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壮骨颗粒对兔膝骨性关节炎中白介素-1(IL-1)和肿瘤坏死因子(TNF)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治疗骨性关节炎的机制。方法:将50只兔随机分为4组,采用Hulth法造成骨关节炎的病理模型,以壮骨颗粒浓缩液喂食饲养,于治疗后3周、6周分别抽取关节液,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测定兔膝关节液中IL-1及TNF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后3周,膝关节关节液中即可明显检测到IL-1及TNF的表达,各治疗组数值与对照组比较均见下降,3周、6周时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壮骨颗粒能降低骨性关节炎中IL-1及TNF的表达水平,壮骨颗粒可能通过影响IL-1及TNF等细胞因子而对骨性关节炎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补肾壮骨颗粒对兔膝骨性关节炎中白介素-1(IL-1)和肿瘤坏死因子(TNF)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治疗骨性关节炎的机制。方法将50只兔随机分为4组,即补肾壮骨颗粒组20只、塞来昔布组20只、空白对照组5只、正常组5只,采用Hulth法造成骨关节炎的病理模型,以补肾壮骨颗粒浓缩液喂食饲养,于治疗后3、6周分别抽取关节液,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测定兔膝关节液中IL-1及TNF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后3周,膝关节液中即可明显检测到IL-1及TNF的表达,各治疗组数值与对照组比较均见下降,3、6周时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补肾壮骨颗粒能降低骨性关节炎中IL-1及TNF的表达水平,补肾壮骨颗粒可能通过影响IL-1及TNF等细胞因子而对骨性关节炎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联合塞来昔布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的影响。方法将8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塞来昔布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为52%,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关节液中IL-1β、TNF-α和MMP-3含量均显著下降(P均0.05),且治疗组各指标含量下降程度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独活寄生汤联合塞来昔布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膝关节液中IL-1β、TNF-α及MMP-3含量相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独活寄生汤治疗膝关节骨性炎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膝关节液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8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8例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治疗组42例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2组均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表评价2组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状态,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OMAC)骨性关节炎指数评分表评定膝关节炎的严重程度,比较2组治疗前后关节触痛、20 m步行痛改善情况及治疗前后膝关节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1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Lysholm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升高(P0.05),WOMAC骨性关节炎指数评分、关节触痛及20 m步行痛评分、TNF-α、IL-6及IL-1水平降低(P0.05),且2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独活寄生汤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能明显减轻膝关节炎症损伤,改善膝关节功能,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6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纳入研究,按投硬币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给予独活寄生汤治疗,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治疗5周。治疗前后对2组患者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分并检测血清炎性因子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IL-6(白细胞介素-6))、IL-1(白细胞介素-1))、hs-CRP(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均有明显提高,且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TNF-α、IL-6、IL-1、hs-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患者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明显,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可有效改善患者关节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独活寄生汤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关节液炎性因子、疗效和膝关节功能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60例来医院就诊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本项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60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西药口服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独活寄生汤治疗。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分析两组患者TNF-α、IL-6和MMP-1治疗前后水平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采用Lysholm-II量表评价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的TNF-α、IL-6和MMP-1三者水平同本组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差异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TNF-α、IL-6和MMP-1水平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5周,观察组和对照组的TNF-α、IL-6和MMP-1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3.33%),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ysholm-II评分均有所提高。治疗前两组患者的Lysholm-II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1、3、5周后,两组患者的Lysholm-II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能显著降低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关节液炎症因子TNF-α、IL-6和MMP-1水平,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显著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状况,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加减口服联合膝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以及对关节液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8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用随机的办法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膝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观察组在膝关节镜清理术基础上予独活寄生汤加减口服治疗2周。2组患者均严格按照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表计算2组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状态评分。再抽取患膝关节液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膝关节液内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Lysholm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1),并且观察组升高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关节液IL-1、IL-6以及TNF-α水平在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治疗后较前有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联合膝关节镜清理治疗膝骨关节炎能更好地减轻膝关节炎症损伤及关节软骨退变,改善术后肿痛,提高膝关节功能,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及对微炎性反应指标的影响。方法: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n=46)与对照组(n=46)。治疗组采用针灸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2组治疗疾病和症候总有效率,治疗前后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炎性反应因子水平变化,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疾病治疗总有效率(93.48%)高于对照组(73.91%)(P0.05);治疗组症候治疗总有效率(95.65%)高于对照组(71.74%)(P0.05);2组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治疗后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IL-1β、IL-6、hs-CRP水平治疗后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血清IL-1β、IL-6、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清IL-1β、IL-6、hs-CRP水平,改善微炎性反应状态,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独活寄生汤辨证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和关节腔液相关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3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独活寄生汤辨证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94%(62/66),对照组为80.30%(53/66),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及关节腔液中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水平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及关节腔液中IL-1、IL-6、TNF-α、NO水平低于对照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辨证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有效控制临床症状,降低血清及关节腔液中炎症因子的表达,减轻氧化应激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补肾益气化瘀解毒汤对膝骨性关节炎关节液中白细胞介素-1(IL-1)和肿瘤坏死因子(TNF)表达的影响。方法:对照组给予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口服,治疗组给予补肾益气化瘀解毒汤治疗,所有患者均于试验前1d及治疗后第30d、60d抽取关节液,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滑液中IL-1、TNF-α的水平。结果:治疗后30d、60d,治疗组和对照组膝关节关节液中IL-1和TNF均见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益气化瘀解毒汤能降低骨性关节炎中IL-1和TNF-α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蚁龙通痹汤对兔膝骨关节炎病理形态的影响,探讨其治疗骨关节炎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日本雄性大耳白兔按体重分为4组,即正常组,模型组、蚁龙通痹汤组、葡立胶囊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行右侧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切断建立骨关节炎病变模型.造模后第2天开始给药(葡立胶囊0.1 g·kg-1,蚁龙通痹汤生药0.6g·kg -,ig每日1次),连续4周.观察各组兔膝关节软骨及滑膜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测定关节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IL)-1β含量以及软骨下骨生物力学检测,并分析软骨.中基质金属蛋自酶(MMP)-1、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TIMP-1)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蚁龙通痹汤组动物关节液IL-1β和.TNF-α含量、软骨MMP-1和TIMP-1表达率、关节外在表现和软骨病理组织学变化,以及软骨最大载荷和弹性模量均出现明显差异改善.结论:蚁龙通痹汤能够减少兔膝骨关节炎关节液IL-1β和TNF-α的分泌,改善MMP-1和TIMP-1在软骨组织细胞中表达的平衡而达到对软骨组织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齐立卿  杜景华  杜双庆 《河北中医》2009,31(7):1066-1067,1107
目的探讨养元柔肝汤对实验性兔膝骨性关节炎模型滑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透明质酸(HA)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养元柔肝汤组和葡立胶囊组各8只。兔膝骨性关节炎模型采用兔膝关节腔内注入木瓜蛋白酶的造模方法。养元柔肝汤组经胃管灌入兔胃养元柔肝汤药液,每次100 mL,每日2次。葡立胶囊组将葡立胶囊溶入水中经胃管灌胃,每次0.3 g,每日2次。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正常喂养。给药30 d。于治疗前、后分别提取兔膝关节滑液,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和放射免疫法检测关节滑液中TNF-α、HA含量。结果养元柔肝汤组、葡立胶囊组治疗后较治疗前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HA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养元柔肝汤组治疗后较葡立胶囊组TNF-α水平降低(P〈0.05),HA水平升高(P〈0.05)。结论养元柔肝汤可提高关节滑液HA水平,保护关节软骨,提高软骨细胞功能,促进软骨修复;降低关节滑液TNF-α水平,减轻炎症对关节软骨的破坏及所产生的疼痛。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骨痹汤"对膝骨关节炎(OA)滑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3,MMP-13)、白介素-1(Interleukin-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组织型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水平的影响,探讨"骨痹汤"分子药理机制与临床疗效水平。方法:9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119膝)随机分为骨痹汤治疗组、仙灵骨葆治疗组和对照组(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于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抽取关节液标本,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MMP-13、IL-1、TNF-α、TIMP-1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各组患者治疗8周后关节液中MMP-13、IL-1、TNF-α均明显降低(P<0.05);TIMP-1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骨痹汤治疗组关节液中MMP-13、IL-1、TNF-α下降幅度较其余2组大(P<0.05),TIMP-1水平升高显著高于仙灵骨葆治疗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骨痹汤可能通过降低关节炎液中MMP-13、IL-1、TNF-α水平,提高TIMP-1水平起到保护关节软骨的作用。骨痹汤治疗骨关节炎短期疗效较仙灵骨葆和硫酸氨基葡萄糖好。  相似文献   

14.
马永健  李青  王金榜  张丽娜 《河北中医》2007,29(10):943-945
目的 观察壮元扶骨逍遥汤对家兔膝骨关节炎模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关节液中白细胞介素-1(IL-1)含量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新西兰白兔36只,雌雄不分,随机分成4组,即正常组(N组)、模型对照组(M组)、壮元扶骨逍遥汤组(F组)、布洛芬组(P组),各8只,于相同温度、湿度下分别单笼喂养,在治疗前、中、后分别提取家兔的血清和关节液,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血清SOD和关节液IL-1的含量.结果 治疗前比较,M、F、P组SOD水平明显降低(P<0.05),IL-1水平明显升高(P<0.05);治疗中、后期比较,F组SOD水平明显升高(P<0.05),P组无明显变化(P>0.05),F、P组IL-1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壮元扶骨逍遥汤可提高血清SOD水平,保护关节软骨,提高软骨细胞功能,促进软骨修复;降低关节液IL-1水平,减轻炎症对关节软骨的破坏及所产生的疼痛.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增液润节汤对家兔膝骨关节炎软骨组织学和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关节液中白介素-1(IL-1)含量的影响。方法健康的新西兰大白兔38只,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组(A组)8只、模型组(B组)10只、仙灵骨葆胶囊组(C组)10只、增液润节汤组(D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3组按照关节腔内注射木瓜蛋白酶的方法造模。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清SOD和关节液IL-1的含量。并于治疗后行关节腔大体观察及关节软骨组织学的病理检查。结果 1)增液润节汤组SOD水平(92.82±20.35)U/L与模型组(74.24±15.26)U/L比较明显升高(P<0.05),增液润节汤组IL-1水平(125.73±4.27)μg/mL与模型组(180.26±4.59)μg/mL比较明显降低(P<0.05);2)增液润节汤可减轻模型动物关节软骨病理积分。结论增液润节汤可提高血清SOD水平,降低关节液IL-1水平,从而保护关节软骨,减轻炎症对关节软骨的破坏及所产生的疼痛。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含磷脂酰胆碱的玻璃酸钠制剂(PSH注射液)对兔骨关节炎(OA)的作用。方法以木瓜蛋白酶诱导兔OA模型,以2种剂量PSH注射液兔膝关节腔内注射,另设对照组。给药5周后,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关节滑液中2种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用天青A法检测关节软骨中糖胺聚糖(GAG)总量,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其中玻璃酸(HA)的含量。结果本模型可提高滑液中IL-1β和TNF-α的含量,使关节软骨中GAG的总量和HA的含量均减少,而PSH注射液关节内注射可以降低此两种细胞因子的含量,同时使病变关节软骨中蛋白聚糖(PG)和HA的含量增加。结论PSH注射液可以降低IL-1β和TNF-α的表达,保护关节软骨,对OA治疗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消定膏对兔骨性关节炎关节液中TNF-α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大白兔40只,雌雄不限,体重(2.50±0.10)kg,随机分成4组,空白组、模型组、对照组、治疗组4组,每组10只。适应性喂养7d后,模型组、对照组、治疗组按照日本鬼头康彦等的兔膝关节腔内注入木瓜蛋白酶造成OA及滑膜炎病变模型方法造模。获得稳定的骨关节炎性滑膜炎模型。术中注意不刺激关节软骨及滑膜。造模成功后空白组不做处理。对照组外涂扶他林软膏,治疗组外敷消定膏,模型组外敷凡士林,空白组亦于右膝关节表面外敷凡士林。结果:模型组、对照组、治疗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说明消定膏与西药扶他林乳胶剂均可降低兔炎关节液中TNF-α的含量。结论:1.消定膏外敷与扶他林乳胶剂外擦对兔膝骨性关节炎均有治疗作用。2.中药消定膏外敷,可对兔膝骨关节炎软骨退变起明显缓解作用;能显著降低家兔关节液中TNF-α的含量,从而发挥对膝骨性关节炎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8.
舒筋汤熏洗加被动功能锻炼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舒筋汤熏洗加局部被动功能锻炼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作用和机理。方法:将65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5只和造模组50只。造模组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热水熏洗组、舒筋汤熏洗组及舒筋汤熏洗加被动功能锻炼组,分别予热水熏洗、舒筋汤熏洗及舒筋汤熏洗加被动功能锻炼的治疗,正常对照组常规饲养。各组动物于治疗第14天、28天、56天分批处死,测量右后肢膝关节活动度(ROM)、心脏穿刺取血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并行膝关节软骨组织的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舒筋汤熏洗加被动功能锻炼组和舒筋汤熏洗组ROM、SOD水平始终高于同时间段的热水熏洗组,而MDA水平始终低于同时间段的热水熏洗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舒筋汤熏洗加被动功能锻炼组和舒筋汤熏洗组比较,ROM、SOD水平始终高于舒筋汤熏洗组,MDA始终低于舒筋汤熏洗组(P<0.01)。结论:舒筋汤熏洗加被动功能锻炼组和舒筋汤熏洗组膝关节软骨组织修复情况较热水熏洗组好,该三组中舒筋汤熏洗加被动功能锻炼组膝关节软骨组织修复恢复情况最好。  相似文献   

19.
改良Hulth造模法复制膝骨性关节炎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复制膝骨性关节炎的实验动物模型。方法用改良Hulth造模法复制膝骨性关节炎,进行X线摄片、透射电镜、关节滑液及血液检测。结果(1)正常组膝关节面平整光滑,细胞及胞膜完整;模型组膝关节内侧间隙明显变窄,关节面粗糙变形,有骨赘,软骨细胞萎缩,胞核固缩,胞膜破损;(2)造模后8周、16周关节滑液内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和血清中两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模型组明显升高,16周关节滑膜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模型组明显下降,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改良Hulth造模法复制膝骨性关节炎较Hulth法操作简单、创伤小,可保持一定的膝关节稳定性,有利于动物模型复制的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