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ourette综合征(TS)涉及的脑区(基底神经节和边缘系统)是人类具有基本生殖行为功能的部位。这些部位的发育受性激素的控制。推测性激素活性是通过兴奋性神经递质(EAA)起间接作用,而TS的基因缺陷影响这些部位的正常发育过程。TS的这种病因学说对其试验性治疗可能提供启发。  相似文献   

2.
淡漠系动机减少导致目标导向动作减少的综合征,是帕金森病常见的非运动症状。帕金森病淡漠的发生机制尚未阐明,主流观点认为是前额叶-基底神经节环路损害所致,不同区域前额叶-基底神经节环路损害导致不同类型淡漠,其机制与基底神经节及相关皮质区域的解剖学和神经生化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紧张症最初由Kahlbaum所描述。之后,Kraepelin,Bleuler和Meyer将其列入精神分裂症亚型。虽然这个概念已写进DSM-Ⅲ,但最近重新估价表明,紧张症和情感性疾病或癫痫有关。脑器质性疾病和中毒性或代谢性疾病时也出现紧张症状。有几位作者提出额、颞、顶、枕叶和基底神经节、  相似文献   

4.
<正>Fahr病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又称特发性基底节钙化或家族性特发性基底节钙化,也可称为原发性家族性脑钙化(Primary familial brain calcification,PFBC),该病病变部位不仅局限于基底神经节,也可累及丘脑、小脑齿状核、大脑皮质,其临床症状可表现为锥体外系综合征、认知障碍、癫痫、精神障碍及小脑功能障碍等,而以锥体系统损伤为首发症状者极为少见,下面就我科收治的1例以锥体系统损伤为首发症状的Fahr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Young 等报告3例躁郁症合并器质性脑综合征患者,应用锂治疗,效果良好。本文旨在总结10例不伴躁郁症的器质性脑综合征患者的治疗,其中8例应用锂有效。患者的器质性脑综合征均为静止性或缓慢进行的慢性脑病,其中6例为嗜酒者。全部患者有明显的痴呆和睡眠障碍,大多数患者的情绪障  相似文献   

6.
脑损伤后兴奋性氨基酸影响的近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兴奋性氨基酸或其类似物可引起脑胶质细胞和神经元树状突肿胀、坏死,并且与低血糖、脑缺血或癫痫时脑的病理变化有关,兴奋性氨基酸拮抗剂或受体阻滞剂可减轻其对脑组织尤其是海马区的损伤.本文综述了兴奋性氨基酸对脑的兴奋毒性作用及作用机理的近年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7.
虽然迟发性运动障碍(TD)是一种常见的不可逆综合征,并可能有永久性脑结构损害,但迄今对 TD 的神经病理学研究甚少。本文作者报告一例男性 TD 患者脑内出现神经病理学的改变,在基底神经节和黑质发现有铁的沉淀。病例报告:患者男性,64岁,符合 DSM—Ⅲ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应用锂盐和各种抗精神病药物维持治疗达10年。  相似文献   

8.
癫痫与生殖激素之间关系复杂,给临床治疗带来一定的挑战。许多生殖激素作为神经甾体能通过靶点调节大脑兴奋性,影响癫痫发作。而癫痫发作和抗癫痫药能损伤下丘脑-垂体系统,干扰生殖内分泌系统。几种不同的性激素治疗方法尚无确切的治疗效果,关于性激素在女性癫痫治疗中的作用的研究仍在进行。经证实癫痫患者多伴有多囊卵巢综合征,高泌乳素血症,高雄激素血症,不孕不育等,因此抗癫痫药物的选择需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9.
闭锁综合征是桥脑上部病变或偶由中脑病变波及两侧锥体束而致。常见原因为基底动脉闭塞性脑梗塞;但出血、脱髓鞘、肿瘤或损伤也可出现此综合征。头颈部损伤后出现闭锁综合征在文献中并不多见。本文报告10例皆在头颈部损伤后通过病史、体征及X 线照片等检查得到确诊。10例象大部分受伤患者一样,以年青(平均24岁)和男性占多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8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通过病史、神经系 统体征及影象学检查了解其临床特点。结果 8例患者均急性起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均以中脑、小脑、丘脑等部位损伤为核 心,可单侧也可双侧同时受累。结论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是以基底动脉尖端血管闭塞为主的一组脑血管病,即以基底功脉供血分 布区域内,幕上、幕下、双侧或左右交叉出现的多部位同时联合受损为特点。  相似文献   

11.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本院收治的8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通过病史、神经系统体征及影象学检查了解其临床特点。结果8例患者均急性起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均以中脑、小脑、丘脑等部位损伤为核心,可单侧也可双侧同时受累。结论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是以基底动脉尖端血管闭塞为主的一组脑血管病.即以基底功脉供血分布区域内,幕上、幕下、双侧或左右交叉出现的多部位同时联合受损为特点。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三例慢性器质性脑综合征或边缘性精神发育不全病人出现功能性精神病的症状,系抗痉挛药物中毒所致。病例报告例1 25岁未婚女性,过去曾经心理学测验发现有可能是继发于儿童期脑炎的轻微慢性器质性脑综合征,19了1年因癫痫大发作而  相似文献   

13.
神经节苷脂GM1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含唾液酸的神经鞘糖脂,参与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程,并能通过血脑屏障与神经元细胞膜相互作用,拮抗兴奋性氨基酸、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防止Ca2+大量内流、抑制一氧化氮合成酶活性、增强营养因子作用、促进神经再生,在创伤性颅脑损伤的病理过程中能广泛的起到神经保护作用,减轻继发性脑损害,改善伤后运动和记忆功能障碍。本文重点就GM1在创伤性颅脑损伤的基础实验和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的常见的重性精神病,其疾病过程、致病因素及如何造成其长期病理生理的改变尚不清楚.既往认为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功能性疾病,没有脑器质性改变.但随着神经病理学、神经影像学等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精神分裂症存在着脑器质性改变,包括大脑皮层、白质、颞叶及基底等病变,如何用特异性生化指标确定精神分裂症发作致脑损害的存在与否或评价其损害程度是学者们长期讨论的课题,近来的研究表明血液中髓鞘碱性蛋白和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水平的变化可反映脑内中枢神经的损伤程度,然而这些生化指标能否作为精神分裂症病程呈进行性进展且具有程度不等的认知功能障碍的指标有待探讨.本文就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液髓鞘碱性蛋白(MBP)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浓度变化及其基因多态性和认知功能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神经系统损伤的关系作一些阐述.  相似文献   

15.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1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the basilarsyndrome,TOB综合征)由Caplan(1980)首先提出,系因基底动脉顶部血循环障碍所致丘脑、中脑、桥脑、小脑、枕叶和颞叶内侧面梗塞产生的综合征。临床表现以意识障碍、瞳孔异常及眼球运动障碍为特征性表现。TOB综合征并非少见,有人报告占脑梗死的4~7.6%,本文报告1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相似文献   

16.
自1924年有人提出脑震荡后综合征以来,一直认为此征的病理基础系神经元功能性障碍并无结构性损伤.还有人根据其法医学经验及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制度等特殊情况而认为此综合征是外伤后神经症的一种特殊类型,不信有脑的器质性损伤.由于神经病理学技术的不断改进,很轻微的脑外伤,即使只有很短时的伤后遗忘都发现了某  相似文献   

17.
慢性脑器质性人格改变评定量表信度与效度的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格改变是慢性脑器质性综合征的三个主要症状之一,以前对于脑器质性人格改变都是采用描述性的定义,没有量化的评估方法。作者编制脑器质性人格改变的评定量表,通过现场测试,发现该量表的效度和信度较高:灵敏度为96.8%,特异度为81.8%,Kappa值为0.76。  相似文献   

18.
基底动脉在脑桥下缘水平由左、右椎动脉合成。供应脑桥、部分小脑及中脑的血液。基底动脉闭塞后引起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临床上统称为基底动脉闭塞综合征。基底动脉闭塞综合征的病情与发病急缓、动脉阻塞是否完全有关,一般可造成临床严重后果,基底动脉闭塞后表现为各种综合征集合,临床上较为少见,现报告1例基底动脉不全闭塞患者表现为基底动脉尖综合征、Weber综合征和Benedikt综合征如下。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基底神经节钙化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罕见疾病,临床上表现为神经精神异常和不随意运动。尸检发现在基底神经节和小脑齿状核的血管周围有钙化物沉积。基底神经节钙化伴发的神经精神障碍包括痴呆和精神分裂样精神病。本文报告5例原发性基底神经节钙化病人,都伴有明显情绪障碍。  相似文献   

20.
神经节苷脂对缺血性大鼠脑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GM1)的脑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用四血管闭塞(4VO)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柱前衍生色谱法测定假手术组、缺血30min再灌注60min生理盐水(NS)处理组、缺血30min再灌注60minGM1处理组的海马组织兴奋性氨基酸(EAA)含量,并观察缺血30min再灌注4d海马CA1区病理变化。结果缺血再灌注NS处理组海马组织EAA含量显著性降低(P<0.01),海马CA1区多数神经元坏死,残存神经元呈较严重缺血性改变,GM1处理组上述生化病理改变明显为轻。结论推测GM1可调控缺血再灌注早期EAA的过度释放和(或)重摄取受阻,减轻其在细胞外堆聚引起的兴奋毒性损伤,具有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