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初探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信号通路在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CIRI)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夹闭小鼠双侧颈总动脉建立动物模型。模型组分为3 h、6 h、12 h、1 d、3 d、7 d、14 d、21 d,共8组。TTC染色确定脑缺血损伤区域,TUNEL法检测不同时间缺血区细胞凋亡数,原位杂交法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NF-κB信号通路靶基因/蛋白Bcl-2和C-myc mRNA及蛋白表达。PDTC抑制NF-κB信号通路后,TUNEL法和原位杂交检测建模后1 d、7 d、14 d神经细胞凋亡数及Bcl-2和C-myc mRNA变化情况。结果各模型组海马CA3区凋亡细胞数量、Bcl-2 mRNA和C-myc mRNA阳性细胞数及二者蛋白表达量高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P0.05);PDTC抑制NF-κB信号通路后,各抑制组与对应时间点模型组相比,Bcl-2 mRNA阳性细胞数减少,TUNEL阳性细胞数和C-myc mRNA阳性细胞数增加(P0.05)。结论 CIRI早期即出现有凋亡细胞数的增加,并在其后较长一段时间内细胞凋亡过程仍存在着持续性的进展;NF-κB信号通路在CIRI病程进展中对神经细胞凋亡起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Bcl-2诱导和C-myc抑制共同发挥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电针对SAMP8小鼠海马NCAM和NF-κB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电针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海马神经细胞黏附分子(NCAM)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影响,从神经细胞黏附角度探讨电针治疗AD的作用机制.方法 快速老化模型小鼠(SAMP8)24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模型+针刺组(简称模针组),每组12只;抗快速老化模型小鼠(SAMR1)12只为空白组,每日一次电针模针组小鼠"百会"、"涌泉"穴,连续治疗21 d.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原位杂交方法 检测各组小鼠海马组织NCAM、NF-κB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模针组小鼠NCAM(0.231±0.007)、NF-κB蛋白(0.367±0.012)及mRNA(0.528±0.016,0.308±0.001)阳性表达明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针可通过提高NF-κB的表达,诱导NCAM的合成,促进神经细胞黏附.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核转录因子-κB(NF-κB)在不同时期糖尿病大鼠穹窿下器(SFO)中的表达并探讨其表达的意义。方法雄性Wistar大鼠,模型组每只大鼠给予链脲佐菌素60mg·kg-1,腹腔一次性注射,建立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NF-κB在正常大鼠及2、4、8 w糖尿病大鼠SFO细胞内的表达。结果对照组NF-κB免疫阳性细胞稀少,胞核呈浅棕黄色,平均吸光度为156.42±7.25。2w组NF-κB免疫强阳性细胞SFO内均匀分布,核呈棕褐色,高度表达,为强阳性,平均吸光度为183.72±8.35。4w组SFO NF-κB的表达水平有所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平均吸光度为169.55±5.84。8w组NF-κB免疫强阳性细胞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区别,平均吸光度为158.32±8.72。平均吸光度测定:2w组>4w组>8w组,P﹤0.05,8w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 NF-κB在糖尿病大鼠SFO细胞内呈短暂一过性的表达增强,NF-κB途经可能在糖尿病大鼠SFO细胞损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Caspase-3在H2O2诱导神经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caspase-3在H2O2诱发神经细胞凋亡中的作用,以探讨氧化应激损伤诱导神经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用海马神经细胞原代培养技术,采用1mmol/L H2O2诱导建立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并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采用TUNEL法检测H2O2诱导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率;采用RT-PCR法检测caspase-3 mRNA的表达。结果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模型组比海马组细胞损伤程度较严重;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凋亡率及caspase-3 mRNA的表达显著增高(P〈0.01)。结论本结果提示,caspase-3可能参与了氧化应激损伤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过程。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NF-κB和细胞凋亡表达的动态变化,并初步探讨其关系。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56只,将动物随机分成假手术组和脑出血组,大鼠尾壳核区注入自体非肝素抗凝动脉血建立脑出血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术后不同时间点NF-κB的动态变化;TUNEL染色观察细胞凋亡。结果脑出血组各时间点血肿周围组织均有不同程度NF-κB阳性细胞表达,脑出血后3h出血灶周围组织即有表达,主要位于细胞浆,6h出现向细胞核内转移,72h时达最高峰,持续至5d仍有表达;凋亡在脑出血后6h开始增加,12h明显增多,至72~120h仍呈上升趋势。结论脑出血后NF-κB和细胞凋亡的表达均增加,NF-κB的活化可能对凋亡的表达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缺血后处理对PC12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PC12细胞分为3组:正常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后处理组。缺血再灌注组予以糖氧剥夺12 h后正常培养,缺血后处理组经糖氧剥夺12 h后予以3个循环的正常培养(10 min)→糖氧剥夺(10 min),再正常培养12 h后通过Hoechst染色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情况,应用Westernblot 检测各组细胞Caspase-3活化蛋白及磷酸化NF-κB/p65蛋白表达水平,采用RT-PCR检测各组细胞NF-κB及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结果 Hoechst染色显示缺血后处理可降低缺血再灌注引起的细胞凋亡; 与对照组相比, 缺血再灌注组磷酸化NF-κB/p65和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表达水平高; 缺血后处理组磷酸化NF-κB/p65和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 NF-κB和Caspase-3的mRNA表达趋势与蛋白表达基本一致。结论 缺血后处理可以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PC12细胞凋亡,这可能与NF-κB/p65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8.
NF-κB与Survivin基因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细胞核因子κB和Survivin基因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分别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0例星形细胞瘤患者和10例正常脑组织Survivin mRNA和NF-κB的表达,用末端转移标记法(TUNEL)检测肿瘤组织的凋亡并计算其凋亡指数(AI).结果 星形细胞瘤组织中Survivin mRNA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高度恶性组的阳性率明显高于低度恶性组(P<0.01);AI在星形细胞瘤中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Survivin mRNA阳性组低于阴性组(P<0.01);NF-κB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Survivin mRNA阳性组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结论 NF-κB与Survivin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密切相关,NF-κB的过表达可能通过上调Survivin mRNA的表达抑制星形细胞瘤细胞的凋亡,从而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1,观察Alzheimer病(AD)模型大鼠核因子-κB(NF-κB)表达变化;2,研究黄酮甙类药物(葛根素)对AD模型大鼠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雄性大鼠18只,随机分为药物组、模型组、对照组,每组各6只。药物组和模型组双侧海马注射Aβ制成AD模型,对照组行假手术,双侧海马注射生理盐水。药物组按150mg/(kg.d)经腹腔注射葛根素治疗14d后处死;模型组和对照组给予3.75ml/(kg.d)生理盐水假治疗14d后处死。用Morris水迷宫评测学习记忆能力。westernblot分析和免疫组化两种方法检测大鼠海马NF-κB的表达,并作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结果: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平均逃避潜伏期延长,单位时间内跨越原平台次数减少,学习与空间记忆力受损(P<0.05)。葛根素治疗可使学习记忆力改善(P<0.05)。模型组大鼠NF-κB表达增强(P<0.01)。葛根素治疗可使过量表达的NF-κB水平下降(P<0.01)。结论:NF-κB可能参与了Aβ引发的AD大鼠模型的发病过程,黄酮甙类药物可能通过抑制NF-κB信号传导通路改善Alzheimer病模型大鼠学习记忆障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人参总皂苷对脑外伤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抑制创伤性脑损伤(TBI)后继发性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改良的Feeney自由落体法建立脑外伤模型,将Sprague-Dawley大鼠54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脑外伤组、人参总皂苷治疗组(治疗组),每组18只.模型建立后24h处死大鼠,采用干湿重法测量脑水含量,光镜下观察尼氏染色海马细胞形态,凋亡细胞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脑皮质、海马神经细胞凋亡及凋亡基因bax、bcl-2、caspase-3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脑外伤组比较,人参总皂苷治疗后的治疗组脑含水量明显减低,损伤侧海马病理学改变明显减轻,神经细胞凋亡减少,bcl-2的表达增高,bax、caspase-3的表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参总皂苷可以减轻脑外伤后继发性损伤,其机制可能是升高bcl-2的表达,抑制bax、caspase-3的表达,从而阻滞TBI后神经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大黄素对小鼠癫痫持续状态后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 D88)-核因子κB(NF-κB)炎性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探讨大黄素对海人酸致痫小鼠海马神经细胞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54只ICR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癫痫持续状态(SE)组、大黄素治疗组(200 mg/kg),每组18只。采用腹腔内注入海人酸建立小鼠癫痫持续状态模型。通过行为学观察小鼠癫痫发作后的行为学改变;尼氏染色观察小鼠海马组织神经细胞的坏死情况; RTPCR、Western blotting检测TLR4、My D88、NF-κB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结果大黄素干预后小鼠癫痫的发作级别及发作次数降低;海马组织神经细胞的坏死减轻(P 0.05);同时海马组织中TLR4、My D88、NF-κB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下调(P 0.05)。结论小鼠癫痫持续状态后可激活TLR4-My D88-NF-κB炎性信号通路,通过大黄素干预后,TLR4-My D88-NF-κB炎性信号通路的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大黄素对海人酸致痫小鼠海马神经细胞保护作用的机制可能与其抑制TLR4-My D88-NF-κB炎性信号通路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氯化锂预处理对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神经细胞凋亡、炎症反应及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 54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脑出血组和氯化锂预处理脑出血组,每组各18只.氯化锂预处理脑出血组手术前7 d起每天腹腔注射氯化锂(1mmol/kg).利用立体定向技术,将Ⅳ型胶原酶用微量进样器精确注入大鼠内囊诱导成脑出血模型.跟据术后处死动物的时间不同,各组再分别分为1、3、7 d三个亚组.分别采用TUNEL法、苏木素-伊红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血肿周围神经细胞凋亡、炎症反应及NF-κB表达的情况.结果 在脑出血后1、3、7 d,与脑出血组(TUNEL阳性细胞数:18.32±3.75,33.24±6.37,20.49±4.87;NF-κB阳性细胞数:55.34±5.83,30.63±3.27,9.53±2.37)比较,氯化锂预处理脑出血组血肿周围区TUNEL阳性细胞数(15.84±3.12,10.88±4.75,5.83±4.39)明显减少,NF-κB阳性细胞数(29.27±3.37,16.36±3.64,7.64±2.31)明显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反应也明显减轻.结论 氯化锂预处理可能通过降低NF-κB的表达来减轻脑出血后的炎症反应,减少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神经细胞凋亡,其对脑出血后脑损伤有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ω-3不饱和脂肪酸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改善β淀粉样蛋白(Aβ1-42)沉积所致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小鼠模型记忆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Aβ-intrahippocampal injection法向36只小鼠脑内海马部位注射寡聚态Aβ1-42建立AD小鼠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羧甲基纤维素钠灌胃)、Aβ模型组(羧甲基纤维素钠灌胃)和Aβ+DHA组(DHA灌胃)。Morris水迷宫检测小鼠的记忆功能;尼氏染色检测海马神经元的变化; ELISA法检测海马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6(IL-16)的含量; 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干扰素-γ(IFN-γ)、核转录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Aβ模型组和Aβ+DHA组小鼠的潜伏期延长,跨越平台次数和BDNF蛋白相对表达量减少,而TNF-α和IL-16含量、IFN-γ和NF-κB蛋白表达量升高;与Aβ模型组相比,Aβ+DHA组小鼠的潜伏期缩短,跨越平台次数和BDNF蛋白表达量增加,而TNF-α和IL-16含量、IFN-γ和NF-κB蛋白表达量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DHA可以改善Aβ1-42致AD小鼠模型记忆功能障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海马组织中TNF-α和IL-16含量,抑制IFN-γ和NF-κB蛋白表达,促进BDNF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和依达拉奉联用对急性脑缺血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脑保护机制。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假手术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依达拉奉组以及补阳还五汤+依达拉奉组,每组12只。采用改良线栓法制作小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给予补阳还五汤及依达拉奉药物干预。分别于再灌注后1d和7d,采用TUNEL法观察小鼠脑皮质缺血区神经细胞凋亡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小鼠脑皮质缺血区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和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的阳性细胞数。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脑皮质缺血区凋亡指数升高(P0.01),且bcl-2、bax和caspase-3表达的阳性细胞亦均升高(P0.01);经补阳还五汤和(或)依达拉奉干预后,各药物组小鼠脑组织的凋亡指数及bax和caspase-3阳性细胞均较模型组下降(P0.01),而脑组织bcl-2阳性细胞均较模型组增加(P0.01),且补阳还五汤+依达拉奉联合用药组较单一用药组改变明显(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与依达拉奉联用能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细胞中促凋亡蛋白bax、caspase-3的表达;促进具有神经元保护作用的bcl-2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协同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大鼠颅脑损伤后伤侧脑组织核因子-κB(NF-κB)和Survivin表达的影响,探讨其脑保护机制.方法 选取78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6只)、颅脑损伤对照组(36只)及r-HuEPO治疗组(36只).采用自由落体法建立大鼠颅脑损伤模型,应用Epics XL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Survjvin和NF-κB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颅脑损伤对照组的细胞凋亡率及Survivin、NF-κB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颅脑损伤对照组相比,r-HuEPO治疗组除在伤后6 h和7 d外,其它各时相点的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降低(P<0.05),且在伤后1、2、3、5d的Survivin表达及伤后各时间点的NF-κB表达均较明显升高(P<0.05).结论 r-HuEPO可促进NF-κB及抗凋亡因子Survivin的表达而减少颅脑损伤后的细胞凋亡,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二甲基亚砜对大鼠颅脑损伤后Survivin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二甲基亚砜(dimethy sulfoxide,DMSO)对颅脑损伤后伤侧脑组织核因子-κB(NF-κB)和Survivin表达的影响,探讨其脑保护机制。方法选取78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6只)、颅脑损伤对照组(36只)及DMSO治疗组(36只)。采用自由落体撞击颅脑损伤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Survivin和NF-κB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颅脑损伤对照组的Survivin、NF-κB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颅脑损伤对照组相比,DMSO治疗组在伤后1、2、3、5d的Survivin表达及伤后各时间点的NF-κB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DMSO的应用可促进NF-κB及抗凋亡因子Survivin的表达而抑制脑损伤后所致的细胞凋亡,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大鼠颅脑损伤后伤侧脑组织核因子-κB(NF-κB)和Survivin表达的影响,探讨其脑保护机制。方法选取78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6只)、颅脑损伤对照组(36只)及r-HuEPO治疗组(36只)。采用自由落体法建立大鼠颅脑损伤模型,应用EpicsXL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Survivin和NF-κB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颅脑损伤对照组的细胞凋亡率及Survivin、NF-κB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颅脑损伤对照组相比,r-HuEPO治疗组除在伤后6h和7d外,其它各时相点的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降低(P〈0.05),且在伤后1、2、3、5d的Survivin表达及伤后各时间点的NF-κB表达均较明显升高(P〈0.05)。结论r-HuEPO可促进NF-κB及抗凋亡因子Survivin的表达而减少颅脑损伤后的细胞凋亡,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颞叶癫痫模型大鼠海马核转录因子κB(NF-κB)和环争化酶2(COX-2)表达的影响,进而从炎症反应角度探讨rTMS治疗癫痫的可能机制.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颞叶癫痫刺激组(TIE+rTMS)、颢叶癫痫假刺激组(TLE+s-rTMS)和生理盐水对照组(NS),每组10只.利用立体定位仪向大鼠海马CA,区微量注射海人酸(KA)制备颞叶癫痫模型,对照组于同部位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刺激组连续接受rTMS治疗10d.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研究大鼠海马NF-κBp65和COX-2表达情况.结果 与生理盐水对照组大鼠比较,造模后大鼠海马组织中NF-κBp65和COX-2表达明显增强NF-κBp65核移位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LE+rTMS组大鼠海马组织中NF-κBp65和COX-2表达较TLE+s-rTMS组明显降低,NF-κBp65核移位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MS可能通过降低癫痫大鼠海马NF-κB和COX-2的表达,阻止NF-κB核移位,从而抑制炎症反应发挥抗癫痫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RND3对PC12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质粒转染PC12细胞建立RND3在PC12细胞中高表达模型,采用Western blot检测RND3高表达组及对照组RND3蛋白、caspase-3活化蛋白及P65蛋白表达水平。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RND3基因的表达水平。应用流式细胞计术(FCM)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结果 RND3高表达组的PC12 FCM提示细胞凋亡率增高,western blot显示caspase-3活化蛋白表达水平增高,P65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结论 RND3蛋白促进PC12细胞凋亡,并可能与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ShenfuInjection)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时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表达的影响及其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四血管阻塞的方法复制出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法、原位杂交法和原位末端标记法分别检测假手术组(A组)、全脑缺血再灌注组(B组)、参附注射液治疗组(C组)海马CA1区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mRNA(TNF-αmRNA)表达及细胞凋亡数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全脑缺血再灌注组海马CA1区NF-κB和TNF-αmRNA的表达及细胞凋亡数明显增加(P<0.01);NF-κB和TNF-αmRNA的表达分别于再灌注6h和12h达到高峰,并持续到48h;细胞凋亡数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多(P<0.01)。参附注射液治疗后NF-κB和TNF-αmRNA的表达下降,细胞凋亡数减少(P<0.01)。结论在脑缺血再灌注救治过程中参附注射液可能通过抑制NF-κB与TNF-αmRNA的表达,进而减少细胞凋亡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