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比较采用相对生物效应(RBE)剂量48 Gy,16次和12次分割碳离子束照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LA-NSCLC)淋巴结引流区的不良反应、有效性及生存率。方法收集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重离子中心收治的病理确诊为LA-NSCLC的患者72例,简单随机法分为A组、B组各36例,分别给予A组48 Gy(RBE)分16次和B组48 Gy(RBE)分12次碳离子束选择野照射淋巴结引流区,观察其急慢性不良反应、有效性及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法进行差异检验。结果A、B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13.9(8.8~15.7)、14.6(6.3~15.9)个月,治疗有效分别为16例(44.4%)、9例(25.0%),疾病控制分别为34例(94.4%)、30例(83.3%)。统计分析显示A、B组总生存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92,P=0.275)。两组患者放疗计划参数比较显示,CTV体积,患侧肺D_(mean)、V_(5 Gy(RBE))、V_(20 Gy(RBE))、V_(30 Gy(RBE)),心脏V_(20 Gy(RBE))、V_(30 Gy(RBE))、D_(mean),食管V_(30 Gy(RBE))、V_(50 Gy(RBE))、D_(max)、D_(mean),气管D_(max),脊髓D_(max)等相关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纳入患者在治疗期间及随访过程中均未出现3、4级不良反应;两组患者1、2级急性放射性皮肤反应(χ^(2)=5.134,P=0.077)、放射性食管炎(χ^(2)=1.984,P=0.371)、晚期放射性肺炎(χ^(2)=6.185,P=0.103)发生情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碳离子放疗系统两种剂量分割模式在LA-NSCLC纵隔淋巴结引流区选择野照射治疗中安全性相近,不良反应可控,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
目的 前瞻性比较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LA-NSCLC)采用累及野照射(IFRT)或选择性淋巴结照射(ENI)局部失败的差异及对生存的影响。方法 99例LA-NSCLC经紫杉醇加卡铂化疗2周期后无远处转移患者随机分为IFRT组(45例)或ENI组(54例),IFRT组照射原发病灶、同侧肺门和纵隔阳性淋巴结,ENI组照射原发病灶、同侧肺门、双侧中上纵隔淋巴引流区及双侧锁骨上区。在满足双肺 V20≤35%、脊髓受量≤50 Gy条件下给予尽可能高剂量,每周紫杉醇40 mg/m2放疗增敏。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法检验。结果 随访率为99%,随访时间满1、2、3年者分别为49、29、17例。IFRT组与ENI组放疗剂量>60 Gy的分别占49%和26%(χ2=5.59,P=0.018),局部失败率分别为29%和36%(χ2=0.46,P=0.497),1、2、3年局部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76%、69%、65%和80%、53%、49%(χ2=0.74,P=0.389),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0%、41%、33%和69%、32%、13%(χ2=3.97,P=0.046)。两组不良反应相似(χ2=3.91~0.16,P=0.142~0.925)。结论 IFRT较ENI照射剂量高并增加了总生存率,未增加选择性照射区淋巴结复发率,不良反应相近,还需大样本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光子调强适形放疗(IMRT)与质子调强适形放疗(IMPT)剂量分布的差异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至2022年4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离子医学中心收治的8例行放疗的Ⅱ~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对每例患者分别进行IMRT及IMPT计划设计, 主要评价指标有靶区剂量分布参数[均匀性指数(HI)、适形度指数(CI)、靶区中95%及100%处方剂量曲线包绕体积的百分体积(V95%和V100%)]以及危及器官的平均剂量(Dmean)和一定相对生物效应(RBE)剂量照射百分体积[患侧肺Dmean、V5 Gy(RBE)和V20 Gy(RBE), 双肺Dmean、V5 Gy(RBE)和V20 Gy(RBE), 心脏Dmean、V30 Gy(RBE)、V40 Gy(RBE), 脊髓最大剂量(Dmax), 食管Dmean]。结果与IMRT比较, IMPT可以降低双肺、患侧肺、脊髓、食管以及心脏的剂量参数水平,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特别是双肺Dmean[(4.1±1.8)Gy(RBE)比(6.9±1.9)Gy(RBE)]、V5 Gy...  相似文献   

4.
食管癌全程连续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和比较常规分割剂量每周照射5天、7天且后程加速超分割2种方法治疗Ⅲ期食管癌的疗效及放射反应。方法对92例Ⅲ期食管癌首治病例随机分成每周照射5天组(A组)、每周照射7天且后程加速超分割组(B组)。A组46例,2.0Gy/次,1次/天,5天/周,共60~70Gy,40~47天完成;B组46例,2.0Gy/次,1次/天,7天/周,DT40Gy/20天后,改为每次1.2Gy,每天2次,间隔6小时以上共60~70Gy,30~35天完成。结果A组、B组的1年生存率分别为32.6%、67.4%;3年生存率分别为6.5%、43.5%。B组高于A组(P<0.05)。1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34.8%、71.7%;3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17.4%、56.5%,B组高于A组(P<0.05)。A组和B组Ⅱ级及以上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分别为13.0%、47.8%,B、组高于A组(P<0.05)。出血穿孔的发生率分别为4.3%、6.2%,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常规分割剂量7天/周照射且后程加速超分割照射比5天/周照射可明显提高疗效,除了Ⅱ级及以上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明显增高外,其他不良反应无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5.
王修身  许刚  卜珊珊 《中国肿瘤》2020,29(11):891-896
摘 要:[目的] 探讨锁骨上下淋巴引流区放疗加量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联合同侧锁骨上淋巴结清扫术后pT1~3N3M0患者的3年无病生存率,总生存率及局部复发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2015年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联合同侧锁骨上淋巴结清扫术后患者,入组标准为女性,术后病理为浸润性癌,腋窝淋巴结阳性≥10个,或锁骨上下淋巴结阳性,无远处转移。共收集病例208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每组104例患者,加量组:胸壁及内乳淋巴引流区的放疗剂量为50.4Gy,锁骨上下淋巴引流区的放疗剂量为61.6Gy,分28次同步调强完成;常规照射组:锁骨上下、胸壁及内乳淋巴引流区的放疗剂量为50Gy/25次。Kaplan-Meier法计算锁骨上下淋巴结复发率、无病生存率及总生存率。[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59个月(40~78个月),加量组和常规照射患者3年锁骨上下复发率分别为11.5%和24.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3a患者中加量组及常规照射组的锁骨上下淋巴结的复发率分别为14.5%和20.0%,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3c患者中加量组及常规照射组的锁骨上下淋巴结的复发率分别为7.1%和28.6%,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加量组和常规照射组3年生存率分别为79.8%和69.2%,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0.1%及64.4%,两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3a患者加量组和常规照射组3年生存率分别为80.6%及72.7%,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61.2%和67.2%,两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3c患者加量组和常规照射组3年生存率分别为85.7%和65.3%,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3.3%和61.2%,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pT1~3N3M0患者锁骨上下淋巴引流区放疗加量,在N3c患者中可以降低锁骨上下淋巴结复发率,提高3年无病生存率及总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同步放化疗(TP方案)联合恩度治疗ⅢB和ⅠV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和安全可行性。方法:60例ⅢB及ⅠV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观察组)给予顺铂(25mg/m2/d,d1~d3)和紫杉醇(135mg/m2,d1)联合化疗,化疗同时使用恩度(15mg/d,d1~d14)持续泵入,共四个周期。肺部原发灶及远处转移灶进行图像引导下的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纵隔病灶照射剂量65~70Gy,胸部非纵隔病灶照射剂量66~90Gy,淋巴结照射剂量65~70Gy。远处转移病灶进行累及野照射,颅内转移灶照射剂量70~90Gy,骨转移灶照射剂量40~55Gy,其他转移灶40~60Gy。B组(对照组)除不使用恩度外,其余治疗均与A组相同。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计划。A组:放射性食管炎13%(4例),放射性肺炎3%(1例),中性粒细胞下降67%(20例),1年生存率为50%,局部复发率为23%(7例),远处转移率为37%(11例)。B组:放射性食管炎17%(5例),放射性肺炎3%(1例),中性粒细胞下降83%(25例),1年生存率为67%,局部复发率为20%(6例),远处转移率为47%(14例)。远处转移是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同步放化疗联合恩度治疗ⅢB期和ⅠV期NSCLC安全可行,近期疗效较好,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早期乳腺癌术后放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玉  景娜 《中国肿瘤临床》2004,31(15):854-855,859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根治术,仿根治术后的放疗剂量及照射范围.方法:对比分析本院1980年3月~1993年3月收治的T2N1M0期乳腺癌术后放疗者418例(放疗组)与术后未行放疗者180例(手术组).418例中DT≥50Gv者86例,淋巴引流区伴胸壁照射者148例.结果:放疗组中DT≥50Gy者与手术组相比,其中腋淋巴结转移≥4个者的10年生存率分别为66.7%(32/48)与34.5%(10/29),复发率分别为63%(3/48)与34.5%(10/29),P均<0.05.放疗组中淋巴引流区伴胸壁照射者148例与手术组相比,其中腋淋巴结转移≥4枚者的10年生存率分别为62.8%(54/86)与34.5%(10/29),复发率分别为4.7%(4/86)与34.5%(10/29),P均<0.05.结论:对腋窝淋巴结转移≥4枚者,术后提高肿瘤剂量达50Gy以上,可降低锁骨区淋巴结转移与胸壁复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性分析对比外照射加137Cs与192Ir放射源后装治疗Ⅱ、Ⅲ期宫颈癌的远期疗效。方法:外照射与137Cs源(A组)后装放射治疗宫颈癌427例;与192Ir源(B组)放射治疗宫颈癌156例;其中Ⅱ期170例,Ⅲ期413例;鳞癌524例,腺癌34例,腺鳞癌25例;两组外照射条件相同,8或10MVX射线照射,全盆照射DT25~35Gy后,分四野照射至DT45~55Gy;腔内放疗每周1次,A组每次A点照射6~7Gy,总量40~60Gy/6~8次;B组每次A点照射5~6Gy,总量30~42Gy/5~7次。结果:Ⅱ、Ⅲ期5年生存率及总生存率为A组82.1%、61.2%、67.2%;B组为85.1%、61.5%、69.2%;两组5年生存率无显著差异(P>0.05);每组Ⅱ期与Ⅲ期之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晚期放射并发症有直肠炎和膀胱炎,A组和B组发生率分别为7.3%、6.3%和9.6%、9.0%,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外照射加137Cs与加192Ir放射源后装治疗Ⅱ、Ⅲ期宫颈癌的远期疗效及放疗并发症相似。137192  相似文献   

9.
邢鲁旗  黎萍  刘辉  王捷 《肿瘤》2008,28(11)
目的:分析对比后程三维适形同期放化疗与常规同期放化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Ⅲ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后程三维适形同期放化疗组和常规同期放化疗组2组.后程三维适形同期放化疗组(A组):31例,予多西他赛单药40mg每周1次,4~6次,同时行常规放疗总剂量40Gy之后行三维适形放疗达总剂量70~74Gy,放疗结束后2周应用卡铂300 mg/m2,d1、多西他赛75 mg/m2,d1,4周为1个周期,再化疗4个周期;常规同期放化疗组(B组):56例,常规放疗总剂量60~64 Gy,化疗方法同A组.结果:87例NSCLC随访24~36个月,A组总有效(CR PR)率80.65%,1、2年生存率分别为51.61%和35.48%.B组总有效率(CR PR)为76.56%,1、2年生存率分别为35.71%和17.86%.2个组总有效率以及1、2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A组与B组急性放射性食管炎,急性放射性肺炎,骨髓抑制发生率分别为58.06%,6.45%,54.83%和79.64%,16.07%,85.71%,虽然前者发生率较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后程三维适形同期放化疗疗效优于常规同期放化疗,且不良反应未增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根治性放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48例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患者行根治性放疗,44例同时辅助全身化疗。采用6~18 MVX射线前后对穿两野或前后对穿两野+左右侧野的四野照射,全盆腔照射DT30~40 Gy后中间铅挡加量DT10~20 Gy,使B点DT达50 Gy。盆腔转移的淋巴结局部小野补量(RT)照射,每次DT2 Gy,总DT8~10 Gy,高剂量后装治疗(HDR)采用核通后装机治疗,192Ir治疗,选取A点参考点,处方剂量为600~700 cGy,每周1次,共6次。结果随访时间为22~43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1个月,随访率100.00%。PR、CR分别达100.00%和83.33%(40/48),盆腔转移淋巴结完全有效率为85.42%(41/48)。结论盆腔转移淋巴结照射剂量达60 Gy以上,疗效好,无严重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食管鳞癌根治术后纵隔淋巴结复发患者采用同步加量调强放疗(SIB-IMRT)的长期疗效和晚期不良反应。方法前瞻性研究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就诊于上海瑞金医院放疗科的食管鳞癌术后纵隔淋巴结复发(≤5枚)的患者共20例, 其中Ⅰ、Ⅱ期研究各纳入10例患者, 4、3、13例患者分别接受58.8 Gy分28次、64.4 Gy分28次、70 Gy分28次3个剂量等级的SIB-IMRT。使用Kaplan-Meier法计算入组患者的总生存(OS)率、局部控制率(LCR)及无进展生存(PFS)率, 并对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纵隔淋巴结最常见的复发部位为2R和4L, 分别占35%和25%。中位随访32个月, 复发后接受挽救性SIB-IMRT者的1、2、3年OS率分别为100%、88%、78%, 1、2、3年PFS率分别为85%、78%、78%。最常见的血液学不良反应是白细胞减少和贫血。最常见的非血液学不良反应是食管炎, 但未发现3级及以上食管炎、肺炎和心脏不良反应。随访中3例接受58.8 Gy分28次剂量的患者在治疗后2年出现肿瘤远处转移死亡, 另外1例接受70 Gy分28次剂量的患...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同步放化疗治疗早期高危子宫颈癌的疗效及患者的不良反应.方法 将76例病理确诊的ⅠB2~ⅡA期子宫颈癌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成同步放化疗组(A组)和单纯放疗组(B组),A组41例(ⅠB2期20例,ⅡA期21例),B组35例(ⅠB2期18例,ⅡA期17例),两组均采用直线加速器6 MV-X射线根治性放射治疗,外照射DT45 Gy,腔内治疗采用192Ir后装机,A点7 Gy/周,总剂量为35~42 Gy,A组在放疗第1周、第4周同步行化疗:顺铂(DDP)20 mg第1天至第5天,5-氟尿嘧啶(5-Fu)500mg第1天至第5天,亚叶酸钙(CF)100mg第1天至第5天,第7周重复一次化疗.观察近期疗效、5年生存率及放疗、化疗并发症.结果 放疗后3个月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7.5%(CR 37例,PR3例)、80.0%(CR 24例,PR 4例),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5年生存率(70.7%)明显高于B组(60.0%)(P<0.05);A组患者的不良反应高于B组,但均能耐受;放疗远期并发症并未增加.结论 同步放化疗能提高早期高危子宫颈癌患者的疗效及生存率,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Ⅲ期食管癌几种不同分割模式照射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比较常规分割剂量每周照射7 d,5 d及后程加速超分割3种方法治疗Ⅲ期食管癌的疗效及放射反应。方法 对138例首治Ⅲ期食管癌病例随机分成 A、B、C组。A组46例,2.0 Gy/次,5次/周,40 ~ 47 d完成;B组46例,2.0 Gy/次,7次/周,30 ~ 35 d完成; C组46例,2.0 Gy/次,5次/周, 4周后,改为1.5 Gy/次, 2次/d,间隔6 h以上,5次/周,35 ~ 40 d完成。三组累积照射量均为60 ~ 70 Gy。结果 A、B、C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32.6 %、67.4 %、63.0 %,3年生存率分别为6.5 %、43.5 %、41.3 %,B、C组高于A组(P<0.05);1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34.8 %、71.7 %、69.6 %,3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17.4 %、56.5 %、56.5 %,B、C组高于A组(P<0.05);出血、穿孔的发生率分别为4.3 %、6.5 %、4.3 %, 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分割剂量7 d/周照射和后程加速超分割照射比5 d/周照射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N0期鼻咽癌颈部未达诊断标准的肿大淋巴结区最佳的照射剂量。方法回顾性分析358例中上颈部存在未达阳性淋巴结诊断标准的N0期鼻咽癌的临床资料,192例的可疑淋巴结区接受52 Gy照射(A组),166例的此区域接受60~64 Gy照射(B组)。采用Kaplan-Meier计算总生存率、无颈部复发生存率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Logrank进行差异检验。结果 T1及T2期,两组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T3及T4期,B组生存率明显高于A组。B组的T2、T3、T4期的无颈部区域复发生存率明显高于A组,但T1期无明显差异。B组的T3及T4期的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明显高于A组,而T1及T2期无明显差异。结论 T2、T3、T4N0期患者,若中上颈部存在未达诊断标准的肿大淋巴结,应给予至少60 Gy的照射剂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累及野照射(IFI)和选择性淋巴结照射(ENI)调强放射治疗联合同步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LA-NSCLC)的不良反应和疗效。方法49例LA-NSCLC患者前瞻性随机分为IFI组和ENI组,同步化疗两周期,行根治性调强放射治疗。结果IFI组和ENI组≥2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8.0%和37.5%(P=0.01);GTV平均剂量分别是(66.2±6.5)Gy和(61.3±6.3)Gy,(P=0.01);总有效率为92.0%和66.7%(P=0.03);预防照射区内淋巴结复发率为4.2%和4.0%,(P=0.49);1年局部失败率分别为8.0%和16.7%(P=0.62);1年生存率为72.0%和62.5%(P=0.48)。结论IFI同步放化疗治疗LA-NSCLC可降低正常组织并发症的概率,提高靶区照射剂量和肿瘤控制率,预防照射区内淋巴结复发率无增加,有望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局部晚期鼻咽癌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收集经病理证实的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131例,64例接受单纯放疗(放疗组),67例接受顺铂+5-氟尿嘧啶同步放化疗(PF组)。两组鼻咽部原发肿瘤总照射剂量均为70 Gy/35次,7周;颈部阳性淋巴结总照射剂量均为60 Gy/30次,6周;颈部及锁骨上淋巴结引流区预防照射剂量均为50 Gy/25次,5周。结果 放疗组和PF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71.8%和8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组1年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5.9%、68.8%;PF组分别为94.0%、85.1%;放疗组3年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2.9%、45.2%;PF组分别为82.5%、74.6%,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F组的胃肠道反应、白细胞减少发生率高于放疗组(P<0.05)。结论 局部晚期鼻咽癌同步放化疗的疗效优于单纯放疗,毒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调强放射治疗(IMRT)对早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分析30例早期鼻咽癌患者,鼻咽部和上颈部淋巴引流区采用IMRT技术照射,下颈部淋巴引流区采用颈前野常规照射.鼻咽大体肿瘤体积(GTVnx)处方剂量68Gy-74Gy,颈部淋巴结(GTVnd)处方剂量64Gy-70Gy,临床靶体积(CTV1)处方剂量 60Gy-64Gy,临床靶体积(CTV2)处方剂量 50Gy-54Gy,分30-34次进行照射.对于淋巴结分期为N1的患者,结合淋巴结的情况行诱导化疗和(或)同期化疗2-4周期,N0患者行单纯调强放射治疗.结果:鼻咽大体肿瘤体积(GTVnx)D95平均剂量为74.5Gy,GTVnx V95平均体积99.6%,脊髓D1cc平均剂量41.5Gy,脑干D3平均剂量50.3Gy,左腮腺D50平均剂量32.8Gy,右腮腺D50平均剂量31.4Gy,左颞叶D10平均剂量45.5Gy,右颞叶D10平均剂量45.2Gy,均低于限制剂量.中位随访时间33.5个月(4-45个月).1年、2年、3年的总生存率、无局部复发生存率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均为100%.最严重的急性反应是放射性黏膜炎,1-3级分别有 63.3%,30%,和6.7%,晚期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口干(Ⅰ度33.3%,Ⅱ度3.7%).结论:IMRT对初治早期鼻咽癌可获得理想的剂量分布,取得较好的近期疗效,正常组织得到很好的保护.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食管癌术前放射治疗的方法探讨 ,与单纯手术近、远期疗效的比较。方法  2 3 0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经食管X线片、病理证实为鳞癌。随机分为术前不均等剂量放疗组 80例、常规组 80例、单纯手术组 70例 ,术前放疗组均为前后两野对穿照射。不均等剂量组 :第 1周 ,每次 4Gy ,照射 5次 ;第 2、3周 ,每次 2Gy ,每周照射 5次 ;40Gy ,15次 ,共 3周。常规组 :每次 2Gy ,每周照射 5次 ,40Gy ,2 0次 ,共 4周。休息 2周后手术。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 5年以上。不均等组、常规组、单纯手术组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5 %、5 1 3 %、43 8%;80 %、48 8%、3 6 3 %和 64 3 %、3 2 9%、2 1 4%(P <0 0 5 )。不均等组和常规组术后病理显示 ,重度放射反应分别为 49 3 %和 3 2 %(P <0 0 5 )。不均等组、常规组、单纯手术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 11 7%、16%、49 2 %,术前放疗两组较单纯手术组淋巴结转移率有明显降低 (P <0 0 5 ) ,手术根治率为 85 %、78 8%、61 4%(P <0 0 5 )。结论 术前放疗使瘤体缩小 ,降低局部复发率和淋巴结转移率 ,提高了手术根治率和远期生存率 ,不增加手术难度和并发症。不均等组较单纯组缩短了疗程 ,疗效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乳腺癌保乳术后同步加量调强放疗的疗效、不良反应及美容效果。方法:2008年~2010年收治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78例,其中38例行瘤床同步加量调强放疗(A组),剂量分割方案为全乳50Gy/25次(2Gy/次),瘤床同步加量至60Gy/25次(2.4Gy/次),总疗程33~35天;40例行常规分割调强放疗(B组),剂量分割方案为全乳50Gy/25次,后续瘤床推量10Gy/5次(2Gy/次),总疗程40~42天。应用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Log-rank法检验差异。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73个月,随访率为100%。两组5年总生存率均为100%。A组和B组5年局部无复发生存率、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7.4%、97.5%(P=0.978);97.4%、95.0%(P=0.589)。A组和B组1、2级急性皮肤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7.9%、52.5%(P=0.632); 13.2%、12.5%(P=0.931);A组和B组的1级皮肤及皮下组织晚期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8%、15.0%(P=0.932);1级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分别为7.9%、10.0%(P=0.745)。A组和B组在放疗前、放疗后3、5年美容效果优良率分别为86.8%、87.5%(P=0.931);84.2%、85.0%(P=0.932);81.6%、82.5%(P=0.916)。结论:保乳术后同步加量调强放疗的疗效与常规分割调强放疗相似,美容效果及不良反应相当。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和比较常规分割剂量每周照射7天与每周照射5天两种方法治疗Ⅲ期食管癌的疗效及放射反应。方法对96例Ⅲ期食管癌首治病例随机分成每周照射7天组(治疗组)和每周照射5天组(对照组),治疗组48例,2.0Gy次/,1次/天,7天/周,共60~70Gy,30~35分次,30~35天完成;对照组48例,2.0 Gy次/,1次/天,5天/周,共60~70 Gy,30~35分次,40~47天完成。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7.1%、62.5%、50%和66.7%、37.5%、22.9%,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1、2、3年局控率分别为8 1.3%、6 4.6%、5 4.1%和6 8.7%、41.6%、31.2%,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分别为10.4%和6.2%,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出血穿孔的发生率分别为6.2%和4.3%,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常规分割剂量7天/周照射比5天/周照射可提高疗效,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