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孕酮、β亚单位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对早期先兆流产保胎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陕西省宝鸡市人民医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70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经保胎治疗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结果分为治疗成功组82例和治疗失败组88例,对比两组停经12周时的血清孕酮、β-HCG水平。分析早期先兆流产保胎治疗结局的影响因素,两组治疗后血清孕酮、β-HCG阳性率以及血清孕酮和β-HCG联合检测对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于停经第12周时,治疗成功组的血清孕酮和β-HCG均高于治疗失败组(P0.05)。经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孕酮和β-HCG阳性是早期先兆流产保胎结局的保护因素。保胎治疗成功组的血清孕酮、β-HCG阳性率均高于治疗失败组(P0.05)。血清孕酮和β-HCG联合检测在对妊娠结局预测中,其特异度、敏感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5.33%、82.63%、88.24%,假阳性预测值和假阴性预测值分别为4.27%、17.37%。结论血清孕酮和β-HCG联合检测可作为预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保胎结局的重要指标,且特异度、敏感度和准确率均较高,进而对预测保胎治疗结果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孕酮和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β-HCG)对早期妊娠结局的预测意义.方法:2011年1月-2012年10月在上海市普陀区人民医院就诊的停经35~45 d的确诊妊娠且B超检查显示子宫内外均无妊娠迹象的孕妇280例,检测血清孕酮和β-HCG水平,随访并根据妊娠结局分为正常妊娠组、先兆流产组、难免流产组和异位妊娠组.结果:正常妊娠组、先兆流产组血清孕酮及β-HCG水平明显高于难免流产组和异位妊娠组(P<0.05).血清孕酮>20 ng/mL组无患者发生难免流产或异位妊娠.妊娠早期血清孕酮水平越低,妊娠结局不良的风险越高;孕酮<10ng/mL组无正常妊娠患者,难免流产及异位妊娠患者比例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5).48 h β-HCG上升理想的孕妇较上升不理想的孕妇宫内妊娠结局良好的比例高,难免流产及异位妊娠比例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早期联合检测血清孕酮和48 h β-HCG上升水平对妊娠结局的预测及指导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绒毛膜下血肿(SCH)联合血清孕酮、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预测早孕期结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12月因先兆流产来我院检查的324例患者,行超声检查及血清孕酮、β-HCG检测,随访至孕14周,观察其妊娠结局,其中治疗后继续妊娠者为先兆流产组(n=254),发展为难免流产者为流产组(P < 070)。比较组间的孕酮、β-HCG水平以及SCH阳性率差异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孕酮与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对流产的预测价值。结果流产组血清孕酮、β-HCG水平明显低于先兆流产组,流产组患者SCH阳性率明显高于先兆流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血清孕酮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95%CI:0.85~0.94),当cut-off值为18.5时,其预测流产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2.5%和74.3%。血清β-HCG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95%CI:0.84~0.94),当cut-off值为6926时,其预测流产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78.6%和92.9%。血清孕酮、β-HCG及SCH阳性联合检测预测先兆流产结局的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0.8%、98.3%、97.1%和80.8%。结论超声SCH和血清孕酮、β-HCG水平对预测先兆流产患者早期妊娠结局具有一定的价值,三者联合检测可提高预测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1):3777-3778
目的探讨孕酮、β-HCG、CA125联合检测对早期先兆流产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单胎孕妇124例,根据妊娠结局分为观察1组52例(先兆流产经治疗后继续妊娠)、观察2组17例(难免流产)和对照组55例(正常妊娠孕妇),采取化学放光法测量孕酮、β-HCG、CA125水平,观察三项指标对早期先兆流产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2组血清孕酮、β-HCG水平低于观察1组、对照组,观察1组血清孕酮、β-HCG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CA125水平高于观察1组、对照组(P0.05),观察1组CA125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保胎后的结局为金标准,难免流产17例,继续妊娠52例,3个指标联合检测的各项诊断指标均较各指标单独检测明显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兆流产孕妇CA125水平明显升高,孕酮、β-HCG水平明显下降,而三个指标联合检测,对于早期先兆流产结局的预测准确性更高,值得于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5.
血清孕酮与β-HCG联合检测预测先兆流产结局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血清孕酮与β-HCG联合检测在预测早期先兆流产结局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172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血清P与β-HCG进行检测,并与追踪到的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果:联合检测β-HCG值及P值预测先兆流产继续妊娠的敏感性(82.81%)高于孕酮单独检测(56.25%),二者水平都升高(P≥30 nmol/L且β-HCG≥50 mIU/ml)则妊娠继续,二者水平有任何1个偏低则继续妊娠的可能性小,联合检测优于孕酮单独检测(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孕酮与β-HCG,可以更好预测先兆流产患者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探讨怀孕早期孕妇的血清孕酮及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在早期先兆流产中具有的临床意义和价值. 方法 选取孕龄6-9周的孕早期孕妇221例,根据妊娠的结果将其分为继续妊娠组92例、最终流产组61例和健康对照组68例,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分别对血清中的孕酮P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进行检测. 结果 孕6~9周继续妊娠组各孕周P及β-HCG水平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最终流产组各孕周P及β-HCG水平均显著低于继续妊娠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孕酮水平变化同β-HC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孕6~9周时血清P和β-HCG水平检测是孕妇早期先兆流产判定的有效手段,两者联合应用对先兆流产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先兆流产患者孕早期血清孕酮、雌二醇和尿完整型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I-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相关蛋白(HCGRP)变化及其妊娠结局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5月收治的先兆流产98例,按照孕12周超声检查妊娠结局将其分为正常妊娠组(60例)和难免流产组(38例)两组。观察比较两组保胎前和保胎6、9周时血清孕酮、雌二醇水平和尿I-HCG/HCGRP,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先兆流产患者妊娠结局影响因素。结果保胎6和9周时,血清孕酮和雌二醇水平两组均较保胎前升高,且正常妊娠组高于难免流产组;保胎9周时,血清孕酮和雌二醇水平两组均较保胎6周时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保胎6和9周时,尿I-HCG/HCGRP阳性2所占比例两组均较保胎前降低,正常妊娠组低于难免流产组;保胎9周时,尿I-HCG/HCGRP阳性2所占比例两组均较保胎6周时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宫内大血肿、黄体功能不全及血清孕酮异常、血清雌二醇异常、尿I-HCG/HCGRP阳性2表达为影响先兆流产患者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或P0.01)。结论孕早期血清孕酮、雌二醇异常和尿I-HCG/HCGRP阳性2表达是影响先兆流产患者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可通过监测孕早期血清孕酮、雌二醇和尿I-HCG/HCGRP动态变化预测先兆流产患者妊娠结局,以判断是否继续妊娠。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血清pHCG及孕酮检测在先兆流产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2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早孕患者90例,将孕期4-6周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其临床表现分为正常妊娠组、先兆流产组和流产组,每组各30例,在妊娠第4、5、6周,测定和比较3组孕妇血清孕酮和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结果在妊娠第4、5、6周,3组孕妇孕酮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问差异P〈0.05),流产组显著低于先兆流产组(P〈0.05),先兆流产组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P〈0.05),而不同时点孕酮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内差异P〉0.05);3组孕妇之间、不同时点之间β-HCG水平差异和不同组与不同时点的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组间差异、组内差异、交互作用P均〈0.05),流产组孕妇β-HCG水平显著低于先兆流产组(P〈0.05),先兆流产组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P〈0.05)。结论在妊娠早期,血清孕酮和β-HCG水平可作为反映胎儿状态和胎盘功能的重要指标以及早期诊断先兆流产的辅助指标,对孕妇血清孕酮和β-HCG水平的监测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及孕酮的动态监测对早孕不良结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5月于重庆市渝北区妇幼保健院就诊的212例早孕不良结局患者,根据不良结局类型分为先兆流产组(78例)、稽留流产组(65例)、异位妊娠组(69例)。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初次就诊的血清β-HCG、孕酮水平,并于48h后复查,比较分析各组血清β-HCG水平与倍增时间,以及孕酮水平与分布情况。结果初次及48h后血清β-HCG水平比较,从高到低依次为先兆流产组、稽留流产组、异位妊娠组,其中先兆流产组与稽留流产组和异位妊娠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β-HCG倍增时间比较,从低到高依次为先兆流产组、稽留流产组、异位妊娠组,其中异位妊娠组与先兆流产组和稽留流产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酮水平比较,从高到低依次为先兆流产组、稽留流产组、异位妊娠组,其中异位妊娠组初次孕酮水平与先兆流产组和稽留流产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9.23%的先兆流产组患者初次孕酮水平高于79.25nmol/L,无一例低于15.85nmol/L者,而稽留流产组与异位妊娠组初次孕酮水平低于15.85nmol/L者分别占32.31%、44.93%。结论动态监测血清β-HCG与孕酮水平在预测和诊断早孕先兆流产、稽留流产及异位妊娠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 CG)和孕酮检测在先兆流产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240例早孕孕妇分为正常妊娠组(n=76)、先兆性流产组(n=87)和流产组(n=77)。比较3组孕妇血清孕酮和β-h CG水平。结果妊娠第4、5、6周,流产组孕妇的血清孕酮水平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先兆性流产组孕妇的血清孕酮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P0.05);妊娠第4周时,3组孕妇血清β-h CG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妊娠第5、6周,3组孕妇血清β-h CG水平均显著上升(P0.05),且流产组孕妇的血清β-h CG水平显著低于先兆流产组(P0.05),先兆流产组的血清β-h CG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P0.05)。结论妊娠早期孕妇的血清β-h CG水平和孕酮水平可作为辅助诊断先兆妊娠和预测妊娠结局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复发性流产患者雌激素、孕酮、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进行联合动态监测,评估先兆流产的预后,探讨其在习惯性流产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孕妇妊娠结局分为正常妊娠组和异常妊娠组,正常妊娠组62例,异常妊娠组58例。采集孕4~周、孕5~周、孕6~周、孕7~周、孕8~周、孕9~周孕妇血清并对血清雌二醇、孕酮及β-HCG进行测定。结果正常妊娠组血清雌二醇、β-HCG与孕周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同孕周下,正常妊娠组与异常妊娠组相比,β-HCG与血清雌二醇多数有显著差异。结论在早孕期动态监测孕妇血清雌二醇与β-HCG是预测复发性流产患者再次妊娠结局有价值的生化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而利用孕酮预测复发性流产患者再次流产的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联合监测孕妇的血清(CA125)、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探讨其水平在先兆流产保胎中的影响与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7月在我院接受保胎治疗的116名孕妇作为观察对象。根据自然流产、继续妊娠这两种结局,分为流产组(32例)和妊娠组(84例),同时选择68例正常妊娠孕妇作为对照组观察对象,3组均进行血清CA125(KU/L)、β-HCG (IU/L)含量检测,分析其对先兆流产的影响作用。结果流产组与妊娠组孕妇的血清CA125值分别为55.72±16.33KU/L、33.88±9.17KU/L,二者均比对照组(24.72±6.53)KU/L高,比较差异显著(P<0.05)。流产组及妊娠组的β-hCG值分别为5699.13±1439.05IU/L、43002.88±10615.50IU/L,与对照组的β-hCG值(90830.13±14701.94IU/L)比较,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孕妇的CA125值和β-HCG值是负相关关系。先兆流产孕妇血清CA125持续升高并出现β-HCG明显降低,提示存在先兆流产的不良结局,临床要加强这两项指标的监测,以实施及时的保胎治疗,改变妊娠结局,提高先兆流产保胎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0):3734-3736
目的探讨血清孕酮、β-HCG联合检测在早期先兆流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128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根据妊娠结局将其分为先兆流产组86例和流产组42例,另选同期于我院行孕检的健康孕妇80例为对照组。检测三组血清孕酮及β-HCG含量,分析血清孕酮及β-HCG检测对早期先兆流产评估的临床意义。结果先兆流产组和对照组的血清孕酮值及β-HCG含量显著高于流产组(P0.05),对照组血清孕酮值及β-HCG含量高于先兆流产组(P0.05);当血清孕酮含量≥12.2ng/ml,β-HCG≥5000m IU/ml时,患者继续妊娠的可能性更大,保胎成功率更高(P0.05);血清孕酮、β-HCG联合检测灵敏度明显高于孕酮、β-HCG单独检测(P0.05),血清孕酮、β-HCG单独及联合检测方式的特异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孕酮与β-HCG联合检测对早期先兆流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可及时有效的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不同妊娠结局者妊娠早期相关激素水平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择早期单胎妊娠妇女314例,随访至孕3个月.采用化学发光分析法检测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雌二醇及睾酮.根据妊娠结局及临床症状进行分组,比较不同妊娠结局者早期妊娠相关激素水平的变化规律.结果 正常妊娠组167例(53.18%);异常妊娠组147例(46.82%),其中先兆流产继续妊娠组102例(69.39%),难免流产组29例(19.73%),胚胎停育组16例(10.88%);正常妊娠组血清雌二醇水平高于先兆流产继续妊娠组、难免流产组及胚胎停育组[(3 104.6±1 507.1)、(2 361.0±1 057.9)、(1 250.0±624.5)、(1465.7±724.4) p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正常妊娠组血清β-HCG、雌二醇及睾酮水平与孕周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7、0.62、0.24,P均<0.05),孕酮水平与孕周无相关性(r=0.15,P=0.06).结论 动态检测孕早期血清β-HCG、孕酮、雌二醇及睾酮可以指导临床医师保胎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黄体酮联合检查预测早孕先兆流产结局的价值.方法 将早孕先兆流产120例病例根据保胎治疗后的妊娠结局分为两组,即保胎成功组78例、保胎失败组42例,分别检测治疗前后两组血清中EMAb,β-HCG及黄体酮的含量,以评价早孕先兆流产的预后.结果 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EMAb阳性率,保胎成功组为7.69%,保胎失败组为38.10%,保胎成功组中EMAb阳性率低(P<0.05);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β-HCG及黄体酮水平,在治疗前后保胎成功组均较保胎失败组高(P<0.05);两组患者经保胎治疗后血清β-HCG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而黄体酮无明显变化.结论 EMAb、β-HCG、黄体酮联合检查可更准确预测先兆流产结局,为临床诊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P)、雌二醇(E2)对预测早期先兆流产结局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孕龄在5~9周的单胎、自然受孕先兆流产孕妇,根据妊娠结局分为继续妊娠组(76例)、妊娠失败组(54例);另取同期103例同孕周、单胎、自然受孕、无任何并发症的正常妊娠者纳入健康对照组。各组再根据孕周分为5亚组。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分别动态测定各亚组孕妇血清β-HCG、P、E2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正常妊娠的各亚组与继续妊娠的各亚组中动态监测β-HCG、E2水平呈明显递增趋势,而P水平变化表现为相对平稳;妊娠失败中各亚组β-HCG、P、E2水平均较另外两组低,且3项指标的增长缓慢或不增长。结论血清β-HCG、P、E2水平低,及其水平增长缓慢或不增长,孕妇发生流产概率高,动态联合监测β-HCG、P、E2水平能预测早期先兆流产结局。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P)、糖类抗原125(CA125)联合检测对于预测先兆流产结局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于我院妇产科2017年1月~2018年9月收治的66例先兆流产患者,根据妊娠结局分为继续妊娠组35例,难免流产组31例,同时选取同期50例正常妊娠孕妇为对照组,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β-HCG、P、CA125,分别比较三组上述指标水平。结果难免流产组血清β-HCG、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及继续妊娠组,难免流产组血清CA125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及继续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个指标联合检测对妊娠结局的预测的灵敏度高于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度和准确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β-HCG、P、CA125联合检测可提高难免流产的诊断准确性,有助于预测先兆流产的结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α-L岩藻糖苷酶(AFU)、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和孕酮在先兆流产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该院收治的120例异常妊娠患者,按妊娠结局分为妊娠失败组(45例)和继续妊娠组(75例)。选取该院健康体检孕妇60例为对照组。采用Beckman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和日立7600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AFU、β-HCG和孕酮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妊娠失败组血清AFU、β-HCG和孕酮水平低于继续妊娠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β-HCG诊断先兆流产的灵敏度(76.1%)、特异度(80.1%)和准确性(72.2%)均优于AFU和孕酮。联合检测血清AFU、β-HCG和孕酮的灵敏度(87.5%)、特异度(87.3%)和准确性(96.8%)均优于单一指标。结论联合检测血清AFU、β-HCG和孕酮更有助于先兆流产的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妊娠早期血清孕酮及血HCG检测对预测妊娠结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早期妊娠孕妇270例为研究对象,均行血清孕酮及血HCG检测。根据妊娠结局分为先兆流产妊娠结局良好组(良好组)60例、先兆流产妊娠结局不良组(不良组)60例、早期妊娠正常组150例(对照组)。比较3组孕妇血清孕酮及HCG水平,观察不良组以孕酮、HCG单独和联合预测的准确性、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良好组和不良组血清孕酮及HC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良好组血清孕酮及HCG水平明显低于不良组(P0.05)。不良组以孕酮+HCG联合检测的准确性、敏感性明显高于单独检测,单独孕酮、HCG检测准确性、敏感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的特异性明显高于孕酮单独检测(P0.05),高于单独HCG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妊娠结局孕妇的血清孕酮及血HCG水平具有一定的差异,妊娠早期检测血清孕酮及血HCG水平对妊娠结局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0.
选择在我院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137例妇女,经过医院给予的保胎治疗后通过统计学方法将其分为妊娠稳定组与妊娠失败组。随机于我院妇产科选择56例早孕妇女,作为正常妊娠组,采用静脉抽血法检测并比较这3组孕妇的血清孕酮水平。正常妊娠组的血清孕酮水平和妊娠稳定组相比差异不大,P0.05,与妊娠失败组相比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孕酮水平对于早期先兆流产结局的预测价值很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