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Src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逆转人胃癌顺铂耐药细胞SGC7901/DDP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以Src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逆转前后的人胃癌顺铂耐药细胞SGC7901/DDP为研究对象,应用Western blot观察细胞内p-Src表达的变化,MTS法检测细胞的药物敏感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Rh123外排及P-gp表达的水平。结果 Src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下调SGC7901/DDP细胞中p-Src表达,在5μmol/L及10μmol/L Src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作用下,SGC7901/DDP细胞对顺铂的药物敏感性分别提高了1.52倍和3.96倍,细胞中Rh123含量分别提高了1.24倍和2.64倍,P-gp表达水平分别降低了65.8%和47.4%。结论 Src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逆转SGC7901/DDP细胞多药耐药性,其耐药表型的逆转可能与降低细胞Rh123外排及P-gp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FOXC1对人脑胶质瘤细胞系U87侵袭的促进作用。方法:qPCR、Western blot检测胶质瘤细胞系U87、U251及正常星型胶质细胞中FOXC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将FOXC1-siRNA转染至U87细胞中,分别用qPCR、Western blot检测FOXC1-siRNA的转染效率。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U87细胞转染FOXC1-siRNA后对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利用 Western blot检测U87细胞上皮间质化相关通路蛋白(Snail1、β-catenin、Twist1)、标记蛋白(N-cadherin、Vimentin、E-cadherin)表达水平。结果:U87细胞下调FOXC1表达后侵袭能力明显减弱,上皮间质化相关通路蛋白(Snail1、β-catenin、Twist1)表达水平下降,上皮细胞标记蛋白表达水平E-cadherin表达水平升高、间质细胞标记蛋白N-cadherin、Vimentin表达水平降低。结论:转录因子FOXC1通过上皮间质化促进胶质瘤细胞的侵袭。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β-连环蛋白(β-catenin)在系统性硬皮病(SSc)患者皮损中的表达及其对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5例SSc患者皮损组织及20例健康成人皮肤组织中β-catenin、Snail1、上皮性钙黏附蛋白(E-cadherin)的表达情况。采用不同质量浓度Wnt10b〔0(空白对照)、2、4 ng/mL〕处理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HaCaT 48 h,免疫荧光实验检测β-catenin在HaCaT细胞中的定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aCaT细胞中Snail1、Snail2 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HaCaT细胞中β-catenin、波形蛋白(Vimentin)、神经性钙黏附蛋白(N-cadherin)、E-cadherin蛋白表达。  结果  β-catenin、Snail1、E-cadherin阳性率在SSc患者皮损组织中依次为100%、88.89%和2.22%,在健康成人皮肤组织中依次为0%、10.00%和95.0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不同质量浓度Wnt10b(2、4 ng/mL)处理可诱导HaCaT细胞中β-catenin表达上调并促进β-catenin由细胞质向细胞核中转位,同时还可以提高HaCaT细胞中Snail1和Snail2 mRNA表达(P < 0.05),并上调Vimentin、N-cadherin蛋白表达和下调E-cadherin蛋白表达(P < 0.05)。  结论  SSc皮损中存在异常活化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及异常表达的EMT相关蛋白,且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可促进HaCaT细胞EMT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Src酪氨酸激酶抑制剂Ⅱ对Src蛋白及其下游信号作用。方法 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Src酪氨酸激酶抑制剂Ⅱ处理后的人膀胱癌细胞T24各浓度组(0、0.2、1.0、5.0μmol/mL组)的c—Src、p38MAPK基因表达的变化情况,使用Western blot检测Src酪氨酸激酶抑制剂Ⅱ处理后T24细胞内的c—Src蛋白磷酸化类型与非磷酸化类型的表达情况。结果 Src酪氨酸激酶抑制剂Ⅱ处理有下调后的人膀胱癌细胞T24各浓度组的c—SrcmRNA的表达下调;p38基因的表达呈逐渐下调趋势。处理后T24细胞内c—Src基因在蛋白表达水平上其磷酸化类型随Src酪氨酸激酶抑制剂Ⅱ浓度的增高表达逐渐下降,并且呈剂量效应关系。结论 Src酪氨酸激酶抑制剂Ⅱ可能通过竞争Src蛋白磷酸化位点,使其不能激活,导致下游的细胞传导途径失活使得T24细胞增殖得到抑制,认为Src蛋白具有作为膀胱移行细胞癌分子靶向治疗的潜在靶点的可能性。Src酪氨酸激酶抑制剂Ⅱ可能可以通过阻止Src蛋白激活影响其下游的Ras/Raf/MEK/MAPK(ERK1/2或p38)通路和ERK1/2和p38细胞信号传导通路,下调p38表达不仅直接和间接地诱导T24细胞凋亡,而且可以阻止或减少T24细胞的迁移、扩散和穿膜侵袭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榄香烯乳对胃癌细胞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及其启动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榄香烯乳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人端粒酶反转录酶(hTERT)表达及其启动子的影响,以深入了解榄香烯乳的抗癌机制。方法:以榄香烯乳处理胃癌细胞,分别采用实时定量PCR和免疫荧光标记法检测癌细胞hTERT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携带hTERT启动子和报告基因的质粒转染至胃癌细胞株SGC7901细胞中,2h后加入不同浓度的榄香烯乳,孵育48h后,分别检测其报告基因萤虫素酶活性。结果:榄香烯乳处理后,胃癌SGC7901细胞hTERT mRNA和蛋白水平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下调。榄香烯乳处理组萤虫素酶活性下降,且呈浓度依赖性。结论:榄香烯乳可能通过下调hTERT启动子活性,抑制hTERT表达,从而抑制胃癌细胞端粒酶活性。  相似文献   

6.
探讨幽门螺杆菌(H.pylori)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Tipα)是否通过Wnt/β联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诱导人胃癌SGC7901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设置PBS组、Tipα组和通路抑制剂XAV939预处理组,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观察β-catenin磷酸化和核转位情况;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E-钙黏蛋白(E-cadherin)、紧密连接蛋白(ZO-1)、N-钙黏蛋白(N-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以及通路下游靶基因(c-myc和cyclinD1)的表达情况;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结果显示,Tipα能以时间依赖性方式诱导β-catenin Ser675和Ser552磷酸化和核转位,且下调E-cadherin和ZO-1表达,上调N-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P<0.01);与PBS相比,Tipα增强c-myc和cyclinD1的表达(P<0.05)以及细胞的迁移能力(P<0.05)。XAV939预处理抑制Tipα诱导的SGC7901细胞EMT形成及通路下游靶基因的表达。表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参与了Tipα诱导的胃癌细胞EMT形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Twist、Snail、YB-1基因表达对细胞侵袭、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方法:取138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的宫颈癌组织标本、癌旁组织标本,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其中Twist、Snail、YB-1基因,细胞侵袭相关基因,上皮间质转化标志物基因的mRNA表达量,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宫颈癌组织Twist、Snail、YB-1基因的mRNA表达与细胞侵袭、上皮间质转化的相关关系。结果:宫颈癌组织中Twist、Snail、YB-1基因的mRNA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侵袭基因STAT3、YAP1、TUG1、FoxM1、Rab11的mRNA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上皮间质转化标志物E-cadherin、β-catenin基因的mRNA表达量低于癌旁组织,vimentin基因的mRNA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P<0.05)。Pearson检验发现,宫颈癌组织中Twist、Snail、YB-1基因的mRNA表达量与细胞侵袭、上皮间质转化直接相关。结论:宫颈癌组织中存在Twist、Snail、YB-1基因高表达,且其表达异常直接导致肿瘤细胞的侵袭活性增加、上皮间质转化加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候选基因GSTP1在胃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其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初步探讨胃癌细胞株GSTP1基因表达水平与其启动子区甲基化的相关性。方法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GSTP1在人胃癌细胞株MGC803、BGC823和SGC7901中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检测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分别用不同浓度的去甲基化药物5-氮杂胞苷处理GSTP1基因启动子区高甲基化状态细胞后,再检测GSTP1基因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人胃癌细胞株BGC823和SGC7901中GSTP1 mRNA和蛋白呈阳性表达,MGC803中mRNA和蛋白呈阴性表达;BGC823和SGC7901细胞GSTP1基因启动子区域未发生甲基化,而MGC803细胞启动子区呈高甲基化状态;经5-氮杂胞苷药物干预后,MGC803细胞的GSTP1蛋白表达明显增强。结论胃癌MGC803细胞株中GSTP1基因表达沉默与启动子区高甲基化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在胃癌中的作用及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50 ng/mL IL-6刺激 胃癌细胞MGC-803后,利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的变化,RT-qPCR实验检测E-钙黏蛋白 (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锌指转录因子Snail1和miR-152在mRNA水平的表达, Western印迹检测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Snail1在蛋白水平的表达;IL-6与miR-152模拟物(miR-152 mimics)单 独处理或者共同处理MGC-803细胞后,RT-qPCR检测PIK3R3在mRNA水平的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PIK3R3、蛋白激 酶B(Akt)和磷酸化-Akt(p-Akt)在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外源性IL-6明显促进MGC-803细胞的增殖与迁移(P<0.05),降 低E-cadherin蛋白和mRNA和miR-152 mRNA的表达(P<0.01),增加N-cadherin,vimentin,Snail1,PIK3R3蛋白和mRNA及 p-Akt蛋白的表达(P<0.05)。转染miR-152 mimics后明显降低了PIK3R3和p-Akt蛋白水平的表达(P<0.01)。同时,过表达miR-152 能够降低IL-6诱导的PIK3R3及p-Akt的表达水平(P<0.01)。各组中Akt的表达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IL-6可能是通过 下调miR-152表达,诱导PIK3R3表达,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从而促进胃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上皮-间质转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凋亡及对白藜芦醇敏感性的影响. 方法:人工合成survivin硫代ASODN,通过脂质体转染胃癌细胞株(SGC7901)后,用MTT法检测细胞毒作用;用荧光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RT-PCR、免疫组化技术检测survivin mRNA及蛋白的表达. 结果: ①survivin ASODN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 ②survivin ASODN处理组SGC7901细胞24 h后凋亡率为(33.6±1.2)%,正义寡核苷酸(SODN)组为(10.7±0.8)%,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survivin ASODN处理组SGC7901细胞survivin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 ④survivin ASODN和白藜芦醇联合处理组SGC7901细胞24,48,72 h生长抑制率,显著高于单用survivin ASODN组(P<0.05)和单用白藜芦醇组(P<0.05). 结论:survivin ASODN能够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诱导凋亡,并能增加胃癌细胞株SGC7901对白藜芦醇的敏感性,推测可能通过下调survivin mRNA及蛋白表达而起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