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应激反应等应激有关因素对医务人员应对方式的影响,探讨应对方式在应激系统中的理论意义.方法 应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自编压力反应问卷和生活事件量表,及一般情况调查表对556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将结果输入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医务人员消极应对方式与压力反应、家庭事件、工作学习事件、社交与其他事件和经济事件呈正相关,与家庭内支持、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有负相关(P<0.05或P<0.01).医务人员积极应对方式与压力反应、工作学习事件呈负相关,与家庭内支持、家庭外支持、性别有正相关(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提示:影响医务人员消极应对方式的主要因素有压力反应总分、年龄、性别和工作学习问题(P<0.05或P<0.001),影响医务人员积极应对方式的主要因素有家庭外支持、压力反应和性别(P<0.01或P<0.001).结论 医务人员的应对方式与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压力反应、性别和年龄有关,提示心理应激是一个多因素交互作用的系统.  相似文献   

2.
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压力反应对医务人员应对方式的影响   总被引:35,自引:8,他引:27  
目的研究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应激反应等应激有关因素对医务人员应对方式的影响 ,探讨应对方式在应激系统中的理论意义。方法应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自编压力反应问卷和生活事件量表 ,及一般情况调查表对 5 5 6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 ,将结果输入SPSS10 .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 :医务人员消极应对方式与压力反应、家庭事件、工作学习事件、社交与其他事件和经济事件呈正相关 ,与家庭内支持、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有负相关 (P <0 .0 5或P <0 .0 1)。医务人员积极应对方式与压力反应、工作学习事件呈负相关 ,与家庭内支持、家庭外支持、性别有正相关 (P<0 .0 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提示 :影响医务人员消极应对方式的主要因素有压力反应总分、年龄、性别和工作学习问题 (P <0 .0 5或P <0 .0 0 1) ,影响医务人员积极应对方式的主要因素有家庭外支持、压力反应和性别 (P <0 .0 1或P <0 .0 0 1)。结论医务人员的应对方式与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压力反应、性别和年龄有关 ,提示心理应激是一个多因素交互作用的系统。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工作压力的定义及国内外研究工作压力的常用测量工具。总结了院前急救护士工作压力的原因及工作压力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因素即年龄、应对方式、管理者的支持、同事的支持、个人因素,从而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并对研究现状进行评述提出了今后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高职高专教育护理专业男女学生实习期间的心理压力与压力应对方式的种类、基本特点,为探索切合实际的高职高专教育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开展有针对性的高职高专教育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促进高职高专教育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以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09级、2010级护理专业521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于实习中期采用在曹颖设计的学生压力源量表基础上编制的压力源量表进行问卷测试.结果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压力源主要来源于“接触传染性疾病”、“学校教学与临床之间的差距”、对“患者及家属的评价”等院内因素.学生面对压力时基本采用积极应对方式解决问题,较少采用消极应对方式;不同性别学生压力源及应对方式有所不同.结论 男女学生实习中期压力源及压力应对方式较集中,面对压力基本采用积极应对方式解决问题,男女学生在压力源及压力应对方式上存在差异.提示我们,在开展高职高专教育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时,要结合不同性别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教育学生积极乐观应对压力,提高压力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护理人员产生压力的原因,为寻求减轻压力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拟调查问卷对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引起压力的常见因素及护士常用的应对方式.结果 在所调查的因素中,护士产生压力的原因来自“担心出事故差错”位居第一,其次是“生活不规律、人际关系紧张、职称晋升和超负荷工作等”;护士缓解压力的方式多种多样,以看电视、业余活动居多,采用积极的方式应对压力者较少.结论 护士应进行积极的自我调适,减轻工作压力,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护理本科学生在实习前对未来护理工作的认识及压力现状,探讨护理本科学生应对方式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和应对方式问卷,对即将参加临床实习的护理本科学生进行测试,对统计数据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结果 护理本科学生实习前护理工作的压力主要有:①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2.28±0.76)分];②时间分配及工作量方面[(2.45±0.84)分];③病人护理方面[(2.12±0.69)分].主要采取解决问题和求助成熟型的应对方式[分别为(0.78±0.19)分,(0.68±0.19)分],较少采用自责[(0.26±0.22)分]等不成熟型应对方式.其应对方式与学生实习前心态、病人护理方面的问题、个体人格特征有明显相关.结论 即将参加实习的护理本科学生,在对护理工作的压力感受方面以及应对方式有着其自身的特点.不同压力程度下,学生所使用的应对方式存在着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士工作疲溃感与工作压力源及应对方式的水平及其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了广州市5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235名护士的工作疲溃感、工作压力源、应对方式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护士的工作压力为2.01,属中等水平,其首要工作压力为工作量与时间分配方面,最大压力源为工作量太大;护士的情绪疲溃感与工作无成就感均为高度,工作冷漠感为中度;护士的工作压力与情绪疲溃感及工作冷漠感密切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72和0.363;应对方式对护士工作疲溃感有影响,积极应对有助于降低护士长的工作无成就感,消极应对可以加重情绪疲溃感、工作冷漠感和工作无成就感的产生.结论护士的工作疲溃感严重,并受工作压力及应对方式影响,建议关注护士工作压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减轻护士的非护理性工作,制定合理的人员编制方案,加强护士的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其积极应对技巧.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服刑人员心理压力的影响因素,探索管教工作的心理科学方法.方法 使用心理压力问卷、自动思维问卷、特质应对方式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一般情况问卷对540名服刑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压力反应与自动性思维、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和人格特点等主要应激有关因素,以及与服刑人员的服刑态度、直至文化程度、健康状况、经济基础及已经服刑时间等因素有显著性相关;进一步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主要影响服刑人员心理压力反应的因素有:消极应对方式、负性自动性思维、神经质等因素.结论 服刑人员心理压力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系统.对消极应对方式、负性自动性思维、神经质人格特征、文化程度低、家庭经济差、身患疾病的服刑人员要有的放矢、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9.
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目的 通过调查高校青年教师压力源、心理健康水平及常用的应对方式,研究青年教师目前的心理健康状况、压力源对青年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提出保持心理健康的有效干预对策,为青年教师心理保健提供科学依据及参考。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制的高校教师压力量表和应对方式量表,对武汉市3所部属综合性大学的青年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获得有效问卷349份。结果使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高校青年教师SCL-90的躯体化、强迫、焦虑、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分和总分较国内常模显著增高。压力总分与心理健康各因子显著正相关,躯体化、强迫、焦虑、敌对、偏执等因子分随压力程度增高而增加。应对方式对青年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影响,较多采用心理、行为解脱,精神寄托和否定等应对方式的出现较多的心理问题。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性别、工作负荷、个人特质、积极认识和直接集中资源行动、心理和行为解脱、精神寄托是影响青年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主要因素。结论 压力及其应对方式对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影响。其中个人特质是影响高校青年教师最显著的因素,较少采用精神寄托而多是积极认识、直接集中资源行动将有益于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校大学生面对及缓解压力时所采取的不同应对方式,为高校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供更有力依据.方法:通过分层抽样对某校1301名在校大学生开展心理压力与应对方式的问卷调查,并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分别就大学生性别、年级、生源地的不同进行应对方式评分比较.结果:该校在校大学生在面对及缓解压力时,更趋于合理积极的方式.在性别方面,男女大学生的应对方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大学二年级和三年级学生在面对及缓解压力时,更趋于采取不理性化应对方式,在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方面的应对方式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镇户口的学生处理方式更理想,在解决问题、求助方面评分均明显高于农村户口的学生(P<0.01).结论:不同群体压力应对方式不同,应根据其应对特点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与帮助.  相似文献   

11.
高校教师压力状况调查及其应对方式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了解高校教师的压力状况和常采用的压力应对方式,分析高校教师的压力来源及其与压力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用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武汉市3所部属综合性大学的519名教师,采用“个人资料问卷”、“高校教师压力量表”和“应对方式量表”进行调查,对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对压力源与应对方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不同年龄、不同职称的高校教师压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压力显著增大,助教和讲师的压力感受要比副教授和教授高;不同性别、不同文化程度的教师压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校教师多采用积极认识、直接集中资源行动和工具性社会支持的积极压力应对方式。不同压力因素与心理、行为解脱和伴随情感宣泄的情感性社会支持等一些消极的应对方式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关。结论高校教师的主要压力来自于工作负荷大、学校管理及制度、社会因素和个人职业发展等方面,社会、学校应予以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增强教师的应对能力,建立和完善社会支持系统,维护和促进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2.
医务人员由于工作性质等多方面原因,成为国内外公认的高压力群体[1],这种高压力状态不仅影响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还会影响其工作质量[2].近年来有关的研究多涉及医务人员的压力来源、应对方式与身心健康、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的关系等方面内容,而对应对方式与医疗行为间关系的研究少有报告.那么不同的应对方式是如何影响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进而影响其工作质量的?本研究就此做了研究和探讨,以期提高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医疗护理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影响一线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因素应对措施.方法采取问卷调查及交谈的方式对我院150名护士征集工作中压力的主要根源.结果护士的心理压力与工作环境,职业特点,业务技术,社会地位及收入分配,家庭等有关.结论应充分重视一线护士工作中压力源,以提升护士的身心健康水平,从而达到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医生抑郁和相关的社会、心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社会因素以医生职业压力的来源及程度为主,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应对方式、个性以及性别干扰因素.方法 采用自编基本情况问卷、贝克抑郁问卷、特质应对方式量表、自编工作压力问卷、艾森克人格量表中国版(成人卷),对284名临床医生进行问卷调查,使用回归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 医生职业压力量表中人际关系得分[(11.19±2.42)分]最高,职业特点得分[(4.56±1.25)分]最低.医生总体处于不同程度抑郁者与无抑郁者之比为2.27∶1.医生工作"所在医院级别"对抑郁有显著的正向影响(β=0.247,P<0.05).医生职业压力、应对方式、个性特质对抑郁有显著的影响,性别对抑郁没有显著的影响(P<0.01),但"性别"与职业压力中的"工作要求、职业特点"以及应对方式中的"积极应对"之交互作用对抑郁有显著的重要影响效果.结论 职业压力、应对方式、个性特质对医生抑郁有显著影响,上述因素对女性医师抑郁的影响比男性医师显著.  相似文献   

15.
产科护士健康状况、心理压力及应对方式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市产科护士健康状况、工作压力源及应对方式,以进一步促进和维护产科护士身心健康。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东莞市13所医院产科110名在职产科护士进行一般健康状况、工作压力源和应对方式的调查,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t检验、X2检验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产科护士中可能存在心理障碍的比例为35.5%;其主要压力源为护理环境资源压力、产科护士自身修养的压力、护理改革的压力、护理举证责任倒置的压力等;应对方式主要为寻求社会帮助、自信、顺其自然等;其中应对方式与身心健康之间呈显著性相关。结论合理进行人员配置、提供学习机会、加强法制学习是减轻产科护理人员工作负荷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临床护士疲劳程度与工作压力源及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疲劳量表-14、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对2家市级综合医院306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士的疲劳总分7.17±3.41,护士的工作压力属中等(84.7),工作压力、应对方式与护士的疲劳程度密切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压力总分、积极应对、消极应对的OR值分别为1.068、0.937、1.061;与ICU相比,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的OR值分别为0.092、0.191、0.019、0.005。结论:临床护士的疲劳程度严重,并受工作压力及应对方式影响,建议关注护士工作压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减轻护士的疲劳程度,提高其积极应对技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分析影响其满意度的主要因素以及心理健康水平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 应用自行设计精神科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美国心理学专家乔西弗等编制的心理状况调查表、应对方式问卷对279名精神科护理人员进行调查,使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精神科护理人员对工作现状满意程度不高,特别是在工作压力、社会地位、工作待遇、工作环境等方面满意度较低,且满意度与学历、职称、岗位及工龄有关,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理健康水平16分以下的178人中80.9%的人采取了解决问题、求助等积极的方式;得分16以上的采取积极应对方 式的比率明显减少.结论 应根据精神科护理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及应对情况,分别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及激励机制,提高她们的工作积极性,改善其心理健康水平,促进精神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调查法对116名急诊科护士的工作压力程度、压力源、压力应对、社会支持状况及人口学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的相关因素中,负向作用因素有护士的佣工性质、急诊科抢救及护理工作、寻求信息及帮助、设立解决问题的具体目标;正向作用因素有紧急的工作性质、工作无成就感、工资及福利待遇低、沉重的工作负荷、工作地位低、深造机会少且需要不断学习才能胜任现任工作及管理问题;压力应对指标包括担心、脑力结合体力活动、紧张及有些神经过敏、独处、接受现实、回避等。结论:急诊科护士的工作压力中正向作用因素影响较大。可通过培训提高急诊科护士压力应对能力。促进她们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9.
护士的高负荷工作导致了严重的心理压力. 心理健康受应对方式和健康行为多种因素影响. 适当的应对方式可改善心理健康状况. 健康行为差的人容易有心理压力[1]. 本研究旨在探讨健康行为在压力应对方式和心理压力之间的调解作用[2].  相似文献   

20.
目的:考察临床护士工作压力、应对方式和工作绩效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和工作绩效量表对600名护士进行施测,并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工作压力在婚姻状况、所在科室和月总收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护士工作压力和工作绩效呈显著负相关(P<0.01),工作压力与积极应对呈负相关,与消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P<0.01),应对方式在工作压力和工作绩效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结论:临床护士工作压力处于中等水平,工作压力可以直接影响工作绩效,也可以通过应对方式间接影响工作绩效,护理管理者可以通过缓解护士工作压力和鼓励护士采用积极方式应对压力来提高其工作绩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