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铜离子对杀虫单急性中毒大鼠和小鼠的解救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铜离子对杀虫单急性中毒大鼠和小鼠的解救作用药理学教研室葛仁山,陈志康杀虫单是我国开发并已广泛应用的沙蚕毒素新杀虫剂。其双钠盐酸随着应用,杀虫单(双)中毒屡屡发生(1~3)。本文报道铜离子对杀虫单急性中毒大鼠和小鼠的解救作用。1材料和方法杀虫单,温州农...  相似文献   

2.
实验动物为雌性小鼠。甲组16鼠灌服150mg/kg沙蚕毒素系新农药杀虫单,其中中毒死亡的占93.8%(15只)。乙组16鼠在灌服同剂量前24小时予先给50%四氯化碳0.1ml,其死亡率为56.3%(9只),两组差异显著(P<0.05)。丙组16鼠在灌服同剂量杀虫单后二分钟给50%四氯化碳0.1ml,13只死亡 (占81.3%),和甲组比较,其差异不显著 (P>0.05)。剖鼠三组鼠的肝脏,观察和比较肝外形和色泽,并镜检肝组织切片:予先给四氯化碳存活小鼠的肝损害程度较同组的死亡小鼠为重,甲组和丙组小鼠的肝组织病变并不明显。实验结果提示:四氯化碳可保护杀虫单急性中毒小鼠而减少死亡,它和肝组织的损害程度相关。本文还联系同系杀虫剂巴丹的构效关系,探讨杀虫单在体内生物转化的可能途径和四氯化碳抑制肝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杀虫单系我国开发的沙蚕毒素系新型广谱杀虫剂。选用我国创制的锑剂特效解毒药二巯基丁二酸钠对杀虫单急性中毒小鼠进行解毒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口服二巯基丁二酸钠对杀虫单中毒小鼠显示非常非常显著的保护作用,提高鼠的存活数。本文也论及二巯基丁二酸或其钠盐口服时在胃肠道的吸收情况。  相似文献   

4.
促进剂对青蒿琥酯体外经皮渗透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离体小鼠皮肤为渗透屏障,采用预处理法研究了多种促进剂对青蒿琥酯经皮渗透的增强作用,结果表明,药物经皮渗透符合零级动力学过程,几种渗透促进剂的促进作用大小依次为:薄荷油>氮酮>氮酮-丙二醇(1∶1)>桉叶油>松节油>油酸>桉叶油-丙二醇(1∶1)>二甲基亚砜>吐温-80>二甲基甲酰胺。各促进剂在实际处方中的作用效能有所下降,但作用大小次序不变。氮酮的促渗作用呈现浓度依赖性,其最佳浓度为3%  相似文献   

5.
莨菪类药对杀虫单急性中毒小鼠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杀虫单是我国开发的仿生性沙蚕毒素系新杀虫剂。朱桐君等曾报道阿托品和东莨菪碱对杀虫单急性中毒雌性小鼠的保护作用,本文进一步比较四种莨菪类药对杀虫单急性中毒小鼠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制备具有功能活性的重组小鼠高迁移率族蛋白B1(recombinant mouse high-mobility group box-1,rmHMGB1)并观察其抗菌活性,为深入研究HMGB1抗菌功能创造条件.方法提取BALB/c小鼠脾脏总RNA,经RT-PCR扩增得到编码小鼠HMGB1的cDNA片段,序列测定正确后,构建于原核表达载体pQE-80L,转化于大肠杆菌DH5α,经IPTG诱导表达目的蛋白,再经Ni2 -NTA亲和层析柱纯化后,通过试管稀释法、琼脂扩散法两种抗菌实验观察并比较rmHMGB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JM109、ATCC25922、DH5α)、绿脓杆菌抗菌活性的差异.结果RT-PCR扩增得到了约648bp的cDNA片段,序列分析与GenBank中报道的编码小鼠HMGB1的cDNA序列一致,纯化后的rmHMGB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JM109、ATCC25922、DH5α)有明确的抗菌活性,其抗菌活性强弱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JM109>ATCC25922>DH5α,对绿脓杆菌则无抗菌活性.结论利用大肠杆菌可表达重组小鼠HMGB1,所获得纯化产物对部分细菌确有抗菌活性,此研究为进一步探讨HMGB1抗菌功能的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骨科生物降解材料,聚己内酯(PCL)及其与聚乳酸(PLA)的共聚物的生物相容性。方法:采用细胞免疫学方法,观察材料对小鼠淋巴细胞转化功能及NK细胞活性的影响;采用小鼠体内微核试验观察四种不同生物降解材料对染色体的影响。结果:四种不同生物材料在不同时间对小鼠淋巴细胞转化功能及NK细胞活性的影响,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微核实验致突变阴性,结论:本材料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无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骨科生物降解材料,聚己内酯(PCL)及其与聚乳酸(PLA)的共聚物的生物相容性。方法:采用细胞免疫学方法,观察材料对小鼠淋巴细胞转化功能及NK细胞活性的影响;采用小鼠体内微核试验观察四种不同生物降解材料对染色体的影响。结果:四种不同生物材料在不同时间对小鼠淋巴细胞转化功能及NK细胞活性的影响,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微核实验致突变阴性。结论:本材料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与国外同类产品对比,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对小鼠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眼镜蛇毒心脏毒素(CTX),通过小鼠不同组织细胞的核七组织区银染试验(AgNOR)和微核试验,以探讨CTX的遗传毒性。结果显示:CTX能抑制精母细胞和卵母细胞NOR的活性,且随着CTX处理剂量越大其抑制作用也增大(P<0.01),但对骨髓细胞的抑制作用不明显(P>0.05):CTX各剂量级微核细胞出现率虽略有增高,但经统计学分析天显著性意义(P>0.05)。本研究揭示了体细胞和生殖细胞对CTX的敏感性有所不同,CTX能抑制生殖细胞rDNA基因的活性,但致突变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骨科生物降解材料,聚已内酯(PCI)及其与聚乳酸(PLA)的共聚物的生物相容性。方法:采用细胞免疫学方法,观察材料对小鼠淋巴细胞转化功能及NK细胞活性的影响;采用小鼠体内微核试验观察四种不同生物降解材料对染色体的影响。结果:四种不同生物材料在不同时间对小鼠淋巴细胞转化功能及NK细胞活性的影响,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微核实验致突变阴性。结论:本材料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与国外同类产品对比,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HPV58型E7基因重组痘苗疫苗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制备含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58型E7基因的重组痘苗病毒疫苗,并利用动物肿瘤模型观察疫苗接种效果。方法:利用PCR方法扩增HPV58 E7 DNA片段,在消除其转化活性的基础上,构建表达HPV58 E7的重组痘苗病毒疫苗并免疫小鼠,观察该疫苗对E7阳性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体外诱导、测定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s,CTL)活性。结果:经定点突变的HPV58 E7基因转化活性显著降低,用突变的E7基因构建的重组痘苗病毒免疫小鼠后,能抑制E7阳性肿瘤细胞在小鼠体内的生长并延长小鼠的生存期;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体外可诱导产生针对E7阳性肿瘤的CTL细胞。结论:在消除转化活性的基础上,HPV58E7可用于治疗与HPV58感染有关的肿瘤。  相似文献   

12.
莲房原花青素对东莨菪碱诱导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莲房原花青素(LSPC)对记忆障碍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东莨菪碱造模,用跳台法和电迷宫测试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测定小鼠大脑组织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探讨其作用机理。结果LSPC30、15mg/kg对记忆障碍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且可抑制小鼠大脑组织AchE活性,增加大脑组织SOD活性。结论LSPC具有一定的益智抗痴呆作用。  相似文献   

13.
佛甲草对四氯化碳中毒小鼠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佛甲草提取液对四氯化碳中毒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四氯化碳致小鼠肝损伤,测定小鼠血清、肝组织中MDA含量及SOD活性。结果:四氯化碳可使小鼠血清、肝组织MDA含量升高,SOD活性下降;佛甲草提取液明显降低四氯化碳中毒小鼠血清、肝组织MDA含量(P<0.01)及升高SOD的活性(P<0.01)。结论:佛甲草提取液对四氯化碳中毒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与其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14.
肝微粒体酶诱导剂苯巴比妥钠能明显延长士的宁急性中毒小鼠的死亡时间(P<0.01),但对杀虫单急性中毒小鼠的死亡时间和死亡数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肝微粒体酶抑制剂氯霉素能增强环己巴比妥的作用,小鼠的入睡时间差别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死亡数差别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1),但对杀虫单急性中毒小鼠的症状出现时间和死亡时间差别均无显著意义(P>0.05)。上述实验结果未能证明肝微粒体酶是杀虫单的主要代谢酶系。  相似文献   

15.
藏茵陈等几种中藏药对小鼠免疫性肝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藏茵陈、乙肝宁和雪灵芝三种中藏药对小鼠免疫性肝炎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使sGPT活性明显降低(P<0.05),对肝P450的作用,乙肝宁和藏茵陈均能降低酶的活性(P<0.002),而雪灵芝的作用不明显。说明三药治疗乙型肝炎是有效的,疗效强弱顺序为藏茵陈>乙肝宁>雪灵芝。但三药对肝组织形态学镜检与对照组比较,改善不明显,可能与给药时间短(给药5天)有关,未见恢复肝组织的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6.
用山东省中医院治疗白血病的三个验方——益气养阴方、补气养血方和清热解毒方,对荷瘤小鼠(L_(1210))的免疫功能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显示,荷瘤小鼠T淋巴细胞转化功能显著低于正常健康小鼠。给补气养血方和清热解毒方中药则明显改善T淋巴细胞转化功能,以补气养血方效果最好,其T淋巴细胞转化率达正常水平,荷瘤组日淋巴细胞转化率高于正常健康小鼠水平。益气养阴方和补气养血方可致荷瘤小鼠B淋巴细胞转化功能降低,其中补气养血方组荷瘤小鼠B淋巴细胞SI与正常小鼠没有差别,而益气养阴方组荷瘤小鼠B淋巴细胞转化刺激指数则低于正常小鼠水平。以上结果表明,上述三个验方的治疗作用与改善机体免疫系统淋巴细胞功能(尤其是T细胞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小鼠海马组织中cAMP含量和AC活性的昼夜变化。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和酶学方法。结果 小鼠海马组织中cAMP含量和AC活性具有昼夜节律性,cAMP含量高峰在CT10和CT22,低谷在CT4和CT16,AC活性高峰在CT13和CT1,低谷在CT7和CT19。结论 小鼠海马组织cAMP含量和AC活性的昼夜节律可能提示海马功能的昼夜节律性。  相似文献   

18.
蛇毒纤溶酶的体内过程及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以125I-蛇毒纤溶酶作示踪剂对蛇毒纤溶酶的体内过程及药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静脉注射后,大鼠体内血药浓度时程曲线为二房室模型,T1/2β分别为6.1h(低剂量),6.3h(中剂量)和5.6h(高剂量)。小鼠尾静脉注射后3h,各脏器中放射性活性达到峰值,其值(%)大小顺序如下:肾(1.34)>肺((1.09)>肝(0.90)=脾(0.90)>心(0.51)>肌肉(0.45)>脑(0.29)。125I-蛇毒纤溶酶主要从尿排泄,静脉注射后,72h内尿排泄率达85.6%,而粪排泄仅为5.4%,胆汁排泄率为12%。  相似文献   

19.
小鼠CD3AK细胞抗肿瘤作用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小鼠CD3AK细胞体外对靶细胞的杀伤活性及其体内抗肿瘤作用的观察,了解CD3AK细胞的体内外抗肿瘤效应。方法:采用MTT法检测小鼠CD3AK细胞体外抗肿瘤细胞毒活性,并通过实体瘤的大小、瘤组织病理切片形态观察等分析小鼠CD3AK细胞的体内抗肿瘤作用。结果:小鼠CD3AK细胞不仅体外具有较强的细胞毒作用,且能有小鼠体内抑制S180肿瘤的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并诱导S180细胞坏死,与生理盐水对  相似文献   

20.
小鼠内皮抑制素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内皮抑制素具有强烈的抑制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其主要在肝脏合成。提取小鼠肝细胞总RNA,设计合适的引物,用RT-PCR扩增出小鼠内皮抑制素cDNA片段,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RSET-A中,构建出重组质粒pRSET-ES。将其转化入大肠杆菌DH5α中扩增,质粒酶切筛选,DNA测序予以证实。重组质粒转化入大肠杆菌BDPS中,经IPTG诱导,SDS-PAGE检测到约19.8ku大小的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