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目的:观察心电监护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早期诊断中的预测作用,指导临床干预。方法分析41例入院立即给予心电监护,并与标准12导联心电图对比,对疾病检出进行观察分析总结。结果心电监护早期实时显示心电图的异常变化,与标准12导联心电图均能提供临床数据作为病毒性心肌炎诊断的临床依据。结论心电监护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早期诊断意义重大,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梗塞患者心电图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入院急性脑梗塞患者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资料。结果:80例心电图异常者中65例(81.25%)为中重症患者,65例心电图异常,中桥脑梗塞(5.2%)、小脑梗塞(16.2%)、壳核(46%)、丘脑(34.6%)的心电图异常。心电图变化随病情而演变,病情严重,心电图表现心肌损害,心律失常严重,病情好转心电图趋向好转。结论:脑梗塞患者心电图异常绝大部分为中、重症,是预后和治疗效果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30例妊高征动态心电图扫描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计算机扫描仪,对30例中重度妊高征患者进行动态心电监测,结果表明:6例中度高生仅1例(16.67%)出现心电异常,24例重度妊高征中有17例(70.83%)心电异常,两组差异十分显著,P〈0.01。心电异常的发生随血压的增高及尿蛋白增多而递增。提示:重度妊高征多数伴有心肌受累,潜伏任高征征性心脏病心衰的危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我院心内科老年冠心病患者98例,分别给予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监测,并对两组患者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评估动态心电图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率失常的检出率。结果:通过对比分析,动态心电图在诊断老年冠心病心率失常方面更具临床意义,与常规心电图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心电图相比,动态心电图在监测并诊断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检出率高,速度快,为临床疾病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胎儿心律失常的临床意义及预后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胎儿心律失常原因,进一步探讨其临床意义及对胎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6例胎儿心律失常孕妇的情况、胎儿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长期随诊结果进行总结。结果 胎儿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0.2%。26例胎儿心律失常中,3例为胎儿心动过速(11.5%),4例为胎儿心动过缓(15.4%),19例为不规则胎儿心律(73.1%);胎儿心律失常平均诊断孕周为35托周(15~41^ 1周)。26例中22例为产前胎心听诊时发现胎儿心律失常;1例为妊娠15周超声检查时发现胎儿心律失常;3例胎心监测发现胎儿心律失常。17例产前进行了胎儿超声心动检查,心脏结构未见异常,其中6例胎儿超声心动检查提示胎儿房性早搏,占35.3%,余未见异常。产后新生儿均存活,随诊24例(92.3%),16例新生儿进行了超声心动检查,其中2例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均为房间膈缺损。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在心律失常胎儿中发生率为7.7%。结论 大多数心律失常的胎儿预后是好的,心脏畸形的发生率很低。对于持续性心率慢的胎儿,需注意心脏结构异常的存在;对于心律失常胎儿的处理采用期待疗法,根据产科指征决定终止妊娠的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病毒性心肌炎并发心律失常的类型和治疗策略。方法对病毒性心肌炎并发心律失常6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在病毒性心肌炎常规治疗基础上,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26例分别给予胺碘酮、普罗帕酮、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治疗以及电复律;室性心律失常25例分别给予胺碘酮、利多卡因、β受体阻滞剂、普罗帕酮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17例,包括5例窦性心动过缓和12例房室传导阻滞,给予山莨菪碱、阿托品、地塞米松、异丙肾上腺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治疗,其中2例安置临时心脏起搏器。结果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者胺碘酮和β受体阻滞剂疗效满意,其中1例房颤药物复律无效,电复律成功;室性心律失常者胺碘酮疗效优于利多卡因,β受体阻滞剂也有效,其中1例室性心动过速药物治疗无效自动出院;缓慢性心律失常10例患儿用激素等药物治疗很快恢复正常的心脏起搏与传导功能,另外2例患儿安置临时起搏器,1周左右,心率达70次/min以上,撤除临时起搏器。结论病毒性心肌炎可并发多种心律失常,严重者危及患儿生命,应早发现、早诊断、早期正规治疗;胺碘酮、β受体阻滞剂两种药物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并发快速性心律失常较理想药物,电复律、临时起搏器是最有效、最简单的急救措施,及时应用,可挽救患儿生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电图在小儿过敏性紫癜合并心肌损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郑州市儿童医院儿科接受治疗的过敏性紫癜合并心肌损害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图进行检测。观察组采用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测。比较两组患儿心电异常检出情况及过敏性紫癜合并心肌损害检查率。结果观察组ST-T改变、QT间期延长、窦性心动过缓、二度窦房传导阻滞窦性检出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动过速、左室高血压、房性早搏、右束支阻滞、一度房室阻滞、总心电图改变检出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过敏性紫癜合并心肌损害阳性检出率为97.5%(39/40),高于对照组72.5%(2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能提高小儿过敏性紫癜合并心肌损害的检出率,诊断阳性率较高,能有效判断患儿是否合并心肌损害,可作为临床诊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探讨老年室性早搏人动态心电图以得其临床意义。方法:我们一共组织120例万次以上室性早搏动态心电图资料,并在事后加以分析,我们把这120例分成了心脏病组和非心脏病组。蛄果:心脏病组与非心脏病组两者之间的显著性差异即(P〈0.01)主要集中在发病年龄、室早发生的时间、心电图复合型异常;而两组就室早发生的频度而言并没有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老年人来说,依然不能以室性早搏次数来判别是否患有心脏病;然而就室性早搏的发生时间和复合型心电异常对老年人的临床诊断还是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电图对病毒性脑炎诊断和预后判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从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80例病毒性脑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使用动态24h脑电图监测,对照组使用脑电图常规监测,观察两组患者的结果。结果:观察组的脑电图异常率为9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2.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检测正常的4例患者未出现死亡与后遗症,且脑电图异常状况与患者的预后情况大致相同。结论:动态24h脑电图监测的监测异常结果更为敏感,与临床预后、病情大致相同,在病情诊断以预后判断是可提供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247例妊娠中期孕妇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分析妊娠中期进行产前诊断的孕妇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了解此期异常核型发生的频率、类型及与各种产前诊断指征的关系。方法 对247例妊娠中期孕妇行羊膜腔穿刺术抽羊水作羊水细胞培养检查染色体核型。结果 发现异常核型14例,异常核型出现频率为5.67%,其中三体型7例,占异常核型的50%,分别为21三体4例,18三体2例,13三体1例;其次为平衡易位6例,占42.86%。高龄孕妇中21三体检出率为5.56%(1/18),非高龄组为1.31%(3/229),P=0.235,差异无显著性。15例产前常规B超检查发现胎儿发育异常的孕妇中,检出三体儿3例。结论 在有各种产前诊断指征的妊娠中期孕妇中,胎儿染色体异常发生率为5.67%,染色体三体为主要的异常核型。孕中期B超检查做为产前常规筛查可提高胎儿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产前诊断对胎儿畸形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46例胎儿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产前诊断,对结果提示异常进行分析。结果:唇裂(含腭裂)畸形9例,占6.16%,神经管畸形18例,占12.3%;先天性心脏畸形90例,占61.6%;肢体畸形20例,占13.7%;肾积水2例;肾多囊样改变1例;肝囊肿2例;腹裂畸形3例;多发畸形1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产前腹中的胎儿畸形的诊断比较准确,对临床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阴道镜下常规活检诊断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108例分析   总被引:109,自引:2,他引:109  
目的:通过阴道镜下常规活检,探讨宫颈上皮内瘤样癌变(CIN)的检查率、镜图像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年来阴道镜检查834例中108例CIN的阴道镜检结果。结果:834例中CIN发现108例,占12.8%,CIN的异常阴道镜像主要为血管异常及腺口白环、白腺。结论:阴道镜是辅助诊断CIN的重要方法,初次阴道镜检可疑时应进行常规活检。  相似文献   

13.
VCE取材 TBS报告对子宫内膜癌卵巢癌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VCE取材[取材顺序:阴道侧壁上1/3(V)、宫颈鳞-柱细胞交界处(C)、宫颈管(E)]、TBS描述性报告对诊断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的重要性。方法 1998年6月至2003年5月对4840例门诊患者进行妇科细胞学检查,行VCE取材、TBS描述性报告与以往单纯宫颈刮片、巴氏5级报告对比,并对部分报告异常的患者跟踪随访。结果 4840例患者检出子宫颈鳞癌50例(占1.03%)、腺癌15例(占0.31%,包括宫颈腺癌10例、子宫内膜癌4例、卵巢癌1例),检出重度鳞状上皮内病变30例(占0.62%)、轻度鳞状上皮内病变43例(占0.89%)、不典型鳞状细胞性质未定45例(占0.93%)、不典型腺细胞性质未定6例(占0.12%)、炎症3653例(占75.48%)、正常998例(占20.62%)。结论 VCE取材、TBS描述性报告与单纯宫颈刮片、巴氏5级报告对比,此方法除了在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早期筛查有重要意义之外,对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的诊断也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疑似心肌炎患儿诊疗及随访情况。方法以34例疑似心肌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诊断过程、治疗情况以及随访结果。结果34例患儿中,误诊为疑似心肌炎11例,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2例,β受体功能亢进症3例,心脏神经症5例,桥本甲状腺炎1例,误诊率高达32.4%。结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条件偏宽,临床误诊率较高。因此,应加强对儿童心脏神经功能性疾病的识别。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估产前超声对胎儿唇裂和(或)腭裂(简称唇腭裂)的检出率,以及合并的相关结构及染色体异常的发生情况. 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纳入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进行常规产前检查并分娩的单胎妊娠孕妇31 245例,于妊娠中期常规行胎儿超声筛查,发现唇腭裂的胎儿建议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所有活产新生儿及引产儿均进行口腔检查,以确诊唇腭裂,分析产前诊断的准确性. 结果 所有活产新生儿及引产儿共诊断唇腭裂48例,发生率为1.5‰(48/31 245),其中单纯唇裂占33.3%(16/48),唇裂合并腭裂占43.8%(21/48),单纯腭裂占22.9%(11/48).产前超声共发现18例单纯唇裂,其中14例与生后/引产后诊断完全相符,单纯唇裂产前超声诊断准确率为77.8%(14/18);3例分娩后发现新生儿同时合并腭裂,补充诊断为唇裂合并腭裂;1例产前超声诊断唇裂,因羊水过少引产,但引产儿无唇裂.产前超声检出18例唇裂合并腭裂,生后/引产后证实产前超声诊断均正确.2例胎儿产前超声检查正常,但新生儿检查发现单纯唇裂,均为Ⅰ度.产前超声未检出单纯腭裂,但新生儿生后诊断单纯腭裂11例.产前超声检出唇裂及唇裂合并腭裂的敏感性为86.5%(32/37),检出唇腭裂总的敏感性为66.7%(32/48),假阳性率为2.1%(1/48).产前超声诊断36例唇腭裂胎儿中10例(27.8%)合并其他结构畸形,与生后检查结果一致.产前检出18例唇裂合并腭裂胎儿中9例行染色体检查,其中 7例染色体异常.产前超声检出的36例唇腭裂胎儿中仅13例(12例单纯唇裂,1例唇裂合并腭裂)正常分娩,余23例孕妇均选择引产. 结论 产前超声筛查单纯唇裂及唇裂合并腭裂敏感性高,但难以检出单纯腭裂.单纯唇裂合并染色体异常概率低,而一旦合并腭裂,合并染色体异常及其他结构异常的风险增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基地医院2008年6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20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黄芪注射液治疗,比较两者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32例,有效24例,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其观察组的体征、症状、心肌酶、心电图恢复正常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可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纠正心电图,降低心肌酶谱,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青春期子宫出血5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青春期子宫出血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1990-01-2004-05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54例青春期子宫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4例青春期子宫出血患者,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共34例占63.0%,血液系统疾病14例占25.9%,生殖道器质性病变3例占5.6%,其他疾病3例占5.6%。54例均经超声检查,9例有异常发现者再接受宫腔镜检查,3例发现器质性病变。功血患者经性激素治疗均达止血效果。结论 青春期子宫出血的病因以功血为多,但需排除其他疾病。超声结合诊断性刮宫和宫腔镜检查,是有力的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新柏氏TCT检测技术在妇科门诊宫颈癌筛查中的准确性及应用价值。方法 2005年3月-2006年9月在迁安妇幼保健院妇科门诊行新柏氏TCT细胞学检查的女性患者1522例,对细胞学检查结果为阳性者行阴道镜检查并多点活检对照。细胞学诊断采用TBS分级系统。结果 细胞学检查结果细胞学标本1498例满意,24例基本满意。检出鳞状上皮原位癌1例(0.1%)、浸润癌1例(0.1%)、上皮内高度病变3例(0.2%)、上皮内低度病变5例(0.3%)、未明确意义的非典型腺细胞3例(0.2%),未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细胞64例(4.2%)、正常范围内197例(12.9%),良性反应性改变1248例(82.0%)。其中滴虫感染79例,占5.2%;念珠菌感染51例,占3.4%;HPV感染8例,占0.5%。结论 新柏氏TCT细胞学检查适用于临床宫颈癌的筛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67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按住院先后顺序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炎、抗病毒、营养心肌治疗,口服辅酶Q101mg/(kg.d),分3次口服,连用1个月,14d为1个疗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黄芪注射液1mL/kg,每日1次静脉滴注,14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其症状、体征、心电图、心肌酶谱,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组织中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整合素αVβ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方法选取因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行手术治疗的56例患者为研究组,以单纯子宫肌瘤行子宫切除术患者21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法(SP法)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内膜及在位内膜中OPN、整合素αVβ3和VEGF的表达,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①异位内膜OPN的阳性表达率(73.21%)与在位内膜(70.00%)相似,与对照组(19.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异位内膜整合素αVβ3的表达率(100.00%)与在位内膜(55.00%)及对照组(4.7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异位内膜VEGF的强阳性表达率(76.79%)与在位内膜(60.00%)及对照组(28.5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OPN、整合素αVβ3与VEGF在异位内膜组织的表达呈正相关(rs=0.596和0.568,P均〈0.01),OPN与整合素αVβ3呈正相关(rs=0.738,P〈0.01)。结论异位内膜细胞OPN、整合素αVβ3的高表达促进异位内膜的黏附和侵袭,并可能通过促血管生成,共同促进异位内膜的种植与生长,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