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报道我院15年共收治41例桡骨头骨折,其中39例作桡骨头切除术,获得随访41例,取得满意疗效。对桡骨头骨折手术适应症、早期手术和桡骨头切除后对肘关节功能的影响进行了讨论。作者认为桡骨头切除对肘关节功能影响不大,且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因而桡骨头切除目前仍是桡骨头骨折治疗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2.
肘关节"可怕三联征"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协远  杜辉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47):3379-3381
肘关节后脱位同时合并有桡骨头骨折和冠状突骨折被称之为“肘关节可怕三联征”(terrible triad of elbow),因其治疗困难,常导致复发不稳定、关节僵硬、关节炎等不良结局。Broberg和Morrey报道了24例桡骨头骨折合并肘关节后脱位的治疗,其中有5例同时合并有冠状突骨折,对其桡骨头骨折均采取了手术治疗,包括桡骨头部分切除、全部切除或硅胶假体置换等,但文中并未说明如何处理冠状突骨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桡骨头切除与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64例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桡骨头切除治疗,同时给予观察组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肘关节屈伸度、前臂旋前度和前臂旋后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明显优于桡骨头切除,能有效促使患者肘关节功能快速康复,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陈新锋 《基层医学论坛》2014,(17):2199-2200
目的:对比桡骨头切除与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68例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4例给予桡骨头切除治疗,治疗组34例给予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肘关节疼痛明显较轻,患者握力、前臂旋动力量和活动范围以及伸肘等较优,2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桡骨头切除相比,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临床效果明显较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不同方法治疗桡骨头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志成 《当代医学》2010,16(9):65-66
目的讨论桡骨头骨折的治疗方法及效果。寻求治疗桡骨头骨折更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桡骨头骨折病人53例,16例采用非手术治疗,34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3例采用桡骨头切除。桡骨头骨折MasonⅠ型8例,MasonⅡ型31例,MasoniⅡ型14例。应用Geel和Palmer评分标准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53例桡骨头骨折患者随访1~3年,平均随访2年。非手术治疗的优良率为93.8%(15/16),切开复位内固定的优良率为85.3%(29/34),桡骨头切除的优良率为66.7%(2/3),总优良率为86.8%(46/53)。结论对桡骨头骨折应尽量通过手术切开复位或非手术方法恢复其正常解剖关系,不稳定者石膏固定3~5周,保持前臂矩形框架生物力学的稳定,对Marson型切开复位固定困难者,采用桡骨小头切除,但要慎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分析桡骨头切除与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62例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31例,观察组Herbert螺钉内固定,对照组桡骨头切除术。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肘关节屈伸范围、前臂旋后范围和前臂旋后范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且术后握力减少、伸肘力量减少、旋后力量减少和旋前力量减少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erbert螺钉内固定术可显著改善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患者腕肘关节功能,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桡骨头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0~2007年收治的36例桡骨头骨折患者,根据骨折类型不同,分别采用石膏、克氏针或螺丝钉固定,及手术治疗;同时进行桡骨头切除并修复相关内侧副韧带、冠状突等损伤。结果按Morrey和Broberg评分标准,治疗后平均为85分,优良率达83.3%。结论根据桡骨头骨折的类型采取不同固定方法或手术,同肘重视周围韧带及冠状突损伤的治疗,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桡骨头骨折是肘部常见的关节内骨折之一,其治疗不当容易引起疼痛,前臂旋转障碍以及影响肘关节的稳定性.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肘部关节内骨折认识更加深刻,以及内固定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医生提倡通过早期内固定、桡骨头切除或桡骨头置换等手术治疗新鲜的桡骨头骨折[1~3].  相似文献   

9.
桡骨头切除对肘关节远期稳定性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桡骨头切除对肘关节远期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对单纯行桡骨头切除的30例桡骨头粉碎骨折患者作长期随访,分别从临床指标及放射学指标两方面进行评估.结果:术后随访2~10年(平均5.5年),桡骨头切除后会出现较多的并发症,如肘、腕关节疼痛(占66.7%及40%),前臂旋转功能障碍(占40%),桡骨干上移、侧移(占30%),肘、腕关节骨性关节炎(占76.7%及60%),下尺桡关节脱位或半脱位(占26.7%)等.结论:临床上要重视桡骨头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桡骨头切除会出现较多的并发症,应慎重选择,不可作为单纯性桡骨头骨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成人桡骨头骨折的治疗及其预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115例成人桡骨头骨折的治疗方法和结果。分为三种类型:Ⅰ型为无移位者,共36例;Ⅱ型为有分离移位者,共55例;Ⅲ型为粉碎性骨折者,共24例。根据骨折类型及骨折移位情况,采用上肢石膏固定,或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或切除桡骨头治疗.共随访到93例,保守治疗78例中,优良者为68例,占87.2%;作桡骨头切除的15例中,疗效优良者14例,占93.3%。两者的治疗效果相仿(P>0.05). 本文重点介绍手法复位法,还讨论了解剖功能及损伤特点,保守治疗和桡骨头切除的指征、切除的时机,以及保守治疗的功能训练。  相似文献   

11.
儿童桡骨头骨折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儿童桡骨头骨折较少见,常因间接外力致伤造成,属于关节内骨折,在治疗上应以闭合复位为主,即是粉碎骨折亦不可行桡骨头切除,以免影响桡骨的生长形成晚期畸形.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人工桡骨头置换术治疗粉碎性桡骨头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在我院2018年1月-2019年6月就诊的60例粉碎性桡骨头骨折患者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桡骨头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人工桡骨头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肘关节功能、影像学参数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Broberg-Morrey评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伸肘、提携角增加度数,桡骨近端移位距离均比对照组低,屈肘、前臂旋转度数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粉碎性桡骨头骨折患者采用人工桡骨头置换术可有效提升患者的肘关节功能,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桡骨头假体置换治疗桡骨头骨折简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41年Speed首次用金属杯桡骨头假体置换治疗桡骨头骨折以来,桡骨头假体置换治疗桡骨头骨折的预期目的,从预防异位骨化到防治桡骨向近端迁移和肘关节不稳;理想指征逐渐确定为切除桡骨头将并发肘关节不稳的不可修复的桡骨头骨折;假体的类型从单体型、双极型,发展到组装型;假体材料从丙烯酸、硅橡胶,发展到钴铬合金、钛合金,高温石墨。60余年的发展显示,桡骨头假体置换的手术操作技术仍需改进,以重建肘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不断满足患者更高的功能要求。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B roberg-Morrey功能评分系统,评价应用微型内固定物治疗桡骨头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效果。方法对14例桡骨头粉碎骨折患者采用微型内固定物包括微型钢板及螺钉进行手术复位固定,术后评价手术效果。结果14例患者有13例获得随访。接受内固定手术的病例均获得较好疗效,优于保守及接受桡骨头切除手术的病例。结论采用微型内固定物治疗桡骨头粉碎性骨折疗效较好,能使肘关节的功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5.
1996年Hotchkiss首先将“肘关节后脱位同时伴有桡骨头和尺骨冠突骨折”称为“肘关节恐怖三联征”(terrible triad of the elbow)。伴有骨折的复杂肘关节脱位并不常见,以单独伴有桡骨头骨折的较多。肘关节后脱位伴有尺骨冠突骨折或桡骨头和冠突双骨折的损伤类型并不常见.只有专门的肘关节外科医师积累到一定的病例数才能对其有所认识。  相似文献   

16.
吴石奇  方冠毅 《华夏医学》2012,25(1):104-107
桡骨头骨折是常见骨折之一,多发于青壮年,在国内,孤立性的桡骨头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0.8%,占全部肘部创伤的11%[1]。由于桡骨头具有特殊的解剖形态、血流供应和生物力学作用特点,其治疗存在许多争议及不确定性,现回顾国内外文献,就成年人桡骨头骨折分类及几种主要治疗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桡骨头骨折的手术治疗选择。方法:总结经手术治疗的桡骨头骨折37例,分析不同分型及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本组随访37例手术治疗患者,肘关节功能优良率达91.9%,疗效满意。结论:根据桡骨头骨折的不同分型,正确选择内固定、桡骨头切除或假体置换,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桡骨头切除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及桡骨头置换术治疗MasonⅢ型桡骨头粉碎性骨析的效果,探讨MasonⅢ型桡骨头粉碎性骨折合理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分析35例MasonⅢ型桡骨头粉碎性骨折患者分3组进行桡骨头切除术(切除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内固定组)、桡骨头置换术治疗(置换组)的临床资料。结果 3组屈伸活动度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切除组与内固定组在旋转活动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换组旋转活动度优于切除组及内固定组(P〈0.05),按Broberg和Morrey功能评分切除组、内固定组和置换组分别为70.8、81.4和91.2,优良率分别为66.7%、76.9%和90.0%。三组间疗效采用Krukal-waIlisH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置换组和内固定组优于切除组.结论对于MasonⅢ型桡骨头粉碎性骨折,应尽可能采取各种内固定方法保留桡骨头的完整性,对于无法复位的桡骨头骨折,采取桡骨头置换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骨水泥中心粘接法治疗桡骨头骨折的新方法,报道了自1990年以来我科用该法治疗的7例病人。随访10个月-3年,平均2年,经X线照片,未发现桡骨头缺血坏死或骨折不愈。临床疗效满意。该法克服了桡骨切除产生的并发症。在临床上具有显著的优点,为桡骨头骨折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孟氏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早期治疗不及时则形成陈旧性骨折。对陈旧性孟氏骨折,以往的研究认为应行尺骨切骨矫形、桡骨头复位和环状韧带修补术。在临床上由于尺骨成角的程度不同,有的患者必须行切骨矫形术,而有的无须切骨矫形,只做桡骨头复位和环状韧带修补即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