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护士对优质护理服务的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针对性地提出有效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北京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不同病区的225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对护理服务收费标准、基础护理和现代护理理念认知得分较低;聘用方式、职称、年龄、工作年限是影响护理人员对优质护理服务内容认知的因素.[结论]护理人员应提高对护理服务收费标准认知,切实履行基础护理职责,把握现代护理理念,不断丰富护理服务内涵.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了解临床护士对护理文书的认知状况.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100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81份.结果:50.6%护士认为护理文书在临床工作中无所谓,92.6%认为护理文书应简化,护士认为护理记录单最重要.51.9%护士认为护理文书相关知识掌握良好,48.1%掌握差.结论:约半数护士认为护理文书在临床护理中无所谓,半数护士认为掌握护理文书相关知识差,护理管理者应加强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文书认知状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工作年限5年内护士对生活护理的认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有效地落实生活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符合入选标准的538名工作5年内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对生活护理的认知水平得分最低的条目依次是:生活护理是护理专业价值的体现,生活护理得好坏能反映护士的伦理道德观,生活护理需要运用护理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生活护理是护士的工作职责。89.8%的调查对象对护士在生活护理中角色认知不全面。对于生活护理的执行者,13.4%的调查对象认为应由护工及家属承担,有13.2%认为应是护工,有7.6%认为应是家属。调查对象职业满意度相关的问题与生活护理的认知得分之间呈正相关(均P<0.01)。影响调查对象生活护理认知水平的因素依次是:是否愿意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工作是否得到领导、同事及患者的认可,能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是否是有意义的工作及其学历(均P<0.001)。结论:调查对象对生活护理的认识存在误区,影响调查对象对生活护理认知现状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加强其对生活护理的认知教育及正确引导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目前护理人员的循证护理认知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推广循证护理提供依据。方法于2013年7月至8月,对河南省3所三级甲等医院168名临床护理人员进行循证护理认知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护理人员对循证护理认识得分偏低;不同科室、职务、职称的护理人员循证护理认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其中妇科高于内科、外科(P0.01),护师高于护士和主管护师及以上(P0.01);影响护理人员对循证护理认知的因素主要有护理人员自身因素、客观条件限制。结论护理人员对循证护理认识不足,应通过客观条件的改善及护理人员自我认知及自身素质的提高,从而提高护理人员循证护理实践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本文通过基层护士的认知层面来了解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在临床开展中,基层护士认为最重要的十大影响因素。同时并对不同学历、工作年限、不同的临床科室的三大维度进行影响因素的再分析。为推进临床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更好地开展提供参考[1]。方法对基层护士215名护士发放调查问卷,然后对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多数基层护士认为护理资源、收费标准、护理工作量是影响临床优质护理服务开展最重要的影响因素。针对不同科室、不同工作年限、不同学历的护士对影响因素的认知调查的结果分析仍然是护理资源、收费标准、护理工作量为影响优质护理服务开展的最主要的三大因素。结论:为了能够更好地开展优质护理服务需要从增加护理资源,合理护理收费标准、进行合理护理工作量的分配。  相似文献   

6.
临床护士对生活护理认知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对生活护理的认知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提高基础护理质量、推动优质护理服务的有效方法.方法 采用自设问卷,对广东省62所医院403名临床护士的生活护理认知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多数护士对实施生活护理的意义有较正确的认识.② 84.37%的护士赞同由家属做生活照料护理工作.③ 85.36%的护士认为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对生活护理的认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有效的措施推动落实生活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符合入选标准的954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士对生活护理的认知水平得分最低的条目依次是:生活护理是护理专业价值的体现;生活护理的好坏能反映护士的伦理道德观;生活护理是护士的工作职责;生活护理需要运用护理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调查对象中89.9%对临床护士在生活护理中角色认知不全面,对于生活护理的执行者,54.2%认为是家属,14.7%认为是护工,14.1%认为是护工及家属。不同年龄、职称、学历及工龄的护士对生活护理的认知水平比较,差异显著,影响临床护士生活护理认知水平的因素依次是:是否愿意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工龄及对目前的护理工作是否满意。结论临床护士对生活护理的认知水平存在很多误区,影响临床护士对生活护理认知现状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加强临床护士对生活护理的认知教育及正确引导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的推广,完善和提高护理服务收费项目与标准.[方法]根据河南省物价收费标准及卫生部关于住院病人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及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的要求,完成护理工作所需时间及护理人员的编制计算,说明现有的护理收费项目缺失,收费标准不合理.[结果]收费标准不合理影响了护士的身心健康及护理队伍的稳定,从而制约护理人员的编制,造成护理收费失控,护理服务质量不高,护士对工作的积极性不高.[结论]护理收费标准应该充分体现护士的劳动价值,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应以护理级别、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传染病医院护理人员对输液工具选择的认知状况,分析影响因素,提出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昆明市某三甲传染病医院114名护士发放调查表,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参与调查的114名护理人员中,能够全面掌握输液前评估内容的护士仅占24.56%,70.18%的护士部分掌握,5.26%的护士对相关内容不掌握;大部分护士能够全面掌握静脉留置针(69.30%)和CVC(57.89%)的护理,但PICC(7.02%)的护理掌握情况差;调查对象中66.67%的护理人员认为,传染病患者和非传染病患者在输液工具的选择上没有区别;73.68%的调查对象的输液工具选择相关知识获知途径来源于专科书籍,而根据指南学习获取知识的护士仅占28.95%。结论:调查对象对输液工具选择认知的状况不理想,医院在针对性开展培训的基础上,应逐步建立静脉治疗质控体系,保障输液治疗安全,提高输液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二级甲等(二甲)医院临床护士科研水平和认知现状,为临床护理改革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自编问卷对4所二甲医院147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结果:被调查临床护士科研水平和认知现状不容乐观。主要影响因素为科研知识缺乏(78.91%)、时间精力有限(83.67%)、缺乏科研经费(63.97%)等因素;另外,护理人员学历、职称对其科研能力也有一定影响(P0.05)。结论:二甲医院临床护士的科研能力亟待提高,医院领导层和护理管理者要重视护理人员科研能力培养,通过多种途径提高临床护士的整体科研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临床护理人员对基础护理试点工作认知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基础护理试点工作开展现状及临床护理人员对"基础护理试点工作"的认知情况。方法:向苏州市3家医院400名护士发放调查问卷,问卷以《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试行)》文件为基础设计而成。结果:对开展基础护理试点工作持支持态度的护士占40.6%,认为基础护理工作应该由护士完成的占14.8%,对《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试行)》了解的护士占33.6%,认为开展基础护理试点工作有压力者占75.9%,主要压力来源和困难分别是担心工作量增加及护理人力资源缺乏。结论:护理人员对基础护理的责任意识和角色定位不容乐观,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开展参差不齐,要转变观念,明确护士在基础护理工作中的角色与责任,加强护士专业素质教育与培训。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影响黑龙江省三级甲等医院护理人员对不良事件认知的因素,为管理者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3年10月—12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在黑龙江省内抽取4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临床护士989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及Logistic回归明确影响护士对不良事件报告认知情况和报告的因素。[结果]有41.97%护理人员在最近1年内自愿上报过护理不良事件,护士对不良事件报告认知的正确率为63.16%;护士的职称和工作年限是影响其对不良事件报告认知程度的因素,护士的工作年限及不良事件报告认知影响其对不良事件的报告情况。[结论]黑龙江省护理人员自愿上报护理不良事件率较低,护理管理者应加强护理人员对不良事件报告的认知水平,培养其正确的护理安全态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护理人员对工作量、工作满意度及人力资源配置的认识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2所三级医院各科室所有在编正式护士252人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工作满意度,对人力资源配置的认知及影响因素,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83.7%的护理人员认为工作量大,平均工作满意度为30.0%;90.5%的护理人员认为医院护士配置数量不足,75.4%的护理人员认为职称结构不合理.结论 护理人员工作量大,工作满意度不高,护士数量不足、职称结构不合理是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合理配备与使用护理人员,可减轻其工作负担与压力,提高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临床护士基础护理认知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对基础护理的认知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于2008年1-2月调查北京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130名临床护士对基础护理的认知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1)临床护士对基础护理认知不全面;(2)不同文化程度、职称等级、就业状况和不同护龄的护士群体之间对基础护理认知程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各影响因素对临床护士基础护理认知水平的影响大小依次为:工作量大、基础护理是软指标、患者不配合、实施基础护理有服侍人的感觉、护士长的认同和赞许、专业知识欠缺、专业稳定性差。结论临床护士对基础护理缺乏全面的认识,其认知水平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提示有关部门应认清主要影响因素,针对不同护士群体采取不同措施,提高护士的基础护理认知水平,以保证基础护理质量稳步上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士在强化基础护理服务后的态度及认知,为管理者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我院117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护士对基础护理的认知及态度。结果:91.4%的护士认为基础护理重要,但不愿意做基础护理的占11.1%;有61%的护士认为治疗性护理和基础护理都可以提升患者的满意度;38.5%的护士认为做基础护理降低了护士地位。结论:护理管理者应对临床护士实施全面干预,帮助护士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切实保障患者及护士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上海地区本科及以上临床护理人员对循证护理的认知现状及影响护理人员开展循证护理的相关因素.[方法]对上海地区13所三级医院、2所二级医院的722名本科及以上临床临床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其内容包括循证护理知晓情况、认知情况及影响开展循证护理的因素.[结果]93.2%本科及以上学历临床护理人员听说过循证护理,68.1%护理人员了解循证护理,56.2%护理人员认为非常需要开展连续、系统的循证护理专题培训;影响护理人员开展循证护理的因素很多,与护士的主观能力不足、认识不够、现有研究及客观条件局限性有关.[结论]本科及以上学历临床护理人员开展循证护理教育培训以及适合的培训计划的设计具有迫切性;对本科及以上学历临床护理人员开展循证护理教育培训对循证护理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神经内科护士对脑卒中偏瘫康复护理认知现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本院神经内科40名护士为调查对象,采取问卷调查形式了解科室护理人员对脑卒中偏瘫康复护理的认知情况,同时根据调查情况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本院神经内科护士对脑卒中偏瘫护理综合知识掌握情况及康复护理态度评分处于中下水平;年龄是影响神经内科护士康复护理态度的主要因素(P0.05),婚姻状况及职称情况是影响护士对脑卒中偏瘫康复护理综合知识掌握水平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神经内科护士对与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的认知水平较差,故需着重加强对相关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培养护士良好护理态度,进而提升相关护理人员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8.
护理收费标准对分级护理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提高护理收费标准,达到护士劳动价值与价格的平衡,从而保证临床护士按需配备,保证分级护理质量。方法:依据分级护理收费标准,分级护理工作内容与所需时间及护理人员编制的计算,说明现有护理收费标准低于护士劳动价值。结果:收费标准与劳动价值不一致制约了护理人员编制,影响到护士的身心健康及护理队伍的稳定,造成护理收费的失控并影响到整个医疗收费结构,是影响分级护理质量的重要不利因素。结论:分级护理的收费标准应该与护士的劳动价值相一致,以劳动时间、劳动强度、护理级别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医、护、患三者对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评价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了解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房的医生、护士、患者对优质护理服务相关问题的看法与评价及影响优质护理服务深入开展的因素。结果:医、护、患三者对优质护理服务的整体评价较高,对优质护理服务相关问题的看法表现在关于无陪管理、由护士承担基础生活护理等方面有所不同,对影响优质护理服务深入开展的因素评价大体一致,其中,护士认知不够,护理人力不足被认为是主要影响因素,但在收费与护士付出不符条目上,医生、护士、患者评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得到绝大部分医、护、患三者的认同与肯定,但要进一步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的深入开展,更好地落实优质护理服务,需要各级医疗卫生管理部门及相关部门高度关注各种影响与阻碍优质护理服务发展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0.
护士对基础护理质量意识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6,自引:6,他引:26  
目的了解护士基础护理质量意识现状及相关因素,为进一步提高基础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设计,自行设计问卷,于2005年8~9月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随机选取168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护士对基础护理质量的重要性缺乏全面认识;②98名(58.3%)护士对实施基础护理持否定态度,其中,护士的学历、职称以及对基础护理收费标准与劳动价值符合程度的认识,对基础护理质量重要性的认识,是影响护士对实施基础护理态度的主要因素;③护士对基础护理质量重要性的认识及工作年限,是影响护士基础护理环节质量控制的重要因素。结论只有加强护士全员教育,促进基础护理质量意识的提高及实施态度的转变,完善基础护理质量管理标准和监控、评价体系两者并举,才能实现基础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和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