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比较使用鼻胃管和鼻空肠管注入中药清胰汤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将纳入的79例SAP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鼻胃管组(41例)和鼻空肠管组(3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经鼻胃管和鼻空肠管注入中药清胰汤进行治疗.结果 开始治疗14 d后鼻空肠管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阳性率与白细胞计数(WBC)、膀胱压、APACHEⅡ水平明显低于鼻胃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空肠管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呼吸支持时间明显短于鼻胃管组,血液真菌感染率、肺部真菌感染率明显小于鼻胃管组,而28 d生存率明显大于鼻胃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鼻空肠管注入清胰汤治疗SAP与使用鼻胃管比较,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病情,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腹高压(IAH)及腹腔间隔综合征(ACS)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90例SAP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入院时测定的腹内压值分为:腹内压<12 mm Hg组(腹内压正常组,n=16);腹内压≥12 mm Hg (IAH组,n=56);腹内压≥20 mm Hg (ACS组,n=18).收集患者入院后的临床资料和血气分析结果,比较不同水平腹内压对呼吸功能的影响.结果.90例SAP患者入院时ALI/ARDS 38例,发生率42.0%,其中腹内压正常组发生率31.3%,IAH组为44.6%,ACS组为66.7%.两两比较显示:ACS组ALI/ARDS发生率显著高于腹内压正常组患者(P<0.05).入院第3、7天时,ACS组ALI/ARDS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腹内压正常组和IAH组(P均<0.05).腹内压正常组与IAH组的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在入院后第1、3、7 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PaO2、PaO2/FiO2与腹内压正常组和IAH组比较明显下降(P均<0.05).ACS患者中机械通气比例66.7%,与腹内压正常患者(31.3%)及IAH患者(37.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IAH组机械通气的比例与腹内压正常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AH的程度对SAP患者呼吸功能产生明显影响.采用合适的方式减轻、解除ALI是治疗SAP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生大黄联合连续性血液滤过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腹腔高压(IAH)中的疗效.方法 SAP并发IAH患者67例分为3组:A组19例,采用常规治疗;B组2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大黄水保留灌肠,每日3次,直至肠道功能恢复后停药;C组25例,在B组治疗基础上,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观察3组患者治疗后第1、3、5、7天的腹内压变化;开始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和首次排便开始24h内排便次数以及治疗后第7天的APACHEⅡ评分和ICU停留时间.结果 C组腹内压降低、肠功能恢复、治疗后第7天的APACHEⅡ评分和ICU停留时间均明显优于A、B组,B组优于A组(P<0.05).结论 生大黄水保留灌肠治疗SAP并发IAH患者,可有效降低腹内压,促进肠功能恢复,联合CVVH则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生大黄经空肠管鼻饲及灌肠联合芒硝外敷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8年7月收治的68例SAP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大黄经空肠管鼻饲及灌肠联合芒硝外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腹痛缓解时间、首次排便时间、ICU入住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APACHEⅡ评分、血淀粉酶、CRP、腹内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APACHEⅡ评分、血淀粉酶、CRP、腹内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SAP患者采用经空肠管鼻饲及灌肠联合芒硝外敷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膀胱压监洲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和护理方法.方法:对98例SAP患者进行膀胱压监测,并给予精心护理.结果:本组98例SAP患者中48例合并腹内压高(IAH)或腹腔室隔综合征(ACS),其中I级7例、Ⅱ级18例、Ⅲ级21例、Ⅳ级2例,平均发生IAH/ACS(2.8±0.8)d.对合并IAH/ACS的48例患者均给予生大黄灌胃及芒硝腹部外敷治疗.结论:通过膀胱压监测及精心护理干预,有效避免了腹内高压对器官功能的进一步损害,防止了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降低了SAP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中药大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已得到肯定.本课题组在以往的研究中发现,大黄经胃管、鼻空肠管和灌肠3种给药方式治疗SAP的临床疗效以鼻空肠管方式最好[1].本研究将从炎症介质方面探讨其具体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经鼻肠管与经直肠给予生大黄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将40例SAP患者随机分为鼻肠管组和灌肠组各20例,鼻肠管组经鼻肠管给予生大黄粉治疗,灌肠组给予生大黄粉肛门灌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腹胀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鼻肠管组入院1、3、7 d APACHEⅡ评分、膀胱压、TNF-α含量优于灌肠组(P0.05,P0.01)。结论:经鼻肠管给予生大黄治疗SAP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鼻空肠管注入生大黄治疗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S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疗法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经鼻空肠注入生大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呼吸次数及氧饱和度、腹痛缓解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空肠管注入生大黄治疗SAP患者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内高压(IAH)和急性胰腺炎病情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02-2014-05收治的5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对患者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及Ranson评分进行评价,并采用间接法对腹内压进行检测,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各项评分与腹内高压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5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腹内高压的发生率为62.5%,其中IAH组患者APAHCEⅡ评分、Ranson评分以及腹内压相比非IAH组患者明显增高,而入院治疗后IAH组出现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肾脏功能不全以及死亡例数明显高于非IAH组。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腹内压与APACHEⅡ评分、Ranson评分以及APACHEⅡ与Ranson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并且腹内压对临床预后预测值明显高于APACHEⅡ(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腹内高压与病情程度具有相关性,并对临床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0.
史蓉蓉 《全科护理》2020,18(25):3321-3323
[目的]比较鼻空肠管与鼻胃管对重症监护室(ICU)危重症病人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2月某院ICU收治的86例危重症病人,按照入院时间的不同分为鼻胃管组(2016年1月—2017年3月)36例,鼻空肠管组(2017年4月—2018年12月)50例。比较两组病人置管效果及安全性。[结果]留置鼻空肠管与留置鼻胃管比较并未明显增加置管操作时间及置管费用,且一次置管成功率并未降低(P均0.05);鼻空肠管组病人置管第7天的各项营养指标均优于鼻胃管组(P均0.05);鼻空肠管组病人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鼻胃管组(P0.05)。[结论]留置鼻空肠管对ICU危重症病人安全、有效,比留置鼻胃管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生大黄经鼻空肠管注入与高位保留灌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的疗效差别。方法选取接受诊断和治疗的SAP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38例(鼻空肠管注入生大黄组)和B组34例(生大黄高位保留灌肠组),两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以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后C-反应蛋白( CRP)浓度、血淀粉酶、并发症、死亡率情况作为临床观察指标。结果 A组患者CRP恢复正常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89.47% VS 82.34%),差异有显著性(Χ2=6.527,P=0.038)。治疗7天两组患者APTCHE-Ⅱ评分差异无显著性, A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 B组减少,两组患者死亡差异无显著性( P>0.05)。结论 SAP治疗中,经鼻空肠管注入大黄可以明显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腹痛、腹胀时间明显缩短,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重症机械通气(MV)患者留置鼻肠管行肠内营养(EN)的实施成效。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8年6月苏北人民医院神经重症监护室行MV治疗的神经重症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鼻胃管组和鼻肠管组各45例。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并比较两组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MV时间和住院时间,以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和反流、误吸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Hb、Alb及APACHEⅡ评分和GC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鼻肠管组患者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鼻胃管组(P<0.05),而GCS评分未见明显差异(P>0.05)。鼻肠管组Alb明显高于鼻胃管组(P<0.05),而两组H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肠管组MV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鼻胃管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鼻胃管组(P<0.05)。结论:针对神经外科重症MV患者采用鼻肠管留置的方式行EN治疗,有助于患者意识恢复,改善营养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病程,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胃管与鼻空肠管2种肠内营养途径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住院号分成两组进行肠内营养,一组采用胃管,另一组采用鼻空肠管。记录两组置管前及置管后第2、第5、第10天的营养情况,包括血清总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含量;记录两组置管10 d内并发症发生率,包括腹泻、消化道出血、反流、误吸及吸入性肺炎;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表评定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入住监护病房的时间,分析经济与效益的关系。结果置管后第5天鼻空肠管组的总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的含量均高于胃管组,第10天鼻空肠管组的总蛋白、前白蛋白的含量均高于胃管组;鼻空肠管组反流率低于胃管组;两组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显示鼻空肠管组预后优于胃管组;鼻空肠管组比胃管组入住监护室的时间短: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使用鼻空肠管给予肠内营养更能改善其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更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4.
赵美景  陈文莉 《全科护理》2016,(27):2914-2915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 acute pancreatitias,SAP)是常见消化外科急腹症,是由一系列胰腺消化酶被激活而引起的一种自身消化的化学炎症,并发腹膜炎、休克、继发感染等多种并发症[1],病情凶险、病死率高。研究表明,中药大黄具有导泻作用,其中番泻甙 A 的致泻作用最强,可提高肠跨膜电位、兴奋胃肠道平滑肌、促进胃肠蠕动、解除肠麻痹,大黄能抑制胰酶的分泌,对于与急性胰腺炎发病的始动环节有关的5种胰酶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3]。因此,大黄对急性胰腺炎病人胃肠功能衰竭有良好的防治作用,可降低胰腺炎病人腹内压水平,腹胀缓解时间短,有利于病人早期恢复,改善预后与传统的通过胃管应用大黄相比,通过鼻肠管应用大黄可更为迅速有效地降低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血淀粉酶水平[4]。本院2015年7月收治1例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人,现将其经鼻空肠管注入大黄液的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胃管与鼻空肠管2种肠内营养途径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住院号分成两组进行肠内营养,一组采用胃管,另一组采用鼻空肠管。记录两组置管前及置管后第2、第5、第10天的营养情况,包括血清总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含量;记录两组置管10d内并发症发生率,包括腹泻、消化道出血、反流、误吸及吸入性肺炎;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表评定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入住监护病房的时间,分析经济与效益的关系。结果置管后第5天鼻空肠管组的总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的含量均高于胃管组,第10天鼻空肠管组的总蛋白、前白蛋白的含量均高于胃管组;鼻空肠管组反流率低于胃管组;两组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显示鼻空肠管组预后优于胃管组;鼻空肠管组比胃管组入住监护室的时间短: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使用鼻空肠管给予肠内营养更能改善其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更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软式内镜下腹腔灌洗透析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急性反应期并发腹腔内高压(IAH)/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的治疗作用。方法 32例急性反应期并发IAH/ACS的SAP患者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软式内镜下腹腔灌洗透析治疗,动态监测腹内压(IAP)、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腹膜刺激征评分的变化及肠鸣音恢复情况;比较治疗前后血清、腹水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腹水淀粉酶含量的变化;统计住院时间及预后。结果该组患者治愈30例(93.75%),转科2例(6.25%),平均住院(16.53±5.30)d。治疗后1周内随治疗时间延长,患者肠鸣音逐渐恢复,IAP、APACHE-Ⅱ评分及腹膜刺激征评分明显降低(P0.05),血清TNF-α、IL-6水平及腹水中TNF-α、IL-6、淀粉酶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软式内镜下腹腔灌洗透析是治疗SAP急性反应期并发IAH/ACS的有效方法,尽早治疗疗效好,具有微创、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徐建仙  童家维  诸纪华   《护理与康复》2017,16(8):855-857
目的观察经鼻空肠管和经鼻胃管肠内营养治疗小儿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效果,以寻求安全有效的护理方式。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8例急性胰腺炎患儿分为鼻空肠管组24例和鼻胃管组24例。两组在常规胰腺炎治疗基础上分别通过鼻胃管和鼻空肠管给予肠内营养治疗。观察两组患儿肠内营养治疗的耐受性(腹痛、腹胀、呕吐、胃潴留等症状)、管道相关并发症、代谢异常、拔管时间、恢复经口喂养时间等情况。结果两组患儿在胃潴留、反流误吸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消化道症状、管道并发症、代谢异常、拔管时间、恢复经口喂养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空肠管营养治疗在减少胃潴留、反流误吸方面优于鼻胃管营养治疗法,但在护理中仍要注意防止管道堵塞、非计划拔管等相关并发症出现。  相似文献   

18.
ICU内腹内压升高的危险因素及对预后影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ICU)内腹内压升高的危险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应用膀胱测压法选择105例腹腔内高压(IAH)住院患者。记录每例患者的年龄、性别、人体质量指数、入住ICU至发生IAH时间、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腹部手术史和并发症的情况。同时记录每天所测得的腹内压平均值、Glasgow评分、氧合指数、平均动脉压、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及24h尿量。取住院期间腹内压最高值及当天所测各项指标最差值进行比较。结果 腹内压升高与患者的人体质量指数、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腹部手术史和存在并发症相关,并且随着腹内压的升高,对神经、呼吸、心血管、肾脏系统的影响越严重(P〈0.05)。结论 应对ICU内高危人群常规进行腹内压监测,以早期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鼻空肠双腔管营养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经鼻空肠双腔管进行肠内营养,对照组采用经鼻胃管进行肠内营养。记录两组置管前及置管后第7天、第14天的营养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评定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置管后第14天鼻空肠双腔管营养组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均高于经鼻胃管营养组;鼻空肠双腔管营养组的反流、误吸、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低于鼻胃管营养组,两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显示鼻空肠双腔管营养组预后优于鼻胃管营养组(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应用鼻空肠双腔管营养效果更好,更有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与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ISAP)评分在急性胰腺炎中的临床价值,并对这两种评分系统进行比较。方法对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66例被确诊的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严重程度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组(MAP组)29例,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MSAP)组17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20例;根据患者出院时的结局,分为生存组54例和死亡组12例,对两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和BISAP评分进行比较,并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结果 (1)APACHEⅡ评分在MAP、MSAP和SAP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存组和死亡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BISAP评分在MAP、MSAP和SAP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存组和死亡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评价疾病严重度的BISAP、APACHEⅡ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9(95%CI:0.753~0.912)、0.773(95%CI:0.673~0.873);评价预后方面的BISAP评分和APACHEⅡ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2(95%CI:0.753~0.912),0.720(95%CI:0.615~0.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SAP评分用于评估急性胰腺炎患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准确性高于APACHEⅡ评分系统,并且简单易行,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