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髌股关节痛是髌股关节炎常见症状,也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病的早期症状或症状之一。目前在正常人群的发病率约40.5%左右,女性多见。此病除髌股关节软骨退变外,往往伴有关节内其他病变,如滑膜增生,髌下脂肪垫增厚,半月板撕裂等。传统方法关节内病变往往需要膝关节切开处理,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慢,易导致关节粘连功能障碍。从2000年3月起采用关节镜下清理关节内病变,关节外胫骨结节植骨垫高,消除髌股关节异常应力治疗髌股关节炎50例,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我院采用胫骨结节抬高方法治疗髌骨软骨软化症7例。男3例,女4例。最大45岁,最小19岁。症状有伤后膝关节持续性疼痛,行走容易跌倒,膝关节弹响或交锁等。体征为髌骨关节压痛,髌骨内外缘压痛,膝关节肿胀,股四头肌萎缩,麦氏征阳性,髌骨摩擦感。手术方法硬膜外麻醉,先于髂骨嵴部取一2×1×1cm骨块备用。大腿部扎止血带,切口由髌骨上缘起经髌骨内侧缘(或外侧缘),绕向胫骨前,向下延伸到胫骨结节下10cm。切开各层组织,显露胫前嵴。剥离骨膜后用骨钻在距胫骨嵴缘0.8cm之额状面钻间隔1.0cm骨孔8~10个,将骨孔间骨质用骨刀凿开,使胫骨结节游离抬高1~1.5cm。将已准备的骨块填入被抬高  相似文献   

3.
全膝关节置换30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为晚期膝骨关节病患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方法。我院自1999年4月至2004年12月行全膝关节表面置换30例36膝,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30例(36膝),男8例,女22例;年龄38~78岁,平均57.3岁。单侧24例,双侧6例;左膝24例,右膝12例;骨性关节炎23例,类风湿性关节炎6例,滑膜软骨瘤病1例。2.方法:手术由同一组人员完成,采用全身或硬膜外麻醉,手术常规取膝关节正中切口,髌旁内侧入路,切开关节囊,清理关节内的滑膜及骨赘后,根据关节不同的破坏情况行截骨及软组织平衡处理,胫骨近端骨缺损采用自体胫骨移植修复,均采用抗生素骨…  相似文献   

4.
关节镜下清理胫骨高位截骨骑缝钉固定术治疗膝骨关节炎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清理及应用记忆合金骑缝钉固定的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手术方法、手术适应证及疗效。[方法]自1999年3月~2003年5月应用记忆合金骑缝钉固定的胫骨高位截骨术结合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34例(42膝),男6例(8膝),女28例(34膝),年龄42~67岁(平均54.2岁)。随访1 a 4个月~3 a 8个月(平均2 a 11个月)。关节镜下发现:髌内侧滑膜皱襞10例;内侧半月板损伤12例;外侧半月板损伤6例;关节软骨损伤20例;关节内游离体7例;髁间窝狭窄9例,关节镜下清理后进行胫骨高位截骨,不显露腓总神经,闭合楔形截骨,行改良胫骨结节前置,保持内侧骨膜的稳定性,应用记忆合金骑缝钉固定。[结果]膝关节疼痛基本消失,关节功能基本不受影响,膝内翻畸形得到矫正。膝关节评分术前为(53.71±6.7),术后为(91.02±7.7),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优良率为95.24%。术后并发症少,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无需再次取出内固定。[结论]关节镜下清理及应用记忆合金骑缝钉固定的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治疗关节内病变,具有操作简便,固定牢固,神经、血管损伤发生率低,可早期负重,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促进骨质愈合,组织相容性好,无须二次手术取出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髌骨固定于胫骨结节治疗髌骨下极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髌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关节内骨折 ,手术内固定的方法很多 ,但对下极骨折 ,尤其是粉碎性骨折目前尚没有一种满意的定型术式 ,满足骨折良好的复位 ,坚强的固定及早期关节功能锻炼的综合要求。我院自 1998~ 2 0 0 0年用髌骨固定于胫骨结节治疗髌骨下极骨折 18例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1 疗效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 18例 ,男 13例 ,女 5例 ,年龄 19~ 6 2岁 ,平均 38岁 ,左侧 7例 ,右侧 11例 ,均为新鲜骨折 ,其中横断骨折 8例 ,粉碎性骨折 10例 ,合并髌韧带撕裂 11例 ,开放性骨折 1例。1.2 手术方法取伸膝位“S”形或“Y”形切口 (即常规髋下…  相似文献   

6.
射频汽化仪用于膝关节镜手术的临床初探   总被引:43,自引:3,他引:40  
目的探索冷融化技术在膝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前景和手术技术。方法采用 ArthroCare 2000汽化仪对 20例不同膝关节疾病患者施行关节镜手术。关节镜下诊断疾病分别为:半月板撕裂 6例,股骨髁关节软骨退变 6例,髌骨半脱位 5例,滑膜增生性炎症 2例,前十字韧带部分损伤 1例。通过汽化仪做膝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损伤软骨面及韧带修整、滑膜部分切除以及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术等。结果术后膝关节无须加压包扎,分别于术后 24、 48及 72 h对术侧膝关节做浮髌试验检查,均为阴性。术后 24 h行 CPM锻炼,均无明显膝关节疼痛。患者自觉症状良好。镜下观察关节和半月板软骨处理面光整,无出血。结论 ArthroCare 2000汽化仪操作方便,治疗精确,在切除病损组织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了邻近组织损伤,同时具有止血功能,有利于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胫骨结节前内移术治疗髌骨半脱位合并髌股关节骨关节病的临床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 1995年 6月~ 2 0 0 2年 11月 43例 ( 5 7膝 )诊断为髌骨半脱位合并髌股关节骨关节病的患者采用“胫骨结节前内移位 ,外侧支持带松解 ,清理钻孔术”治疗 ,并对术前和术后的主观症状、X线、改良Lysholm髌股关节功能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随访时间平均 3 5个月 ,主观优良率为 84%。平均改良Lysholm评分从术前 49分上升到术后 83分 ,提高了 3 4分 ,客观优良率为 81%。性别、侧别、年龄、随访时间及是否合并高位髌骨对治疗结果无明显影响。髌骨形态为WibergⅡ型与合并髌骨倾斜的患者治疗结果虽有更好的趋势 ,但无统计学差异。髌骨全关节面软骨磨损、伴有胫股关节软骨退变以及病程超过 10年的患者手术效果差。结论 :胫骨结节前内移术治疗髌骨半脱位合并髌股关节骨关节病可以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髌骨全关节面软骨磨损 ,伴有胫股关节软骨退变以及病程超过 10年为预后差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行半月板切除术,切取后角时往往遇到困难。我院将切除方法做了些改进,自1972年起做半月板切除87例,使手术时间由1小时左右缩短至15分钟以内。手术操作及效果患者平卧,患膝半屈,足底平放手术台上。手术在气性止血带下进行,以膝眼走行画斜线切口,长约5cm,由髌骨下角画其切线,与上述斜线所交之点,为切口中点。一刀可切开皮肤、皮下、轮状筋膜,由切口上缘极易切开膝关节滑膜,进入关节腔内。探查后,用尖刀与胫骨平台呈垂直方向,切开半  相似文献   

9.
作者应用髌韧带中1/3动力重建后交叉韧带损伤4例,4例中男3例,女1例,年龄28~56岁,均为陈旧性损伤,有不同程度股四头肌萎缩,后抽屉试验阳性,合并外侧副韧带损伤1例。手术方法:膝前内侧切口,剥离髌骨下缘至胫骨结节的髌韧带,切开内侧关节囊,探查交叉韧带和半月板,确认后交叉韧带断裂,将髌韧带分成三等份,切取中1/3,上达髌骨下缘,下至胫骨结节,止点处连同一面积约1.5cm×0.5cm的薄骨片从胫骨结节上凿下,在胫骨结节内上方约0.5cm处钻孔达关节内,使关节内开口在胫骨平台中央,用钢丝穿系韧带游离端,从孔道中引出,胫骨平台向前牵拉至正常位置时拉紧,与胫骨结节周围软组织缝合固定,术后石膏托固定屈膝30°位,行股四  相似文献   

10.
膝骨性关节炎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老年性的膝关节慢性退行性病变,是引起老年人下肢功能障碍、活动受限的主要原因,是基本病变为关节软骨退变,继而新骨增生的一种慢性、进行性关节病。患者多为中老年人,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发病率逐年上升。本文对膝关节镜治疗膝骨关节炎的进展综述如下。1历史背景自从1960年Wantanabe和Takeda将第一台实用关节镜用于临床以来,关节镜治疗膝退行性关节炎再次引起人们的重视,已成为膝关节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1972年,Jackson对200例膝关节疼痛患者,采用关节镜观察关节内部的病理变化,并行镜下摘除游离体,切除损伤半月板,临床症状有所好转。1981年,Sprague[1]采用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膝退行性关节炎,采用切除损伤半月板、滑膜、骨赘,刨削软骨面等方法治疗69膝,结果优良率为74%。近年来,由于微骨折技术简便易行、并发症少及其使用成本较低,常被用作首选治疗方案。2手术方法2.1关节镜冲洗术老年性膝骨关节炎病变常累及关节软骨、软骨下骨和滑膜。软骨表面软化、脱落、溃疡,形成关节内游离体。滑膜充血、炎症细胞浸润,后期滑膜呈绒毛样增生,包埋破碎软骨...  相似文献   

11.
自 1998~ 2 0 0 1年共收治髌骨骨软骨骨折 8例 ,采用骨缝合法进行内固定 ,取得了良好疗效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8例 ,男 6例 ,女 2例 ,年龄 9~ 16岁。均有膝关节外伤史或剧烈运动扭伤史。临床表现 :膝关节肿胀 ,浮髌试验 (+) ,关节内积血 ,X线片显示膝关节内有小骨折块。本组术中证实骨折块均来自髌骨关节面中央隆凸部位 ,其中 3例合并有股骨外侧髁发育不良。1 2 治疗方法 常规取膝关节内侧切口 ,打开关节囊 ,将髌骨关节面骨折部位凝血块及增生之肉芽组织刮除 ,使骨软骨骨块复位 ,然后垂直骨折块用 2 0mm克…  相似文献   

12.
应用骨-髌韧带-骨重建交叉韧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自2 0 0 0年以来,我们用骨-髌韧带-骨多止点法治疗膝交叉韧带损伤30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0例,男2 3例,女7例。年龄17~5 6岁。前交叉韧带损伤2 0例,后交叉韧带损伤8例,前后交叉韧带损伤2例。运动伤11例,交通伤18例,重物砸伤1例。合并血管损伤1例,半月板损伤3例。新鲜损伤19例(均为撕裂伤) ,陈旧性损伤11例。  交叉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为例) :手术在气囊止血带下进行。取膝前内侧弧形切口,自髌骨上极向内旁开2 cm,内下绕髌骨内缘转向外下,于髌骨下极沿髌韧带内缘向下,止于胫骨结节,全长13cm。沿髌骨内缘打开关节囊,…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髌骨和髂骨移植对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大块骨缺损修复的治疗效果.方法 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骨巨细胞瘤患者14例,男8例,女6例;年龄20~42岁,平均33.9岁;病史2~12个月,平均5.6个月;股骨下端6例,胫骨上端8例.按Ennecking外科分期,2期11例,3期3例.游离髌骨移植8例,带肌蒂髌骨移植2例,髂骨移植4例.股骨和胫骨肿瘤侵犯一侧髁软骨面时用游离或带肌蒂髌骨移植,胫骨肿瘤同时侵犯髁间部时用髂骨移植,修复和重建膝关节部骨缺损.结果 随访时间3个月~11年,平均4.5年.根据国际保肢学会功能评分标准,优3例,良8例,可2例,差1例.游离髌骨移植者关节功能较好.术后主要并发症为关节活动范围减小(活动范围,40°~120°,平均82°),关节不适,肌力下降,疼痛.带肌蒂髌骨移植者术后伸膝肌力有不同程度地下降,但随着时间的延长有一定的恢复.游离髌骨移植者术后伸膝肌力下降不明显.髂骨移植患者术后关节退行性改变明显.结论 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侵犯关节软骨时,行包括肿瘤在内的股骨或胫骨一侧髁切除后,可以用髌骨和髂骨移植修复和重建骨缺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常规治疗效果不满意,探讨一种早中期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本组共42例50膝,男12例,女30例,年龄46~75岁,根据X-ray分为早、中、晚3期,其中早期12膝,中期30膝,晚期8膝,关节镜操作分别采用AL、AM入路,镜下进行粘膜韧带切除,充血肥厚滑膜切除,髌骨上下缘及股骨髁边缘骨赘打磨,游离体取出,变性滑膜皱襞切除,软骨刨削成形,半月板毛糙边缘的修整。结果显效26膝,占52%;好转18膝,占36%;无效6膝,占12%,有效率为88%。结论关节镜清理术是一种"修理"性质的手术,具有切口小,对关节的干预小,更符合关节的生理要求,适合早中期骨性关节炎患者,晚期效果不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单纯半月板关节囊交界处隐蔽性撕裂的诊断要点与关节镜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6—2016-06诊治的30例单纯半月板关节囊交界处隐蔽性撕裂,患者存在长期膝关节疼痛,MRI显示无半月板及其他结构损伤,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关节镜检查明确为半月板关节囊交界处撕裂,采用All-Inside技术缝合修复。结果关节镜下证实在关节线压痛处可见凹槽,表面滑膜正常但张力减弱,用刨削器切开表面滑膜后可见半月板关节囊交界处纵形撕裂。3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8(12~60)个月。术后6个月患者膝关节疼痛症状均缓解、无压痛,可正常进行体育活动,活动后未出现膝关节疼痛。术后1年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为(93.2±5.2)分,较术前(70.5±6.1)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半月板关节囊交界处隐蔽性损伤患者临床表现、MRI检查不典型,因此容易漏诊。对于长期慢性膝关节痛、关节线压痛、非手术治疗无效、MRI检查阴性的患者需进行关节镜下探查,镜下可见损伤处滑膜增生、充血,滑膜通常完整,但滑膜张力减小,出现凹槽征,半月板异常活动,采用All-Inside技术可以较好地修复半月板关节囊交界处损伤。  相似文献   

16.
胫骨结节移位和软骨下骨钻孔治疗髌股关节炎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胫骨结节移位和软骨下骨钻孔术治疗髌股骨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对55人57个膝关节术前常规拍摄双膝站立位正侧片及30°、60°屈曲的轴心片,采用日本腰野分类法。其中髌骨关节狭窄型30例,消失型22例,软骨下骨磨损型5例,髌骨外移57例。全部病例行胫骨结节抬高,平均抬高1.5cm以及行胫骨结节内移,平均内移0.6cm,同时行磨损软骨下骨钻孔术,孔直径0.2cm,间距0.4cm。结果随访时间平均5年,结果54人术后平均半年后症状明显改善,1人术后2年疼痛加重。全部病例参考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记录,总分为40分,术前平均12.4分,术后平均27.7分。结论髌股骨关节炎的主要症状是疼痛,是由异常应力引起的,只有纠正髌股关节排列紊乱消除异常应力,才能解除症状。对于国人中常见的狭窄外移型的髌股骨关节炎,胫骨结节抬高内移手术是比较可靠、值得推荐的。关节软骨自身修复能力很差,软骨下骨钻孔术是比较简单有效的方法,可促进软骨的修复。2种手术方法的结合其疗效是相加的,最终有利于髌股骨关节炎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骨性关节炎、髌骨软化症病人膝关节滑液中3B3表位含量是否与软骨退变程度相关。[方法]作者改良了竞争性ELISA检测关节滑液3B3表位的方法。抽吸71例膝骨关节炎、57例髌骨软化症病人及10例正常人志愿者的膝关节滑液,用该方法检测关节滑液中3B3表位含量,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骨性关节炎组及髌骨软化组病人膝关节滑液中3B3表位均比正常人对照明显升高(P〈0.05),而且骨关节炎Ⅱ级关节软骨退变时关节滑液中3B3表位含量明显比Ⅳ级关节软骨退变增高(P〈0.01),而髌骨软骨软化患者Ⅱ、Ⅲ、Ⅳ级软骨退变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检测关节滑液中3B3表位含量具有诊断关节软骨退变的价值,尤其适用于骨性关节炎软骨早期退变(Ⅱ级)的诊断。  相似文献   

18.
1 临床资料 自1985~1999年共收治胫骨结节撕脱骨折14例。其中男11例,女3例,年龄最大19岁,最小14岁,平均16岁。跳跃时跌伤8例,跑步摔伤3例,坠伤2例,车祸伤1例。就诊时间为伤后1h~2d。临床表现为损伤后患膝出现肿胀、青紫、疼痛较剧。少数病例损伤时感患膝有撕裂声。胫骨粗隆部压痛明显,部分患者髌骨下方可触及碎骨块,患膝屈伸活动障碍。X线片示髌骨下有碎骨块,胫骨粗隆部见骨缺损区,骨块移位明显,其中3例撕脱骨块移至髌骨缘。治疗:由于损伤后骨折分离移位较大,有的甚至翻转180°,手术复位固定困难,故本组病例均采用手术治疗,于胫骨结…  相似文献   

19.
胫骨结节抬高加髌骨钻孔减压治疗髌股关节炎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胫骨结节抬高术治疗髌股关节炎的疗效。方法:本组32例中髌股间隙狭窄24例,间隙消失8例,其中髌骨外移12例。对32例全部行胫骨结节抬高,平均抬高1~1.5cm,同时行磨损软骨下骨钻孔术。结果:本组病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2.3年,结果术后疼痛明显改善,优18例,良11例,可3例,优良率为90.6%。结论:胫骨结节抬高术结合软骨下骨钻孔术治疗髌股关节炎是一种比较可靠值得推荐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作者对8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做了关节镜检查和清理手术.结果表明本病主要病变有软骨损害、滑膜炎症性改变和半月板退变.关节清理术后81例随访1~4年.有效率达87.8%,作者重对该病的病变发生和发展作了讨论,并认为清理术是治疗膝OA的一种可取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