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颈神经综合征是多种病因引起的颈神经受压或刺激而出现的症侯群,其病因较多。常见的有颈椎骨节肥大性关节炎,颈椎间盘突出或变性,椎小关节功能紊乱等引起颈神经根或神经干的刺激与压迫。临床表现主要是头、颈、肩背及上肢顽固性定位疼痛与麻木,上行性或下行性放射痛。颈背牵涉痛等。当睡眠、低头劳动或颈部活动时症状加重。绝大部分患者椎旁有压痛并可摸到痛硬结。头颈、上肢活动受限,部分患者在颈活动时有磨擦音,伴有继发性萎缩,少数患者,表现眼不适,眩晕恶心、颈部肌肉抽搐,咽部异物感,胸隔闷痛等症状。本病好发于中年人和老年…  相似文献   

2.
颈椎关节疼痛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点头、摇头、转头、微笑和握手等普通运动都需要颈椎小关节参与和起作用,而颈椎小关节是最容易受损伤的结构。70%的新发颈椎关节痛者在1个月内症状将逐渐缓解,其他在3个月内慢慢恢复,只有少部分急性颈部疼痛者因颈椎创伤较严重或反复受伤后未获恰当治疗或休息而转为慢性颈痛。引起颈项痛的原因很复杂,颈部任何损伤都会导致颈部不适或疼痛。美国报道,一般人群中有1/2至3/4的人曾发生过和每月约10%的人正出现颈项僵硬不适或疼痛。颈肌筋膜和颈椎间盘损伤常合并有颈椎小关节病变,表现为复合性的颈痛不适。其他的肩背、心肺、血管、膈肌、神经等病变也会牵涉到颈部疼痛。医师的责任是为颈肩痛患者正确诊断并予以相应的合理治疗。  相似文献   

3.
李翠先 《基层医学论坛》2015,(11):1570-1571
慢性非癌性疼痛通常是指时间超过3个月的非恶性肿瘤引起的疼痛。慢性疼痛是一种疾病,给患者带来的往往是一种孤独和绝望的感觉,常见慢性疼痛疾病有椎间盘痛:特点是久坐、久立或走路引起腰腿或颈肩臂的疼痛或麻木,平卧后缓解,如后头痛、臂痛、肩痛、腰骶部痛、坐骨神经痛等;颈椎病:分为六型,特点是头、颈、肩、背的酸痛或灼痛、手臂麻木、头晕耳鸣、心慌作呕等;关节痛:特点是关节胀痛或红肿,如膝关节、肘关节或踝关节炎症等;神经痛:特点是阵发性痛,如闪电样、刀割样、烧灼样、针刺样、牵扯样或麻木,包括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手臂痛、带状疱疹神经痛及后遗痛、糖尿病神经痛等;头面痛:如三叉神经痛、颈源性头痛、偏头痛等;肌筋膜痛:特点是颈肩腰的酸胀痛,局部压痛,受凉、夜间或晨起痛,活动或理疗后缓解,如颈枕痛、肩周炎、腰背肌劳损、臀腿痛、足跟痛等;骨质疏松痛:特点是转身痛和起床痛,如椎体压缩性骨折或转移癌等;缺血痛:椎动脉型颈椎病、脉管炎、股骨头坏死、雷诺病等;全身痛:如骨质疏松、纤维肌痛、强直性脊柱炎、躯体化障碍等。  相似文献   

4.
Ⅰ概述:颈椎病又名颈椎综合征,颈神经综合征、颈后交感神经症状群,巴耳(Barre)一刘永纯氏综合征等。祖国医学认为颈项强痛为多种病因引起颈神经根,颈髓受压迫或刺激而  相似文献   

5.
颈、肩、臂酸胀痛,手指麻木是颈部疾病或风湿引起的一种综合征。其中颈椎病是常见的病因之一。颈椎病可累及颈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产生四肢麻痛、头痛、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患者可引起肌肉萎缩、肢体功能障碍,甚至造成残废。本症的病理基础为颈椎间盘退行性变。以往对此症认识不足,或诊断为颈肩综  相似文献   

6.
颈源性肩背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颈源性肩背痛(Cervicogenic Shoulder and Backache)是中老年人常见的颈椎退行性改变所引起的一类疼痛性疾病,主要以颈神经受累后所致的肩背部肌肉或软组织疼痛为主。特别是当病变严重刺激或压迫邻近神经根和硬膜囊时可产生头、颈、肩、背、上肢等相关部位感觉异常或运动功能障碍等一系列症状,严重影响人们生活和工作,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7.
临床上把颈项部软组织损伤或发生慢性退行性病变引起颈项部神经、血管、肌腱、韧带或椎间盘等受到刺激或压迫,造成颈肩臂痛、手臂麻木、头痛、眩晕,甚者引起肢体不全性瘫痪等相关综合症状,以及类似于内、外、妇科等诸多医学学科疾病体征和临床症状,称为颈椎综合征或颈神经综合征[1].  相似文献   

8.
颈动脉综合征亦称颈动脉痛综合征、颈动脉痛、颈动脉炎、血管性颈痛等,是颈总动脉及其分支无菌性炎症引起头、面、眼、耳、咽、颈、胸部单发或多发性疼痛的一种血管性综合征,并有颈动脉触痛。国外报告多见,国内报告文献不多,但程氏报告6年内共见1114例,证实多见。本病与神经、内、外、眼及耳鼻喉科有关,但易破忽视而误诊。  相似文献   

9.
杨莉  严燕  刘莉 《医学文选》2006,25(4):771-772
颈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颈椎过度活动或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导致纤维环破裂和盘内压力升高,引起髓核突变,压迫颈神经根及脊髓,出现肩,颈,上肢痛和四肢感觉运动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甚至瘫痪。目前常用的手术方法是椎间盘切除+椎间盘融合术。我院2001~2004年共收治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0例,均为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或无效者。现将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颈椎病,是指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颈椎骨质增生和颈部损伤等因素引起脊柱内、外平衡失调,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椎动脉、脊髓或交感神经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又称颈椎综合征。本病好发人群在30~60岁之间。
  1临床表现
  1.1症状
  (1)神经根型:病变在第五颈椎以上者可见颈肩痛或颈枕痛和枕部感觉障碍等;在第五颈椎以下者可现颈部僵硬、活动受限,有一侧或两侧颈、肩、臂放射痛,并伴有手指麻木、肢冷和上肢发沉、无力、持物坠落等症状。  相似文献   

11.
1 哪些病可引起颈、肩、臂痛颈椎比胸椎、腰椎活动范围大 ,所以急慢性损伤和疾病发生的机率就比较多。支配上肢的神经都是由臂丛发出的 ,而臂丛是由多数的颈神经根组成 ,所以颈椎的外伤或疾病 ,除了颈痛外可放射至上肢 ,表现出颈、肩、臂痛。而颈椎的伸屈活动 ,多发生在第 4~ 6颈椎之间 ,急慢性损伤及退行性改变 ,也多发生于此。例如颈椎病就多发生在第 4~ 6颈椎之间。颈 4~ 5椎间发出的是第 5颈神经根 ,支配上臂外侧感觉 ;而颈 5~ 6椎间发出的是第 6颈神经根 ,支配前臂桡侧感觉。所以颈椎病病人除诉说颈痛外多有上臂外侧和前臂桡侧放…  相似文献   

12.
紧张性头痛[1]也称肌收缩性头痛,是慢性头痛中最常见的一种,系由于精神和心理紧张、抑郁和焦虑所致的持久性头面和颈肩部肌肉痉挛和血管收缩而引起的牵扯痛或扩散痛.  相似文献   

13.
冉香竹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8):2466-2467
<正>颈椎间盘突出症常见于50岁以上人群,多因颈椎间盘退变、老化及继发性改变,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颈脊髓,引起四肢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出现四肢麻木、抽痛、双手无力、行走不稳等症状,严重者可引起四肢不全瘫,甚至全瘫,影响患者生活,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我院自1999年8月至2005年12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医学生颈痛的发生率和相关影响因素,以及颈痛的症状和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方法   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2018年9月至2019年10月昆明医科大学的在校医学生,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法选取了850名医学生进行调查(有效问卷836份),包括一般情况、颈痛相关状况和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并对颈痛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836名医学生在12个月调查中曾发生过颈痛658人(占78.71%),未曾发生颈痛178人(占21.29%)。颈痛的发生与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每天伏案阅读和写作时间、背包习惯、心理状况、是否进行日常颈部锻炼具有相关性(P < 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每天使用手机时间每升高一个时间段,颈痛发生的可能增加1.392倍(OR = 1.392),不进行日常颈部锻炼的人与进行日常颈部锻炼的人比,发生颈痛的可能性增加1.183倍(OR = 1.943)。绝大部分颈痛的医学生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估为轻度功能障碍。   结论   医学生颈痛发生率高,导致颈痛的因素包括每日使用手机的时间、伏案阅读和写作时间、背包习惯、心理状况、日常颈部锻炼。日常颈部锻炼可降低颈痛的发生,建议医学生进行常规的颈部锻炼。大部分颈痛的医学生其日常生活受影响程度较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骨肽注射液联合骨刺消痛液治疗骨质增生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15例由骨质增生引起的颈、腰椎疾病应用骨肽注射液联合骨痛消痛液进行治疗.结果 骨肽注射液联合骨刺消痛液治疗颈,腰椎骨质增生的疾病有较好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伍淑凤 《中外医疗》2012,31(12):66-66
颈肩综合征是以颈椎退行性病变为基础,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突出引起的颈肩部酸困、麻木、胀痛的总称.颈肩综合征是由于颈脊神经所支配的肩周有关肌肉痉挛、挛缩而引起颈项部及肩关节周围痛及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致病原因多是因为人体颈椎长期劳损,颈椎退行性变,颈椎骨质增生或颈椎正常生理曲度改变压迫颈脊神经[1].临床表现主要为肩臂手疼痛麻木不适、功能障碍.现将我院2007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60例颈肩综合征患者的治疗及预防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许珍云 《柳州医学》2007,20(2):112-112
异位疼痛是由于心脏疾患引起的心前区以外的其他部位的疼痛,可表现为上腹部痛、牙痛、下颌痛,颈痛、肩痛及上肢痛,由于症状不典型,常易被忽视,  相似文献   

18.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痛或坐骨神经痛的常见原因之一,发病率高,治疗方法多,其疗效各家评价不一。我们门诊部颈、腰椎病治疗研究小组自1993年6月以来,采  相似文献   

19.
慢性宫颈炎多为宫颈受到损伤后病原体入侵而至,宫颈损伤多为分娩、流产、宫颈手术等因素引起。按病理主要分为5种:宫颈糜烂、宫颈肥大、宫颈息肉、宫颈腺囊肿、宫颈粘膜炎。其中宫颈糜烂最为多见,其主要临床表现是:白带增多,当炎症向外扩散到子宫骶韧带或主韧带至盆底、盆侧壁和盆后壁时,可引起盆部下坠痛及腰骶部疼痛,重度富颈糜烂可引起性交出血,  相似文献   

20.
慢性颈痛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颈部深、浅肌肉在颈椎的运动、姿势和稳定性方面起重要作用,针对颈深肌的训练对于缓解疼痛有明显疗效,颈深肌在慢性颈痛诊疗中的重要作用正逐渐被认识。本文从颈深肌的检测方法、评价指标和训练方法3个方面对颈深肌与慢性颈痛的研究进行综述,分析肌电图、核磁共振和超声等方法的特点,评价肌肉厚度、横截面积、肌电振幅、横向弛豫时间和募集等指标的研究成效,介绍颈部屈曲训练(CF)和颅颈屈曲训练(CCF)在针对深颈屈肌训练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加深对颈深肌与慢性颈痛关系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