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陈忻  翟所迪 《中国药学杂志》2011,46(21):1685-1687
 目的 介绍新型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GLP-1类似物利拉鲁肽的临床研究结果,对其有效性、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 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归纳和综述。结果 利拉鲁肽降低血糖作用显著,具有减轻体重、改善收缩压,改善β细胞功能作用,同时低血糖风险小。结论 利拉鲁肽是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的新选择之一,其长期有效性和安全性还需要今后更广泛临床实践数据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 综述2010年我国生化药物的研究进展。方法 查阅国内文献,选择具有较大学术意义或实用价值的内容,并结合国际部分相关研究,按氨基酸、肽和蛋白质类、酶和辅酶类、糖类、脂质类及核酸类药物分别介绍并与国外现状进行比对。结果结论 氨基酸、肽和蛋白质类、酶和辅酶类、糖类药物的国内外研究均较多,主要集中在这些药物的药理作用及机制、分析检测和临床应用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目的 收集藿香正气汤的主要活性成分,通过分子对接及网络药理学探讨其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有效成分及治疗机制。方法 通过基于配体-蛋白质相互作用的计算方法,以瑞德西韦为对照,探索藿香正气汤潜在治疗COVID-19的成分,并选出对接较好成分进行药理学机制预测,初探其药理学机制。结果 本研究筛选出5种与新冠病毒3CLpro结合能力强于瑞德西韦的小分子成分。网络药理学初步预测抗病毒途径可能是通过PI3K-Akt 信号通路影响病毒复制。结论 成分C1-C5与3CLpro结合良好,推测其可能是潜在的3CLpro的抑制剂,为抗病毒天然药物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近年来手性药物药动学立体选择性的研究概况与进展。方法 查阅近5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评述。结果结论 手性药物对映体在体内的手性环境中易表现出显著的立体选择性,对映体间药动学参数存在差异;与血浆蛋白或组织蛋白结合率不同引起对映体立体选择性分布;与药物代谢酶细胞色素P450酶或葡糖醛酸转移酶亲和性不同,导致对映体代谢呈现立体选择性;手性药物的相互作用包括对映体间的相互作用和其他药物与对映体的相互作用;中药手性成分研究也逐步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5.
基于系统生物学的多靶点及多组分药物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静  张卫东 《中国药学杂志》2010,45(15):1121-1126
 目的 综述当前基于系统生物学的多靶点、多组分药物研究的一些方向和进展。方法 文献检索方法结果 当前药物发现的原则主要遵循“一药,一靶,一病”的理念,即设计能与疾病相关的某一关键靶标特异结合的化学实体。尽管过去几十年中大多数选择性药物都是通过这种方法获得的,但是许多药物却很难达到预期临床效果,或产生严重的毒副作用。近年来,系统生物学的研究揭示了分子网络调控与疾病之间高度的关联性,并显示了在系统层面发现靶向疾病相关网络的多靶点、多组分药物的可能性。本文通过相关文献,分析了选择性药物设计的缺陷,并综述了基于系统生物学的多靶点、多组分药物研究的一些方向和进展。结论 将药物研究与系统生物学结合,在各种调控网络的背景中研究多个靶点之间的作用与联系,有可能系统地预测和解释药物的作用,发现影响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因素,从而产生新的治疗复杂疾病的策略,并开发出新的多靶点及多组分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 综述抗骨质疏松药物细胞筛选模型的研究进展。方法 以国内外研究文献为基础,对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结论 抗骨质疏松药物细胞筛选可归纳三种模型,即二维模型、三维模型和组织工程化模型,其中二维模型较为常见,但因不能提供细胞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微环境,从而使筛选结果与在体模型出入较大。三维模型和组织工程化模型在细胞黏附、细胞骨架组成、细胞迁移、信号转导等方面区别于二维模型,正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用于筛选抗骨质疏松类药物的组织工程化模型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必将成为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1,2,3-三唑类化合物在医药领域的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综述1,2,3-三唑类化合物在医药领域的研究新进展。方法 结合国内外文献阐述了1,2,3-三唑类化合物在抗微生物、抗肿瘤、离子通道激活剂等方面的研究概况。结果与讨论 1,2,3-三唑类化合物作为药物的研究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相关研发日趋活跃。随着研究的深入,必将有众多1,2,3-三唑类化合物作为药物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8.
何伍  刘洋  王海学 《中国药学杂志》2010,45(22):1791-1792
 目的 通过对铂类抗肿瘤药物研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这类药物的开发提出建议。方法 根据国内外的研发结果进行对比,总结目前对该类药物开发应关注的问题。 结果结论 在进行铂类抗肿瘤药物开发时,要选择专属性强的有关物质检测方法、合理的剂型、适宜的辅料;应进行对比性的药理毒理研究,以阐明新铂类药物的潜在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黄阿晶  周佳熠  李天泽  邢怡德  高飞  周宜君 《中草药》2019,50(24):6098-6102
目的 采用流式细胞术与K-mer分析方法对苦豆子基因组大小及杂合率进行估测,为其全基因组测序提供参考。方法 以大豆为内标,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大豆与苦豆子细胞DNA含量的倍数关系,计算苦豆子的基因组大小。采用二代测序技术进行苦豆子基因组调查测序,使用K-mer分析估测苦豆子基因组大小与杂合率。结果 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得苦豆子基因组大小约为1 749 Mb。K-mer分析结果表明,苦豆子基因组大小约为1 648 Mb,基因组杂合率为1.12%,杂合率较高。结论 苦豆子基因组大小约为1.7 Gb,杂合率较高,后续研究可采用三代PacBio进行80~100 X深度的测序开展全基因组测序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进一步合理开发和推广新型的三氧化二砷制剂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搜集、整理、分析国内外关于三氧化二砷的药理、制剂及临床应用的研究文献。结果结论 三氧化二砷是一种优秀的抗肿瘤药物,效果确实,具有良好的再研究、再开发价值和应用前景。结论 开发和推广三氧化二砷新剂型具有良好的理论、技术基础和市场价值。  相似文献   

11.
李琴  李晓宇  刘皋林 《中国药学杂志》2011,46(24):1860-1864
 目的 分析并归纳Rho激酶的生理及病理生理作用研究进展。方法 查阅近年有关Rho激酶的国内外文献,基于目前和Rho激酶相关的一些分子、细胞、动物的实验研究及临床试验,对Rho激酶的生理及病理生理作用进行分析、归纳和综合。结果结论 Rho激酶已经成为很有价值的药物作用靶点,Rho激酶抑制剂的不断研发为许多心脑血管及肿瘤等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综述2009年我国生化药物的研究进展。方法 查阅国内文献,选择具有较大学术意义或实用价值的内容,按氨基酸、肽和蛋白质类、酶和辅酶类、糖类、脂质类及核酸类药物分别介绍。结果结论 氨基酸、肽和蛋白质类、酶和辅酶类、糖类药物的研究较多,主要集中在这些药物的药理作用、新剂型、制备工艺和临床应用方面。  相似文献   

13.
药物残留免疫分析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综述药物残留免疫学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揭示药物残留免疫学检测方法的优势。方法 分析国内外最新文献,对药物半抗原的特点、人工抗原的合成以及人工抗原合成中尚存在的问题及计算机模拟技术在半抗原合成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对抗体开发的策略,包括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卵黄抗体及基因工程抗体在药物残留免疫学检测应用进行分析;对近年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胶体金层析和新兴的免疫传感器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分别介绍。结果 药物残留免疫学检测方法具有检测极限较低、快速、方便、低廉等优势,是药物残留检测的发展方向。结论 半抗原合成的可控设计、有效抗体的规模化生产及其与新型免疫分析技术的结合是今后免疫学药物残留分析中重要的技术突破点。  相似文献   

14.
杨阳  刘玉红  王凤山 《中国药学杂志》2011,46(24):1857-1859
 目的 综述近年来人血清白蛋白的制备方法及其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方法 根据国内外相关文献,对人血清白蛋白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进行整理与总结。结果结论 目前,国内的人血清白蛋白主要是通过从血浆中分离而得到,而国外已有重组人血清白蛋白的产品上市。人血清白蛋白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作为基因载体、诊断试剂、手性物质分离剂、细胞培养添加剂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新生物活性肽胰安肽口服对糖尿病小鼠血糖、血脂代谢的影响及用药安全性。方法 采用一次大剂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 streptozotocin, 100 mg·kg-1)并用高脂饲料喂养建立糖尿病伴高血脂小鼠模型。隔日灌胃(ig,intragastrically)给予胰安肽(15 mg·kg-1),并设二甲双胍作为阳性对照。治疗期间进行血糖 (BG) 检测,口服糖耐量测试(OGTT)。实验结束后测定血清胰岛素,血清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水平。同时测定肝、脾和肾等重要脏器指数及药物的体外急性毒性。结果 给药期间,胰安肽给药组血糖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胰安肽组口服糖耐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胰安肽可显著降低高血糖、高血脂小鼠血清甘油三酯水平(P<0.05),并改善总胆固醇水平。各组小鼠血清胰岛素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连续给药过程中,胰安肽对各重要脏器无损害。体外研究显示,胰安肽对HepG2细胞无抑制作用,未能测出胰安肽的LD50 结论 口服胰安肽可改善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及血脂紊乱,长期给药较为安全可靠,可开发为防治糖尿病、高血脂等代谢综合征的新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析疏风解毒胶囊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COVID-19)的潜在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检索中药药理学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数据库查找筛选疏风解毒胶囊的化学活性成分,并运用PubChem数据库预测疏风解毒胶囊人类靶蛋白。利用GeneCards数据库获取并筛选COVID-19人类基因,数据导入生物通路分析(Ingenuity Pathway Analysis,IPA)软件,比较疏风解毒胶囊靶蛋白和COVID-19人类基因之间相同的分子网络、生物学通路及位点,预测药物作用机制。结果 通过GeneCards数据库获取COVID-19相关基因546个,TCMSP数据库筛选得到101个类药性良好的活性成分,PubChem数据库对应预测出靶蛋白102个。经过IPA分析发现,疏风解毒胶囊与COVID-19共有的生物学通路有331条,多数集中在炎症、免疫以及细胞增殖、凋亡和迁移的相关通路。作用于趋化因子受体1(chemokine receptor 1,CXCR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及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PKB/AKT)等位点。结论 疏风解毒胶囊可能通过与炎症、免疫反应以及细胞增殖、凋亡和迁移等相关生物通路治疗COVID-19,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趋化免疫细胞、激活多种炎性因子的表达以及抑制病毒等方面有关。  相似文献   

17.
抗癌药物喜树碱类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综述喜树碱类衍生物的抗癌药理机制及开发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方法 以国内外研究文献为基础,对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喜树碱类衍生物是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抗癌药物研究中的热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综述了5种喜树碱类衍生物药物的开发应用最新进展。结论 喜树碱类衍生物的抗癌药理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随着对其构效关系及作用机制的不断研究,将会有更多更有效的喜树碱类衍生物成为抗癌的一线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提出可以用于固体药物的“优势药物晶型”概念,探索固体化学药物的优势药物晶型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方法 根据本实验室研究工作的经验和国内外晶型药物有关资料,对晶型药物的性质、特点进行归纳、分析,探索其规律。结果 固体化学药物的晶型直接影响药物的性质和临床疗效,固体化学药物的优势药物晶型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结论 优势药物晶型是固体化学药物研发过程中需要评价的指标,是化合物作为药物的最佳应用形式。  相似文献   

19.
张瑜  杜晨晖  詹海仙  尚彩玲  李瑞锋  原淑佳 《中草药》2023,54(15):4981-4991
目的 以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s为材料,分析其叶绿体基因组特征,探究不同地区桔梗叶绿体基因组的差异及桔梗科其他物种的系统发育关系。方法 利用Illumina NovaSeq测序平台对桔梗叶绿体全基因组进行测序,完成其组装、注释和特征分析,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不同地区桔梗进行比较基因组分析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 桔梗叶绿体基因组全长172 770 bp,呈现典型的环状四分体结构,总GC含量为38.10%,注释到139个基因,其中蛋白质编码基因95个,核糖体RNA 8个和转运RNA 36个。经序列分析鉴定出139个SSR位点,大部分重复由A和T组成。该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A/U大于G/C。边界分析表明,不同地区桔梗的JLA边界区域存在差异。对比不同地区桔梗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发现21个变异区间,包括ycf1psbCrps18rpoB等编码区以及rpl32-trnLtrnS-psbZtrnN-ycf1等非编码区。基于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 method,ML)对桔梗及其他17种桔梗科植物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发现桔梗科物种形成一个单系群,各属物种聚为一束,支持率达100%。结论 桔梗科物种聚为一支与传统相符合,不同地区桔梗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存在显著差异,为后期开展分子鉴定及群体遗传学研究提供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姜黄素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潜在机制的研究概况。方法 通过查阅古籍与近几年期刊文献,概述总结姜黄素抗COVID-19的潜在机制。结果 姜黄素可能通过阻止病毒进入细胞、抑制病毒复制、调节细胞信号通路、调控细胞因子风暴以及减少细胞损伤等发挥抗COVID-19的作用。结论 姜黄素可通过多种机制发挥抗COVID-19的作用,为进一步临床应用姜黄素抗COVID-19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