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观察蜂针输穴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的影响。方法 7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采用蜂针输穴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蜂针经穴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及晨僵持续时间和血清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优于对照组的75.0%(P0.05)。两组治疗后关节肿胀及关节压痛数均减少(P0.05),晨僵持续的时间缩短(P0.05),观察组治疗后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及晨僵持续的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RF、CRP及ESR水平较同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RF、CRP及ES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蜂针输穴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血清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及红细胞沉降率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加减桂枝汤治疗产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55例产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25例,治疗组用加减桂枝汤治疗,对照组应用甲氨蝶呤片和雷公藤多甙片口服治疗,两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64% (P <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的关节肿胀指数、关节疼痛指数、晨僵时间指数及ESR、CRP、RF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加减桂枝汤治疗妇女产后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肯定,能有效改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3.
项利利 《新中医》2020,52(15):155-158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联合磁热疗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及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磁热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熏蒸。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检测2组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免疫球蛋白(IgG)等实验室指标,评价2组生活质量、关节疼痛症状改善情况、睡眠状况。结果:治疗后,2组关节肿胀、关节压痛、关节活动积分及晨僵时间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关节肿胀、关节压痛、关节活动积分及晨僵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RP、RF、ESR、IgG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CRP、RF、ESR、Ig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视觉模拟评分(V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VAS、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联合磁热疗能够显著减轻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疼痛,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关节的恢复,提高治疗效果,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类风湿关节炎(EORA)活动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活动期EORA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7例予甲氨蝶呤片联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依降钙素注射液治疗,治疗组37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益肾蠲痹丸。2组均2个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分别观察2组治疗前后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及实验室指标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变化,并统计临床疗效。结果 2组间总有效率,治疗4个月后ACR20、ACR50比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个月后,2组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晨僵时间、ESR、CRP及RF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减少或降低(P0.05),且治疗组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晨僵时间、ESR及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个月后,2组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晨僵时间、ESR、CRP及RF均较本组治疗前减少或降低(P0.05),且治疗组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及RF水平低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活动期EORA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并且安全、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升降散合五味消毒饮加味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 56例活动期RA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6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升降散合五味消毒饮,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血ESR、CRP、RF、ALB、ALT、AST、CR、WBC、HB水平,并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的关节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变化.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ESR、CRP、RF、关节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均有显著改善(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用升降散合五味消毒饮治疗活动期RA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 81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中医结合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主要症状和体征(关节肿胀指数、关节疼痛指数、关节功能障碍指数、晨僵时间等)的变化情况;并检测ESR、CRP、补体C3、RF等实验室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治疗组治疗后RF、ESR、补体C3等指标改善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能有效改善RA患者免疫指标紊乱,降低ESR、CRP等活动性指标,并能较快地缓解患者关节肿胀晨僵疼痛症状,改善其生活质量,控制病情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热敏化取穴进行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90例,随机分为壮医药线治疗组30例,空白线灸组30例,西药对照组30例.壮医药线治疗组和空白线灸组分别采用壮医药线、空白苎麻线点灸,常规取穴和根据腧穴热敏化方法取穴,同时3组患者配合西药治疗.结果 药线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关节肿胀、压痛和晨僵有明显缓解,反映RA活动的炎性指标CRP、ESR、RF、PLT也有显著下降.同时药线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关节肿胀、晨僵和CRP、ESR与空白线灸组和西药对照组治疗后的相应指标比较也有显著性改善(P <0.05或P<0.01).结论 壮医药线热敏化取穴点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陈艾炜熿灸联合中药外敷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临床症状、生活质量及实验室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0例肾虚寒凝型R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2组均予甲氨蝶呤片口服治疗。对照组30例加温针灸治疗,治疗组30例加陈艾炜熿灸联合中药外敷治疗,2组均4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晨僵持续时间、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双手平均握力、关节疼痛程度、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评分)、健康评价问卷(HAQ)评分、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及C反应蛋白(CRP)变化情况,统计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体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2组晨僵持续时间均较本组治疗前减少(P 0. 05),治疗组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DAS28评分及HAQ评分降低(P 0. 05),关节疼痛程度减轻(P 0. 05),双手平均握力增加(P 0. 05); 2组组间比较显示,治疗组关节肿胀指数、双手平均握力、关节疼痛程度、DAS28评分及HAQ评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 0. 05)。2组治疗后RF、CRP及ESR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 0. 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陈艾炜熿灸联合中药外敷治疗RA,能够明显降低RF、CRP及ESR水平,改善关节功能,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逄妍 《天津中医药》2015,32(12):722-724
[目的]探讨微波治疗肝肾亏虚型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中药组)和治疗组(微波配合中药组),以14 d为观察周期,比较治疗前后晨僵时间,关节疼痛个数,血沉(ESR)和类风湿因子(RF)变化及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结果]晨僵、关节疼痛个数、RF、ESR两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晨僵、关节疼痛个数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F、ESR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的总有效率为83.3%,微波配合中药组总有效率为9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微波配合中药治疗可改善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症状和实验指标,且未发现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琪素-25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4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予口服甲氨蝶呤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琪素-25丸口服,疗程共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晨僵持续时间、关节疼痛指数、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功能指数、双手平均握力指数、15m步行时间及ESR、CRP、RF、LgG、LgA、LgM等指标的变化,评估两组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晨僵持续时间、关节疼痛指数、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功能指数、双手平均握力指数、15m步行时间等症状、体征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患者的ESR、CRP、RF、LgG、LgA、LgM等指标检测值也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比较也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琪素-25丸对RA所致的关节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症状有较好的疗效,与抗风湿药(甲氨蝶呤片)联合使用,可减少其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火针配合耳穴压豆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122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1例)和对照组(61例),治疗组采用火针配合耳穴压豆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电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疼痛程度。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火针配合耳穴压豆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显著,方法简便,有利于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何巍  张吉  谷世喆 《中国针灸》2006,26(5):331-334
目的:观察滞针法对风寒湿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风寒湿阻型RA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滞针法,对照组20例采用常规毫针刺法。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以及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等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风寒湿阻型RA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但治疗组在各项临床指标的观察上获得了更优于对照组的疗效,尤其是对RF、压痛关节数以及症状总积分的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滞针法治疗风寒湿阻型RA的临床疗效肯定,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火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急性发作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火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火针针刺患关节局部阿是穴为主,配合华佗夹脊穴;观测治疗前后晨僵、肿胀、血沉及C反应蛋白情况。结果总有效率为85.71%,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结论火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急性发作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4.
A-A大鼠模型足肿胀针灸方案优选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A-A大鼠足肿胀模型针灸治疗方案,分析优选方案获效机制。方法以氟氏完全佐剂诱导的足肿胀A-A大鼠为观察对象,应用正交设计法对影响疗效的因素进行方案优选。结果采用火针局部和整体配穴可获得最佳消肿率和抑制病理进展。结论①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有肯定的临床疗效,其能缓解RA的局部症状,减轻关节肿胀。②针灸对RA的治疗尤以火针疗效为最佳,艾灸疗效较好,局部与整体配穴具有协同意义。把握针刺最佳时机对提高RA的临床疗效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查阅针灸治疗腹泻文献,探索其用穴和治疗方法的规律。方法:以针灸、针刺、电针、灸法、穴位贴敷、腹泻、泄泻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上检索近11年来针灸治疗腹泻临床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检索到相关文献共计112篇,符合要求的文献50篇。经分析天枢、足三里应用频次最高,配穴以大肠的募穴天枢与大肠的背俞穴大肠俞所组成的俞募配穴,胃经合穴足三里与大肠募穴天枢所组成的合募配穴,大肠的募穴天枢,大肠的背俞穴大肠俞,胃经的合穴足三里所组成的合募俞配穴最为常见,治疗方法以温针灸、灸法、电针疗法最为常见。结论:温针灸和灸法是治疗腹泻的常用和有效方法;俞募配穴、合募配穴、合募俞配穴为治疗腹泻的常见配穴方法;天枢、足三里是治疗腹泻出现频次最高的穴位,可作为针灸治疗腹泻基础方,并随症选穴。  相似文献   

16.
火针治疗褥疮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Yan CL  Liu QJ  Yang P  Fu AJ  Zhu J  Wang HH 《中国针灸》2010,30(10):819-821
目的:对比火针与毫针针刺治疗褥疮的临床疗效,探讨治疗褥疮的最佳方法。方法:将54例褥疮患者随机分为火针组和针刺组,每组27例。火针组给予火针针刺治疗,针刺组给予毫针针刺治疗,均针刺疮面及疮周阿是穴,观察两组疗效及不同分期患者所需治疗疗程。结果:火针组疗效满意率为91.4%(53/58),针刺组为75.9%(4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褥疮Ⅲ和Ⅳ期患者的疗程数较Ⅱ期患者显著增加(均P0.05),火针组Ⅲ和Ⅳ期患者的疗程较针刺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火针治疗褥疮疗效优于普通针刺,是治疗褥疮的较佳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火针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神经性皮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火针针刺皮损处方法,对照组30例外擦曲安奈德尿素软膏。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3%,对照组为70.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缓解瘙痒症状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火针治疗神经性皮炎具有较好的止痒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蜂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按简单随机法分为蜂针组、电针组和西药组,其中蜂针组40例,电针组30例,西药组30例.蜂针组采用活蜂直刺法,电针组采用体针结合电针仪的方法,西药组采用甲氨蝶呤口服.结果:患者治疗前后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细胞因子及皮质醇的水平比较显示,各指标在蜂针、电针及西药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蜂针与西药甲氨蝶呤对RA患者的治疗作用优于电针疗法,蜂针与西药甲氨蝶呤治疗RA的疗效相当.同时,蜂针无甲氨蝶呤口服带来的副作用,因此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火针点刺对肾虚血瘀型不孕的调经促孕作用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肾虚血瘀型不孕患者随机分为火针点刺组(47例)和西药组(53例)。火针点刺组予穴位火针点刺,西药组予口服枸橼酸氯米芬片。监测两组患者的基础体温、子宫内膜、卵泡直径和排卵情况,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妊娠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过程中,火针点刺组脱落3例,西药组脱落3例,故最终纳入统计为火针点刺组44例、西药组50例。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子宫内膜厚度和卵泡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子宫内膜厚度和卵泡直径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火针点刺组治疗后均优于西药组(P<0.05)。火针点刺组临床总有效率和妊娠率均高于西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或不良事件。结论火针点刺治疗可有效改善肾虚血瘀型不孕患者的中医证候,改善子宫内膜及促进卵泡发育,临床疗效和妊娠率均高于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序贯疗法[中药内服、火针疗法、强脉冲光(IPL)]治疗中重度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重度寻常型痤疮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火针+IPL治疗,对照组1采用单纯中药治疗,对照组2采用中药+火针治疗,其中火针疗法是点刺皮损处阿是穴治疗,每周1次,共治疗3次,IPL为火针疗程结束后局部予以IPL治疗,每月1次,共治疗3次。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观察各组皮损的消退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各类皮损消退时间明显较对照组1显著缩短(P<0.05),且总有效率为84.21%(16/19),显著高于两个对照组的55.00%(11/20)和57.89%(11/19)(P<0.05)。结论:对面部中重度寻常型痤疮采用中药内服,不同阶段予以火针和IPL治疗,能够缩短各种皮损的消退时间,有效改善患者皮损症状,疗效肯定,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