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腹腔镜手术因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等优点,在短时间内得到广泛开展。已有不少学者将腹腔镜技术用于肝脏外科手术。文献报告的有:腹腔镜肝部分切除,肝囊肿开窗引流,肝脓肿引流,肝动脉结扎等手术。1996年3月我们对不能切除的晚期肝癌1例进行了腹腔镜肝动脉结扎、肿瘤内无水酒精注射及门静脉系统内置植入式化疗泵(Drug Delivery System,DDS)的综合性手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应用腹腔镜技术为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施行了肝叶切除,为2例肝癌施行了肝动脉结扎。结果表明,腹腔镜肝脏肿瘤切除及肝动脉结扎具有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在梗阻性黄疸时,不同范围肝切除联合肝动脉切除对肝细胞再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155只雄性SD大鼠行胆总管结扎制备梗阻性黄疽模型,5 d后二次手术分为:胆肠再通内引流组;肝切除(42%、70%)联合胆肠再通内引流组;肝切除(42%,70%)联合肝固有动脉切除、胆肠再通内引流组.动态观察二次手术后24 h、72 h、7 d肝组织HGF、bcl-2 mRNA含量及蛋白表达、肝细胞增殖和凋亡指数的变化,并统计各组死亡率.结果 高胆红素血症、行胆肠冉通内引流的同时,大鼠肝切除或肝切除联合肝动脉切除后,肝再生均受抑制,凋亡增多;较之肝切除组和42%肝切除联合肝固有动脉切除组.70%肝切除联合肝固有动脉切除组术后肝组织HGF、bcl-2 mRNA含量显著减少,肝细胞再生明显受抑而凋亡显著增多,死亡率显著增高(P<0.05).结论 高胆红素血症时,肝切除量是影响大鼠肝切除联合肝动脉切除实施安全性的重要因素,42%肝切除联合肝固有动脉切除、胆肠再通内引流,对肝细胞再生和凋亡影响较小,安全町行;70%肝切除联合肝动脉切除、胆肠再通内引流后肝细胞再生显著受抑制,凋亡增多,死亡率高,应避免实施.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技术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周伟平  陈汉 《普外临床》1994,9(4):224-225
应用腹腔镜技术为1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施行了肝叶切除,为2像直癌施行了肝动脉结扎。结果表明,腹腔镜肝脏肿瘤和及肝动脉结扎具有技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联合手术2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腹腔镜联合手术国内外报道很少。近一年来我们进行了探讨,共完成联合手术21例。它更能体现腹腔镜手术的优越性,现重点讨论手术方法及适应证。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腹腔镜联合手术21例。其中腹腔镜胆囊切除+阑尾切除(LC+LA)17例,腹腔镜右斜疝修补+左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肝囊肿开窗引流1例,腹腔镜胆  相似文献   

6.
肝动脉分支动脉瘤4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动脉分支的动脉瘤的诊断和处理。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行肝动脉插管血管造影(DSA,digitalsubtraction angiography)及栓塞(TAE),1例行腹腔镜下肝动脉结扎,另2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1例行2次TAE。结果经B超、CT结合DSA诊断为胃十二指肠动脉动脉瘤1例,其余3例均因出血行DSA发现。胃十二指肠动脉动脉瘤患者先采用TAE治疗,胃十二指肠动脉远端栓塞完全,近端可疑有血流,在全气腹条件下完成腹腔镜下肝总动脉结扎。3例患者因出血采用TAE治疗,1例出血停止。另2例分别于7d和31d后出血,1例行TAE治疗后停止,另1例行手术切除和肝右动脉结扎治疗。结论TAE是治疗肝动脉及分支动脉瘤的首选方法。对较大或易出血者可行瘤体切除及肝动脉结扎。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1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的方法与使用价值。方法 完全腹腔镜下行肝部分切除19例,包括肝血管瘤、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肝内胆管狭窄并结石等.断肝方法采取超声刀、普通电刀、DignSure结扎速高能电刀、钛夹、线型切割吻合器、缝合等方法,切除的标本装入标本袋从扩大的脐部穿刺口取出。结果 全部顺利完成手术,包括肝左外叶切除及左右肝叶的非规则部分切除术等.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80(80~320)min。术后住院5~10d.手术出血100(1~400)ml。均未输血,轻微胆汁漏1例。结论 在经过选择的病例中,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是一项有前途的微创外科技术,具有安全、创伤小、手术野清晰、出血少、术后恢复时间较常规开腹手术明显缩短等优点,对于有丰富腹腔镜手术经验和开腹肝手术经验的医生,腹腔镜肝叶切除治疗是可行的,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手术完成左半肝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腹部Trocar的置放同LC,剑突下Trocar的置放于左肋弓下距中线3cm。CO2气腹压力10~12mmHg。超声刀切断镰状韧带、冠状韧带、做左三角韧带,切除胆囊。肝门血流阻断方式分别采用间歇性阻断2例、不阻断7例、选择性阻断23例。从胆囊窝中点向肝门左侧方向,应用超声吸引刀、双极电凝等器械向肝实质内分离至肝门左侧方。解剖左肝管、左门静脉横部后,将其分别结扎切断。肝内分离结扎切断肝左静脉,切除左半肝。结果 32例均行左半肝切除、胆道探查、T管引流术。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50~390min,平均190min。出血量280~1100ml,平均550ml。术后胆漏3例,引流治愈。1例术后4d肝创面急性大出血,腹腔镜下止血成功。多发性肝脓肿1例,反复超声引导下肝穿,术后6个月治愈。膈下脓肿1例,超声引导下穿刺治愈。32例随访6~12个月,均健在,无复发。结论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可行,术后恢复快,但行此类手术应慎重,一要具备相应的设备器械,二要有开腹肝切除和腹腔镜手术经验的医师行此手术。  相似文献   

9.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1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7月~2012年1月16例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经脐置入多孔道trocar,曲线形腹腔镜器械先切除胆囊并使用推结器丝线打结结扎胆囊动脉及胆囊管,然后行阑尾切除,4例由脐孔行拖出式阑尾切除,12例应用常规腹腔镜器械切除阑尾并使用推结器丝线打结结扎阑尾动脉及阑尾根部。结果 16例均获成功,未放置引流。手术时间60~150 min,平均80.4 min,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使用专用器械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安全、可行,但较传统腹腔镜手术操作困难,需要有一个学习曲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在正常及高胆红素血症情况下,大鼠70%肝切除联合肝固有动脉切除对肝功能、肝细胞能量代谢以及肝再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雄性成年SD大鼠133只,将其中40只分为2组,每组20只,均行胆总管-十二指肠插管桥接,同时行70%肝切除或70%肝切除联合肝固有动脉切除.另87只行胆总管结扎制备梗阻性黄疸模型.5 d后手术分为70%联合肝切除胆肠再通内引流组,及70%肝切除联合肝固有动脉切除、胆肠再通内引流2组.动态观察术后24 h、72 h、7 d肝功能和肝细胞能量代谢、肝组织HGF和bcl-2 mRNA含量及其蛋白表达、肝细胞增殖指数和凋亡指数的变化,并统计各组死亡率.另取6只作为假手术组,测定术后0 h肝功能和肝细胞能量指标.结果 正常大鼠能够耐受70%肝切除联合肝动脉切除,术后肝细胞能量代谢和肝功能迅速恢复正常,肝再生良好.高胆红素血症时,大鼠术后肝再生受抑制,细胞凋亡增多.较之70%肝切除组,70%肝切除联合肝固有动脉切除组对肝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更为显著,术后肝功能恶化,肝组织HGF和Bcl-2 mRNA含量显著减少,肝再生明显受抑制,细胞凋亡增多,死亡率显著增高(P<0.05).结论 正常大鼠70%肝切除联合肝动脉切除术后肝再生不受影响,高胆红素血症时,70%肝切除联合肝动脉切除的大鼠死亡率高,因此术前引流减黄应是必要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左肝叶切除27例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腹腔镜左肝叶切除术的安全性,总结该术式的治疗经验。方法2006年2月至2007年9月对肝内胆管结石21例,肝血管瘤6例行腹腔镜左肝叶切除术。手术方式包括左半肝切除7例,左肝外叶切除20例。在腹腔镜下利用彭氏多功能解剖器(POMD)钝性解剖显露左门静脉、左肝动脉,完成区域性血流阻断。结果27例腹腔镜肝切除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平均(182±22)min,平均出血量(224±87)ml,手术前后肝功能无显著变化。2例胆漏,1例肝内胆管小结石残留。平均住院时间(7±0.9)d。结论腹腔镜左肝叶切除术不但具微创的优点,而且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2.
经腹腔镜脾动脉结扎治疗脾破裂1例梁久银,徐义仁,李志祥,刘云芳,王新亭(武警安徽省部队医院外一科合肥230041)在完成2千余例腹腔镜胆囊切除及系列腹腔镜手术的基础上,我们成功地施行了1例腹腔镜下牌动脉结扎治疗脾破裂,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不使用钛夹的特点(或优点)。方法我科自2001年3月~2006年2月对21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采用镜下腔内丝线结扎替代钛夹结扎胆囊动脉、胆囊管。结果全部病例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无术后大出血、胆瘘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借助镜下腔内器械丝线结扎,不使用钛夹,手术安全可靠,操作简单,费用低廉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腹腔镜阑尾炎手术后再手术的原因,探讨腹腔镜阑尾炎手术中应注意的事项.方法 2003年5月~2013年3月,发生11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再手术.急性阑尾炎10例,慢性阑尾炎1例.再手术原因:腹腔脓肿4例,回盲部肿瘤1例,腹腔大出血并休克1例,腹膜后血肿1例,小肠漏1例,肠粘连1例,盆腔炎1例,胰腺炎1例.经保守治疗无效,8例行腹腔镜探查,3例开腹探查.结果 二次手术均成功.腹腔脓肿4例行腹腔镜脓肿清洗引流,腹腔大出血并休克1例行腹腔镜探查腹壁下动脉结扎,肠粘连1例行腹腔镜探查粘连带松解,盆腔炎1例行腹腔镜盆腔冲洗引流+抗感染治疗,胰腺炎1例行腹腔镜胰腺被膜打开胰腺周围置管引流;小肠漏1例行腹腔镜探查+开腹小肠肠管部分切除吻合术,腹膜后血肿1例行开腹探查阑尾动脉结扎,回盲部肿瘤1例行开腹右半结肠切除术(病理高分化腺癌).术后7~21天痊愈出院.结论 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后再手术的原因为:术前术中漏诊、误诊;术中脓液清洗不彻底,术后引流不通畅致腹腔脓肿形成;术中操作不规范,致腹壁下血管、阑尾动脉出血.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应注意规范操作,术中应探查仔细,防止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可行性。方法8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均在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其中7例同时行腹腔镜左肝外叶切除,1例行左半肝切除。结果8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285.00±37.42)min;术中出血(306.25±29.73)mL,手术后无并发症,住院时间(7.88±1.36)d;残石率0。结论腹腔镜肝叶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疗效好、安全,联合胆道镜取石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6.
随着腹腔镜肝切除技术的发展与推广,腹腔镜肝切除中的一些难点,如术中出血的控制、解剖性肝切除、巨大肝癌切除、腹腔镜下联合肝脏分割与门静脉支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ALPPS)等方面均基本解决。术中超声与荧光染色技术也得到普及。本文就上述问题做一概述,并对腹腔镜肝切除未来发展提出思路,以进一步推动我国腹腔镜肝切除的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双侧髂内动脉结扎、瘤体前方组织分离、裸化后进行骶骨肿瘤切除的价值和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骶骨肿瘤患者行腹腔镜下双侧髂内动脉结扎、骶骨肿瘤前方组织分离后瘤体切除的临床资料。结果骶骨肿瘤均被顺利切除,术中出血500—1900ml,平均800ml。所有患者均获得3—25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1个月。其中1例患者术后2个月复发(为尤文肉瘤,术后拒绝行放、化疗),1例转移性骶骨肿瘤于术后9个月死于脑转移,其余未出现复发。结论腹腔镜下双侧髂内动脉结扎、瘤体前方组织分离后行骶骨肿瘤切除,不仅可明显减少手术出血及瘤体切除的难度,而且手术创伤小,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联合手术21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手术的优势及其适应证。方法:自1992年5月至2002年2月开展腹腔镜手术488例中21例联合手术,其中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与胆囊切除7例;腹腔镜肝囊肿开窗引流与胆囊切除术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与阑尾切除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与腹腔镜辅助脾切除2例;腹腔镜假性胰腺囊肿切除与胆囊切除1例;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与胆囊切除与右肾囊肿开窗引流1例;腹腔镜右卵巢囊肿切除与胆囊切除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与边缘型小肝癌切除1例。结果:21例均顺利完成联合手术,无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联合手术拓宽了腹腔镜手术领域。  相似文献   

19.
免T管腹腔镜辅助肝切除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1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放置T管的腹腔镜辅助肝切除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11例左肝内胆管结石,其中合并胆总管结石8例,胆囊结石5例。采用腹腔镜辅助规则肝切除,均经左肝管残端插入电子胆道镜肝外胆管取石和右肝管探查,不切开胆总管,不放置T管引流。结果 11例手术均获得成功,其中腹腔镜辅助肝左外叶切除5例,左半肝切除6例。手术时间110~150min,平均128min;术中出血50~150ml,平均95ml。术后无并发症。术后住院5~10d,平均7d。11例随访2~16个月,平均7.6月,优10例,良1例,无结石残留、复发。结论 腹腔镜辅助左肝切除、经左肝管残端胆道镜取石,不放置T管,有利于降低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是可供选择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肝脏血流控制的方法及其可行性.方法 对38例不同肝脏疾病患者采用不同肝脏血流控制方法行肝叶切除,采用入肝血流阻断17例,半肝血流阻断13例,患侧肝动脉结扎6例,保留健侧肝动脉血供的入肝血流阻断法2例;联合肝左静脉结扎16例.结果 中转开腹2例,其余均获得成功,无死亡病例.结论 在腹腔镜肝切除手术中,肝脏血流控制方法较多,应根据肝脏病变位置、患者情况以及术者经验灵活选择血流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