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吸入氧浓度 (FiO2 )改变对肺氧交换指标的影响。方法 :6例 (9例次 )呼吸功能不全和 1例原因不明杵状指患者在病情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下 ,在FiO2 改变前后 30min分别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 ,计算肺泡氧分压 (PAO2 )及肺氧交换指标 ,然后用SPSS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FiO2 改变前后肺泡 动脉氧分压差 (P(A a) O2 )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0 1) ,动脉 肺部氧分压比 (PaO2 /PAO2 )、呼吸指数 (RI)和氧合指数(PaO2 /FiO2 )差异没有显著性 (P >0 .0 5 ) ;FiO2 提高与P(A a) O2 升高在不同个体没有相关性 (r=0 .2 38,P >0 .0 5 )。结论 :P(A a) O2 明显受FiO2 影响 ,PaO2 /PAO2 、RI和PaO2 /FiO2 受FiO2 影响较小 ,因此 ,在不同吸气氧浓度情况下用PaO2 /PAO2 、RI和PaO2 /FiO2 判断氧交换有无异常比P(A a) O2 更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 expiratory pressure,PEEP)对截石位开腹手术的全麻患者肺泡氧合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40例采取截石位行开腹肠道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PEEP=0 cmH2O,n=20)和B组(PEEP=10 cmH2O,n=20);另选20例采取仰卧位行开腹肠道手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C组。所有患者均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机械通气。比较3组患者在不同时点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 (A-a) DO2)]的变化。 结果 与C组相比,A组和B组在摆放体位后30 min PaO2出现下降,两组的氧分压变化百分比和肺泡 动脉氧分压差百分比与C组相比差异都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与A组相比,B组在加用10 cmH2O的PEEP后60 min,PaO2明显上升、P (A a) DO2显著下降。结论 截石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肺泡氧合,而逐级上调PEEP值至10 cmH2O可以在不影响循环稳定的同时改善肺泡氧合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常规单剂量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重症胎粪吸入综合症的效果。方法本次病例对象为我院自2014年1月以来所收治的75例重症胎粪吸入综合症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常规组和固尔苏组。常规组呼吸机+常规治疗;固尔苏组呼吸机+常规治疗+常规单剂量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治疗。评价:(1)治疗效果;(2)吸氧、机械通气、住院时间;(3)治疗前后氧合指数、动脉/肺泡氧分压。结果 (1)固尔苏组患儿治疗效果显著比常规组高,比较后差异显著,P0.05;(2)固尔苏组吸氧、机械通气、住院时间显著比常规组短,比较后差异显著,P0.05;(3)两组治疗前氧合指数、动脉/肺泡氧分压相似,P0.05;固尔苏组治疗后氧合指数、动脉/肺泡氧分压显著比常规组好,比较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常规单剂量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重症胎粪吸入综合症的效果确切,可有效缩短吸氧、机械通气、住院时间,改善患儿生命体征和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潮气量机械通气对重症肺炎患儿肺泡动脉氧分压差的影响。方法将邢台市第三医院收治的100例全麻下行气管插管治疗的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小潮气量(6~8 ml/kg)机械通气,研究组给予大潮气量(10~12 ml/kg)机械通气,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气指标变化、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8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00%(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_2)、pH、HCO_3~-、碱剩余(B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除对照组HCO_3~-无明显变化外,其余均显著改善(P0.05),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临床治疗总时间、肺功能恢复正常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分别为14.00%、8.00%,显著低于对照组36.00%、26.00%(P0.05)。结论大潮气量机械通气可以有效降低重症肺炎患儿肺泡动脉氧分压差,提高治疗总有效率,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肺泡形成基因P311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中的作用;方法:64只早产昆明小鼠随机均分为空气组和高氧组,空气组置于室内,高氧组置于密闭的氧浓度>90%的氧舱中复制BPD动物模型;分别于造模后第1、3、7及14天取小鼠肺组织,分别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改变鉴定造模是否成功,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法检测P311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早产小鼠肺组织发育不成熟,高氧组随着吸氧时间的延长,小鼠表现反应迟钝、体重增长缓慢、毛发发涩无光泽、鼻尖发绀、呼吸急促,肉眼见肺组织表面有散在甚至弥漫的淤血点、小血管扩张充血,第3天镜下见肺泡腔内有炎性细胞浸润,第7天肺泡腔增大、肺间质增生,第14天肺泡腔内间质增生、少数肺泡融合、肺泡数量减少、肺泡结构简单化,说明BPD模型造模成功;第3天时2组P311基因mRNA表达量最高,随后下降;高氧组P311基因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同一时点空气组(P<0.05).结论:长时间吸入高浓度氧成功构建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动物模型,P311基因可能是影响肺损伤修复的调控因子.  相似文献   

6.
Ⅰ心血管衰竭(有以下一项或多项) 心率≤54/分;平均动脉压≤49毫米汞柱;复发性室性心律不齐和/或室性纤颤;血清pH≤7.24,同时动脉二氧化碳分压≤49毫米汞柱。Ⅱ呼吸衰竭(有以下一项或多项) 呼吸次数≤5/分或≥49分;动脉二氧化碳分压≥50毫米汞柱;肺泡动脉氧压差≥350毫米汞柱,肺泡动脉氧压差=713吸入氧气-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动脉氧分压;第四天仍需依靠呼吸器。Ⅲ肾误竭(有以下一项或多项) 尿量≤479毫升/24小时或≤159毫升/8小时;血清尿素氮≥100毫克/100毫升;血清肌酐≥3.5毫克/100毫升。Ⅳ血液衰竭(有以卜一项或多项)  相似文献   

7.
目的:模拟早产儿的吸氧状态,通过对高氧环境下新生鼠肺的病理及生化指标变化的观察,探讨吸高浓度氧对肺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新生鼠放入浓度60%氧的吸氧箱中连续饲养7 d,以空气中的同日龄鼠为对照组,分别检测1,4,7 d龄鼠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水平,并HE染色观测肺组织病理改变.结果:实验组1,4,7 d龄鼠paO2高于对照组(P<0.05),SOD浓度低于相应的对照组(P<0.05,P<0.01),MDA,NO,NOS的浓度均高于相应的对照组(P<0.05或P<0.01).病理改变:实验组4 d龄鼠见肺泡内少量红细胞渗出,部分肺泡间隔增厚,7日龄鼠见肺泡间隔进一步增厚,间隔内出血,有炎性细胞浸润,部分肺泡融合.对照组均无异常所见.结论:高氧环境下可产生过多的超氧自由基,是损伤肺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6%中分子羟乙基淀粉和4%琥珀明胶用于体外循环预充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瓣膜替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贺斯组和佳乐施组,分别在术后6 h、12 h、18 h取动脉血测定血气,计算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记录术后呼吸机应用时间。结果比较两组呼吸机应用时间、术后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均无显著差异。结论体外循环中按本文方法应用贺斯和佳乐施对肺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红素氧合酶-1/一氧化碳系统在实验大鼠肝肺综合征中的作用。 方法:35只SD大鼠随机分为肝硬化组、锌原卟啉组、钴原卟啉组和假手术组。胆总管结扎制备大鼠肝硬化模型。锌原卟啉组、钴原卟啉组模型制备同肝硬化组,仅在标本采集前24小时分别腹腔给予锌原卟啉组、钴原卟啉组30mg/Kg。测量平均动脉压、门静脉压,血气分析;病理观察肝硬化和肺血管扩张形成;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HO-1蛋白在肺内的表达,RT-PCR法检测肺组织中HO-1 mRNA的表达。 结果:病理显示手术组4周肝硬化形成;肺内血管扩张,肺泡间隔增加伴有肺不张。与假手术组相比,肝硬化组平均动脉压显著下降,门静脉压显著升高(P);肺泡动脉血氧梯度增加(P);动脉碳氧血红蛋白、肺组织HO-1蛋白及HO-1 mRNA显著增加(P< 0.05)。与肝硬化组相比,锌原卟啉组肺泡动脉血氧梯度下降、动脉碳氧血红蛋白、肺组织HO-1蛋白及HO-1 mRNA显著减少(P< 0.05),肺内血管扩张缩小;钴原卟啉组肺泡动脉血氧梯度增高、动脉碳氧血红蛋白、肺组织HO-1蛋白及HO-1 mRNA显著增加(P< 0.05),肺内血管扩张加重。 结论:肺内血红素氧合酶-1表达增加在肝肺综合征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II1型受体拮抗剂洛沙坦对高氧致新生大鼠慢性肺疾病(CLD)肺组织的影响,探讨肺组织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在CLD发病中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Wistar新生大鼠生后24h内随机分为空气组(Ⅰ)、高氧组(Ⅱ)、高氧+注射用水组(Ⅲ)和高氧+洛沙坦组(Ⅳ),Ⅱ~Ⅳ组氧浓度为85%~90%,Ⅲ、Ⅳ组在生后6d每天用注射用水和洛沙坦(5mg/kg)灌胃至实验结束,在实验的1、3、7、14和21 d处死,HE染色和放射性肺泡计数(RAC)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检测α-SMA蛋白表达;生化检测羟脯氨酸(HYP)的含量.结果 Ⅱ和Ⅲ组肺组织肺泡间隔显著增厚,肺泡数目减少,终末气腔扩张,RAC较Ⅰ组显著下降(P<0.01).Ⅳ组肺泡间隔变薄,但肺泡腔没有明显缩小,RAC仍明显低于Ⅰ组.高氧暴露后α-SMA在肺泡间隔和肺泡表面表达显著增强,呈条索状分布;Ⅱ和Ⅲ组7 d后较Ⅰ组α-SMA表达显著增强(P<0.01);Ⅳ组α-SMA表达较Ⅱ组明显减弱,14d较Ⅱ组明显下降(P<0.05),21 d时则显著下降(P<0.01),但仍高于Ⅰ组(P<0.01).高氧后14d和21 d新生大鼠肺组织HYP含量显著增加(P<0.01),洛沙坦干预后能明显减轻肺纤维化的程度.结论 肺局部RAS系统参与高氧CLD的发生,洛沙坦只能抑制CLD新生大鼠肺纤维化的进展,但并不能逆转高氧诱导的新生大鼠肺发育阻滞.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 中零平衡超滤(zero-balanced ultrafiltration, ZBUF) 和改良超滤(modified ultrafiltration,MUF) 联合应用对婴幼儿心脏手术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60 例 接受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的患儿,随机分为零平衡超滤组(Z 组)、改良超滤组(M 组) 和零平衡超滤联合改 良超滤组(Z+M 组)。测定3 组患儿CPB 前(T1)、CPB 后20 min(T2)、术后2 h(T3)、术后6 h(T4) 和术后12 h(T5) 的氧合指数、肺泡- 动脉氧分压差、肺静态顺应性和气道阻力。记录3 组患儿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结果: 3 组患儿CPB 术后较CPB 前的氧合指数和肺静态顺应性明显下降,气道阻力和肺泡- 动脉血氧分压差明显升高 (P<0.05);在T3,T4 和T5 时,Z+M 组的氧合指数和肺静态顺应性明显高于Z 组和M 组(P<0.05),肺泡- 动 脉血氧分压差和气道阻力明显低于Z 组和M 组(P <0.05);Z+M 组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比Z 组和M 组短(P <0.05)。 结论:零平衡超滤和改良超滤联合应用能明显改善婴幼儿心脏手术后受损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2.
大鼠急性酸损伤时肺泡内液体清除与钠通道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制备盐酸吸入性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 ,研究肺泡内液体清除与肺泡上皮钠通道的关系。方法 6 0只大鼠分为对照组和钠通道阻滞剂组 ,分别向大鼠肺内滴注等渗酸溶液和 1× 10 -4mol/L的钠通道阻滞剂Benzamil,机械通气 1h后 ,测定其动脉血气、肺泡液体清除率。结果 肺泡液体清除率随着滴注液 pH值的降低而降低 ,当滴注液的 pH值 >2 .5时 ,Benzamil组的肺泡液体清除率和动脉血氧分压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当滴注液的 pH值≤ 2 .5时 ,Benzamil组的肺泡液体清除率和动脉血氧分压与对照组相似 (P >0 .0 5 )。 结论 钠通道抑制Benzamil通过抑制肺泡上皮对钠离子的主动吸收 ,从而抑制肺泡对液体清除。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抗生素静脉滴注治疗支气管扩张伴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支气管扩张伴感染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如解痉、平喘、祛痰、体位引流等,另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6%(28/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8%(24/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动脉血氧分压和氧合指数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和氧合指数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静脉滴注抗生素治疗支气管扩张伴感染,疗效确切,效果优于单纯内科治疗。  相似文献   

14.
张金才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37(10):1224-1226
目的:探讨呼吸指数(RI)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0例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前后的肺泡气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RI,并与150名健康志愿者相比较。结果:健康志愿者组与治疗前AECOPD各组PAO2、PaCO2、PaO2、PA-aO2、RI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AECOPD各组间各项指标治疗前后变化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RI数值间,器官功能衰竭数和病死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RI可以反应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病情,并可以作为预测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压缩雾化吸入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舒(Curosurf)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NRDS患儿随机分为2组,吸入组32例,采用固尔舒压缩雾化吸入治疗;气管内组31例,采用固尔舒经气管导管注入治疗,2组其他治疗方法相同。观察治疗后的临床表现、脉搏氧饱和度(SpO2)及动脉血气变化。结果用药前患儿均有严重低氧血症,用药后1 h 2组患儿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A/APaO2)和动脉血氧分压/吸入氧浓度比值(PaO2/FiO2);均较用药前明显上升(P<0.01)。吸入组与气管内组比较,2组治疗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压缩雾化吸入固尔舒治疗NRDS有显著疗效,能有效改善肺功能及肺氧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重症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31例重症呼吸衰竭新生儿,因在常频通气(CMV)治疗过程中出现FiO2≥0.8,持续2 h以上经皮氧饱和度≤90%或胸片示肺气漏或氧合指数(OI)>40而启用HFOV,治疗过程中监测动脉血气、动脉肺泡氧分压(a/A)、氧合指数、呼吸力学、每分通气量(MV)、平均呼吸道压(MAP)等指标。结果:31例患儿用HFOV后2 h经皮血氧饱和度(SPaO2)均≥90%;8 h后,平均气道压(MAP)由(0.17±0.02)kPa降至(0.12±0.02)kPa;动脉肺泡氧分压(a/A)由(0.09±0.02)kPa升至(0.23±0.13)kPa,氧合指数(OI)由32±11降至13±4;所需氧浓度(FiO2)由(79.81±19.23)%降至(62.57±21.36)%。呼吸力学检测各项指标治疗前后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HFOV治疗重症呼吸衰竭可获得显著疗效,用CMV无效后可给予HFOV。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大容量肺泡灌洗对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11例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进行大容量肺泡灌洗并长期随访,比较灌洗前后患者呼吸困难严重程度分级(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dyspnoea scale,MRC)、SF-36v2评分、动脉血氧分压(Pa O2)、肺泡动脉氧分压差[D(A-a)O2]及肺功能指标。结果 :经大容量肺泡灌洗后患者的SF-36v2评分、动脉血气分析、肺弥散功能及影像学表现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大容量肺泡灌洗能够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命,改善动脉血氧分压、肺弥散功能及影像学表现,降低肺泡动脉氧分压差。  相似文献   

18.
作者回顾性评价了他们儿科加强医疗病房患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儿童病例,试图探索预测死亡的生理指标。共44例,死亡率为75%。作者发现,生存组与死亡组之间的肺内静脉分流(Qsp/Qt)、平均气道压(Paw)、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_2)、氧合指数、最大吸气压均有明显差异,Qsp/Qt>0.5、Paw>23CmH_2O、P(A—a)O_2>62.7kPa,预测死亡率分别为93%、90%、81%,如果将几种指标结合在一起,敏感性和特异性进一步提高,但这种结合很难达到,因为几乎没有病人能同时有二种以上阳性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5年来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呼衰)患者60例,使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探讨影响撤机的有关问题。有创机械通气其生理目标主要包括:①改善或维持动脉氧合:改善低氧血症,提高氧输送是机械通气最主要目标。②支持肺泡通气:使肺泡通气量达到正常或平素水平,将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俯卧位机械通气对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儿氧合和肺力学的影响。方法:对80例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儿采取自身对照的方法分别仰卧位-俯卧位各4h,共8h,记录并分析患儿呼吸机参数、动脉血气和肺力学改变。结果:在呼吸机参数改变无显著性差异的情况下,机械通气患儿进行自身对照,俯卧位4h的PO2较仰卧位4h高(70.93±13.36mmHg vs 66.43±11.86mmHg,P<0.05);俯卧位4h的氧合指数较仰卧位下降4.89±1.05vs5.20±1.14,P<0.05),俯卧位4h的肺泡动脉氧分压差较仰卧位减小(104.33±34.19mmHg vs121.80±36.40mmHg,P<0.05)。俯卧位4h的潮气量、每分钟通气量和肺动态顺应性与仰卧位4h相比有改善(P=0.002,0.023,0.001);俯卧位时气管阻力同仰卧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60)。结论:机械通气患儿采取俯卧位时较传统仰卧位相比,可改善氧合、提高PO2和氧合指数及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并可增加每分钟通气量和潮气量,改善肺动态顺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