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伤寒论》“发于阳”“发于阴”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中,有两条出现“发于阳”“发于阴”,即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第131条“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历代医家对这两条“发于阳”“发于阴”的解释颇不一致。对  相似文献   

2.
《伤寒论》第7条云:“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关于“发于阳”“发于阴”和痊愈日数,历来众说纷纭,教材观点亦不统一,现再归纳分析如下. 1 辨“病发于阳、发于阴” 尤在泾《伤寒贯珠集》[1]认为阴阳指阴经和阳经.如云“发于阳者,病在阳之经也,以寒加阳,阳气被郁,故发热而恶寒.发于阴者,病在阴之经也,以阴加阴,无阳可郁,故无热但恶寒耳”. 陈修园《伤寒论浅注》[2]认为阴阳指少阴与太阳.如云“发热恶寒者,发于太阳之标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少阴之标阴也”.临床上三阴经亦有发热症状,故此种说法不合实际.  相似文献   

3.
1 协调阴阳,以平为期 就如何解决阴阳的偏盛偏衰以达平衡的目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出“阳病治阴,阴病治阳”的原则。例如,阳盛是由阴虚而致的,《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是谓寒之不寒而无水也,此阴亏火旺者可用六味地黄丸、左归饮。正如王冰所说的“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待阴液充足,则亢阳自平;阳气之虚,是由阴寒邪盛所致  相似文献   

4.
“阳病治阴”理论在妇产科临床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论言治寒以热,治热以寒,而方士不能废绳墨而更其道也。有病热者,寒之而热;有病寒者,热之而寒。二者皆在新病复起,奈何治?岐伯日: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所谓求其属也。”阐述了因阳气不足不能温养而出现寒象,病本在于阳虚;因阴虚不能制阳而出现热象,病本在于阴虚。根据“治病求本”原则,所以“热之而寒者”则当“取之阳”。亦即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者,属虚热证,不能用寒凉药直折其热,须用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即用滋阴壮水之法,以抑制阳亢火盛,《内经》称这种治疗方法为“阳病治阴”。笔者将此理论应用到妇产科临床上,收到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伤寒论》131条谓:“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本条主要说明结胸与痞证的成因。对于文中“病发于阴”、“病发于阳”之“阴阳”的含义,历来争议很大。如张隐庵根据论中第7条:“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提出:“病发于阳者,发于太阳也……,病发于阴者,发于少阴也。”张氏谓阳为太阳,阴为少阴。认为病在太阳而误用下法,以成结胸;病在少阴误用下法以成痞证。其实,如果把发于阳和发于阴之“阴阳”释为“发热恶寒”和“无热恶寒”的话,在太阳误下而成结胸者,姑且成立(其实  相似文献   

6.
对《伤寒论》“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这一条文,历来有一些不同的认识,主要集中在如何理解病“发于阳”与“发于阴”,以及与“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的关系。《伤寒论》是一部治病之书,仲景所创立之辨证论治方法始终强调在认识疾病基础上来分析并判断疾病过程中各种不同证候所反映的病机,进而根据病机来确立治法与方药。只有遵循这一思想来研读仲景之书,方能体会仲景文字之寓意。病“发于阳”与“发于阴”是根据《河图》水火之成数所代表之阴阳来强调治疗疾病之最终目标在于恢复身体的阴阳平和。所以,认识本条不能只在恶寒是否伴随发热上来讨论何谓病“发于阳”或“发于阴”,而应该从全书所强调的在辨病基础上进行辨证论治的高度来看待其所具有的指导全局性的临床辨证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伤寒论》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第131条"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吕钟笑氏[1]的(内因)体质说及徐苓氏[2]的(外因)邪气说均认为这二条的"发于阳"、"发于阴"意思前后一致。  相似文献   

8.
病"发于阴、发于阳"之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第131条“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之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 吕钟笑[1]及徐苓[2]老师均认为这二条的“发于阳”、“发于阴”意思完全一致。笔者也支持这一观点,但前者的体质说似不是主因,后者的风寒说也过于简单,今就此求教于二位同仁。1 伤寒在《内经》中“伤寒”一词指的是“伤于寒邪”,并非一病名。《难经 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所苦各不相同。”此处伤寒作为  相似文献   

9.
一部《伤寒论》从宋金·成无已创注,迄今踵之者已不下数十百家,但对某些条文要抉出仲景用心,阐释得既餍心切理而又符合临证实际,仍还不是件容易的事,论中第七条可为突出的一例。原文不算长,其曰:“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历来注家对本条病的概念、范围,发于阳、发于阴的具体所指,阳七日愈,阴六日愈是否符合临证实际,阳数七、阴数六作为愈病根据妥否,以至本条究竟是不是全论总纲等问题,则一向聚讼纷纭。本条的病和发于阳发于阴关于本条病的概念、范围和发于阳、发于阴的  相似文献   

10.
当疾病向恶化方面发展的最后阶段,多出现亡阴或亡阳的证候。一般而言热之病,阴亏之体,则易亡阴;阴寒之证,阳虚之体,则易亡阳,《徐灵胎医书全集·亡阴亡阳篇》说:“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血属阴,是汗多乃亡阴也。故止汗之法,必用凉心敛肺之药,何也?心主血,汗为心之  相似文献   

11.
《内经》“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辨析河南省夏邑县人民医院王心好(476400)关键词:内经,辨析《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所谓求其属也。,从文字直译即:热病用寒凉药治之而热不退者,当从阴治疗;寒病...  相似文献   

12.
《中医药通报》2011,(3):13-13
《灵枢》云∶病痛者,阴也。又云∶无形而痛者,阴之类也。其阳完而阴伤之也,急治其阳,无攻其阴。夫阳者,气也,是痛病当先治气。顾气有虚有实。实者,邪气实。虚者,正气虚。邪实者,以手按之而痛,痛则宜通。正虚者,以手按之  相似文献   

13.
深入研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领悟:认识“阳生阴长,阳杀阴藏”中包涵着阳与阴的连动关系,阳与阴共进退,阳主阴从;“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阳本来要在上,反而在下;阴本来在下,反而在上,谓之“此阴阳反作”,正因为“阴阳反作”而产生“病之逆从”;提出“寒极生热、热极生寒”中“极”的两个意思:一是(尽)头,二是(两)端;“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是阴阳关系的最完美表达.  相似文献   

14.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类经》释云:“诸寒之而热者,谓以苦寒治热而热反增,非火之有余,乃真阴之不足也。阴不足则阳有余而为热,故当取之于阴,谓不宜治火也,只补阴以配其阳,则阴气复而热自退矣。”《静香楼医案》云:“阴不足者,阳必上亢而内燔。欲阳之降,必滋其阴,徒恃清凉无益也。”尤氏之论,可谓一语中的。由此可见,“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是燮理阴阳,阳病治阴法。例1陈某某,男,38岁。2002年3月19日初诊。一载前罹“乙肝”兼胆囊炎,已服中西药1年多,迭进清利湿热、辛散疏肝之品,病情始终不稳定,肝功能持续异常…  相似文献   

15.
<正>《伤寒论》第7条云:"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对这句话的认识,尤其是对"病发于阳"、"病发于阴"的认识,历来被众多医家所争论,近代《伤寒论》诸多讲义亦未见统一,归纳一下大致可分为3种。  相似文献   

16.
头为“诸阳之会”,“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凡外感内伤、气血瘀滞、脏腑邪气上逆头面、经络阻滞,皆可引起头痛,《内经》冠此以“厥头痛”之名。“厥”,气逆也,其病机正如张介宾所释“厥逆于经上于头而为痛,曰厥头痛”。头痛是一个症状,常出现于多种外感内伤杂病中,临床以头痛为主症、脏腑经脉证候为兼证,辨证定经、取穴配穴是针灸治疗头痛的有效方法。1 阳明经气逆头痛 《灵枢·寒热》篇云:“阳迎(阳逆)头痛,胸满不得息,取人迎”。阳明者,胃也。胃经热盛气逆壅遏于上不得下行,热盛气逆故头痛,其痛特点为脑中热  相似文献   

17.
1 古代医集跷脉的循行路线记载《黄帝内经》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已对跷脉的循行有所描述,但并不详细,如《灵枢·脉度第十七》.[1]中记载:"跷脉者,少阴之别,起于然骨之后,上内踝之前,直循阴股入阴,上循胸里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属目内毗,合于太阳、阳跷而上行",文中之跷脉为阴跷,少阴经之别支,上行人目内眦后,与足太阳膀胱经和阳蹻脉并行.《灵枢·寒热》云:"足太阳有通项人于腩者,……,人脑乃别阴跷阳跷,阴阳相交,阳入阴,阴出阳,交于目锐毗".  相似文献   

18.
王殿华 《陕西中医》1991,12(8):358-359
<正> “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出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古今医家对此解释不一,归其要者:其一、从病证解。认为此指虚证治疗,始于张景岳,《类经》解释为:“阳胜者阴必病,阴胜者阳必病。如《至真要大论》曰:‘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诸热之而寒者取之阳。’启玄子曰:‘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皆阳病治阴,阴病治阳之道也。”不少注家宗此说。解释为实证治疗者,如《中  相似文献   

19.
迎随补泻法是根据十二经脉之气的行走方向,采用随以补虚、迎以泻实的针刺补泻方法。诚如《灵枢·终始篇》云:“阳受气于四末,阴受气于五脏。故泻者迎之,补者随之。知迎知随,气可令和。”这种迎随补泻针法的运用必须知晓营卫气血的传注分布和盛衰,按照“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的经脉走向。  相似文献   

20.
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古今伤寒学者对本句的认识大致有三种。 一是认为论太阳中风和太阳伤寒病起之不同或太阳病初有发热与不发热之故。“病”指太阳病,“发”为起之意,“阳”言卫,“阴”言营。以风伤卫、寒伤营,发病即见发热恶寒,是风伤卫阳之太阳中风;初病不发热而恶寒者,是寒伤营阴之太阳伤寒。所谓“无热”并不是不发热,而是起病不见发热。正如魏荔彤所云:“既在太阳,则未有不发热者,但迟速有间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