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庚型肝炎病毒(GBV-C/HGV)的检测11RT-PCR法GBV-C/HGV的检测,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为RT-PCR法,其敏感性、特异性均较好。但由于操作时间长,对人员、设备条件要求高,故大规模的流行病学研究还有待于可靠的ELISA检验抗体法的建...  相似文献   

2.
肝癌患者肝组织中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分型[崔晓红等.中华医学杂志,1995;75(2):92]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了42例肝细胞癌患者肝组织中的丙型肝炎病毒(HCV)RNA,对其中18例HCVRNA阳性标本用HCV非结构区-5(N...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及乙型肝炎病毒(HBV)抗原亚型分布情况。方法:对1993-1995年住院肝病虱2157例,应用RT-PCR,HCV进行基因型,阳性克隆序列分析及HBV亚型的检测。结果:HCV RNA阳笥率为8.7%。对100例HCV基因型分析,Ⅱ型占91%,Ⅲ型占6%。HBV亚型分析;adr占55.6%,adw占38.4%。  相似文献   

4.
以1次、半巢式及多重PCR方法扩增58例淋巴细胞白血病IgH及TCRVγI-Jγ克隆性基因重排。结果显示:多重PCR和1次PCR的敏感度为10 ̄(-4)~10 ̄(-5)水平;半巢式PCR敏感度可达10 ̄(-5)~10 ̄(-6)水平。IgH和TCRVγI-Jγ重排阳性率为67.2%和62.0%;半巢式PCR检测IgH重排阳性率为70.7%。上述结果表明:多重PCR可同时检测两对目的基因,适于初治病例检测,而对缓解病例的检测则需采用敏感度较高的半巢式PCR方法。  相似文献   

5.
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庚型肝炎病毒检测10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血透患者中庚型肝炎病毒(HGV)携带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对我科血透中心100 例长期血透(> 1 a)的患者及400 例非血透患者(对照组)血清中HGV核糖核酸(HGV-RNA)进行测定。结果 血透组中24% HGV-RNA阳性,明显高于正常人群的2% (P< 0.01);HGV阳性受血率明显增高,分别为70.8% 与51.3% (P< 0.01),但均无临床症状;检测19例HGV 阳性血透患者干超滤液,其中均未发现HGV-RNA。结论 血透患者HGV感染率高于普通人群,与输血量有一定相关,病毒不通过聚砜膜。  相似文献   

6.
为确定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地高辛(DIG)系统检测t(14;18)的特异性,我们采用PGEM-Tvector系统(PTVS)和双脱氧链终止技术克隆并测定了RL细胞系和一个NHL患者-Ambrosen的t(14;18)PCR产物的DNA序列。结果表明两者的PCR扩增产物均为bcl-2-JH融合基因片段,证实PCR-DIG系统是一种特异的检测t(14;18)的方法。同时还表明用PTVS对PCR。产物进行克隆测序优于直接用双脱氧法测序。  相似文献   

7.
用RT-PCR的方法从非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人血清中检测到一株庚型肝炎病毒(GBV-C/HGV)。其中扩增NS3区基因采用56例循环周期减温PCR方法;扩增NS5区基因采用35个循环周期的正常PCR方法。并对其PCR产物进行了克隆测序。在NS3区,样品与GBV-C和HGV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84.2%和89.9%;而在NS5区样品与HBV-V和HGV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4.9%和98.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庚型肝炎病毒研究的新进展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超声波室(100005)范燕文关键词庚型肝炎病毒,国内外分类号R512.6继发现“甲、乙、丙、丁、戊”5种肝炎病毒后,尚有其它非肠道传播并引起人类致病的因子,HGV/GBV-C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9.
采用ELISA法及逆转录—PCR(简称RT—PCR)法检测36例非甲—戊型肝炎患者血清庚型肝炎病毒抗体(简称抗HGV)和庚型肝炎病毒(简称HGVRNA)。结果:7例(19.4%)抗HGV阳性,2例(5.4%)同时HGVRNA阳性;急性肝炎抗HGV阳性者临床表现与抗HGV阴性者无显著差异,慢性肝炎抗HGV阳性者较抗HGV阴性者轻。提示:HGV可引起急、慢性肝炎,在非甲—戊型肝炎中占有一定比例,但不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正常成人庚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调查袁锦丽(广西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桂林市541001)关键词庚型肝炎病毒(HGV);庚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GV);感染;血清学1995年美国Abbot公司的Kim等及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的Bradley等...  相似文献   

11.
用RT-PCR(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丙型肝炎病毒5’端非编码(5’NCR)序列,246例肝炎患者中HCV RNA(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阳性者45例,阳性率18.3%(45/246),凡阳性者用酶联免疫法测定-HCV(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其中24例测到抗-HCV,阳性重叠率53.3%(24/45),和RT-PCR法检测HCV RNA,能在抗-HCV转阳以前检出HCV RNA,更早地确诊丙型肝  相似文献   

12.
用RT-PCR(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丙型肝炎病毒5′端非编码(5′NCR)序列,246例肝炎患者中HCVRNA(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阳性者45例,阳性率18.3%(45/246),凡阳性者用酶联免疫法测抗-HCV(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其中24例测到抗-HCV,阳性重叠率53.3%(24/45),用RT-PCR法检测HCVRNA,能在抗-HCV转阳以前检出HCVRNA,更早地确诊丙型肝炎。  相似文献   

13.
七株急性散发性戊型肝炎病毒部分核苷酸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比较我国流行性和散发性戊型肝炎病毒(HEV)的部分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及其与戊型肝炎流行的关系。方法应用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法(RT-nPCR)从急性散发性戊型肝炎病人血清中扩增HEV开放读码框架2(ORF2)cDNA,并用SequenaseVersion2.0DNA序列分析试剂盒,经双脱氧核苷酸DNA链末端终止直接测序法测定RT-nPCR扩增产物的核苷酸序列。结果从深圳、长春、杭州、西安、北京5个城市41份急性散发性戊型肝炎病人血清中获得28株HEVORF2cDNA,对其中7株进行了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它们与HEV墨西哥株(M)的同源性为78.9%~80.2%;与HEV缅甸(B)流行株(Ep)的同源性为93.1%~95.1%;与HEV缅甸(B)散发株(Sp)的同源性为92.3%~94.2%;与HEV中国新疆流行株CH1.1同源性为96.5%~98.9%;7株散发性HEV间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5.7%~100%。结论该7株散发性HEV与HEV(B)和HEVCH1.1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较高,均属同一亚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瘐型肝炎病毒的国内外研究历史及在分子生物学特征和实验室诊断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方法:以瘐型肝炎病毒(GBvirus C/hepatitis G virus)作为检索词,通过微机,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和MEDLINE光盘数据库中检索95年以后庚型肝炎病毒研究方面的有关文献,并查阅原文,认真综合分析,结果:庚型肝病毒是1995年发现的一种新病毒,因其可能与人类肝炎相关,而引起生物医学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国内外已生并测定了不同庚型肝炎病毒株的全基因组序列,陆续开展了其分子生物学特征和实验室诊断方面的研究,并初步建立了检测HGV感染的RT-PCR法及酶联免疫法,结论:庚型肝炎病毒的有些基因结构与功能,基因变异与分型还不能完全定论,RT-PCR检测方法和酶联免疫法的灵敏度或特异度还相对较低,尚需进一步研  相似文献   

15.
目的将重组丁型肝炎病毒基因组作为乙型肝炎病毒特异性核酶的载体,探讨解决核酶在实际应用中的保护性运载、靶向性和特异性问题。方法设计了乙型肝炎病毒特异性锤头型核酶结构,采用重组引物,结合“不对称PCR”和“MegaPrimerPCR”方法将所设计的锤头型核酶基因替代插入到了型肝炎病毒基因组5'端高变区,重组体经PCR初步鉴定后,克隆到T载体(pTAdv)T7启动子下游,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序列测定分析。结果与结论证实该重组作为预期的乙型肝炎病毒特异性核酶-丁型肝炎病毒基因组重组体,为进一步的体外切割和细胞内与乙型肝炎病毒相互作用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正常人肝细胞中HBV—PHSA受体基因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根据乙型肝炎病毒(HBV)adr型PrdS2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一对聚合酶链反应(PCR)引物,经特异性试验后,用于扩增正常人肝细胞中多聚人白蛋白受体(PHSAr)基因转录产物。结果:RT-PCR及RNA-PCR扩增结果均为阳性,而相应骨骼肌总RNA扩增结果呈阴性,提示乙型肝炎病毒PreS2区与PHSAr基因外显子序列具有一定程度的同源性;同时表明PHSAr基因在肝组织中处于表达状态,而对HBV不  相似文献   

17.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了114例传染科门诊病人血清HBV-DNA,并与HBV有关的血清学标志(HBVM)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92和JHBsAg(+)病例中,PCR检测HBV-DNA阳性者50例,占54.34%;在28例HBeAg(+)病例中,PCR检测HBV-DNA阳性者26例,占92.86%;在20例HBVM均为阴性的病例中,PCR检测HBV-DNA阳性者有6例,占30.00%。证明PCR法检测HBV-DNA较用ELISA法检测抗原一抗体更加灵敏、可靠。  相似文献   

18.
①目的 通过核衣壳蛋白区(C区)基因序列分析,对丙型肝炎病毒(HCV)山东分离株进行定型。②方法 应用反康 套式聚合酶链反应(RT-nested-PCR)方法,从山东省HCV抗体阳性血清听主增出HCV C区基因的一个片段(432bp),对其进行TA克隆及测序,并通过DNASIS软件和Genebank进行序列分析。③结果此分离株与基因型1b的HCV分离株同源性最高,与4个已知1b型分离株的核苷酸相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明确了解中国不同地区(广东,云南,香港)庚型肝炎病毒(HGV)株5‘端非编码区(NCR)序列的差异。方法:采用逆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从广东省2例,云南省1例,香港3例共6例HGV感染者血浆中扩增HGV5’NCR cDNA片段,为238bp,PCR产物纯化后直接经对脱氧链末端终止法测定核苷酸序列。结果:中国HGV株间5‘NCR相应序列的同源性介乎92.93% ̄97.98  相似文献   

20.
干扰素治疗丙型肝炎效果随访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型与干扰素治疗后HCVRNA阴转远期效果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反转录PCR(RT-PCR)方法。结果:干扰素治疗后,经过18mo-26mo的随访,Ⅱ-1b型HCVRNA持续阴转率为20.0%;Ⅲ/2a型为70.0%,两型疗效相差非常显。结论;干扰素治疗丙型肝炎的疗效与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有关,对Ⅲ/2a型的疗效优于Ⅱ/1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