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建立农民健康保障制度   总被引:24,自引:13,他引:11  
描述了我国农村合作医疗的现状,指出农村合作医疗因保障水平低、筹资困难及政府补偿不到位等原因,出现运行困难。因此,必须尽快建立农民健康保障制度。首先,要打破城乡二元社会保障结构,建立一种立足于当前国情的过渡性的目标模式;其次,建议开征保障税,将农民的健康保障纳入社会保障法体系,在不降低城市社会保障水平的前提下,促进农民的健康保障。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呈现出显著的二元特征:城市企业劳动者以社会保险为主,农村农业劳动者以家庭保障为主。在二元社会保障体系下,农民的生存状况得不到改善,农民的基本保障需求得不到满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普遍存在,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导致城乡社会结构转型缓慢,  相似文献   

3.
台湾地区在由发展社会向发达社会转变过程中,实行了各项保障民生的社会保障制度,农民健康保险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文章研究分析了台湾农民健康保险不同于一般社会保险的制度框架和运行模式的福利性特征及其风险链条,并结合当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农民健康保险的目标共性,讨论其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4.
农村合作医疗作为现阶段农村健康保障的主要形式 ,对解决农村居民的基本医疗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发展过程中 ,农村合作医疗存在的艰难性、局限性和不稳定性日渐突出 ,任其下去 ,极有可能逐步萎缩和再次停滞。本文就当前农村建立有效健康保障机制的难点与对策 ,作初浅分析。一、当前建立农村健康保障机制的主要难点难点之一 :职责模糊 ,角色错位 ,难以形成有效的组织力。当前农村疾病已成为致贫、返贫的主要原因 ,直接影响农村的经济发展和农民奔小康。因此 ,建立农民健康保障机制 ,既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稳定社会、发展经济的当务之急 ,…  相似文献   

5.
《长寿》2009,(5)
贵阳市按照城乡一体化要求,结合该市重大建设项目的启动,做好城镇化进程中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先后制定了环城高速公路南环线、贵阳铁路枢纽、贵广快速铁路等一批重大建设项目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方案,对被征地农民养老、医疗、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作了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6.
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协调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我国城乡医疗卫生在服务提供、资源利用、人员素质、保障待遇等方面差距悬殊,深刻分析农村卫生发展滞后的根源。统筹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卫生差距,以满足农民不同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从整体上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也是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发达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存在问题及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达地区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中存在着农民个人缴费机制没有很好建立、低水平筹资与高保障要求矛盾突出、农村医疗服务机构不适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需要等问题。为此,必须提高乡镇干部和农民的认识,建立筹措资金的长效机制;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使其为参保农民提供质优价廉的服务;加大政府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投入力度,为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作准备。  相似文献   

8.
关于建立农村健康保障制度的构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农村应建立一个覆盖农村的统一的法定的基本健康保障和以其他补充健康保障模式的多层次,高弹性的健康保障体系,并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情况,政府给予不同的转移支付;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并对处在最低生活水平之下的农民给予医疗救助,农村基本健康保障基金由社会保障税,政府投资,转移支付和其它社会资金四个部分组成,主要用于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公共卫生体系及其他投资,此外还提出相关配套改革,以逐步建立农村健康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影响农民健康保障因素的深入分析,认为经济因素决定论主导下的政府责任弱化是导致农民健康保障缺失的根本原因。经济因素决定论主导下的农村卫生政策也是漠视现实问题与长远影响的非理性政策取向。要切实有效地解决农民健康保障问题,必须建立权责明确的、有可靠保障的、可持续的责任机制。当前尤需在保障预防工作、保障基本服务、保障疾病风险三方面建立中央领导、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卫生工作管理体制和投入机制。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中国农民已分化成纯农民、农民工和被征地农民三种群体,尽管他们之间还没有很明确的概念和性质界定,但在现实中,他们已经存在着职业、身份以及活动行为的差异。因此,建立和完善农村居民社会保障制度,必须考虑农民分化的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