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超氧物歧化酶(简称SOD)是催化超氧游离基(O_2~-)歧化反应的酶类,测定肺泡巨噬细胞(AM)的SOD含量,可探索有害粉尘对细胞毒作用。本实验应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测定SOD的活性,SOD的含量与氧的产生成线性关系,用Clark电极测定。因此对邻苯三酚基质的用量,邻苯三酚自氧化与pH、、温度的关系,方法的精密度,细胞数与SOD水平的关系及其应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一种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新技术──氧传感器肾上腺素自氧化法应用于妊娠早期孕妇绒毛及妊娠中期孕妇丰水细胞中SOD活性值的测定。其方法操作简便、省时。绒毛和丰水样品重视性变异系数分别为3.26%和3.05%。采样后4℃保存72h内测定,可保持最初测定值的94%。100例正常妊娠早期孕妇绒毛及50例正常中期妊娠孕妇丰水中SOD活性值测定结果表明,其SOD活性对数植的频数分布属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3.
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SOD活性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SOD活性是SOD型食品、化妆品效能的前提,SOD的测定方法主要分为化学法和免疫法.用本方法测定SOD活性具有灵敏、准确、简单、快速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一种新的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方法。利用SOD对肾上腺素自氧化的抑制作用,以电化学电极作为探针进行测定,仪器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方法精密度试验表明,同一样品10次测定的变异系数<3.2%。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2.5%~108.0%,检出限为0.2μg/ml。用该法测定了红细胞中SOD含量,结果令人满意,此方法适用于一般实验生应用。  相似文献   

5.
螺旋藻多糖对老龄小鼠脑和肝中SOD、MDA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螺旋藻多糖对老龄小鼠脑、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方法:SOD测定为黄嘌呤氧化酶法,MDA测定为硫代巴比妥酸法。结果:螺旋藻多糖可显著增强老龄小鼠脑和肝SOD活性,降低MDA含量。结论:螺旋藻多糖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生物机体细胞内天然的自由基清除剂其生物学意义已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人类红细胞 SOD 有数种,其主要形式是铜锌 SOD(CuZn—SOD)。微量元素 Cu、Zn 对维系 CuZn—SOD 的结构及其催化活性起着重要作用,血清中 Cu、Zn 水平与 CuZn—SOD 活性可能有一定的关系。我们对35例学龄前儿童血清 Cu、Zn、Cu/Zn 比值及红细胞 SOD 活性进行了测定、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木瓜粉 (BN)对脑梗塞患者红细胞 SOD、血清 NO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对象为分三组 :急性期、恢复期和对照组 ,每组均为 30例。分别测定了患者应用 BN治疗前及治疗后 14天及 6 0天时血清 NO、红细胞 SOD含量。结果急性期、恢复期和对照组在实验开始时 SOD酶活力是基本相同的 ,实验第 14天急性期和恢复期 SOD酶活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6 0天时急性期和恢复期 SOD酶活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急性期、恢复期实验前后 SOD3次结果 ,服用 BN6 0天较治疗前及治疗后 14天酶活力显著性增加 ,对照组实验前后 3次 SOD酶活力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服用 BN前后血清 NO无明显改变 ,对照组 3次测定结果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提示 BN可提高脑梗塞患者 SOD活性 ,具有抗脂质过氧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对77名接触尿素作业工人的外周血红细胞SOD活性(超氧化歧化酶)及血浆MDA(丙二醛)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尿素作业工人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增高,与  相似文献   

9.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是一种金属酶 ,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 ,是体内活性氧的清除剂 ,其活力的高低与衰老、肿瘤、炎症、内分泌失调和职业辐射损伤等因素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它已引起医学界的极大关注。因此 ,血液红细胞中SOD活力的测定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 ,由于受年龄、性别、个体差异及生理机能的影响 ,各地区、各类别人群SOD的含量水平有差异[1]。本文采用改进的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对兰州市 465名健康成年人红细胞中SOD活力进行了测定 ,以便了解和制订出健康成年人红细胞中SOD活性的含量水平 ,为临床的辅助诊断和科学研究提供…  相似文献   

10.
王炳花  张美荣  张玉东 《中国卫生产业》2012,(27):136+138-136,138
目的检测尘肺患者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并分析与之有关的因素。方法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分别测定92例尘肺病人、98例0+者和100例正常对照血清中SOD的活力。结果尘肺患者血清SOD的活力低于0+者,而0+者SOD活力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尘肺患者及0+者血清SOD活力均与接尘工龄有关。结论尘肺患者及0+者血清SOD活力降低,且与工龄呈负相关关系(P<0.05)。  相似文献   

11.
SOD基因表达与衰老的相关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SOD活性及SOD基因表达与衰老的相关性。方法 选用快速老化模型鼠 (SAM -P/ 8)进行试验 ,采用生物化学及RT -PCR方法 ,从亚细胞及分子水平上测定衰老过程中丙二醛 (MDA)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其基因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 SAM -P/ 8肝组织中SOD活性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降低 ;而MDA含量随年龄的增加逐渐增高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不同月龄SAM -P/ 8肝细胞中Cu -ZnSOD基因表达随年龄的增加Cu -ZnSODmRNA逐渐降低 (P <0 0 1)。结论 SOD活性与SOD基因表达的增龄变化有明显的相关性 ,SOD基因转录活性的降低可能是导致SOD活性降低的重要原因 ,表明SOD在衰老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2.
镉对作业工人RBC SOD活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羟胺发色法测定30例镉作业工人红细胞(RBC)溶血液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并用PEMS2.1统计软件作RBC SOD活性与血镉、尿镉浓度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镉作业工人RBC SOD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RBC SOD与血镉浓度呈一定负相关。提示:镉可能通过某种机制抑制或减弱了RBC DOS活性,加剧了超氧自由基对RBC的损害。  相似文献   

13.
金波  代雨荣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5):5575-5576
目的:调查围绝经期妇女血清雌二醇水平变化和其他相关生化指标的变化特点及其与衰老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酶动力学方法和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分别测定573例围绝经期妇女血清雌二醇、卵泡刺激素(F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碱性磷酸酶(ALP)水平。结果:围绝经期妇女雌二醇水平显著低于绝经前妇女(P<0.01)。围绝经期妇女ALP水平显著高于绝经前妇女(P<0.05)。SOD随增龄而逐渐下降。围绝经期妇女血清雌二醇水平与雌二醇/FSH呈明显负相关,与ALP和SOD相关性较好。结论:围绝经期妇女测定ALP能反映骨生成情况,测定血清雌二醇和SOD水平变化可反映组织老化及细胞生物膜的损伤变化过程,且与人类衰老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4.
氧化应激与自然流产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自然流产妇女蜕膜和血清中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维生素E(VitE)的测定,探讨氧化应激与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用化学比色法对30例自然流产妇女和20例正常早孕妇女蜕膜和血清中SOD、MDA及VitE进行测定。结果:与正常早孕妇女相比,自然流产妇女蜕膜和血清中MDA水平都升高(P<0.05),SOD、VitE水平却都下降(P<0.05,P<0.05)。结论:氧化应激与自然流产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肖文霞  马秀菊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0):1386-1387
目的:通过对自然流产妇女血清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维生素E(V itE)的测定,分析三个指标在自然流产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用化学比色法对30例自然流产妇女及20例正常早孕组妇女血清中SOD、MDA及V it E进行测定。结果:与正常早孕妇女相比,自然流产妇女血清中MDA水平升高(P<0.05),SOD、V it E水平却下降(均P<0.05)。结论:上述三个指标对于预防及治疗自然流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微量元素镉 硒对NIH小鼠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镉、硒对NIH小鼠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变化的作用。方法 :采用Oyanagui和贺锐的方法测定Cu—ZnSOD和Mn—SOD活性。结果和结论 :镉能使NIH小鼠内脏组织细胞的Cu—ZnSOD活性降低 ,Mn—SOD活性相应增高 ,硒能拮抗这种作用 ,从酶角度阐明了镉的致癌机理  相似文献   

17.
急性致衰老动物模型的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李云  杨素青  张军 《卫生研究》2002,31(4):290-291
为探讨一种快速简便的衰老动物模型 ,采用γ射线辐射SD大鼠后 ,测定其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与丙二醛 (MDA)的变化及给小鼠颈背部皮下连续注射D 半乳糖后 ,测定其SOD与MDA的变化。结果表明(1)γ 射线辐照法 :SOD活力 (nU ml)实验组为 15 3± 46 ,对照组为 2 0 2± 6 0 ;MDA的含量 (nmol ml)实验组为 2 70± 75 ,对照组为 2 5 3 2± 2 0 8。辐照后两组的SOD活力和MDA含量有显著性差异 ,且SOD活力显著下降 ,MDA含量显著升高。 (2 )D 半乳糖法 :其结果与辐照法相同。提示在短期内用γ射线辐照的SD大鼠 ,能做为衰老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有机磷农药对正常小鼠脑部损伤的程度。方法 用灌胃法对小鼠进行急性染毒后,测定小鼠脑胆碱脂酶活性(ChE)、脑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廿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 测定组与对照组比较,小鼠脑胆碱脂酶活性明显降低,而脑MDA、SOD、GSH-Px活性无明显改变。结论 经有机磷农药急性染毒后的小鼠脑ChE活性降低,脑MDA、SOD、GSH-Px活性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9.
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目的]为改善目前SOD活性测定结果混乱的现状,提高测定结果的可比性,[方法]对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就测量波长、底物浓度、加样量等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测定了79例健康儿童血清和29例健康成人红细胞中的SOD活性.[结果]测定结果分别为49.0±19.2U/ml(x±s)和6187±1236U/g Hb(x±s).[结论]建议尽快建立标准化的测定方法,严格控制测定条件,以获得满意的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20.
D-半乳糖模型鼠与自然衰老鼠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比较应用于衰老相关研究的D-半乳糖模型鼠与自然衰老鼠各种衰老指标的异同。方法采用昆明鼠作为受试动物,将动物分为3组:1.5月龄鼠给予D-半乳糖45天作为D-半乳糖模型组;15月龄鼠作为自然衰老组;3月龄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对3组动物分别进行了免疫(迟发型变态反应、半数溶血值的测定、抗体生成细胞检测和NK细胞活性测定)、生化[丙二醛(MDA)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测定及SODmRNA的测定和SOD蛋白的测定]、行为(小鼠水迷宫试验和神经递质测定)、病理(常规病理和免疫组化蛋白测定)等多项指标的测定和分析。结果自然衰老组半数溶血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而D-半乳糖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D-半乳糖模型组和自然衰老组SOD活性均低于对照组(P<0.01)、MDA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间无明显差异。行为学试验显示,自然衰老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不同测试阶段游泳时间延长,D-半乳糖衰老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自然衰老组脑组织肾上腺素(E)和组织多巴胺(DA)均降低(P<0.05,P<0.01),D-半乳糖模型组脑组织E和DA降低不明显,神经递质的改变与行为试验结果一致;自然衰老组和D-半乳糖模型SOD基因表达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SODmRNA含量降低与SOD活性、SOD蛋白表达水平降低一致。结论D-半乳糖模型鼠虽然某些指标接近自然衰老鼠,但免疫、行为等方面与自然衰老鼠相比尚存在较大差异。D-半乳糖模型鼠是由化学损伤造成的,难以真实反映衰老的生理生化改变。因此D-半乳糖模型鼠可能不宜应用于免疫、行为等方面的衰老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