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调查肺癌患者在围手术期不同时间点的症状群和生活质量,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为临床护士动态管理其症状群及改善其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便利选取2019年1月—9月就诊于合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胸外科行手术治疗的217例肺癌患者为调查对象。在患者入院当天、术后2~4 d和术后1个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肺癌模块及肺癌患者生活质量评估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入院当天肺癌患者存在呼吸道症状群、疼痛-疲乏-睡眠障碍症状群、心理情感症状群及神经系统症状群,共4个症状群;术后2~4 d和术后1个月患者增加了消化道症状群,共5个症状群,各时间点群内症状组成不同。肺癌患者围手术期不同时间点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除社会与家庭状况维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入院当天,呼吸道症状群严重程度得分与患者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负相关(P<0.01);术后2~4 d,呼吸道及疼痛-疲乏-睡眠障碍症状群严重程度得分均与患者生活质量总分呈负相关(P<0.05);术后1个月,5个症状群严重程度得分均与患者生活质量总分呈负相关(P<0.01)。结论 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存在多个稳定的症状群,且症状群严重程度得分与生活质量得分负性相关。医护人员应对围手术期肺癌患者症状群进行有效的动态管理以提升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胃癌术后首次化疗患者的症状分布及症状群组成,探讨症状群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今后临床症状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江苏省中医院肿瘤科、消化肿瘤外科住院的胃癌术后化疗患者11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胃癌特异性模块(M.D.Anderson symptom inventory-gastrointestinal cancer,MDASI-GI)、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的胃癌量表(quality of life instruments for cancer patients-stomach cancer,QLICP-ST)对113例胃癌术后首次行化疗患者进行调查,通过因子分析法提取症状群;利用回归分析描述症状群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胃癌术后首次化疗后患者存在4个症状群,包括病感症状群、情绪症状群、消化道症状群和胃癌特异性症状群,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5.61%;4种症状群与患者生活质量均成负相关,且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4种症状群均为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预测因子(P0.01)。结论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经历多种症状困扰,症状之间相互协同形成4个症状群,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医护人员需及时准确评估患者症状困扰,形成有效干预管理措施,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所经历症状群的种类、构成及动态变化,为有效实施症状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和安德森消化道癌症症状评估量表对109例胃癌患者于手术前1 d(T1)、手术后3 d(T2)和手术后7 d(T3)3个时间点进行纵向调查,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确定症状群。结果T2时症状数量、发生率以及严重程度均处于较高水平。探索性因子分析发现3个症状群能量不足症状群、心理症状群和消化道症状群。结论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经历的多个症状可聚集为症状群。医护人员开展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症状管理时应加强术后症状关注并以症状群为干预单位,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结肠癌术中化疗患者的症状体验与自我管理效能感水平,并分析两者的关系.方法:采用MD Anderson消化道癌症症状调查量表和中文版癌症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对97例结肠癌患者进行调查.结果:结肠癌患者术中化疗症状症状程度最严重的前4项症状依次是疲乏(6.74±2.83)分、疼痛(6.15 ±2.02)分、睡眠不安(5.69±1.53)分、口干(5.30±1.37)分;对患者生活功能造成中度及以上水平困扰,包括患者的一般活动(7.67±1.95)分、走路(6.84±2.14)分、工作(6.32±1.49)分、生活乐趣(5.12±1.37)分.本组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处于中等水平(81.68±13.44)分.症状体验各维度与总体自我管理效能感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结肠癌术中化疗患者症状体验感较为强烈,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症状的管理与控制,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感水平,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胃癌术后病人在化疗期间的症状发生情况,探讨症状群的构成,并分析症状群与生活质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运用胃癌术后化疗病人症状测评问卷、癌症质量功能评价量表对胃癌病人进行测评,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提取症状群,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症状群与生活质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出胃癌病人在化疗期间存在消化道症状群、心理症状群、躯体症状群、化疗相关症状群、胃癌特异性症状群5个症状群。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各症状群与生活质量总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胃癌病人在化疗期间存在着多个影响病人生活质量的症状群,临床医务人员应准确识别症状群,积极制定症状群管理策略,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王晓杰  郭淑丽 《护理研究》2014,(15):1825-1826
[目的]描述早期行空肠营养的胃癌病人术后不同时期的生活质量现状。[方法]采用欧洲肿瘤研究与治疗组织开发的肿瘤病人生活质量核心量表(EORTC QLQ-C30)对49例早期行空肠营养的胃癌病人在术前1周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进行生活质量调查。[结果]早期行空肠营养的胃癌病人生活质量在躯体功能、角色功能及总体健康水平术后1个月时得分最低,且与其他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个月疲劳症状得分最高为46.03分±9.07分,且与其他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术后1个月是早期行空肠营养的胃癌病人术后生活质量水平最低的时期,应加强术后的健康宣教,探讨其影响因素,并进行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病人该时期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食管癌患者术后3个月的症状发生情况,探讨其症状群的种类和数量。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食管癌患者119例,在术后3个月进行随访,使用中文版欧洲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调查量表和食管癌患者特异性生活质量调查量表评估其症状发生情况。结果 食管癌患者术后3个月较为严重的症状为疲乏、反流、食欲下降和吞咽困难。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出4个症状群,分别为疾病行为症状群、放化疗不良反应症状群、进食障碍症状群以及消化道重建症状群,总方差贡献率为71.15%。结论 食管癌患者术后3个月存在多种症状群,医护人员应及时评估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严重症状及症状群,当某一症状出现时,应同时监测症状群内的其他症状,从而有效地管理患者的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陕西省农村老年癌症患者住院期间的常见症状,分析患者症状群的种类及其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2022年7月至8月在陕西省9家不同医疗机构住院的597例农村老年癌症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安德森症状测评量表(M.D.Anderson symptom inventory,MDASI)、中文版癌症治疗功能评价系统量表(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FACT)进行症状群和生活质量的调查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两者相关性。结果 陕西省住院的农村老年癌症患者其症状发生率最高的前4个分别为:疲劳(乏力)(75.88%)、胃口变差(75.54%)、睡眠不安(66.83%)、苦恼(66.33%)。情绪是农村老年癌症患者发生率最高的症状困扰(393例,65.83%)。4个症状群分别为胃肠道症状群(恶心、呕吐)、神经相关症状群(瞌睡、口干、身体麻木、健忘、气短)、疲乏症状群(疼痛、疲乏、胃口变差)及情绪症状群(苦恼、悲伤、睡眠不安)。生活质量总分为(55.33±8.46)分,处于中等水平,并与4个症状群...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口腔癌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症状,探讨症状群种类及其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口腔癌术后患者201例为研究对象,应用头颈癌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华盛顿生活质量测评量表对其进行调查,分析二者相关性。结果:189例患者完成了问卷调查。口腔癌术后患者在疾病进展和治疗过程中存在多种症状,较严重的症状有吞咽咀嚼和发声讲话症状。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出3个症状群,分别为口腔咽喉症状群、困倦-消化道症状群、疲劳-呼吸症状群。生存质量各维度得分及总分与3个症状群总分之间呈负相关(P<0.05)。结论:口腔癌患者在术后康复过程中存在影响生活质量的多个症状群,并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医护人员应把握这一特点,及时评估症状,积极管理症状群,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垂体瘤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与其应对方式、症状体验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9月收治的128例垂体瘤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医学应对方式量表、症状体验量表及生活质量量表进行现状调查,并对垂体瘤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与其应对方式、症状体验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症状体验、应对方式(面对、屈服、回避)、文化程度为垂体瘤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垂体瘤术后患者面对维度得分与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P<0.05);屈服维度得分与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均呈负相关(P<0.05);回避维度得分与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均呈负相关(P<0.05);症状体验总分与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呈负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症状体验、应对方式是垂体瘤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垂体瘤术后患者应对方式中的面对对其生活质量有正向影响,应对方式中的屈服、回避及症状体验对其生活质量有负向影响。因此,临床应加强对垂体瘤患者术后症状体验筛查,充分调动其积极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术后综合护理干预在胃癌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50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患者术前护理方法相同,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的胃肠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腹胀评分、并发症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在活动、日常生活、健康等Spitzer生存质量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术后综合护理有利于促进胃癌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卵巢癌患者的症状群,并探讨症状群与其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2年5-10月在山东省济南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妇科病房接受治疗的卵巢癌患者130例,采用安德森症状评估表(M.D.Anderson symptom inventory,MDASI)和卵巢癌治疗功能评估量表(the 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 scale-ovarian,FACT-O)对其进行调查。结果卵巢癌患者有较高内部一致性的4个症状群分别为情感性症状、躯体性症状、胃肠道症状及治疗不良反应,其Cronbachα系数分别为0.838、0.632、0.715和0.613。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值为(96.78±17.13)分,与4个症状群均呈负相关(均P0.01)。其中情感性症状群、躯体性症状群及胃肠道症状群被纳入回归方程。结论卵巢癌患者存在情感性症状、躯体性症状、治疗不良反应及胃肠道症状四个主要症状群,其中情感性症状群、躯体性症状群、胃肠道症状群是生活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医护人员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及心理疏导,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顽固性呕吐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胃癌根治术后6例发生顽固性呕吐患者的临床治疗、护理过程,总结护理要点。结果本组病例经肠内营养、饮食调整和对症治疗后,呕吐症状逐渐消失.随访半年无再发。结论有效的心理护理、早期口服肠内营养制剂和饮食指导有助于缓解顽固性呕吐的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术前疾病感知水平与术后近期生存质量的相关性,并分析生存质量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就诊于我院的121例宫颈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术前收集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疾病相关资料及疾病感知资料,术后1个月调查患者生存质量状况。结果术前患者的疾病感知总分为(51.03±1.95)分,负性疾病感知处于中高水平;术后近期生存质量总分为(114.48±11.86)分,处于中等水平。经分层逐步回归分析,婚姻状况、是否生育、文化程度、治疗方式以及疾病感知能够对宫颈癌患者生存质量产生影响(P<0.05),且可解释总变异的35.5%。结论宫颈癌患者术前存在较多的负性疾病感知,且疾病感知对术后近期生存质量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疾病感知和生存质量呈负相关。已婚、育有子女、文化程度高、治疗方式单一以及疾病负性感知评分低的患者生存质量高。因此,医护人员应早期为不同患者实施相关干预措施,减少患者的负性疾病感知,从而改善其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新评分体系在胃癌切除患者术后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于本院成功接受手术治疗的165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119例,女性46例;平均年龄65.1岁;远端胃切除术100例,全胃切除术57例,保幽门切除术8例.在术后3个月至3年对这些胃癌患者进行调查,并对其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远端胃切除术、全胃切除术和保留幽门胃切除术患者的DAGCS32平均总得分依次为(59.4±13.5)、(65.2±15.8)和(63.4±23.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患者日常生活活动状况的恶化,功能障碍得分变得更高,恢复日常生活活动的患者的DAGCS32分数显著低于减少活动的患者(P<0.05),而减少活动的患者的得分显著低于没有恢复日常工作活动的患者(P<0.05).[结论]DAGCS32评分系统为胃肠肿瘤术后生活状态提供了一个客观的衡量标准.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基于医护一体模式的快速流程护理在胃食管早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术的应用对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遵循病例的选取标准将2014年1月—2016年1月胃消化内镜病房收集治疗的76例胃食管早期癌症病人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病人,观察组基于医护一体化模式实施快速流程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护理质量、护理工作环境评分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环境评分中各项因子分值较对照组高,护理操作技能、护理态度、病人配合度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食管早癌病人采用ESD术治疗后对病人进行基于医护一体模式的快速流程护理,全面兼顾病人的身心需求,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理环境,保障术后生活质量,对预后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陈允允  张男  沈坤炜  方琼 《全科护理》2016,(10):982-985
[目的]了解早期乳腺癌病人围术期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采用欧洲癌症治疗研究组织(EORTC)研发制定的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LQ-C30)中文版以及专用于乳腺癌病人特异性量表(QLQ-BR23)中文版,对上海市某综合医院259例围术期的早期乳腺癌病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早期乳腺癌病人围术期整体生活质量得分为(61.42±18.75)分,与EORTC提供的参考值比较整体生活质量处在中等水平。EORTC QLQ-30的量表中得分最高的是认知功能(86.36分±16.42分);QLQBR23的量表中得分最高的是体形(75.68分±25.73分)。不同的年龄组(P=0.031)和不同付费方式(P0.001)对早期乳腺癌病人围术期生活质量存在差异;不同手术方式在经济困难(P=0.014)、躯体功能(P=0.010)、角色功能(P=0.012)、体形(P0.001)及手臂症状(P0.001)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淋巴结手术方式的不同在体形(P=0.005)和手臂症状(P=0.047)有显著的差异。[结论]早期乳腺癌病人围术期生活质量较好,处于中等水平,影响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有年龄、付费方式、手术方式及淋巴结手术的方式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肺癌四肢骨转移手术治疗方法、术后生活质量、肢体功能及生存率。方法2006~2010年我科收治肺癌四肢骨转移病例20例。骨转移癌部位中股骨11例,肱骨3例,尺骨4例,髂骨1例,指骨1例。20例患者均行瘤段切除保肢重建术,其中人工关节置换11例,瘤段切除灭活回植4例,同种异体骨重建3例,单纯切除2例。结果随访时间5~30个月,平均14.2个月。所有患者术前疼痛评分为7.56±1.43,术后1个月疼痛评分为2.31±0.95,术后疼痛症状明显改善(P<0.05)。术前生活质量平均为27.93±8.64,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平均为58.42±15.31,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P<0.05)。术后 MSTS评分范围13~28分,平均为20.16±4.38。结论肺癌骨转移患者采取合适的手术方案,术后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肢体功能,但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早进食与传统进食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143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早进食组71例和传统饮食组72例,早进食组患者术后6 h进流质饮食,24 h后开始少量多次地普通饮食;传统饮食组患者是术后禁食,肠蠕动恢复后开始进流质饮食,半流质饮食,慢慢过渡到普通饮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结果 早进食组患者住院时间(4.7±1.9)d,传统饮食组患者为(5.8±2.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进食组患者术后满意度高于传统饮食组,并发症和感染率低于传统饮食组(P<0.05).两组恶心、呕吐、止痛剂应用、疼痛及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后早进食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康复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