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现代生命科学技术对中医药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根据多年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实践,笔者从生命科学的整体观出发,结合现代的细胞分子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进展,提出了从基因,蛋白质,代谢产物,细胞,组织,器官,表现型等多个层次多方位来研究中医药,并把中医的证侯和方剂作为中医药现代化的突破口,分别揭示其科学内涵和本质的新思路,旨在中医药的国际化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为中医药的现代化出谋献策,使中医药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中药材侧柏叶中18种重金属及微量元素(Pb,TI,Hg,Dy,Ba,Sb,Sn,Cd,Ag,Mo,Se,As,Cu,Ni,Mn,Cr,Al,Be,Ge,In)的方法,该方法的建立对全面修订完善侧柏叶质量标准,提高侧柏叶质量控制水平提供实验基础。方法:侧柏叶样品经微波消解后,18种元素中质量100的元素采用Ge作为内标,质量100的元素采用In作为内标,采用ICP-MS法进行测定。结果:检测的Pb,TI,Hg,Dy,Ba,Sb,Sn,Cd,Ag,Mo,Se,As,Cu,Ni,Mn,Cr,Al,Be 18种元素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74 6,各元素的检出限在0.224~1.792μg·L-1,回收率在81.0%~117.1%。测定来自不同产地63批侧柏叶样品,Hg,Cu,Cd,Sb 4种元素的量均较低,As均未检出,Ba有部分样品超出限度要求,Pb绝大部分样品超出限度要求,Al超出限度范围较高,分析测定结果,Ni,Cr,Mn,Al,Cu,Ba是侧柏叶无机元素的主成分,可作为特征元素,来自不同产区的侧柏叶样品表现出一定的聚类性特征。结论: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内标法更能提高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性,该方法适用于中药材侧柏叶中重金属及微量元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他的先世,原是汉族,但早成了满洲正白旗内务府“包衣”。从曾祖起,直到父辈,都曾担任江宁织造职务。祖父曹寅,爱好文学,结交名士,会写作诗词、戏曲,在当时颇有名气。父亲曹頫,世袭其职,后来因事获罪免职,并被抄没家产,不久,全家回到北京。雪芹生长在封建官僚的家庭,少年经过了一段繁华生活,后来家庭败落,住在北京西郊,举家食粥,卖画度日,生活的巨大变化,促使他对封建社会、封建统治阶级的丑恶和黑暗有了更清醒的认识,作了痛苦而深刻的回顾,以毕生精力,创作了《红楼梦》这部伟大的长篇小说。他的知识是渊博的、广泛的,不但工诗善  相似文献   

4.
忘却就是忘掉个人以前的恩恩怨怨,对一些个人恩怨,一笑了之,不要较真,大度为怀,宽待他人,宽待自己。小山村里的长寿老人多,最年长最健康的要数我的六爷,六爷是我爷爷的弟弟,以前是教书的,今年八十五了,性格开郎,身强体壮,和六十岁的人一样。  相似文献   

5.
情迷霜花     
隆冬时节,白雪皑皑。在这银装素裹的景致中,最精巧的要数霜花了。霜花,是由于温差而形成的自然结晶。她犹如大自然雕刻出来的画,巧夺天工,玲珑剔透。我想,没有霜花的冬天,就像是没有鞭炮的新年,缺少了一种韵味,一种慰藉,以及一种久违的亲切。霜花,是冬的杰作,是季节的明证,是时光的拓印。当季节推开冬天的大门,一种静谧的纯白便扑面而来。寒冷的冬夜,当你沉沉地睡上一晚,早上起来,窗上的  相似文献   

6.
张晓武 《养生月刊》2017,(3):248-251
太空的星体和人体的生命,在其生存的过程中,都有其自身的活动规律,并且,日月的天体变化,地球的四季更换,都会影响到人体生命活动的变化.因此,习武的时间是有讲究的,在最佳的时间习武,会得到事半功倍的功效;反之,在不利的时间习武,不但无益身心健康,还会有损于人体生命的活动规律.传统武术在千百年来的传承过程中,拳师们通过远观天象,近悟自身生命气机的变化,总结积累了丰富的习武时间方面的宝贵经验.故此,终生都在习练传统武术的人,大都能活过古稀之年,更有寿致百岁的长寿者.但是,习武者中的受损之人呢,往往与他们没有遵循传统武术相应习武时间去做,有着直接的关系.为此,今天特意撰文,阐述一下习武的黄金时间,以使大家在习武的过程中,免于伤损,收获健康,最终实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独有的,独具特色的,几千年炎黄子孙用来防病治病的文化瑰宝,现代科技的日益发达,引领出中医药的研究热,中药的成分,理化性质,有效物质的提取,以西医的方法和直观运用于现代疾病的临床治疗,虽然取得了一些效果,但却完全颠覆了祖国医学特有的诊疗和服药方法体系,许多现代医务工作者都懒于去记忆中医的理论及中药的性味功效,诊病开方也只是象征性的诊脉,然后套方拿药,效果并不很好,以至于中医界后继乏人,是老一辈的医家都深感忧虑的问题,中医要发展,并更好的走出国门的话,我觉得有几个问题必须解决,抛砖引玉,欢迎指正。  相似文献   

8.
望舌象是望诊内容的一部分,舌与脏腑有密切联系,舌乃心之苗,脾之外候等。了解舌象的变化,不但可知脏腑的虚实,疾病的性质,气血的盛衰,病情的进退,还可推测疾病的转归。作者在临床实践中根据舌象的变化,四诊合参,立法处方,治疗伤证,疗效满意,兹举例介绍,仅供参考。 1 亡血耗气型:郭某,女性,69岁,右股骨颈头下型骨折,于1989年2月23日,在  相似文献   

9.
大医之心     
<正>凡是德才兼备的医生治病,一定要安定神志,没有私欲和贪求,首先产生慈悲怜悯的心肠,立誓普遍救助人类的疾苦。如果有因疾苦来求治的人,不能管他地位高低,家境贫富,年龄长幼,相貌美丑,关系亲疏,华人夷人,愚者智者,都应一视同仁,像对最亲密的人一样看待,也不能畏首畏尾,忧虑个人的得失,怜惜自己的身家性命。看到病人的痛苦烦恼,就好像病在自己身上一样,从内心深处感到悲痛,不回避  相似文献   

10.
顿咳乃小儿专有的咳嗽疾病,传染性很强。多发生于春冬两季,尤以五岁以下的儿童,感染较高,本病的特点,不同于一般的咳嗽,它的病程长,症势缠绵,引起肺炎、肺结核、脑炎,以及局部出血等并发症,严重威胁着儿童的健康,若治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往往会引起高热气喘,甚至惊风抽搐而致死亡。到现在为止,治疗方法虽多,尚不能理想,因此进一步研究疗效高疗程短,药味精简的理想方剂,仍属当前迫切的需求,我院儿科褚润庭老先生,数十年来对儿科杂症,素有研究,经验富丰,对本病的治疗,颇有专长,结合临床经验,制定马宝散方剂,治疗顿咳,疗效显著,今特整理,供同道们研究,并希指正。  相似文献   

11.
头皮静脉穿刺是儿科护士必备的技术,其成功率的高低直接危机患儿的痛苦乃至生命,掌握这门过硬的技术,尽量做到一针见血,是儿科护士的天职,也是衡量合格护士的标准之一。本人从事儿科护理工作已多年,现将这方面的体会做一报告。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伤寒与温疫的证治特点、《伤寒论》与《温疫论》的篇章结构、张仲景与吴又可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现代医学对出血热与鼠疫的认识,梳理热病证治的发展历史与脉络。  相似文献   

13.
《伤寒论》这一中医经典著作,指导临床,疗效显著,活人无数,尤其是对外感热病的发展影响颇深.伤寒学派是以研究或阐述张仲景《伤寒论》辨证论治及理法方药为中心的医学学术群体,该学派学术璀璨,连绵千年.现就以古代此派的形成、发展、争鸣3个阶段进行初步探析,认为其形成于晋唐,发展于宋元,争鸣于明清.  相似文献   

14.
根据“穴位组学概念”的提出,针对针刺机理进行深入研究。目的在于揭示针刺的生物学基础,阐明针刺的科学性,并对相关针刺处方进行优化,围绕临床针刺治疗手段中的关键技术进行标准化与规范化研究,实现针刺科学机理转化为实际应用,从而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相似文献   

15.
中药蛇床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姜涛  李慧梁 《中草药》2001,32(2):181-183
概述近年来有关蛇床子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文化大革命爆发的近20年间,是新时期仲景学说研究队伍的形成———发展期。在这一时期,对《伤寒论》原著的注释和校正工作,揭开了新中国教材编写的序幕;对《伤寒论》中一些有代表性问题或关键性字词的考订,是一个特点;对《伤寒杂病论》方法论的研究,也是这一时期出现的新特点。此外,这一时期,对六经的研究逐渐深入;对方证的研究仍是热门话题;对伤寒方中用药规律的研究出现热潮;对张仲景治疗方法原理的研究开始活跃;比较性研究热度不减;专题性研究渐成趋势。  相似文献   

17.
近百年来,公开发表的研究《伤寒论》的学术论文约3万篇,内容涉及张仲景生平事迹、《伤寒论》版本传承、《伤寒论》学术思想和临床应用研究等多个方面。民国时期是近代仲景学术研究的萌芽——发动期,这一时期的文章具有以下时代特点:①期刊和作者群有明显的地域和社团性;②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方向;③研究空间不断扩大;④学术争鸣空前活跃。  相似文献   

18.
喘证的一般护理注意调整病室环境、体位与休息、严密观察生命体征、饮食护理、情志护理;根据中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方法,同病异护、异病同护,实施具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护理措施,保障治疗措施的实施,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19.
变应性鼻炎研究概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理、流行情况、实验及试验研究、中医药治疗、针灸治疗、治疗前景的实验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并提出从辨证指标入手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七情学说实验研究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近年来有关中医七情学说的实验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评述。指出实验研究对七情学说的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并着重对今后开展七情学说实验研究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以及七情学说实验研究所涉及的动物模型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