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秦妍  李天娇  包永睿  王帅  孟宪生 《中草药》2023,54(22):7300-7305
目的 建立以对照药材为基准物质的定性和不依赖多种对照品定量的五味子Schisandrae Chinensis Fructus药材“质-量”双标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HPLC技术建立五味子对照药材的特征图谱,将其与供试药材图谱进行比对来辨别药材的真伪,即“质”;采用“五味子甲素”作为内标物质对特征峰化学成分进行相对定量来区分药材的优劣,即“量”。结果 建立的五味子药材“质-量”分析方法符合方法学考察要求,各供试药材与对照药材的相似度均大于0.97;规定了五味子药材特征峰化学成分相对含量下限。结论 该方法不依赖多种对照品,能清晰、快速地判断药材的真伪优劣,弥补目前五味子药材质量控制的不足,且操作简单,结果稳定、可靠。不仅完善中药材质量控制体系,还能减轻中药企业经济负担,为推动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五味子口服液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慧英  周辉 《中成药》1994,16(10):15-16
采用薄层层析法对北五味子进行定性鉴别,并应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了五味子乙素的含量。方法简便,结果准确,可作为该制剂质量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质谱及其联用技术(气相色谱-质谱,液相色谱-质谱,毛细管电泳-质谱等)在北五味子及南五味子中木脂素、挥发油、有机酸及三萜类等化学成分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总结了其发展潜力。为中药化学成分的快速筛选、药材品种鉴定及质量控制方法等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五味子糖浆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修订五味子糖浆的质量标准。方法:用TLC法对五味子作了鉴别。用HPLC法测定五味子醇甲的含量。结果:用TIE检出五味子。用HPLC法测出了五味子醇甲的含量。五味子醇甲在0.35~2.88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1.平均回收率98.5%,RSD=1.4%。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为五味子糖浆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质谱及其联用技术(气相色谱-质谱,液相色谱-质谱,毛细管电泳-质谱等)在北五味子及南五味子中木脂素、挥发油、有机酸及三萜类等化学成分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总结了其发展潜力。为中药化学成分的快速筛选、药材品种鉴定及质量控制方法等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并提高五子衍宗片的质量控制标准,确保药品质量。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五子衍宗片中菟丝子、枸杞子、车前子、覆盆子进行定性鉴别,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主药五味子进行五味子醇甲的含量测定,色谱条件为Diamonsil C18色谱柱,乙腈-0.5%磷酸溶液(45:5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0nm。结果:薄层色谱法鉴别的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精密度、重现性均良好;五味子醇甲在0、08205.0.4102m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试验为99.5%(RSD=2.28%)。结论:鉴别项增加菟丝子、枸杞子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可行,斑点清晰,含量测定项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方法可行,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7.
HPLC法测定复方五仁醇胶囊中五味子乙素的含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陈军  窦志华 《中草药》2005,36(1):59-60
复方五仁醇胶囊由五味子、北柴胡、叶下珠、三七组成,有保护肝细胞、降低转氨酶的功效,用于急慢性肝炎的治疗,疗效较好。原质量标准中无专属性的质量控制指标。方中五味子为君药,五味子乙素为其主要有效成分。为了有效控制该制剂质量,本实验测定了其中五味子乙素的质量分数,对该产品进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五味子口服液中多糖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五味子口服液中多糖含量的测定方法,用于质量控制,方法:经苯酚一硫酸显色,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五味子口服液中的多糖含量。结果:葡萄糖浓度在10.16~71.12u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8%,RSD为1.39%。结论: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质量控制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9.
清肝利胆颗粒由五味子、大黄、赤芍、丹参等药组成,为控制质量,我们对大黄等药作了薄层定性鉴别,以薄层扫描法对主药之一的五味子作了五味子乙素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来源的北五味子的质量状况,为五味子大面积种植和快速繁殖提供基础。方法以北五味子中的五味子醇甲总量为评价指标,以高效液相测定法为测定手段,对不同来源的北五味子进行检测。结果自选品系的北五味子中的五味子醇甲含量高于其他来源的五味子醇甲的含量,并且不同来源的五味子醇甲含量不同。结论该法准确可靠,为更好地研究五味子的质量状况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张莹  毛春芹  陆兔林  黄玮  苏桃  蔡宝昌 《中成药》2012,34(12):2399-2403
目的对不同批次醋五味子饮片样品进行分析研究,建立醋五味子饮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鉴别及HPLC法测定醋五味子饮片中五味子醇甲和五味子乙素;同时对其杂质、水分、灰分、浸出物等进行测定。结果不同批次醋五味子饮片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乙素的量存在一定差异。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用于醋五味子饮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健脑灵片的质量控制方法,以提高健脑灵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主要药味进行定性鉴别研究。结果:方中当归、川芎、五味子、白芍的薄层色谱上具有鉴别特征,色谱斑点清晰,专属性强,Rf值适中,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方法简便可靠,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用于健脑灵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金麦胶囊是根据临床经验方化裁,并经过现代药理学实验研究而开发研制的一种新药。主要由金银花、五味子、麦冬、大黄等药味组成,具有疏风清热、生津通便的功效,临床上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发热恶风、咽干、口渴伴大便干燥等症。为控制金麦胶囊的质量,我们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五味子、大黄进行了定性鉴别,方法简便,重复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定性鉴别标准。  相似文献   

14.
徐凯建  孙考祥 《中成药》1994,16(7):15-17
应用薄层扫描法对喉咽清水蜜丸中六味主药进行定性鉴别,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其中主要成分五味子乙素和橙皮甙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证明,方法准确,稳定,重视性好,可作为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5.
采用薄层色谱法、显微和理化鉴别法对喘咳宁胶囊中的五味子、黄芪、消旋山莨菪碱进行了鉴别。方法专属,操作简便,可有效地控制喘咳宁胶囊的内在质量。  相似文献   

16.
黄精赞育胶囊质量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南松  孙照普  王玉庆 《中草药》2002,33(9):798-800
目的 建立黄精赞育胶囊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何首乌,五味子,枸杞子,淫羊藿,当归,蛇床子进行定性鉴别,并采用HPLC法对制剂中的君药何首乌中大黄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大黄素的平均回收率为96.84%,RSD=1.04%(n=6)。结论 该法灵敏,简便,准确和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7.
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五味子中木脂素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4种有效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测定不同产地五味子中木脂素成分的含量,寻找五味子优质药材的产地。方法:ScienhomeC18色谱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水,梯度洗脱,流速1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50nm。结果:4种木脂素的加样回收率及RSD分别为:五味子醇甲98.29%,1.50%;五味子酯甲101.48%,2.39%;五味子甲素100.81%,2.86%;五味子乙素99.16%,2.40%。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五味子药材的质量控制;河北石家庄产五味子木脂素含量最高,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五味子配方颗粒进行薄层色谱鉴别及HPLC含量测定研究,以客观评价五味子配方颗粒的质量。方法薄层色谱鉴别以五味子对照药材和五味子甲素对照品为对照,以石油醚(30~60℃)-甲酸乙酯-甲酸(15:5: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含量测定采用Ultimate XB-C18色谱柱(4.6×20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65:3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50nm。结果五味子配方颗粒在对照药材和对照品相同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含量测定中五味子醇甲在0.07951.215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样品中五味子醇甲峰分离度良好。结论首次建立了五味子配方颗粒中五味子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并进行了五味子醇甲的含量测定,提供了控制五味子配方颗粒质量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咳喘平口服液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其中五味子,麻黄、金银花和连翘进行鉴别。结果:方法简便、快速、易操作,具有专属性。结论:为,制剂质量控制提供了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补脑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TLC法对补脑丸中酸枣仁、益智仁、琥珀、五味子进行定性鉴别。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结论方法简便可行,可用于补脑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