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自身抗体检测对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SMA)、抗线粒体抗体(AMA)和用免疫印迹法对抗可溶性肝抗原/肝胰抗原(抗SLA/LP)、抗肝肾微粒体抗体Ⅰ型(抗LKM-1)和抗肝特异性胞浆抗原Ⅰ型抗体(抗LC-1)等肝脏疾病相关的自身抗体进行检测。另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AMA-M2。结果自身免疫性肝病中,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组SLA/LP阳性率20.0%,LKM-1阳性率16.0%,LC-1阳性率8.0%,SMA阳性率52.0%,AMA阳性率12.0%,AMA-M2阳性率4.0%;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组SLA/LP阳性率2.6%,SMA阳性率15.4%,AMA阳性率94.9%,AMA-M2阳性率为97.4%。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和非自身免疫性肝病组抗肝抗原自身抗体阳性检出率为0,健康体检者出未检出抗肝抗原自身抗体。自身免疫性肝病组中AIH和PBC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非自身免疫性肝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46,P0.05)。结论自身抗体检测对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分型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在疑似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患者相关自身抗体的阳性率及自身免疫性肝病检出率.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714例疑似AILD患者血清标本中的抗线粒体抗体(AMA)、抗核抗体(ANA)及抗平滑肌抗体(SMA),免疫印迹法检测抗线粒体抗体亚型-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AMA-M2)、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KM-1)、肝细胞溶质抗原Ⅰ型抗体(LC-1)、可溶性肝抗原/肝胰抗原抗体(SLA/LP),并查阅临床资料进行确诊.结果:ANA、AMA、SMA、AMA-M2、LC-1、SLA/LP、LKM-1阳性率分别为37.67%、11.34%、1.97%、16.94%、1.68%、1.40%、0.56%,确诊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68例(9.52%),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疑似患者4例(0.56%),未检出原发性胆管炎(PSC)患者.结论:AILD中,以PBC最常见,间接免疫荧光法和免疫印迹法联合应用检测自身抗体可减少AILD的漏诊.  相似文献   

3.
不同慢性肝病患者自身抗体的表达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病与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的表达差异及诊断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免疫印迹条带法对48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31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55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检测 ANA、SMA、AMA、pANCA、AMA-M2、SLA/LP、LKM-1和LC-1 等自身抗体.结果 AIH组以高滴度的ANA、SMA、pANCA为主,检出率为71%、65%、66%,与慢性病毒性肝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BC组以ANA、 AMA 、AMA-M2为主,检出率为45%、96.7%、93.5%,显著高于慢性病毒性肝炎组(P<0.01).结论 自身抗体的联合检测对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中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自身抗体谱的情况及其相关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PBC患者61例(PBC组)、自身免疫性肝炎(AIH)50例患者(AIH组)和其他肝病52例患者(对照组),检测各组的血清抗线粒体抗体(AMA)(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血清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自身抗体谱(采用ELISA法),包括AMA-M2、抗GP210抗体、抗SP100抗体、抗SLA抗体、抗LC1抗体、抗LKM-1抗体。结果:在PBC组中AMA、AMA-M2、抗GP210抗体、抗SP100抗体、抗LC1抗体、抗SLA抗体及抗LKM-1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1.8%(56/61)、86.9%(53/61)、36.1%(22/61)、24.6%(15/61)、1.6%(1/61)、0(0/61)、1.6%(1/61);在AIH组中分别为18.0%(9/50)、6.0%(3/50)、8.0%(4/50)、14.0%(7/50)、0(0/50)、6.0%(3/50)、4.0%(2/50);而在对照组中分别为5.8%(3/52)、1.9%(1/52)、5.8%(3/52)、11.5%(6/52)、0(0/52)、0(0/52)、0(0/52)。AMA、AMA-M2和抗GP210抗体在PBC组中阳性率较AIH组明显增高(P0.01)。而抗SLA抗体在AIH组阳性率较PBC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抗LC1抗体、抗SLA抗体和抗LKM-1抗体在PBC和AIH患者中的阳性率低,检测该3种抗体的意义不大;因此筛查抗GP210抗体和AMA对PBC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中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自身免疫性肝病中的抗核抗体(ANA)、抗线粒体抗体(AMA-M2)、抗肝/肾微粒抗体I型(LKM-1)、抗可溶性肝抗原(SLA)、抗可溶性酸性核蛋白抗体(Sp100)、抗核膜糖蛋白抗体(gP210)和抗肝细胞浆I型抗原抗体(LC-1)。结果:ANA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HBV、HCV及正常对照组中的阳性率分别是68.8%、88.2%、40.0%、5.0%、10.0%、3.3%。AIH组的LKM-1、SLA和LC-1抗体阳性检出率17.6%、5.9%和11.8%,PBC组AMA-M2和gP210及SP100抗体的阳性检出率91.3%、26.3%及18.7%。HCV组检出1例LKM-1抗体阳性,阳性率5.0%。PSC组、HBV组及正常对照组未检出阳性。自身免疫性肝病组中AIH和PBC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其它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自身抗体检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可能出现的各种自身抗体阳性率,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分别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欧蒙斑点法检测92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和30例健康人的ANA、SMA、AMA、AMA-M2,抗LKM-1、抗SLA/LP。92例患者分为四组:自身免疫性肝炎27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29例;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6例;不明原因肝损伤30例。结果:自身免疫性肝炎组ANA、SMA、抗LKM-1、抗SLA/LP的阳性率分别为81.5%、51.9%、11.1%、18.5%。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组ANA、AMA、AMA-M2阳性率为89.7%、93.1%、89.7%,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组检测ANA1例(16.7%),不明原因肝损伤ANA9例(30%),AMA3例(10%)。结论:多数自身免疫性肝病伴有特异性自身抗体的出现;自身抗体的检测对临床肝病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可能出现的各种自身抗体阳性率,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分别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92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和30名健康人的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SMA),抗线粒体抗体(AMA)、AMA-M2、抗肝肾微粒体Ⅰ型(LKM-1)抗体、抗可溶性肝抗原/抗肝胰抗原(SLA/LP)抗体、抗核点(Sp100)抗体、抗核膜(gp210)抗体、抗肝细胞胞质抗原1型抗体(抗LC-1抗体)。92例患者分为4组:自身免疫性肝炎27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29例;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6例;不明原因肝损伤30例。结果自身免疫性肝炎组ANA、SMA、抗LKM-1抗体、抗SLA/LP抗体、抗LC-1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81.5%、51.9%、11.1%、18.5%、14.8%。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组ANA、AMA、AMA-M2、抗Sp100抗体、抗gp210抗体阳性率为89.7%、93.1%、89.7%、58.6%、31.0%。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组检测ANA 1例(16.7%),不明原因肝损伤ANA 9例(30%),AMA 3例(10%)。结论多数自身免疫性肝病伴有特异性自身抗体的出现;自身抗体的检测对临床肝病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3-磷酸甘油酸脱氢酶(D-3-phosphoglycerate dehydrogenase,PHGDH)抗体对自身免疫性肝炎诊断意义.方法 选择在北京佑安医院诊治的自身免疫性肝炎(AIH)40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34例,伴抗核抗体阳性(ANA≥1:320)慢性病毒性肝炎(乙型+丙型)患者43例,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血清中PHGDH抗体,分析PHGDH抗体与其他自身抗体出现特点,并采用x2检验分析AIH组患者与其他组间PHGDH抗体阳性率差别.结果 共完成117例的标本检测,PHGDH抗体阳性18例,其中AIH 40例中PHGDH抗体阳性12例,阳性率30.7%; 34例PBC中,PHGHD抗体阳性3例,阳性率8.8%;慢性病毒性肝炎43例中PHGDH抗体阳性3例,阳性率6.9%.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AIH组阳性率明显高于PBC组,AIH组与病毒性肝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AIH组阳性率明显高于病毒性肝炎组;12例PHGDH抗体阳性AIH患者伴随自身抗体中ANA滴度≥1:1000 6例,1:320 5例,1:100 1例,伴平滑肌抗体(SMA)阳性5例,12例阳性患者均不伴SLA/LP抗体及肝肾微粒体(LKM-1)抗体.结论 3-磷酸甘油酸脱氢酶抗体在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中检出率显著高于在PBC组和病毒性肝炎组,可能有助于AIH诊断.  相似文献   

9.
王蓉  耿秀蓉  覃沙  洪华  谭太昌 《四川医学》2011,32(2):253-256
目的分析自身抗体在丙型肝炎和自身免疫性肝炎中的特点。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或欧蒙印迹法检测97例丙型肝炎患者、31例临床确诊的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和100例健康人血清中的ANA、SLA/LP、SAMA、AMA、AMA-M2、LC-l、APCA、LKM-1等自身抗体。结果 HCV组中,抗ANA、LKM-1、LC-1、SAMA、AMA-M2、APCA体阳性率分别是38.14%、2.06%、1.03%、2.06%、1.03%和3.09%,而且阳性滴度都比较低,大部分处于1:100。AIH组中,抗ANA、SLA/LP、抗LKM-l、LC-1、SAMA、AMA-M2、APCA抗体阳性率分别是80.65%、16.13%、12.90%、22.58%、58.06%、12.90%、3.22%,AIH组阳性率还是明显高于HCV组(P〈O.05),以高滴度为主,大多数大于等于1:320。丙型肝炎RNA阳性组自身抗体阳性率高于RNA阴性组。结论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存在多种自身抗体,但滴度较低;自身免疫性肝炎具有高滴度的自身抗体水平;HCV引起的自身免疫紊乱尤其是病毒处于复制状态是造成机体免疫损伤,加重丙肝病毒血症的极其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自身抗体在乙型病毒性肝炎及自身免疫性肝炎中的特点.方法 将血清样本分为3组:乙型病毒性肝炎组(HBV) 306例、自身免疫性肝炎组(AIH)235例和健康对照组150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欧蒙印迹法检测血清中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ASMA)、抗线粒体抗体(AMA)、抗肝肾微粒体Ⅰ型(LKM-1)抗体和抗可溶性肝抗原/肝胰抗原(SLA/LP)抗体等肝病相关自身抗体.结果 (1) HBV组和AIH组ANA检出率分别为9.1%、80.42%,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AIH组ANA阳性率显著高于HBV组(P<0.05).(2)HBV组ANA滴度1:100、1:320、1:1 000阳性率分别为6.2%、2.6%、0.3%,以低滴度(1:100)为主,AIH组1:100、1:320、1:1 000滴度阳性率分别为22.98%、41.28%、14.47%,以高滴度(≥1:320)为主.(3)HBV组AMA、ASMA、抗LKM-1及抗SLA/LP抗体的阳性率分别是0.3%、0.9%、0.3%和0%,AIH组的阳性率分别为36.6%、25.1%、23%和2.55%,明显高于HBV组.(4)AIH组荧光模型以核均质型和核仁型为主;HBV患者以颗粒型为主.(5)采用1999年诊断积分系统评估,28例自身抗体阳性乙肝患者中有1例评分超过16分,达到自身免疫性肝炎确诊标准(≥16分).结论 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具有高滴度的自身抗体;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低滴度的自身抗体不构成自身免疫性肝炎,高滴度的自身抗体要结合临床资料排除自身免疫性肝炎.  相似文献   

11.
卢建溪  钱师宇 《中国热带医学》2011,11(11):1303-1304
目的分析多种自身抗体在慢性胆汁淤积性肝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86例慢性胆汁淤积性肝病的患者,包括107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48例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18例AMA阳性的自身免疫性肝炎(AIH)、13例其他肝内胆汁淤积患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这些患者血清中传统的抗AMA-M2、抗AMA-M2-3E(BPO)IgG、抗AMA-M2-3E(BPO)IgA、抗gp210抗体、抗Sp100抗体、抗PML抗体、抗SLA/LP抗体、抗ACA抗体。结果 107例PBC患者抗M2-3E ELISA法AMA-M2 IgG的检出率为86.9%。在AMA-M2 IgG阳性病人中抗gp210和抗Sp100抗体明显高于抗PML抗体、抗SLA/LP抗体、抗ACA抗体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7例AMA-M2阴性的PBC患者中有11例患者AMA-M2 IgG阳性,16例患者存在AMA-M2-3E IgG、抗Sp100抗体、抗gp210抗体1种或几种的组合。抗Sp100抗体、抗gp210抗体只在PBC患者和AMA阳性的自免疫性肝炎患者中被检测到,且抗gp210抗体出现在愈后差的患者中。结论 AMA和抗核抗体(ANA)检测在慢性胆汁淤积性肝病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抗体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肝病患者245例,根据所患疾病种类不同,将患者分为PBC组、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组和肝病对照(LDC)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抗AMA-M2、抗SP100以及GP210抗体,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血清中抗SLA抗体,采用IIF法检测血清抗AMA。结果 PBC患者的AMA、AMA-M2、抗GP210、抗SLA的阳性率(93.21%、87.65%、25.93%、14.20%)均高于AIH患者(19.05%、7.14%、9.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BC患者的AMA、AMA-M2及抗GP210的阳性率(93.21%、87.65%、25.93%)均高于LDC患者(9.76%、2.44%、7.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MA阳性PBC患者的抗SP100、抗GP120及抗SLA阳性率(42.38%、30.46%、2.65%)低于AMA阴性PBC患者(63.64%、71.43%、0.0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AMA、AMA-MZ、抗GP210、抗SLA等抗体在PBC与其他肝病中的表达不同,AMA对PBC的诊断具有标志性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李香钟 《甘肃医药》2014,33(1):48-50
目的:探讨自身抗体检查在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1年5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80例相关资料,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免疫印记和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检测ANA、SMA、AMA、AMA-M2、抗LKM-1及抗SLMLP.90例患者分为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组47例,原发性单质性肝炎(PBC)组26例,原发性硬化胆管炎(PSC)组7例,HBV60例,HCV55例及正常健康者70例进行对照.结果:AIH组ANA、SMA、抗LKM-1及抗SLA/LP阳性率分别为阳性率分别87.2%、34.1%、10.6%、19.1%;PBC组ANA、AMA、AMA-2阳性率分别为65.4%、92.3%、88.5%; PSC的ANA阻性率57.1%;病毒性肝炎患者中HBV、HCV组ANA阳性率5.5%、3.3%,SMA阳性率31.7%、23.7%.结论:自身抗体检测能够作为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的必要条件,但需要借助其它类检查与病毒性肝炎进行严格的鉴别,以免造成误诊.  相似文献   

14.
236例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病早期诊断及相应规范治疗方案.方法 对170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AIH组)、39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PBC组)及27例AIH-PBC重叠综合征患者(AIH-PBC组)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及相应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及乏力等非特异性临床症状和体征,免疫指标各有不同程度的异常,其中AIH以抗核抗体(ANA)阳性为主,PBC以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AMA-M2)阳性为主,而AIH-PBC重叠综合征兼有二者特征,三者均可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AIH患者诊断后早期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预后较好.结论 早期诊断和及时、恰当治疗对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罗德梅  赵建梅  张朝霞 《重庆医学》2016,(19):2623-2625
目的:分析新疆维吾尔族不同类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的自身抗体阳性率及其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该院门诊和住院的维吾尔族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51例,其中自身免疫性肝炎(AIH)20例(AIH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31例(PBC组),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免疫印迹法检测其血清生化指标和自身抗体,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各项生化指标水平均明显增高,其中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碱性磷酸酶(ALP)及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IH组患者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SMA)、抗肝肾微粒体‐1(LKM‐1)抗体、抗肝细胞溶质抗原1型(LC‐1)抗体、抗可溶性肝抗原/肝胰抗原(SLA/LP)抗体及抗线粒体抗体(AMA)阳性率分别为65.0%、40.0%、10.0%、5.0%、10.0%、5.0%;PBC组患者ANA、AMA及其M2亚型(AMA‐M2)的阳性率分别为61.3%、100.0%和96.8%。结论新疆地区维吾尔族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的自身抗体谱具有一定的特征,自身抗体谱的检测对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分型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抗肝抗原自身抗体的检测意义。方法分别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酶免疫条带技术检测46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63例慢性乙型肝炎(HBV)患者、28例丙型肝炎(HCV)患者和36例健康体检者的抗肝抗原自身抗体。结果血清抗肝抗原自身抗体在各组肝病标本中的总检出阳性率分别为自身免疫性肝炎(AIH)89.5%、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95.5%、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60.0%、HBV 7.9%、HCV 17.8%,正常对照组阳性率为2.8%,自身免疫性肝病组与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抗肝抗原自身抗体检测对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断和分型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的自身抗体及实验室检测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的实验室抗体检查结果及其临床表现。结果:抗线粒体抗体(AMA)阳性率为9.46%,抗M2线粒体抗体(AMA-M2)阳性率为12.16%,抗平滑肌抗体(ASMA)阳性率为4.05%,抗肝肾微粒体抗体-1(LKM-1)阳性率为8.11%,抗肝细胞胞质1型抗体(LC-1)阳性率为12.16%,抗肝-胰抗体与抗可溶性肝抗原抗体(SLA/LP)阳性率为10.81%,抗核抗体(ANA)阳性率为39.19%;ANA浆颗粒型阳性率为62.07%,核点型阳性率为10.34%,核膜型阳性率为13.79%,核颗粒型阳性率为6.90%,核仁型阳性率为10.34%。结论:肝自身抗体单个检测或者联合检测,可提高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并有助于了解患者的病情。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可能出现的各种自身抗体阳性率,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分别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欧蒙斑点法检测92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和30例健康人的ANA、SMA、AMA、AMA-M2,抗LKM-1、抗SLA/LP。92例患者分为四组:自身免疫性肝炎27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29例;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6例;不明原因肝损伤30例。结果:自身免疫性肝炎组ANA、SMA、抗LKM-1、抗SLA/LP的阳性率分别为81.5%、51.9%、11.1%、18.5%。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组ANA、AMA、AMA.M2阳性率为89.7%、93.1%、89.7%,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组检测ANA1例(16.7%),不明原因肝损伤ANA9例(30%),AMA3例(10%)。结论:多数自身免疫性肝病伴有特异性自身抗体的出现;自身抗体的检测对临床肝病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自身抗体及其它实验室检查结果特点。方法:分析我院2006-2007年确诊的16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和4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及临床表现。结果:PBC患者血清ALP和γ-GT明显升高,ALT、AST和TBIL多数正常,少数轻度升高,血清线粒体M2抗体(AMAM2)、Sp100和gp210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3.8%、25.0%和6.3%;AIH患者血清ALT和AST明显升高,血清表达抗核抗体(ANA)、肝肾微粒1(LKM1)抗体、肝细胞质1(LC1)抗体、可溶性肝细胞浆抗原(SLA)抗体,并伴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结论:对不明原因的肝病患者,应检测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自身抗体谱,多个自身抗体谱的联合检测,既可提高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又能全面了解患者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状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并比较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及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重叠综合征(AIH-PBC重叠综合征)的临床、生化及病理特征。方法对具有肝穿刺标本的14例AIH-PBC重叠综合征、26例Ⅰ型AIH和29例PBC(Scheuer分期Ⅰ、Ⅱ期)患者进行比较,重点分析AIH-PBC重叠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生化特点及病理特点。结果 3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临床特点无显著差异;AIH-PBC重叠综合征血清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抗线粒体抗体(AMA)、AMA-M2阳性率明显高于AIH组(P<0.05);而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γ-球蛋白、免疫球蛋白IgG以及抗核抗体(ANA)或抗平滑肌抗体(SMA)阳性率明显高于PBC(P<0.05或P<0.01)。肝组织学示界面炎/碎屑样坏死、小叶内炎症及胆管病变。结论 AIH-PBC重叠综合征临床、血清学及组织病理学表现出AIH和PBC双重特征,不同于单纯的PBC和AI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