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考察石膏炮制前后微量元素变化情况。方法对各地生品、炮制品进行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比较石膏炮制前后的微量元素变化。结果在各产地的石膏生品中,Al,Co,Cu,Fe,Mg,Si,Sr,Zn这几种元素全部或大部分被检出。高温煅制后,各地石膏的微量元素含量均不同程度下降,只有Sr的含量相对增加,煅石膏纯度相对较高。结论该方法准确度高,灵敏度好,简便快捷,可用来考察石膏炮制前后微量元素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2.
白矾炮制前后微量元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考察白矾炮制前后微量元素变化情况.方法 对各地生品、炮制品进行ICP-MS分析,比较白矾炮制前后的微量元素变化.结果 白矾炮制前后A1、Mg、Ca、Zn的含量均非常高,Fe的含量也相对较高,其次是Ba、Ti、Cr,而Hg、Cd、Co、Sn、Sb、Bi的含量均很低.炮制后Fe、Mn、Cr、Co、Ni、Mo含量均增...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测定菟丝子及其3种炮制品微量元素的含量,探讨不同炮制品潜在的药用价值。方法:用微波消解法处理样品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和原子荧光光谱法(AFS)测定菟丝子及其不同炮制品微量元素。结果:菟丝子及其不同炮制品所含K,Ca,Mg,Cu,Zn,Fe,Al等微量元素的含量各有不同,不同炮制品均以K,Ca,Mg,Fe,P的含量较高,盐制菟丝子微量元素的加合量远远高于其他炮制品。结论: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和原子荧光光谱法(AFS)测定菟丝子及其炮制品的微量元素,说明炮制和辅料不仅能改变元素含量而且能与有效成分一道发挥协同治疗疾病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石决明炮制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文凯  彭小平 《中成药》2004,26(5):377-379
目的:探讨不同炮制条件对石决明的影响.方法:比较不同炮制品的外观性状、质地、得率、总钙含量和煎出量、成分煎出率、微量元素含量.结果:不同炮制条件对石决明质量有一定影响.结论:石决明煅制品质量优于生品.煅制品中明煅制品以900℃1h为佳.煅淬品优于明煅品,本实验条件下淬液醋优于盐水.不同煅制品中微量元素有一定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断食炮制对全蝎宏量与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全蝎炮制前断食处理对其宏量与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发射光谱法测定未断食全蝎和断食3 d再炮制全蝎的宏量元素Ca、Mg及微量元素Fe、Cu、Zn、Mn、Pb等7种元素的含量。结果:断食全蝎微量元素Zn、Mn的含量均明显高于未断食全蝎(P<0.01);但断食对全蝎宏量元素Ca、Mg,微量元素Fe、Cu,有毒微量元素Pb的含量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断食炮制可明显提高全蝎药材中有益微量元素Zn、Mn的含量,说明全蝎炮制前断食处理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花蕊石炮制前后红外光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花蕊石炮制前后红外光谱特征,寻求红外光谱是否对花蕊石有鉴别意义。方法运用红外光谱技术,对不同产地生花蕊石及煅花蕊石进行分析。结果炮制前后的花蕊石红外光谱图有明显差异。结论红外光谱技术可以对花蕊石进行直接、快速、有效分析,为炮制前后的花蕊石鉴别和质量控制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地黄不同炮制品中8种无机元素含量的变化。方法 采用微波消解样品,结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法对鲜地黄干燥品、生地黄和熟地黄饮片中主要常量元素Na,K,Ca,Mg和微量元素Fe,Cu,Mn,Zn等8种无机元素含量进行测定,采用SPSS 20.0对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在地黄不同炮制品中含量较高的元素为K,Ca,Mg,Na,其中K含量最高,在鲜地黄和生、熟地黄饮片中依次为11023.509,11098.181,9739.629 mg·kg~(-1);之后依次是Ca,Mg,Na测得含量较高;元素Fe,Zn,Mn,Cu含量较低,但其在不同炮制品中含量变化较大,其中Fe,Mn,Cu的含量顺序为:熟地黄饮片生地黄饮片鲜地黄干燥品,Zn的含量顺序为:鲜地黄干燥品熟地黄饮片生地黄饮片。结论 地黄不同炮制品中的无机元素含量变化较大,推测其为区别地黄不同炮制品功效作用的物质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赭石炮制前后矿相的变化特征与其成分溶出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赭石炮制前后的显微特征,采用X-射线能谱仪测定赭石炮制前后不同部位的矿物元素组成。结果赭石煅制后,表面特征发生明显变化,能谱分析显示赭石生品中Fe的含量均超过50%,煅制后Fe的含量仅为21.5%。结论赭石炮制前后矿相学发生明显变化,矿相学的变化与其成分溶出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不同产地广藿香微量元素含量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为合理用药和开发利用广藿香植物资源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法对不同产地广藿香的微量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 不同产地广藿香药材中均含有B、Na、Mg、Al、K、Ca、Ti、V、Cr、Mn、Fe、Co、Ni、Zn、Se、Sr、Mo、Sn、Cs、Ba、Tl、Ga、Ge等元素.结论 不同产地广藿香微量元素含量存在差异,且K、Ca、Mg、Al、Fe等元素的含量均较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藏药"君西"传统与现代炮制中微量元素之间的含量变化分析比较,初步探讨其不同炮制方法与藏医理论之间关系。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火焰法、石墨炉法)对藏药"君西"中6种传统炮制及3种现代炮制方法测定Ca、Mg、Fe、Mn、Zn、Cu样品含量。结果传统炮制中以传统"灰"制法为最好,其所含微量元素Ca、Mg、Fe、Zn、Cu均高于其它组。现代炮制中以现代酒制为最好,其微量元素Ca、Mg、Fe、Zn、Mn含量高于现代奶淬品及水淬品。结论藏药"君西"传统炮制法相比较优于现代炮制,尤其是传统"灰"制法最优,其含Zn量最高,提示其治疗胃病机理可能与藏医理论相一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测定新疆赤芍及炮制品其有效成分芍药苷、微量元素含量并作比较。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比色法。结果:各种炮制品中芍药苷、微量元素含量与生品新疆赤芍相比均有差异;醋炒新疆赤芍中芍药苷、微量元素变化明显,Zn元素在新疆赤芍及炮制品无明显变化。结论:从芍药苷、微量元素的含量来看,炮制品与新疆赤芍相比均有变化,待进一步与药理作用结合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考察野生与栽培地骨皮药材的微量元素含量情况。方法:收集不同产地野生与栽培地骨皮,采用微波消解处理样品,以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样品中的Fe、Mn、Ca、Mg、K、Zn的含量。结果:测定了24批不同产地野生和栽培的地骨皮样品中Fe、Mn、Ca、Mg、K、Zn的含量,加样回收率在94.87%-96.93%之间。结论:不同产地野生和栽培地骨皮微量元素含量(除Fe元素外)无明显差异,所有样品均富含对人体有益的Fe、Mn、Ca、Mg、K、Zn等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13.
补骨脂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晏华  罗志冬  贾天柱 《中药材》2006,29(11):1142-1144
目的:从炮制前后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和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探讨补骨脂炮制的物质基础。方法:采用HPLC梯度洗脱法、电感藕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分别测定了补骨脂炮制前后的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及六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炮制使补骨脂中的微量元素Mn、Ca、Mg、Fe、Zn含量增加,但Cu含量变化不明显;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含量增加。结论:炮制使补骨脂有效成分含量增加,提高了中药补骨脂整体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自然铜及其煅淬品中Fe、Zn、Mg、Cu 等多种金属元素与促进成骨细胞增殖的谱效关系。 方法将雄性SD 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生品组(7.5 g·kg-1)和煅淬品组(7.5 g·kg-1),按照相应剂量灌胃给药。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法测定给药0.5、1、2、3、4、6、8、12 h 后大鼠血清中Fe、Zn、 Mg、Cu 等元素的含量。取新生24 h 内的SD 大鼠,制备成骨细胞,并以不同时间点含药血清进行干预;采用 MTT 法测定成骨细胞的增殖情况。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法对含药血清中的金属元素含量与血清对成骨 细胞的增殖作用进行谱效相关性分析,计算偏回归系数与VIP 值。结果与空白组比较,除12 h 外,其他各 时间点的生品组及煅淬品组的成骨细胞增殖率明显升高(P < 0.01);在3、4 h 2 个时间点,与生品组比较,煅 淬品组的成骨细胞增殖率明显升高(P < 0.01)。自然铜生品组Fe 元素的VIP 值>1,煅淬品组中Fe、Mg 元素 的VIP 值均>1,且Fe 元素VIP 值>Mg 元素VIP 值;自然铜含药血清中Fe 元素与促进成骨细胞增殖作用的 相关性最强,其次为Mg、Zn、Cu 元素。结论自然铜生品与煅淬品均能促进成骨细胞增殖,与其所含Fe、 Zn、Mg、Cu 等金属元素有关,且与Fe 的相关性最大。  相似文献   

15.
张继平  姚晖  蔡丽云  张陈辉  香卫红  陈淑映 《中成药》2005,27(12):1414-1416
目的:探讨全蝎鲜品炮制与市售全蝎药材中宏量与微量元素含量的差异,阐明全蝎鲜品炮制的科学性.方法:采用发射光谱法测定鲜品炮制的全蝎和市售全蝎药材的宏量元素Ca、Mg及微量元素Fe、Cu、Zn、Mn、Pb等7种元素的含量.结果:鲜品炮制组全蝎宏量元素Ca、Mg含量明显低于市售全蝎药材组(P<0.01),微量元素Cu、Mn含量明显高于市售药材组(P<0.05、P<0.01),而有毒微量元素Pb则明显低于市售药材组(P<0.01);但鲜品组与市售药材组微量元素Fe、Zn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全蝎鲜品炮制可提高全蝎药材中有益元素Cu、Mn含量,降低有毒元素Pb的含量,说明全蝎鲜品炮制有一定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6.
禹余粮炮制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方成武  芮正祥 《中药材》1997,20(7):342-343
采用煎出率为指标,对禹余粮炮制工艺进行研究。初步认为:采用粒径0.5cm样品、煅制温度550℃、时间25min、醋淬3次为较好的炮制工艺。同时测得该工艺炮制品水煎液中微量元素Fe、Cu、Zn的含量明显高于生品。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不同产地龙骨生品及煅制品质量比较。方法:采用比色法和古蔡氏法测定重金属和砷含量,采用EDTA法测定总钙含量和水煎液中钙含量。结果:各地龙骨生品和煅制品含重金属均小于1.5×10-5,含砷量小于1.0×10-5;总钙按碳酸钙计,不同产地龙骨生品含量范围68%~84%,煅制品70%~89%;龙骨经煅制后,水煎液中钙含量显著增加。结论:不同产地龙骨质量差别较大;龙骨煅制可使有效成分煎出率增加。  相似文献   

18.
自然铜不同炮制品矿相及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炮制对自然铜矿相及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矿相显微镜、电子探针微区分析技术对自然铜不同炮制品的微结构、形貌、物相和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自然铜煅烧后成分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中黄铁矿(FeS2)变为磁黄铁矿(Fe1-xS),黄铜矿煅烧后Cu元素含量降低,而邻近的磁黄铁矿中Cu元素含量增加,Cu元素在磁黄铁矿中形成了固体溶液,提高了分散度;自然铜醋淬品中Pb、S等元素含量降低,在煅透的部位,Pb的含量不足生品的1/10。结论自然铜炮制前后矿相学的变化与其成分溶出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粗毛淫羊藿及其不同炮制品中10种微量元素的含量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测定粗毛淫羊藿生品及3种不同炮制品中10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并作比较。方法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结果 :粗毛淫羊藿生品及3种炮制品中均含有所测的10种元素 ,且3种炮制品中都有若干元素含量高于生品。结论 :淫羊藿3种炮制品 ,从其微量元素含量来看 ,各有所长 ;因此 ,对一些搁置已久的炮制方法 ,应当重新加以临床及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黄精中微量元素及氨基酸的含量。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和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分别测定微量元素及氨基酸。结果:测定了8个产地黄精中15种无机元素,其中Ca,Mg,Al含量丰富,Fe,Zn,Cr,Mn含量也较高;同时测得18种氨基酸及牛磺酸,其中苏氨酸、精氨酸、赖氨酸、亮氨酸和甘氨酸含量较高,所有样品中均测出了8种必需氨基酸。结论:不同产地黄精中微量元素、氨基酸含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