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期主要论述了有关有毒中草药与药物不良反应的几个概念、常见的有毒中草药等几个问题,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强烈关注。本期将继续推出《具有一定毒性的中草药》,主要介绍中草药中毒的救治原则与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建立科学、客观、规范的中草药安全评估体系,正确评估和运用中草药的毒性,是药物性能开发的重要内容。毒性中草药是指作用峻猛,容易引起中毒反应的一类中草药。笔者通过对中草药的毒性与毒性中草药的辨析,提出加大中药毒性研究的科研投入,则有利于药物功效研究的突破性开发。建议实施中药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加强中药安全性的评价研究工作,尽快建立其科学、客观、规范的中药安全评估体系,才能使民族瑰宝发挥出更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关于“中草药肾病”及中药毒性的认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高琳  谢鸣 《中国医药学报》2002,17(11):《中国医药学报》-2002年17卷11期-668-670.页-《中国医药学报》-2002年17卷11期-668-670.页
“中草药肾病”现象提出了一个值得临床关注的中药毒性问题。作者认为,中药毒性产生与古今药材来源的混淆、超过剂量或超长时间用药、方药病证不符及配伍失当等因素有关。在临床用药过程中,考虑到上述因素并加以严格规范,其毒副作用是可以避免的。同时指出,无视千百年来中医长期应用中药的经验事实,简单地从有毒成分的角度提出有关中药禁用的观点是不当的。应重视中药及其制剂的毒性问题,加强对中药炮制和药味、化学等不同层次上配伍的毒理学研究,建立符合中医药特色的药理、毒理评价体系,以对中药及复方的安全应用起到真正的指导和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草药的肾毒性及其所致的肾损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茹 《医药导报》2001,20(6):392-393
传统观念认为 ,中草药多为天然植物药 ,无毒副作用。然而事实并非完全如此。植物药一般药性比较平和 ,但部分中草药确有肾毒性 ,如应用不当也会发生不良反应。近几年来我国因滥用中草药导致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例增多 ,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提高对中草药肾毒性的认识。1 有肾毒性的中草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 ,把收载的 36 5种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 ,认为下品 12 5种“多毒 ,不可久服”[1] 。说明祖国医学对中草药的毒性早有认识。目前鉴定的五六千种中草药中 ,具有肾毒性的数十种。报道较多的有雷公藤、木通、草乌、广…  相似文献   

5.
《中南药学》2017,(6):803-806
诱导细胞凋亡是细胞毒性抗肿瘤药物最重要的标志之一。某些天然化合物(包括某些植物)通过各种机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长春花生物碱、紫杉醇、鬼臼毒素、喜树碱等已作为植物提取抗癌剂用于临床。本文通过查阅中草药抗肿瘤的相关文献,对作为肿瘤细胞凋亡诱导剂使用的中草药进行综述,可为抗肿瘤药物的研究提供参考方向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中草药肾脏毒性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草药被广泛应用治疗各种肾脏疾病上发现一些中草药具有肾脏毒性,甚至可导致急性或慢性肾功能衰竭。作者对中草药研究现状了概述,指出了目前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中草药肝损伤(HILI)的临床诊断提供基于模块化证据链的路线图。方法 分析中草药应用与肝损伤发生的时序关系、中草药自身相关肝毒性信息、合并用药情况的评估及非药物性肝损伤因素的排查等4大模块信息,并进行证据链的逻辑组合。结果及结论 HILI的临床诊断原则与现代药(化学药和生物医药)相似,但具有自身的特点和难点。在阐述中草药与肝损伤时序关系多样性的基础上,对中草药相关肝毒性、合并用药肝毒性及其他肝损伤病因的存在情况进行了多维评估,构建了基于完整证据链的HILI临床诊断路线图。罗素优克福因果关系评估法(RUCAM)量表对HILI的诊断有参考价值,改良电子化因果关系评估法(RECAM)量表对HILI的诊断价值有待在真实世界临床进一步论证,必要时可借助结构化专家观点程序(SEOP)确认诊断;肝活检病理组织学的某些病变特点有助于明确HILI的诊断;HILI相关生物标志物有待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8.
我院中草药"零库存"实施的实践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葛朝亮  刘颖  许杜娟 《安徽医药》2009,13(3):323-324
目的探讨医院中草药零库存实施的方法与体会。方法通过统计与分析临床用药量的情况,确立周用量和月用量,精选诚信度高,供货能力强的供应商,采取采购计划审批制,采购人员与药管人员采购验收质量把关等方法。结果实施中草药零库存壹年多来,我院中草药库存周转率得到显著提高。结论中草药零库存的优势明显大于传统库存法,在医院相关措施配套后,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9.
中草药学是祖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历代劳动人民在漫长的生活岁月里,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以中草药为防治疾病的主要武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理论知识,形成了一个伟大的宝库。几千年来中草药不仅对中华民族的繁衍、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早在唐代已与国外广泛交流,对世界药学的发展也起到了促进作用。中草药以其独特的理论和优越的疗效闻名于世,但部分药物的毒性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0.
重视中药的致肝毒性与抗肝毒性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成海 《药品评价》2007,4(6):392-394
近年来中草药的临床应用,尤其是在慢性肝病等疾病治疗中日益增多,随之所引起的不良反应也渐有增多,甚至因中药中毒致死的病例也时有报道。据不完全资料分析[1],中药所致的肝损伤占临床药物性肝损伤总病例的4.8%~32.6%。说明中药可导致明显的肝毒性,盲目认为中草药是天然药物,无不良  相似文献   

11.
黄木耳为西藏常用中草药,藏名为茂若色尔布,是银耳科植物,一种罕见的名贵药用真菌。黄木耳的药用,在陶宏景《名医别录》上早有记载:其功用为滋阴润肺生津,主治虚劳咳嗽、肺结核〔1〕。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偶然发现黄木耳对脑血管病亦有治疗作用,经临床验证提示黄木耳...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草药及其制剂的广泛应用,其引起的不良反应报道逐渐增多,本文对具有潜在肝毒性的中草药产生肝损害的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刘士敬 《家庭医药》2007,(11):28-28
上期“肝病特区”提到,某些中草药可能有伤肝的作用,是导致肝病复发、加重的元凶之一。那么,究竟哪些中药可能有肝毒性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草药的肝毒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中草药及其制剂的广泛应用,其引起的不良反应报道逐渐增多。本文对具有潜在肝毒性的中草药产生肝损害的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马兜铃酸肾病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含马兜铃酸的中草药所致肾毒性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预防治疗措施,提示应正视中草药使用不当可能导致的不良反应,强调合理应用中草药.  相似文献   

16.
川芎、桔梗和豆蔻毒性、致突变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民族传统草药应用理论相当部分构成现代保健食品概念,许多中草药在人们生活中实际作为保健食品有效腺料得到广泛运用。川芎降血压和抗兴奋毒性,桔梗抗肥胖和保护四氯化碳诱发肝毒性,豆蔻对消化道和呼吸道调理等为保健食品开发提供必要物质基础。虽然人们食用中草药有较悠久历史,但对长期饮用这些中草药组成的保健食品安全性了解还是不够全面,检测川芎、桔梗、豆蔻急性毒性、细胞毒性和致突变性研究,将为人们安全食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陈伟君 《海峡药学》2011,(8):221-222
目的探讨医院中草药零库存实施的可行性。方法通过统计临床用药量的情况,每天或隔天由门诊申请并填写药品申请单,然后由中药库编制采购计划单,经主管领导审批后,联系药材公司进行采购,货到验收合格后直接转入库房。结果中草药实行零库存2年多来,我院中草药库存周转率得到显著提高。结论中草药零库存的优势明显大于传统库存法,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8.
中药汤剂是中草药经过煎煮而制成的液体制剂,是临床最常服用的一种剂型,中草药煎服方法正确与否对临床疗效有很大影响。现笔者将煎服中草药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04年~2006年我院中草药应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中草药应用情况,评价其合理性。方法:统计我院2004年~2006年中草药的总销售量、销售总金额、用量及金额排名前50位的中草药并加以分析。结果:2004年~2006年我院中草药的总销售量及总金额呈逐步上升趋势。年用量排序前50位的中草药种类基本相同,各类药物所占比例也基本相同,扶正培本药用量最多。结论:通过统计分析我院中草药的应用情况,可以了解中草药在抗肿瘤治疗方面的应用特点,指导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陆宁华  胡秀娟 《北方药学》2017,(12):164-165
目的:了解我院中草药不合理使用情况,确保临床中草药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2016年中草药处方,对用药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给予合理性评价,并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分析.结果:2015年不合理用药率为10.05%,2016年为2.67%,经临床药师干预,不合理用药率下降,有显著差异(P<0.05);存在处方书写、诊断、标注不规范和配伍、用量、适应症不适宜等问题.结论:中草药处方不合格率较高,建议重视中草药处方点评,临床中加强临床药师的监督作用,以促进中草药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