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醒脑开窍针法治疗DAI昏迷患者促苏醒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醒脑开窍针法对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昏迷患者促苏醒作用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60例DAI昏迷患者(GCS≤8)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行醒脑开窍针法治疗.治疗2个月后比较意识好转率,并结合GOS评分评定预后.结果 治疗组苏醒率为86.7%,对照组为60.0%;治疗组平均苏醒时间为(22.4±4.7)d,对照组为(32.6±5.3)d,两组苏醒率及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t=8.051,P<0.05).结论 醒脑开窍针法配合西药可促进患者DAI昏迷患者苏醒.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复方催醒液联合醒脑开窍针法对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催醒作用。方法将12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1例,均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复方催醒液鼻饲及醒脑开窍针法。结果治疗1周后,观察组清醒率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CS)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复方催醒液联合醒脑开窍针法对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具有较好的催醒作用,有利于改善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系统评价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病意识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时间截止至2016年10月,收集有关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病意识障碍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名评价员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并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9篇研究共207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病意识障碍在总有效率、神志转清时间、Barthel指数、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血肿量、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优于对照组;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评分)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病意识障碍具有疗效且优于对照组,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醒脑静对脑出血后意识障碍患者的脑功能恢复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脑出血伴意识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通过GCS昏迷量表评分及NIHSS评分评估两组治疗前后意识恢复和神经功能恢复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GCS评分明显提高,神经功能明显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醒脑静有益于脑出血后患者意识恢复,脑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NIHSS,BI,GCS评分为评定标准,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对中青年组、老年组两组脑出血意识障碍患者的促醒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5年12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收治的脑出血恢复期意识障碍患者53例,中青年(60岁)组27例,老年(≥60岁)组26例,治疗均按脑出血常规药物治疗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治疗,治疗前均用NIHSS评分、BI指数、GCS评分三个量表进行评定,两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分别再次进行以上3个量表评分,并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BI指数、GC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中青年组NIHSS评分、BI指数、GCS评分与老年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个月后中青年组NNIHSS评分、BI指数、GCS评分与老年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可以改善脑出血意识障碍患者NIHSS、BI、GCS评分,中青年患者意识障碍恢复情况较老年患者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伴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急性脑梗死伴意识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4 d.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住院天数.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为65.8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血液流变学、hs-CRP及住院天数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中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醒脑静注射液联合常规方法治疗急性脑梗死伴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高压氧治疗对颅脑损伤意识障碍患者的促醒作用。方法 选取颅脑损伤意识障碍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针刺组、高压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针刺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醒脑开窍针刺,高压氧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醒脑开窍针刺联合高压氧治疗。10 d为1个疗程。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3个疗程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及疗效情况。结果 治疗3个疗程后,各组患者的GCS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 <0.05),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最优(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针刺组及高压氧组(P <0.05)。结论 醒脑开窍针刺法及高压氧联合运用可有效改善颅脑损伤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意识复苏,改善预后,且优于单纯采用一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状态的临床效果。方法:88例随机分成两组各44例,对照组用常规西药配合常规针刺疗法治疗,观察组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HAMD评分、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能够显著改善脑梗死后抑郁状态,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祛瘀开窍法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昏迷6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祛瘀开窍法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3~8分的颅脑损伤昏迷惠者125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3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静滴香丹注射液和醒脑静注射液10天,对照组62例以西医常规治疗。观察患者早期生命体征、GCS评分和后期格拉斯哥结果评级(GOS)。结果:治疗组心律、呼吸及血氧饱和度的异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早期意识转清醒率和后期良好率高于对照组(P<0.05),中残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重残、长期昏迷、死亡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祛瘀开窍法治疗可以促进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意识恢复和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醒脑开窍针法与通调任督法结合治疗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恩平分院接诊的75例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及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取普通针刺治疗,观察组采取醒脑开窍针法与通调任督法结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肢体运动功能积分及生活能力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肢体运动功能积分及生活能力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与通调任督法结合治疗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重症脑梗塞的疗效。方法:将60例重症脑梗塞半昏迷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临床治疗前后疗效以欧洲脑卒中评分(ES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作为评价标准。结果:治疗14天后治疗组的GCS2%E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明显(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对促进重症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恢复及意识障碍的改善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制醒脑开窍汤治疗脑挫裂伤患者过程中,其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以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的动态变化。方法将60例急性脑挫裂伤患者随机分为醒脑开窍汤治疗组、常规治疗组均30例,醒脑开窍汤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制醒脑开窍汤治疗.常规治疗组行常规临床治疗,一般疗程为3周。结果醒脑开窍汤治疗组患者血清NSE水平在治疗后72 h、7 d显著降低,GCS评分显著升高,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S)。随访GOS评分,醒脑开窍汤治疗组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醒脑开窍汤可以显著减少NSE释放,具有增强神经元的耐损伤性,促进患者意识状态的好转,保护脑挫裂伤患者神经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通腑开窍汤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脑梗死急性期昏迷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9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通腑开窍汤治疗,14 d后观察两组患者格拉斯昏迷评分(GCS)、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恢复清醒所需时间、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GCS、NIHSS、ADL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GCS、NIHSS、ADL评分改善程度及恢复清醒所需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1%,高于对照组的77.55%(P0.05)。结论通腑开窍汤能够缩短脑梗死急性期昏迷时间,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经颅超声神经肌肉刺激(TUS-NMES)联合醒脑开窍针法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TUS-NMES治疗。3周后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功能性步行量表(FAC)、Brunnstrom评定量表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经过3周治疗,2组患者FMA评分、MBI评分、FAC分级及下肢Brunnstrom分级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TUS-NMES联合醒脑开窍针法可以明显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lasgow Coma Scale, GCS)≥8分轻中型脑外伤患者应用醒脑开窍针刺疗法与小脑顶核电刺激联合治疗对患者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GCS≥8分轻中型脑外伤患者,随机分组进行对照研究,对照组(40例)予以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观察组(40例)予以醒脑开窍针刺疗法联合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生活质量评定表(Quality Of Life, QOL)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62.50%(P 0.05);观察组治疗后GCS与MMSE评分高于治疗前,且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疗法联合小脑顶核电刺激可提高GCS≥8分轻中型脑外伤患者MMSE评分与生活质量,改善昏迷状态与认知功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醒脑开窍针法联合电针治疗对促进脑梗死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在脑梗死急性期常规用药的基础上,治疗组予醒脑开窍针法联合电针治疗,对照组予普通针刺治疗,治疗1周后对比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牛津残障评分(OHS)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NIHSS、OHS、BI总分,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醒脑开窍针法联合电针治疗对促进脑梗死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恢复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配合高压氧(HBO)促醒颅脑损伤昏迷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颅脑损伤患者(GCS≤8)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2组均给予营养神经、促醒、预防癫痫、抗感染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醒脑开窍针法与高压氧治疗,每日1次,每10次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P〈0.01。结论:针灸配合高压氧治疗对脑外伤后昏迷患者有明显的促醒作用,应尽早进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活血化瘀中药联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之上加用活血化瘀中药和醒脑开窍针法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1天,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肿体积、促醒效果[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临床疗效及治疗后6个月随访时的生活质量[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QOL-BREF)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量表Barthel指数(BI)评分]。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8.0%,对照组为82.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肿体积治疗第7天和第21天时,2组均较入组当天显著缩小(P0.05),且在第7天时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GCS评分治疗第7天和第21天时,2组均较入组当天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QOL-BREF评分和BI评分治疗后6个月时较入组当天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活血化瘀中药联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苏醒,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配合高压氧(HBO)促醒颅脑损伤昏迷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颅脑损伤患者(GCS≤8)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2组均给予营养神经、促醒、预防癫痫、抗感染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醒脑开窍针法与高压氧治疗,每日1次,每10次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灸配合高压氧治疗对脑外伤后昏迷患者有明显的促醒作用,应尽早进行。  相似文献   

20.
郭飞  黎蓓蓓  焦常新  曹佑德  赵标  张冠 《新中医》2014,46(12):55-56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中风伴意识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将中风伴意识障碍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6例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36例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观察意识状态的改善程度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评分的变化、治疗前后平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为58.3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GCS评分情况3~8分患者构成比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对中风伴意识障碍患者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