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的声像图特征及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随机对6500例孕妇进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有高危因素者作重点检查,着重观察四腔心及左、右心室流出道切面.结果 产后证实胎儿先天性心脏病64例,产前超声诊断59例,经引产后尸体解剖证实52例,产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证实7例,误诊2例,漏诊3例,产前超声诊断敏感性95.3%,特异性96.7%.声像图显示心胸比增大30例(46.9%),四腔心不对称35例(54.7%),室间隔缺损或缺失44例(68.8%).结论 心胸比增大、四腔心不对称、室间隔缺损是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的主要声像图表现.产前超声检查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超声检查鉴别诊断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与先天性巨结肠。方法应用二维常规超声检查结合超声彩色多普勒、频谱多普勒技术诊断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结果超声检查可作为可疑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者首选检查方法;并可对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与先天性巨结肠、幽门痉挛、幽门前瓣膜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技术诊断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简单、直观,诊断结果明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唾液腺ECT在诊断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中的价值.方法对87例口干症患者进行唾液腺ECT及唇腺活检检查,观察唾液腺ECT在诊断干燥综合征中的价值.结果在诊断干燥综合征时,唾液腺ECT检查敏感性80.8%,特异性66.7%,唇腺活检检查敏感性61.5%,特异性88.9%.结论与唇腺活检比较,唾液腺ECT检查的敏感性较高,特异性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先天性虹膜缺失2例卫玉彩,葛芳附属二院眼科(050000)关键词先天性视力障碍;虹膜缺失;显性遗传临床以往把用房角镜或组织学检查时发现部分虹膜残留,而外观不能实见虹膜组织者,称为无虹膜,此命名可能与较早期报道未作房角镜检查,认为虹膜完全缺如有关。Le...  相似文献   

5.
核素唾液腺动态显像属于一种非侵袭性检查方法,对于唾液腺体积大小、具体位置及形态等内容作出明确诊断,使其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本研究对核素唾液腺动态显像、干燥综合征及其应用价值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刘鹏  雷胜 《基层医学论坛》2005,9(4):334-335
目的了解和掌握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致胃穿孔在不同体位的X线征象,提高X线诊断的准确性,达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目的。方法结合文献对资料完整的7例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具有缺损范围大,发病年龄早,起病突然,游离气体多,腹胀严重等临床特点。X线检查发现气腹7例,液气腹5例。在不同体位中可见到如下征象:马鞍征7例,胃泡征消失6例,铅笔线征3例,足球征2例,镰状韧带征2例。结论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在术前确诊有一定困难,有赖于手术与病理诊断。但是,X线检查仍然是本病检查的首选方法,对早期发现胃穿孔,早期手术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对81例唾液腺病变的超声波检查,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其中良性肿瘤53例,恶性肿瘤10例,炎症性病变18例。术前超声检查的检出率为100%。术前对良恶性判断的符合率为75.31%(61/81)。超声检查是唾液腺病变影象诊断的首选方法。虽然超声检查对病变良恶性的鉴别有一的限度,但根据病变的边界、形态、包膜及后方有无衰减等对良恶性的判断可有一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CHT)是我国最常见的可预防的脑发育异常性疾病之一,在先天性疾病中占10%。本文就其筛查、诊断、治疗及预后作一综述。指出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有效防止体格及智力的发育异常。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的筛查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薇莉 《中级医刊》1996,31(2):41-43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CHT)是我国最常见的可预防的脑发育异常性疾病之一,在先天性疾病中占10%。本文就其筛查、诊断、治疗及预后作一综述。指出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有效防止体格及和智力的发育异常。  相似文献   

10.
分析先天性心脏病超声心动图误诊原因。方法:对691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超声诊断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超声心动图诊断与手术诊断对照,超声误诊23例。结论:先天性心脏病的复杂多变性,经胸超声技术的局限性,以及缺乏完善的超声检查制度是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高频探头诊断涎腺疾病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95例经病理证实的涎腺疾病的声像图特征。结果涎腺疾病种类诸多,均有各自的超声表现,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符合率为91%。结论高频超声检查对涎腺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有利于临床医生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CBCT成像技术在涎腺造影诊断涎腺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51例患者行涎腺造影术后,进行传统曲面体层摄影(traditional pantomography,TPAN)和CBCT扫描;利用CBCT容积数据重建多平面图像(multi-planar reconstructed ,MPR)、合成曲断面图像(synthetic pantomography,SPAN)及3D图像,并与TPAN影像对比。  结果  51例涎腺造影后的CBCT- 3D图像,能360°立体展示涎腺全貌,对涎腺导管扩张、狭窄及末梢导管“点状扩张”等病变特征的显示优势明显;其MPR三维图像对涎腺占位性病变(如阴性涎石、肿瘤)形成的充盈缺损显示更为清晰和准确。  结论  CBCT成像在涎腺造影检查中能以多种重建技术(MPR、SPAN、3D)立体展示涎腺导管系统及腺体形态改变,更有利于涎腺疾病诊断,加之体位舒适、操作简便,辐射剂量低等优点,在涎腺疾病诊断中具有独特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突变型p53蛋白与多药耐药蛋白P-糖蛋白在涎腺粘液表皮样癌(MEC)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突变型p53蛋白和P-糖蛋白在37例涎腺MEC及12例正常涎腺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二者表达与涎腺MEC临床病理特点的联系及二者表达之间的相关性。结果:37例涎腺MEC中突变型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4.1%(20/37),正常涎腺组织无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涎腺MEC中P-糖蛋白阳性表达率为91.9%(34/37),正常涎腺组织阳性表达率为58.3%(7/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7例涎腺MEC中突变型p53蛋白的阳性表达与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7例涎腺MEC中突变型p53蛋白的阳性表达与P-糖蛋白的阳性表达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突变型p53蛋白和P-糖蛋白在涎腺MEC中均有较高水平表达,突变型p53蛋白过表达与涎腺MEC的生长、分化及淋巴结转移的生物学行为关系密切。检测涎腺MEC中突变型p53蛋白和P-糖蛋白的表达可为临床拟定化疗方案提供依据,也可为判断涎腺MEC的预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常成人唾液β2微球蛋白质量浓度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是一种相对分子量低的蛋白质.与免疫球蛋白在分子结构上具有同源性.在血清、尿液、唾液及关节腔液中都能检出低浓度的β2m.笔者以前的研究表明,唾液β2m浓度检测对于诊断Sjogren综合征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1].与其他诊断方法比较,此种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较强的疾病特异性.但目前对正常人群中唾液β2m的生理变化所知不多.  相似文献   

15.
涎腺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分析,以期加深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对本院口腔颌面外科5年来收治的4例涎腺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及治疗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4例患者临床分期分别为ⅢA期(1例)和ⅠE期(3例),分别给予单纯切除涎腺原发仕、切除涎腺原发灶并术后局部放疗、单纯联合化疗(CHOP方案)及切除涎腺原发仕并术后局部放疗和联合化疗(CHOP方案)。所有病例病情得到完全缓解。结论 涎腺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多为无痛性过程,发展缓侵,长期局限。多种治疗均可完全缓解病情,达到无瘤生存状态,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6.
逆针灸是“治未病”的重要手段,指在机体未病或发病之前预先运用针灸干预来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现代研究表明,逆针灸对机体脂质代谢有明显的正性干预作用,而脂质代谢与中枢神经系统(CNS)尤其是位于下丘脑的食欲调节中枢密切相关。其调控作用的发挥是多信号、多通路的复杂过程,外围信号提供的关于摄食的信息经过大脑的集成反应以及与能量稳态相关的神经肽途径,来达到调控脂质代谢的作用。口水代谢通路是脂质代谢的重要通路,研究证明唾液内含有多种神经肽,其中许多与摄食、脂质能量代谢密切相关,而这些神经肽的相关受体,广泛分布在唾液腺或支配唾液腺的神经中。故此,本文从神经肽-口水代谢通路-食欲调节中枢轴角度探讨逆针灸对脂质代谢双向调控的机制,以期对防治脂质代谢紊乱相关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唾液腺半定量超声评分系统在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于西南医院风湿免疫科怀疑为SS的98例患者纳入研究,男性35例,女性63例,年龄35 ~72岁,平均(52.3±19.8)岁.回顾性分析其腮腺和颌下腺超声检查灰阶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声像图表现,将其分为0~4级,获得相应评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urve,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评价其诊断价值.对唾液腺超声评分左右侧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对工作经验分别为10年和2年的两名医师评分一致性进行检验.结果 98例患者中53例确诊为SS,45例被排除.唾液腺超声评分所形成ROC曲线AUC为0.892.以2为截断点,唾液腺超声评分法诊断SS的敏感性为94.34%,特异性为88.89%,阳性预测值为90.91%,阴性预测值为93.02%.腮腺和颌下腺超声评分左右侧之间无显著差异性(P>0.05).不同工作经验的两名医师评分一致性分析Kappa值0.884(P <0.05).结论 唾液腺超声0-4级半定量评分系统对SS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观察者一致性好,可用于SS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8.
19.
20.
目的对胎儿大唾液腺内NT-3的表达、分布及生物学意义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结果 14~32周胎儿大唾液腺内纹状管和小叶间导管上皮细胞呈NT-3免疫阳性反应.3种大唾液腺中NT-3的免疫染色强度相似,且在胚胎发育的14~32周,免疫反应强度未见明显变化.结论胎儿大唾液腺内有NT-3表达,可能与维持胎儿唾液腺的发育和功能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