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部淋巴结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颈部淋巴结病患者76例,选取时间为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然后将患者的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统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颈部淋巴结病变中的检查结果。结果经过检查诊断,良性淋巴结和恶性淋巴结的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对比,组间无显著差异,P 0.05;恶性淋巴结患者的收缩期最大峰值流速为(6.24±1.84)cm/s、阻力指数为(0.79±0.18),与良性淋巴结患者的收缩期最大峰值流速、阻力指数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颈部淋巴结病变患者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有效判断患者的淋巴结病变的性质,为患者的治疗做重要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邢镨元  秦燕  刘鹏  冯奉仪 《北京医学》2009,31(9):554-554
患者男.14岁.因发现右腹股沟肿物伴右下肢肿胀1个月于2008年11月13日入院.患者于2008年10月运动后出现右腹股沟处疼痛.并发现该处有一约1cm×1cm大小肿物。1个月后肿物逐渐增大至5cm×4cm×3cm,并伴有局部疼痛及右下肢肿胀。腹盆CT示腹膜后右侧髂动脉旁结节状肿物.约4cm×5cm×18cm,挤压右侧腰大肌使之明显移位,包绕右侧髂总动脉。右侧腹股沟区多个淋巴结融合成团,约4cm×4cm×3cm。B超示双侧腹股沟区多发肿大淋巴结,右侧胭窝区多发肿大淋巴结.均考虑为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痛伴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患儿肠系膜上动脉(SMA)彩色多普勒血流参数变化情况。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腹痛伴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患儿(56例)及腹痛不伴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患儿(55例)SM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阻力指数,并进行对比。结果腹痛伴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儿童组SM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较对照组降低(P<0.05),阻力指数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痛伴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儿童组SMA的血流参数变化情况能很好地反映肠道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为临床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性,51岁,于3月前发现左腹股沟肿物,肿物板栗大小,不伴疼痛.检查:左腹股沟可触及一枚5cm×4cm×3cm的肿物,质中,无压痛,界不清,较固定.腹部彩超:左侧髂窝及腹股沟多个肿大的淋巴结;肝脏多个小囊肿;左肾小结石.行左腹股沟肿物活检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浅表淋巴结良恶性病变的声像图特征与临床实用价值。方法:对186例浅表淋巴结肿大的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淋巴结的长径/短径(L/S)值、内部回声、彩色多普勒及脉冲多普勒频谱特征。结果:良、恶性肿大淋巴结的L/S值分别为2.03±0.22、1.46±0.26。淋巴门处髓质主干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良性为(10.52±3.36)cm/s,恶性为(16.56±4.27)cm/s;舒张期末血流速度(end-diastolic velocity,EDV)良性为(5.93±2.52)cm/s,恶性为(4.35±1.86)cm/s。阻力指数(Re-sistancwe index,RI)分别为0.52±0.13、0.75±0.11。良性肿大淋巴结内部回声多呈髓质增宽、增强,皮质相对变窄,恶性肿大淋巴结内部回声则减低,髓质偏离中央。彩色多普勒血流图(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示良性肿大淋巴结内血流较丰富、规则,多呈树枝状分布;而恶性肿大淋巴结内血流则多呈不规则紊乱血流信号。结论:通过对淋巴结超声测量的L/S值分析,结合淋巴结内部回声、CDFI和频谱分析,对淋巴结的良恶性鉴别具有实用价值,可作为淋巴结诊断的首选方法,并为进一步穿刺活检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53岁.于2005年3月发现右侧会阴部肿物,伴疼痛,且缓慢增大,于同年9月在外院行手术切除,会阴肿物大小约5 cm×3 cm,术后病理为"上皮样肉瘤",术后给予局部放疗60Gy/30 F,未予化疗,于2007年1月因切口疼痛2个月入我院,彩超检查示:右侧会阴部混合性占位,考虑复发,右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遂行"右侧会阴部肿物广泛切除+右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诊断为右侧会阴部肿物为上皮样肉瘤,右外侧淋巴结为慢性炎症,右内侧淋巴结为上皮样肉瘤转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MRI扩散加权成像(DWI)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和相对表观扩散系数(rADC)值对宫颈癌患者盆腔转移性淋巴结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44例宫颈癌伴盆腔淋巴结肿大(短径≥0.5 cm)的初诊患者,均行常规MRI及DWI检查,测量肿大淋巴结以及宫颈癌原发灶的ADC值,并计算出相应的rADC值(淋巴结ADC/癌灶ADC),参照术后病理结果,比较转移性、非转移性淋巴结的ADC值及rADC值.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ADC值以及rADC值对宫颈癌患者盆腔转移性淋巴结的诊断效能.结果 44例宫颈癌患者,转移性淋巴结63枚、非转移性淋巴结35枚,转移性淋巴结ADC值、rADC值均低于非转移性淋巴结(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DC值曲线下面积为0.812,诊断阈值为0.997×10-3 mm2/s,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4.13%、71.43%;rADC值曲线下面积为0.695,诊断阈值为1.169,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63.49%、77.14%.结论 ADC值和rADC值均对宫颈癌患者盆腔转移性淋巴结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rADC值的诊断效能并未优于ADC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磁共振相位对比法,对空蝶鞍综合征患者与正常志愿者鞍区(除鞍前后结节区)脑脊液的流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分别筛选32例空蝶鞍综合征患者及32例正常志愿者,选择扫描正中矢状位T1WI或T2WI图像上鞍前后结节连线水平,编码速率20 cm/s,利用分析软件测量鞍区水平脑脊液流速、流量率等参考值并研究其与心动周期的关系.结果 分别获得在一个心动周期内脑脊液流动时间-速度曲线,两者曲线形态相似,均为形态不规则,波动幅度较大,无一定规律性.同时获得空蝶鞍综合征患者与正常志愿者鞍区脑脊液流动在一个心动周期内收缩期向下最大流速,舒张期向上最大流速、平均向下流速、平均向上流速及平均流速分别为(1.52±0.93)cm/s、(1.86±1.34)cm/s、(0.62±0.06)cm/a、(0.92±0.05)cm/s、(0.70±0.05)cm/s;(1.46±O.98)cm/s,(1.18±0.62)cm/s,(0.48±0.02)cm/a,(0.69±0.06)cm/s,(0.56士0.02)cm/s.收缩期向下最大流量率、舒张期向上最大流量率、平均向下流量率、平均向上流量率、平均流量率、平均净流量率分别为(0.014±0.003)mL/s、(0.017±0.004)mL/a、(0.068±0.003)mL/s、(0.078±0.002)mL/a、(0.008±0.003)mL/s、(0.054±0.002)mL/s;(0.016±0.001)mL/s,(0.013±0.004)mL/s,(0.044±0.003)mL/s,(0.055±0.003)mL/s,(0.055±0.003)mL/a,(0.036±0.002)mL/s.收缩期向下最大流速、舒张期向上最大流速所对应心动周期及平均心动周期各项测量指标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整个脑脊液循环体系中,空蝶鞍综合征患者有部分脑脊液分流进入鞍内,但对该水平(除鞍前后结节区)的脑脊液循环各项指标无影响.  相似文献   

9.
高福平  魏谨  马平 《疑难病杂志》2011,10(4):277-277
<正>例1.77岁。因发现双侧腹股沟肿块,阴茎水肿10d入院。专科检查:患者左侧腋下、双侧腹股沟可及多发性肿大淋巴结,最大直径1.5cm,无明显融合,无压痛。初步诊断:浅表淋巴结肿大,恶性淋巴瘤?行右侧腹股沟淋巴结活检术。病理检查:肉眼见淋巴结直径2cm,切面灰白质中。镜检示淋巴结结构  相似文献   

10.
温海涛  兰文胜  黄渊 《浙江医学》2000,22(6):327-328
目的研究阳痿患者的阴茎海绵体动静脉血流状况.方法对28例阳痿患者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象配合罂粟碱试验观察阴茎深动脉收缩期最大流速(PSV)、舒张末期最小流速(EDV)、阻力指数(RI)及背深静脉的血流状态.结果对罂粟碱反应良好的12例PSV为36.81±7.40cm/s,对罂粟碱反应不良的16例PVS为26.42±5.21cm/s,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罂粟碱反应不良者中海绵体静脉瘘6例,动脉供血不足10例,两者的PVS分别为34.23±6.11cm/s及21.21±5.82cm/s(P<0.01),EDV分别为7.60±2.41cm/s及2.22±1.13cm/s(P<0.01);动脉供血不足者PSV均小于30cm/s.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不仅能区别血管性与非血管性阳痿,而且对血管性阳痿中动脉供血不足与静脉机能不全能加以区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