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9 毫秒
1.
目的:研究钛-75(钛铝钼锆)合金的组织相容性。方法:成年杂种犬6只,于其双侧后腿股骨内侧手术植入种植体,一侧为纯钛,另一侧为钛-75合金。分别于术后3,6,12个月处死动物,并于处死前14d及3d给动物肌注四环素各一次。取与种植体接触的皮质骨制成磨片,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骨-种植体界面,并摄取照片,通过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计算四环素荧光标记区占全视野骨面积的百分比。结果:四环素-荧光标记区所占骨面积在两种材料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同种材料不同程期间四环素-荧光标记区所占骨面积的比较也无显著学差异(P>0.05)。结论:钛-75合金具有与纯钛相近的组织相容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钛-75(钛铝相锆)合金的组织相容性。方法:成年杂种犬8只,分别于犬双铡后腿股骨内侧手术植入种植体,一侧为纯钛,另一侧为钛75合金。分别于术后3,6,12,24个月处死动物,肉眼观察种植体表面,摄X线片观察种植体-骨界面,采用顶山试验测试种植体-骨界面的结合强度。结果:钛75种植体表面与钛一样在不同种植程期中均具有良好的光泽,各观察期中,钛-75与纯钛种植体-骨界面X线表现相似,均无骨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评体羟基磷灰石(HA)烧结涂层的钛075(Ti-75)合金种植体(HATI)的生物学性能与生物力学特性。方法:应用穿皮质骨种植模型,以纯钛种植体(PTI)作对照,在双侧犬股骨内种植HATI和PTI共32 术后3个月和6个月处死动物取村。应用组织学、定量组织学、推出试验、扫描电镜等方法,观察种植体骨界面的结合情况和剪切强度。结果:HATI与PTI均与骨组织形成了骨性结合,HATI的骨性结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由选择性激光熔化(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技术制备的钛种植体的粗糙表面对种植体周围早期骨矿化沉积率的影响。方法:在两只成年雄性比格犬下颌骨愈合拔牙窝分别植入SLM种植体和大颗粒喷砂酸蚀(sandblasted, large grit, acid etched, SLA)种植体共16颗,分为埋入愈合和穿龈愈合即刻负重,在植入后2、4、8周分别注射3种四环素类荧光标记物,用以标记和观察新骨。植入12周时处死两只比格犬,制作硬组织切片共16张,经甲苯胺蓝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和激光扫描共聚焦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标本,对比各组种植体周围的新骨形成情况并计算平均骨矿化沉积率。结果:SLM种植体在植入术后12周与骨组织之间形成了良好的骨结合,新生骨在其粗糙表面爬行生长并渗透于孔隙之间,SLM种植体的平均骨矿化沉积率明显高于SLA种植体(P<0.01)。结论:SLM法制备的钛种植体可以促进种植体周围早期骨整合,提高早期骨矿化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硅酸二钙喷涂的钛合金植入动物体骨组织后局部组织的反应,研究硅酸二钙涂层与骨的组织相容性。方法应用等离子喷涂技术于钛合金基体表面喷涂硅酸二钙涂层,将该种植体植入动物股骨髁内,分别于1月、2月和3月处死实验动物,截取含有种植体的股骨髁,作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和四环素荧光标记,分别行光镜和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植入硅酸二钙涂层的钛合金后,涂层周围骨组织的修复属于正常的骨修复过程,种植体-骨界面直接发生骨整合,无纤维包囊形成。结论等离子喷涂硅酸二钙涂层的钛合金与骨组织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硅酸二钙喷涂的钛合金植入动物体骨组织后局部组织的反应,研究硅酸二钙涂层与骨的组织相容性.方法 应用等离子喷涂技术于钛合金基体表面喷涂硅酸二钙涂层,将该种植体植入动物股骨髁内,分别于1月、2月和3月处死实验动物,截取含有种植体的股骨髁,作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和四环素荧光标记,分别行光镜和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 植入硅酸二钙涂层的钛合金后,涂层周围骨组织的修复属于正常的骨修复过程,种植体-骨界面直接发生骨整合,无纤维包囊形成.结论 等离子喷涂硅酸二钙涂层的钛合金与骨组织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  相似文献   

7.
碳—钛复合体骨内种植的酶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证实碳—钛复合体(i-c)的良好生物相容性。方法:分别将i-c、TiN-Ti、Tic-Ti和Ti4种种植体植入6条狗的双侧下颌骨内,术后1,2和4个月处死动物,取材。用酶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种不同种植体骨界面处新生骨的代谢程度。结果:i-c植入后成骨活动启动早,植入后2个月即基本达到骨整合。结论:i-c的生物相容性优于其它3种种植体,并可缩短种植后的无负荷期  相似文献   

8.
21只体重2.5~3.0kg的新西兰白兔用于研究牙种植体植入后的早期新骨形成。钛合金种植体植入胫骨干骺端的前内侧面。术后每周分别给动物注射四环素、二甲酚橙和茜草素络合酮以标记新骨。结果表明种植体植入后可引起其邻近部分骨坏死、吸收,然后出现新骨形成和改建。在42d的标本中可见部分直接的骨_种植体接触。新骨中的矿物沉积率及实验早期的矿物沉积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同种异体皮质骨板移植重建股骨骨折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深低温冷冻与环氧乙烷处理同种异体皮质骨板移植重建山羊股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16只山羊造成右侧股骨骨折.双侧股骨分别进行深低温冷冻与环氧乙烷处理同种异体皮质骨板移植,在术后3、6、12、24周处死动物取材,通过X线片,血管墨汁灌注.四环素荧光标记,组织学检查观察骨折愈合以及骨板存活情况。结果 未骨折一侧术后3周,骨折一侧术后6周移植骨板出现再血管化。术后3~6周,骨折一侧移植骨板四环素荧光标记比未骨折一侧弱;而6周以后骨折一侧明显增强。术后12周骨折愈合,移植骨板与宿主骨骨性连接。术后24周移植骨板和宿主骨融为一体.骨折一侧移植骨板再塑性能力强,股骨皮质厚度增加明显。结论 同种异体皮质骨板移植具有促进骨折愈合作用,移植骨板与宿主骨整合后能增加局部骨量储备,增强股骨强度。  相似文献   

10.
牙种植体植入后的骨愈合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只体重2.5-3.0kg的新西兰白兔用于研究牙种植体植入后的早期新骨形成。钛合金种植体樾入胫骨干骺端的前内侧面。术后每周分别给动物注射四环素、二甲酚橙和茜草素络合酮以标记新骨。结果表明种植体植入后可引起邻近部分骨坏死、吸收,然后出现新骨形成和改建。在42display status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纯钛表面类金刚石碳涂层材料对小鼠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将类金刚石碳钛复合体(DLC-Ti)、纯钛、医用不锈钢分别植入小鼠体内,手术后2,4,6周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的变化,以及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和白介素2(IL-2)产生能力的改变.结果:同纯钛相比,DLC涂层组免疫功能受抑制较轻.结论:DLC-Ti具有比纯钛更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12.
Ti-Nb-Zr-Sn系合金对牙龈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检测Ti-Nb-Zr-Sn系超低模量合金的组织相容性.方法:用浸浴Ti-Nb-Zr-Sn系合金后的细胞培养液培养大鼠牙龈成纤维细胞(FB),MTT法观察细胞生长率;大鼠牙龈FB分别接种在Ti-Nb-Zr-Sn系合金和纯钛表面,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在金属表面附着情况,计数贴壁细胞数.结果:Ti-Nb-Zr-Sn系合金对大鼠牙龈FB无不良影响;Ti-Nb-Zr-Sn系合金与纯钛对FB初期黏附和增殖的影响没有差异.结论:Ti-Nb-Zr-Sn系合金具有优良的组织相容性.  相似文献   

13.
Ti-75合金铸造后挠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梅  李佐臣 《医学争鸣》2000,21(3):286-288
通过对Ti-75合金铸造后挠度的测试分析,选择Ti合金临床应用的合理厚度。方法参照美国ADA关于义齿基托树脂材料挠度的标准,对Ti-75合金的挠度进行了研究,并对Ti及Ti-6Al-4V合金及临床常用的Co-Cr合金进行了对比研究。结论在临床利用Ti-75合金制作基托时,厚度应选择0.65mm左右。  相似文献   

14.
低弹性模量纯钛种植体的骨内植入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评价新研制的低弹性模量纯钛种植体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将弹性模量为53 GPa、78 GPa、110 GPa的种植体各6枚分别植入3只狗的两侧下颌骨内,3个月后取下标本,行X线检查、制作不脱钙牙种植体切片,观察种植体—骨界面形成情况。[结果]X线检查:种植体与骨质紧密接触,其间无阴影,种植体颈周骨组织未见吸收。不脱钙牙种植体切片的组织学观察:种植体与骨组织紧密接触,无间隙,均形成了骨整合界面。[结论]本实验中所研制的53 GPa、78 GPa低弹性模量纯钛种植体材料生物相容性好,为进一步的生物力学测试提供了实验基础,为开发新的种植体材料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用离子镀技术在金属钛表面镀上一层氮化钛薄膜,制成氮化钛—钛复合体,并以纯钛及医用不锈钢作对照,植入12条狗的下颌骨内。经X线片、透射电镜、扫描电镜、电子探针X射线显微分析,结果表明:氮化钛—钛复合体及纯钛形成骨整合及纤维骨整合界面,均可作为种植材料。氮化钛—钛复合体新骨生成启动早,成骨活跃,骨性结合界面形成早。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各种镀膜钕铁硼磁体的细胞相容性。方法:将镀镍、氮化钛、银、铜的钕铁硼磁体、未镀膜磁体及托槽分别制备浸提液,与原代培养大鼠牙龈成纤维细胞共同培养,通过A lam arB lueTM法测细胞活性及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形态的改变。结果:5%托槽、镀氮化钛磁体组的A lam arB lue的还原率分别为74.56%±1.60%、76.54%±3.82%,对照组为79.16%±3.17%,无显著性差异(P>0.05);10%托槽、镀氮化钛磁体组的A lam arB lue的还原率分别为76.00%±2.17%、72.86%±2.47%,对照组为77.76%±2.76%,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各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加入托槽、镀氮化钛磁体浸出液的培养细胞表面形态良好、细胞膜完整,镀镍磁体浸出液的培养细胞表面形态尚好,镀铜及未镀膜磁体浸出液的培养细胞表面形态偶见不光滑、不完整。结论:镀氮化钛的钕铁硼磁体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一种新的齿科铸造用纯钛制作总义齿基托及可摘义齿金属支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修复科的牙列缺损或牙列缺失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采用齿科铸造用纯钛(日进株式会社,日本)与Wironit钴铬合金(BEGO公司,德国)铸造局部义齿支架或总义齿基托,于义齿戴用后1周、1个月和3个月进行复诊,检查患者佩戴义齿的临床效果,评价义齿的安全性、强度、适合性。结果:采用的齿科铸造用纯钛或钴铬合金制作总义齿基托或者可摘局部义齿支架,两种材料在安全性、强度和适合性方面无显著差异。结论:所采用的齿科铸造用纯钛可以用于临床制作总义齿基托及可摘局部义齿支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