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巨大胎儿的产前诊断、分娩时机、分娩方式及其相关因素,降低母儿并发症。方法 回顾分析130例巨大胎儿的诊断、分娩方式、并发症及其相关因素,并与单胎正常体重儿分娩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巨大胎儿与正常体重儿相比难产率明显升高,妊娠天数、产次均高于对照组。巨大胎儿男婴多于女婴。巨大胎儿剖宫产组新生儿窒息及产伤明显低于阴道分娩组。结论 B超对巨大儿的产前诊断起重要作用。巨大儿的分娩方式以剖宫产术终止妊娠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2.
姚军  于江 《华夏医学》2002,15(6):752-754
目的:探讨巨大胎儿的产前诊断及分娩方式,降低母婴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153例巨大胎儿的诊断,分娩方式及并发症,并与单胎正常体重儿分娩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巨大儿的发生与孕妇的体重,身高,孕周有关,巨大胎儿中双顶径(BPF)+股骨长度(FL)>16.5cm者占87.41%,剖宫产组较阴道分娩组新生儿窒息率及产伤机会均明显降低,巨大胎儿与正常体重儿相比难产率明显升高。结论:BPD+FL>16.5cm可做为产前诊断巨大胎儿的一项可靠指标,对巨大胎儿应避免困难的阴道助产,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  相似文献   

3.
胡聪翠 《海南医学》2006,17(11):126-127
目的 探讨巨大胎儿的产前诊断及分娩方式,降低母儿并发症.方法 回顾分析206例巨大胎儿诊断,分娩方式及并发症,并与单胎正常体重儿分娩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巨大胎儿中双顶径(BPD)十股骨长度(FL)>16.5cm者占80%,剖宫产组较阴道分娩组新生儿窒息率及产伤机会均明显降低,巨大胎儿及正常体重儿相比难产率明显升高.结论 BPD FL>16.5cm,可做为产前诊断巨大胎儿的一项可靠指标,对巨大胎儿应避免困难的阴道助产,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巨大胎儿的分娩方式及对母儿影响,降低母儿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653例巨大胎儿和同期正常体重儿的分娩方式及并发症。结果巨大胎儿和正常体重儿相比剖宫产率与胎吸率明显升高。分娩期并发症明显增加。剖宫产可明显降低巨大胎儿分娩期并发症。结论对巨大胎儿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可降低母儿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郑从翠 《安徽医学》2009,30(10):1147-1149
目的探讨巨大胎儿的产前诊断及分娩方式的选择,降低母婴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131例巨大胎儿的产前诊断,分娩方式及分娩结局,并与同期足月分娩的正常体质量儿进行比较。结果巨大胎儿组产后出血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巨大胎儿剖宫产组与阴道分娩组产后出血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新生儿窒息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宫高、腹围、双顶径、股骨长径的测量,有助于提高巨大胎儿的产前诊断率。结论巨大胎儿应根据不同的临床特点,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最大限度地降低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巨大胎儿的产前诊断及分娩方式,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56例巨大胎儿诊断的相关因素、分娩方式及并发症,并与同期分娩的单胎正常体重儿进行比较。结果巨大胎儿组母亲年龄、孕产次、孕周、身高、体重均高于对照组。巨大胎儿组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剖宫产率为70.51%,高于对照组(32.7%)。结论临床上根据B超检查,综合产妇年龄、孕产次、孕周、体重、身高及宫高、腹围有关因素可提高巨大胎儿的诊断率。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可减少母婴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巨大胎儿的相关因素及分娩方式,降低母婴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152例巨大胎儿的临床资料,并抽取同期分娩正常体重儿的足月孕妇作为对照组。结果 巨大胎儿的发生与孕期孕妇体重超重,妊娠合并糖尿病,遗传因素,孕妇饮食摄入过多而活动太少有关。巨大胎儿组较对照组易发生难产,巨大胎儿剖宫产较阴道分娩产时出血、新生儿窒息及产伤发生率均明显减少(P〈0.01,0.05)。结论 关注巨大胎儿的发生相关因素,预防其发生,适时采取适当的分娩方式,避免困难的阴道手术助产。  相似文献   

8.
巨大胎儿47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巨大胎儿的高危因素、产前诊断及分娩方式,降低母儿并发症。方法将477例巨大儿(出生体质量≥4 000 g)纳入研究,选择相应时间(2日内)分娩的477例出生体质量<4 000 g的正常足月儿作为对照,比较孕妇孕期体质量增加情况、孕周、诊断、分娩方式及并发症。结果巨大儿组母亲孕期体质量增长、分娩孕周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巨大胎儿中双顶径(biparietal diameter,BPD)+股骨长度(femur length,FL)>16.5 cm者占89.02%。剖宫产组新生儿窒息率及产伤较阴道分娩组明显降低,巨大胎儿难产率与正常体质量胎儿相比明显升高。结论孕期体质量增加过快、过期妊娠是巨大儿的主要高危因素。BPD+FL>16.5 cm可作为产前诊断巨大胎儿的一项可靠指标。对巨大胎儿应避免困难的阴道助产,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  相似文献   

9.
苏庆红 《海南医学》2003,14(11):57-58
目的 探讨发生巨大胎儿的相关因素及其诊断方法、分娩方式。方法 选择 1992~ 2 0 0 1年 10年间于我院分娩的巨大胎儿 95例为观察组 ,回顾性分析其年龄、身高、体重、孕产次、孕周、宫高、腹围、分娩方式及其并发症、新生儿情况。结果 巨大胎儿组的年龄、体重、孕产次、孕周、宫高、腹围均较对照组为高 ,有统计学差异。剖宫产组的分娩并发症及新生儿病率低于阴道分娩组 (P <0 .0 1)。结论 巨大胎儿发生的主要因素有本地区人群的遗传因素、孕产次、延期妊娠及过期妊娠。孕妇宫高 +腹围≥ 14 0cm ,胎儿双顶径 +股骨长≥ 16.5cm可做为筛查巨大儿的指标。巨大儿的分娩方式以剖宫产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准确诊断巨大胎儿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58例巨大胎儿诊断的相关因素:分娩方式、并发症及新生儿情况,并与同期分娩的单胎正常体重儿进行比较。结果:巨大胎儿组母亲身高、孕期增长体重、孕产次、年龄均高于对照组,并有统计学意义。巨大胎儿组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剖宫产率为72.09%,高于对照组31.01%。结论:根据B超检查胎儿各径线数值,综合产妇孕期增重、孕产次、身高及宫高、腹围有关因素可提高巨大胎儿的诊断率。巨大胎儿的分娩方式以剖宫产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巨大胎儿的产前诊断情况以及分娩方式进行分析,从而降低难产率。方法:回顾分析法是对巨大胎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的一种方法,本文采用这种方法对我院自2012年7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110例巨大胎儿孕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将其与单胎正常体重的胎儿分娩情况进行比较性分析。结果:非巨大胎儿孕产妇分娩情况作为比较可以发现巨大胎儿剖宫产率以及产后出血率与非巨大胎儿相比几率明显要高,巨大胎儿剖宫产以及阴道分娩并发症发生率与新生儿窒息率相比较明显要少,其数据对比存在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诊断判断出巨大胎儿的诊断情况能够控制难产率的发生,因此必须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2.
巨大胎儿相关因素及分娩方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巨大胎儿的分娩方式与孕期监护管理,寻找准确诊断巨大儿的相关因素,降低母婴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240例巨大胎儿的临床资料,并抽取同期分娩正常体重儿240例足月孕妇作为对照组。结果: 巨大胎儿的发生与孕妇超体重、妊娠合并糖尿病、遗传因素、孕妇饮食摄入过多而活动太少有关;巨大胎儿组较对照组易发生难产。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剖宫产率(72.91%)高于对照组(32.08%)。结论: 加强孕期监护可预防巨大胎儿的发生。孕妇体重、身高、分娩孕期及宫高、腹围、胎儿双顶径、股骨长径是产前诊断巨大胎儿的相关因素。选择正确的分娩时机与分娩方式可降低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236例巨大胎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寻找诊断巨大胎儿的相关因素,降低母婴并发症。方法选择236例巨大胎儿及同期分娩的232例出生体重(4000g的正常足月儿,比较孕妇年龄、孕龄、孕产次、宫高、腹围、孕期体重增加数、分娩方式及母婴并发症的有关情况。结果巨大胎儿组孕期体重增长数、宫高、腹围及分娩时所引起的母婴并发症明显高于对照组,巨大儿剖宫产率(67.8%)高于对照组(55.2%)。结论孕妇体重增长数、宫高、腹围及胎儿双顶径、股骨长等是产前诊断巨大胎儿的相关因素,巨大胎儿以剖宫产为安全。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及分娩时机可降低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巨大胎儿对母婴的影响,以降低母婴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巨大胎儿组256例和同期正常体重儿组25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巨大胎儿多发生于妊娠40周后及经产妇;巨大胎儿组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巨大胎儿组中产程或胎位异常、剖宫产、软产道裂伤、肩难产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巨大胎儿组中阴道分娩组的软产道裂伤、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剖宫产组.结论 巨大胎儿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可减少母婴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巨大胎儿的产前诊断及分娩方式,降低母儿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170例巨大胎儿的临床资料,并抽取同期分娩正常体重儿的足月孕妇作为对照组。结果:胎儿BPD、FL,产妇宫高、腹围等是诊断巨大胎儿的相关因素。超声下的BPD+FL≥165mm或宫高+腹围≥140cm可作为产前诊断巨大胎儿的一项可靠指标,巨大胎儿的分娩方式以剖宫产相对安全。结论:加强孕期监护,预防巨大胎儿的发生,选择正确的分娩时机与分娩方式,可降低母婴并发症,保障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巨大胎儿产科处理的合理性,减少因处理不当对母婴产生的不良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53例巨大儿的产前诊断、分娩方式与分娩结局。结果产前胎儿体重预测准确率偏低,巨大儿不应作为剖宫产的常规性指征。新生儿中、重度窒息以及产伤主要在阴道分娩时发生。结论对巨大胎儿的孕妇不能常规性选择剖宫产,也不能盲目从阴道助产,应选择最合适的分娩时机和方式。  相似文献   

17.
选取 2 0 0 0~ 2 0 0 1年出生体重≥ 40 0 0 g者共 98例作为观察组 ,同期出生的单胎足月正常体重儿 95 9例作为对照组 ,比较两组孕妇的年龄、体重指数、孕周、产次、宫高、腹围、妊娠合并及并发症、分娩并发症、分娩方式和新生儿性别 ,并对巨大胎儿组 4种预测体重进行比较。结果 ,巨大胎儿组孕妇体重指数、孕周、宫高、腹围、妊娠合并及并发症、分娩并发症、阴道助产率高于对照 (P <0 .0 5 ) ,巨大胎儿男性多于女性。结果表明 ,孕妇体重指数、孕周、宫高、腹围是产前诊断巨大胎儿的相关因素 ,同时应结合B超检查进行产前诊断 ;选择分娩方式时应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 ,产后做好并发症的预防  相似文献   

18.
自1991至1993年我院分娩总数2154例,其中巨大胎儿149例,现将149例巨大胎儿分娩方式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巨大胎儿149例,随机选同期分娩正常体重儿149例做对照组。一、分娩方式巨大胎儿组正常产42例,占28.1%,阴道助产ZI例,占14.09%,剖宫产86例,占5712%。对照组正常产106例,占71.14%,阴道助产12例,占8.05%,剖它产31例,占20.81%。二、手术指证巨大胎儿阴道助产的手术指证:6例均为胎儿窘迫;剖宫产指征为头盆不称28例,占32.59%,胎儿窘迫16例,占19.77%,臀位妊娠10例,占11.63%,活跃期停滞6例,占698%。…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巨大胎儿分娩方式和产妇分娩并发症及新生儿窒息之间的关系。  方法 :对自 1993年 1月至 1998年 12月在本院分娩的 340例巨大胎儿的分娩方式、产妇分娩并发症和新生儿窒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996 - 1998年分娩的 2 17例和 1993- 1995年分娩的 12 3例巨大胎儿相比 ,剖宫产率显著升高 ,阴道试产率显著降低 (P <0 .0 5)。巨大胎儿剖宫产和阴道分娩相比 ,产后出血率显著升高 (P <0 .0 5) ,新生儿窒息率无明显改变 (P >0 .0 5)。  结论 :巨大胎儿分娩应提倡先行阴道试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对巨大胎儿阴道分娩产程图分析 ,以了解胎儿体重与产程图的关系。方法 :以初产妇巨大胎儿阴道分娩 10 9例为观察组 (分阴道自娩组和阴道手术组 ) ,与初产妇正常体重儿 10 0例 (对照组 )产程图中潜伏期、活跃期、第二产程以及各期胎头下降时速进行比较。结果 :巨大胎儿产程各期与正常体重儿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P <0 .0 1) ;三组分娩结束时在产程图中所处的位置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5 )。结论 :临产后产程图可作为识别巨大胎儿的最佳手段 ,一旦明确诊断 ,应放宽剖宫产指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