞(Mφ)、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调肝导浊中药的调控作用及防治动脉粥样硬化(AS)的机理所在.方法制备小鼠腹腔Mφ,提取RNA,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观察M-CSF mRNA的表达.结果高脂组M-CSF mRNA表达显著增强(与正常组比较P<0.01);中药组M-CSFmRNA表达较模型组减弱,较正常组增强.结论调肝导浊中药对M-CSFmRNA表达具有调控作用,这一调控机制对AS起到良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当飞利肝宁胶囊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小鼠的治疗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当飞利肝宁(0.42 g·kg~(-1)·d~(-1))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他小鼠给予高脂饲料喂养12周,以诱导模型。造模后,各组小鼠灌胃给予相应药物干预,连续4周。末次给药后,取血清,收集肝组织。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油红O染色和HE染色后观察肝组织形态学变化。试剂盒检测肝组织TC、TG、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PCR检测肝脏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细胞色素P450家族成员2E1(CYP2E1)、血红素氧合酶1(HO-1)、NADPH醌氧化还原酶(NQO1)、谷胱甘肽硫转移酶P1(GSTP1)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肝脏Nrf2和CYP2E1的蛋白表达。结果:(1)与模型组相比,当飞利肝宁组小鼠血清ALT、AST、TC和LDL水平显著降低(P0.05)。(2)当飞利肝宁胶囊能明显降低模型小鼠的肝脏TG水平(P0.05),且明显减轻模型小鼠肝组织肝细胞脂肪变性、脂质堆积;与模型组相比,当飞利肝宁组小鼠肝脏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3)模型组小鼠肝脏Nrf2、HO-1、GSTP1、NQO1及CYP2E1的mRNA表达水平较正常组均显著下降(P0.05,P0.01),当飞利肝宁胶囊干预可明显上调模型小鼠肝脏Nrf2、GSTP1及NQO1的mRNA表达水平(P0.05)。(4)模型组小鼠肝脏Nrf2和CYP2E1的蛋白表达水平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5,P0.01),当飞利肝宁胶囊干预可明显升高模型小鼠肝脏Nrf2和CYP2E1的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当飞利肝宁胶囊对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小鼠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与降低Nrf2介导的肝脏氧化应激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脂易消对实验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肝组织脂联素(APN)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脂易消治疗NASH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制备NASH大鼠模型,分低、中、高剂量脂易消治疗组、易善复胶囊阳性对照组、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正常对照组。酶法检测大鼠血清中肝功能ALT、AST水平;肝组织常规HE染色,观察肝细胞脂肪变性、炎症活动程度;采用RT-PCR法检测大鼠肝脏中APN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脂易消各治疗组大鼠血清ALT、AST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肝细胞炎症活动度皆有明显改善(P0.05);肝组织APN mRNA表达明显增强(P0.01,P0.05);但与易善复组相比,各剂量治疗组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脂易消通过改善肝细胞炎症活动度,减轻肝组织损伤,同时增强肝组织APN表达水平,对高脂饮食诱发的NASH有治疗作用,其疗效与易善复相似。其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途径可能与脂易消提高肝组织APN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明确围脂滴蛋白2(perilipinin-2,PLIN2)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SV)改善脂肪变性HepG2细胞脂滴代谢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0.2 mmol/L棕榈酸处理HepG2细胞24 h,建立肝细胞脂肪变性模型.使用0、10、20、40、80 μmol/L RSV及转染PLIN2 siRNA或PKI过表达质粒后,再用40 μmol/L RSV干预24 h,油红O染色检测脂滴形成情况,酶法检测细胞内甘油三酯以及细胞外游离甘油含量,Western blot检测PLIN2蛋白表达,实时定量PCR检测PLIN2 mRNA表达.结果 RSV可以降低脂肪变性HepG2细胞脂滴蓄积程度,促进脂滴的脂解.RSV可以通过促进磷酸化增强PKA的活性,并呈浓度依赖性地上调PLIN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P<0.05).抑制PKA活性或下调PLIN2表达后,RSV促进脂肪变性HepG2细胞脂解的作用显著减弱(P<0.05).结论 RSV通过激活PKA-PLIN2通路促进HepG2细胞脂滴脂解过程,从而可能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α和肉碱棕榈酰转移酶(CPT-Ⅰ)在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模型组SD大鼠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对照组大鼠予以普通饲料喂养,12周末处死,HE染色,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的病理改变;测定肝组织匀浆中CHO、TG含量;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ALT、AST、CHO、TG、LDL-C和HDL-C水平,比色法检测血清FFA含量,放免法测定血清TNF-α含量;以RT-PCR法检测大鼠肝组织中PPARαmRNA和CPT-Ⅰ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FFA及TNF-α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清CHO、TG、LDL-C水平和肝匀浆CHO、TG的含量也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P<0.01),而血清HDL-C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模型组大鼠脂肪变程度积分和炎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而肝组织PPARαmRNA和CPT-ⅠmRNA的表达水平则显著下降(P<0.01)。[结论]持续12周的高脂饮食可以诱导NAFLD大鼠模型,模型组大鼠肝组织PPARαmRNA和CPT-ⅠmRNA的表达降低,在肝细胞成脂性改变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双歧杆菌脂磷壁酸(LTA)对ConA诱导的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其在该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可行性.方法 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联苯双酯组(150 mg/kg)和LTA处理组(100、200和400μg/kg),尾静脉注射Con A复制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模型;观察各组小鼠的一般情况及肝、脾指数,生化法和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ALT、AST和TNF-α的含量;RT-PCR检测小鼠肝组织内NF-кB的基因表达.结果 LTA处理组小鼠的一般情况和肝脏指数均好于模型组,其血清内ALT、AST和TNF-α的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但与联苯双酯组基本相当(P>0.05);不同浓度LAT处理组小鼠肝细胞NF-кB的mRNA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5),且LTA 400μg/kg组与联苯双酯组基本相当(P>0.05).结论 双歧杆菌脂磷壁酸的双向免疫调节作用可以有效保护Con A诱导的小鼠免疫性肝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美宁乐茶对小鼠睡眠的调节作用及机制。方法将14只SPF级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和美宁乐茶组,各7只。小鼠每天分别自由饮用单蒸水和美宁乐茶浸出液(27 mg/mL)。1月后,采用Clock Lab监测系统观察小鼠昼夜活动,分析昼夜振幅、自由运动周期、相位偏移和每日活动度;采用RT-q PCR检测小鼠下丘脑视交叉上核(SCN)神经元和肝脏组织中生物时钟基因的表达;采用酶标仪法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活性及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含量;采用血糖仪检测血糖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美宁乐茶对小鼠的体质量,摄食量,血糖水平,血清ALT,AST活性及TG,LDL-C含量无显著影响,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可降低小鼠血清TC含量、LDL-C/HDL-C比值(P0.05),并可显著降低小鼠每日活动度和昼夜振幅(P0.01),延长自由运动周期及相位偏移(P0.05或P0.01),上调肝脏组织中Bmal1(brain and muscle ARNT-like 1)mRNA的表达(P0.01),下调Dbp(albumin D site-binding protein)mRNA的表达(P0.01),但对下丘脑SCN神经元时钟基因的表达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美宁乐茶可显著延长小鼠睡眠时间并提高睡眠质量,其作用可能是通过调控外周生物时钟基因的振荡性表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金银花-连翘提取物组合对四氯化碳(CCl_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的改善作用。方法:分别制备金银花和连翘提取物,混合后制得组合物(药材配比1∶2)。取雄性C57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Cl_4组、组合低剂量(0.5 g/kg)+CCl_4组、组合高剂量(1.0 g/kg)+CCl_4组、组合高剂量(1.0 g/kg)组,每组5只。除对照组和组合高剂量组外,其他各组小鼠腹腔注射CCl_4诱导肝纤维化,每周2次,共4周。同时,各组灌胃给予相应剂量的组合物,连续4周。末次给药后,取血,收集肝脏组织。试剂盒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以及肝脏羟脯氨酸(Hyp)、Ⅳ型胶原(ColⅣ)含量。HE染色观察肝组织形态学变化,天狼猩红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肝脏胶原沉积。PCR检测肝组织胶原1a1(Col1a1)、胶原3a1(Col3a1)、纤维连接蛋白(FN)、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α-SMA蛋白表达。结果:(1)与CCl_4组相比,组合高剂量+CCl_4组血清ALT、AST水平显著降低(P0.01),肝组织炎症反应和肝细胞坏死程度明显减轻。(2)与CCl_4组相比,组合高剂量+CCl_4组肝脏Hyp和ColⅣ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组合低剂量+CCl_4组ColⅣ含量亦显著降低(P0.05),且两组肝组织胶原沉积程度明显减轻。(3)不同剂量的金银花-连翘组合物干预后,可明显下调模型小鼠肝脏Col1a1、Col3a1、FN和TGF-β的mRNA表达(P0.05,P0.01),α-SMA的mRNA和蛋白表达亦明显降低(P0.05,P0.01)。(4)金银花-连翘组合物对正常小鼠肝组织形态及以上指标无明显影响。结论:金银花-连翘提取物组合可能通过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减少胶原沉积,从而改善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