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8 毫秒
1.
聚乙二醇-(NH4)2SO4-H2O双水相体系及药物分配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药物在两种体系中的紫外吸收光谱的变化,探索其萃取药物的机理.方法:通过实验选择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PEG)-(NH 4) 2SO 4-H 2O双水相体系及其成相条件,研究盐酸普鲁卡因(PCN)、盐酸普鲁卡因胺(PCNA)两种结构类似药物及盐酸氯丙嗪(CPZ)在PEG800-(NH 4) 2SO 4-H 2O及PEG2000-(NH 4) 2SO 4-H 2O双水相体系中的分配行为.结果:CPZ在两种体系中的一次萃取率分别为92.8%、90.5%.结论:按本文方法所形成双水相体系,无需使用震荡器,操作简便,萃取率高,方法重现性好,适用范围广.  相似文献   

2.
HPLC法测定盐酸达克罗宁胶浆中盐酸达克罗宁的含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盐酸达克罗宁胶浆作为集麻醉、祛泡及润滑作用为一体的口服新制剂 ,主要用于胃镜检查 ,并已申报国家新药。其主要有效成分为盐酸达克罗宁 ,另外加入了祛泡剂、增稠剂、稳定剂及其他一些附加剂。盐酸达克罗宁原料药的含量测定通常采用非水酸碱滴定法 ,对其溶液则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 [1 ] 。由于盐酸达克罗宁胶浆所含成分较多 ,用容量分析法及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都无法消除其他成分对主要有效成分的干扰 ,故本实验采用 HPL C法 [2 ] 测定其中盐酸达克罗宁的含量 ,现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仪器和试药  Waters HPL C仪 (包括 5 …  相似文献   

3.
药物与代谢性酸中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余晓峰 《中原医刊》2005,32(4):49-50
人体正常体液的pH为7.34—7.44,稳定这一变化范围很小的弱碱性体液环境,便是酸碱平衡。在临床用药时如果不注意药物对体液酸碱度的影响,就有可能破坏酸碱平衡,引起酸中毒或碱中毒,使病情复杂化、严重化、甚至死亡。各类药物对酸碱平衡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代谢性酸中毒的基本变化是血浆中HCO3^-减少剩余碱呈负值,标准碳酸氢盐、缓冲碱、二氧化碳结合力等均降低。代偿失调时pH值降低,机理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盐酸甲氧明不同用药方式对麻醉后剖宫产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将90例择期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Ⅰ组:腰麻药注入即时静注盐酸甲氧明2mg;Ⅱ组:静脉持续泵入盐酸甲氧明10ml/h,Ⅲ组:静注盐酸麻黄碱8mg.分别记录麻醉前、麻醉后第1、5、10、15、20、25、30 min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及阿托品使用率、恶心、呕吐发生率.记录新生儿lmin及5min 时Apgar评分. 结果: 组内比较,SBP:Ⅰ组在15min、20min、25min时间点变化明显(P<0.05),Ⅱ组仅在1min时有明显变化(P<0.05);DBP:Ⅰ组在20min时差异明显(P<0.05);HR:Ⅰ组在1min、5min、10min、15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Ⅲ组在5min、10min、15min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SBP:Ⅰ组在15min、20min测值明显低于与Ⅱ组、Ⅲ组(P<0.05);三组间DBP在各个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R:Ⅰ组、Ⅱ组与Ⅲ组在1min、5min、10min、15min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Ⅱ组相比在1min、5min、1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新生儿1min 、5min Apgar评分及产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持续静脉泵注盐酸甲氧明能有效防治剖宫产术腰硬联合麻醉引起的血流动力学紊乱,对心率变化影响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加盐酸丙卡特罗在小儿肺炎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该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盐酸氨溴索加盐酸丙卡特罗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喘憋缓解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组治疗3d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如:恶心、头晕、胃肠道反应及皮疹等)为12%(6/50),略低于对照组的14%(7/50)(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且在停药后症状很快消失。结论盐酸氨溴索加盐酸丙卡特罗在小儿肺炎中的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儿的症状,且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将10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老龄患者分为A组53例和B组52例,均常规给予抗炎解痉平喘药物,盐酸氨溴索30mg每日3次雾化吸入;B组加用盐酸氨溴索90mg/d静脉滴注。结果B组PaO2和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均有升高,而PaCO2下降。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测定功劳木中盐酸巴马亭及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的方法。方法:HPLC法,采用Intersil ODS-3C18柱,乙腈-水-十二烷基磺酸钠(470:530:1g)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5nm,柱温40℃,流速为1.0mL/min,结果:盐酸巴马亭在4.368-52.416u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97%,盐酸小檗碱在4.532-54.384u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98%,结论:该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适用于功劳木中盐酸收马亭及盐酸小檗碱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益母草饮片中盐酸水苏碱、盐酸益母草碱的含量测定方法,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益母草饮片中盐酸水苏碱的含量进行测定,色谱柱:SCX强阳离子柱(4.6 mm×250mm,5μm);流动相:0.5 mol磷酸二氢钾-三乙胺(1 000∶1.5)(磷酸调pH值2.25~2.3);检测波长:192 nm;流速1.0 mL.min-1;柱温:25℃。结果 :盐酸水苏碱的浓度在0.2~2.0 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SD=1.7%(n=5);盐酸益母草碱的浓度在0.2~2.0 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SD=0.08%(n=5)。结论 :该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益母草饮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潘良平  彭贤东 《西部医学》2008,20(4):843-844
目的探讨呋麻苯滴鼻液的配制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以盐酸苯海拉明,盐酸麻黄碱,呋喃西林为主药,配制成滴鼻剂,并考察质量标准和临床应用。结果制备简便,质量稳定,质量标准可控,疗效确切。结论呋麻苯滴鼻液可作为医院制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姚琼 《包头医学》2021,45(2):23-25
目的:观察在小儿肺炎治疗中实施盐酸丙卡特罗与盐酸氨溴索联合治疗所呈现出的治疗效果.方法:观察病例选择于2019年6月~2020年6月时间段就诊于本院的小儿肺炎患者88例,以治疗方案不同为依据实施分组,均分例数(n=44),分别开展盐酸丙卡特罗与盐酸氨溴索联合治疗+常规治疗、常规治疗的病例所在组以实验组和对照组命名,对两...  相似文献   

11.
复发性口腔溃疡(ROU)治疗方法很多,但真正快速有效的方法未见报道.我科3年来用10%稀盐酸一次性烧灼溃疡面治疗187例轻型ROU患者,发现该方法能快速缓解、消除局部疼痛及促进黏膜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盐酸纳美芬与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纳洛酮治疗,观察组给予盐酸纳美芬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2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清醒时间、中毒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2/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67%(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盐酸纳洛酮相比,盐酸纳美芬救治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效果更理想,可有效缩短患者清醒及症状消失时间,节省治疗费用,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测定复方氯丙嗪中的盐酸氯丙嗪和盐酸异丙嗪二组分含量。方法:CPA矩阵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药物中的二组分含量,微机处理数据。  相似文献   

14.
盐酸小檗碱的几种新用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酸小檗碱又称盐酸黄连素,长期以来作为清热解毒,及抗菌药物应用于临床。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其可延长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时间和有效不应期,并能提高机体免疫力作为钙离子拮抗药广泛应用于临床,笔者简述其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类功能高分子材料 ,为研究某些药物离子的交换反应特性用以指导新型离子交换树脂控释给药系统的设计 ,选择钙通道阻滞剂盐酸维拉帕米和盐酸地尔硫 卓 作为模型药物 ,以 0 0 1× 7树脂作为药物载体 ,研究了该树脂与上述药物的交换反应动力学和热力学。结果表明 ,盐酸维拉帕米、盐酸地尔硫 卓 与 0 0 1× 7树脂的交换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温度升高可显著提高树脂的载药量。 2 5℃交换反应达平衡时 ,两药物的平衡常数Ke 分别为 0 .0 5 2 7和 0 .5 63 5 ,说明盐酸地尔硫 卓 易与树脂发生交换反应 ,即此树脂对药物的亲和力大 ;两药物与树脂交换反应的自由能变化ΔG°(kJ·mol- 1 )分别为 7.2 91和 1.42 1,说明交换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交换反应热ΔHm°(kJ·mol- 1 )分别为 85 .3 6和 5 8.2 8,说明交换反应为吸热反应 ,温度升高有利于向交换反应方向进行 ;交换反应熵变ΔS° >0 ,说明交换反应是熵变增加的反应。通过上述研究 ,可为新型离子交换树脂释药系统的设计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盐酸麻黄碱(E)和盐酸伪麻黄碱(PE)中杂质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方法。方法用RPC18色谱柱,以20mmol/LKH2PO4水溶液-甲醇(96∶4)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nm,分析时间为20min。结果6种麻黄生物碱均达到基线分离;混合对照品连续进样6次,色谱峰面积RSD均小于1.0%;对照品质量浓度在选定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各成分最低检出限分别为:去甲基麻黄碱(NE)为0.05μg/mL,去甲基伪麻黄碱(NPE)为0.04μg/mL,E和PE为0.1μg/mL,甲基麻黄碱(ME)和甲基伪麻黄碱(MPE)为0.2μg/mL;各成分的加样回收率均大于97.1%;6个待测样品均被检测出不同程度的杂质。结论本方法分离度好、精密度高、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可用于麻黄生物碱类药物中杂质成分的定性和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分析盐酸氨溴索加盐酸丙卡特罗在小儿肺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90例小儿肺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进行各45例,均采取常规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加盐酸丙卡特罗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患者有效例数为42例,有效率为93%,对照组有效例数为37例,有效率为82%,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运用盐酸氨溴索加盐酸丙卡特罗治疗的治疗组效果明显高于常规疗法治疗的对照组.结论:在小儿肺炎患者临床治疗中,运用盐酸氨溴索加盐酸丙卡特罗疗法较为有效,安全性高,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观察盐酸戊乙奎醚、山莨菪碱在气管内麻醉中对呼吸及循环的影响,判定术中及术后有效抑制腺体分泌的方案。方法:将80例ASAⅠ-Ⅱ级的患者随机分为四组。A组为空白对照组;B组静脉注射山莨菪碱10mg;C组静脉注射盐酸戊乙奎醚0.01mg/kg;D组静脉注射盐酸戊乙奎醚0.02mg/kg。四组均行气管内静吸复合麻醉。记录各时点的Bp、HR、SpO2监测值。结果:患者在麻醉前静脉注射盐酸戊乙奎醚后血压和心率有所下降,但不明显。A组和盐酸戊乙奎醚组患者在围术期血压及心率均较基础值低,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莨菪类药组患者在注药后心率较基础值增快,且与其余组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注射盐酸戊乙奎醚0.02mg/kg可有效的抑制患者术中及术后口腔、气管内的分泌物,不增加心率,有利于手术中及术后管理,提高全麻患者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剖宫产硬膜外麻醉手术中盐酸氯普鲁卡因与盐酸利多卡因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产科采用剖宫产分娩的产妇195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盐酸氯普鲁卡因进行硬膜外麻醉98例,对照组采用盐酸利多卡因进行硬膜外麻醉97例,对两组患者麻醉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对比分析,盐酸氯普鲁卡因进行硬膜外麻醉具有起效快、运动阻滞持续时间短的优点,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剖宫产硬膜外麻醉手术中应用盐酸氯普鲁卡因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