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评价2018年中国中小学校教学环境卫生现状,为制定差异化的干预策略提供支持.方法 选取国家2018年卫生计生随机监督抽查中小学校教学环境卫生数据(共37 531所中小学校),计算各项指标合格率.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检验各指标与各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人口密度的相关性.结果 2018年中国中小学学校教学环境卫生总体合格率为59.1%.其中,城区学校合格率最高(60.3%),其次为乡村(59.4%)和镇区(56.7%);小学合格率最高(59.8%),其次为初中(58.2%)和高中(51.8%).不同类别、城乡、省份的学校均在课桌椅配备项合格率最低,在教室学生宿舍通风项合格率最高.课桌椅配备及黑板照度合格率在不同省份间差异较大.人均GDP及人口密度较高的省份课桌椅配备合格率较高.结论 2018年中国中小学校教学环境卫生总体水平较低,教室学生宿舍通风情况较好,课桌椅配备情况较差.应加强对学校教学环境卫生的重视程度,找准突破口,实行差异化管理,改善中小学校教学环境卫生水平.  相似文献   
2.
曹桂莹    陈子烁    姚珊珊    黄紫婷    苏鹤轩    胡永华    许蓓蓓   《现代预防医学》2020,(19):3544-3548
目的 了解中国中老年人视力损害现状及影响视力健康的因素。方法 数据来源于中国健康与退休追踪调查数据,应用多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视力损害的个体和省级因素。结果 共纳入18 439名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60.3±9.8岁。我国中老年人远视力和近视力损害的患病率分别为19.0%和18.8%。多水平logistic模型结果显示远视力损害的危险因素包括高年龄(50~59岁:OR=1.37,60~69岁:OR=1.74,≥70岁:OR=2.08)、女性(OR=1.35)、农村居住地(OR=1.15)、多病共存(OR=1.85)、高文盲率(中文盲率地区:OR=1.09,高文盲率地区:OR=1.33)和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中等收入地区:OR=1.08,低收入地区:OR=1.04)(P均<0.05);近视力损害的危险因素包括高年龄(50~59岁:OR=1.46)、女性(OR=1.39)、农村居住地(OR=1.39)、多病共存(OR=1.72)、高文盲率(中文盲率地区:OR=1.09,高文盲率地区:OR=1.34)和低人均GDP(中等收入地区:OR=1.32,低收入地区:OR=1.25)(P均<0.05)。高教育水平是远视力损害(小学及初中水平:OR=0.72,高中及以上水平:OR=0.49)和近视力损害(高中及以上水平:OR=0.75)的保护因素(P均<0.001)。结论 远视力损害和近视力损害在我国中老年人中很常见,应针对其危险因素制定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中国老年人视力损害现状及影响因素,为防治视力损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2018年中国老年人健康影响因素调查数据,以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评估研究对象的视力功能。采用SAS 9.4进行χ2检验和加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纳入15176名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85.1±11.3)岁。我国老年人视力损害的加权患病率为7.69%。加权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高年龄(与65~79岁老年人相比,80~89岁OR=2.27,95%CI:1.92~2.69;90~99岁OR=4.80,95%CI:4.00~5.76;100岁及以上OR=10.28,95%CI:8.46~12.49),职业为农、林、牧、渔业生产人员(OR=1.29,95%CI:1.03~1.62)和无业人员(OR=2.26,95%CI:1.12~4.56),患白内障(OR=2.04,95%CI:1.61~2.59)和青光眼(OR=1.62,95%CI:1.01~2.60)的老年人群患视力损害的风险较高;在婚状态(OR=0.74,95%CI:0.61~0.88)、自评经济状况较好(自评经济状况一般OR=0.73,95%CI:0.57~0.93;自评经济富裕OR=0.51,95%CI:0.37~0.70)、高教育程度(OR=0.59,95%CI:0.38~0.92)的老年人患视力损害风险较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视力损害在我国老年人中较为常见,并受到年龄、婚姻状态、经济状况、教育程度、职业特征、白内障和青光眼等因素的影响。针对老年人视力损害的影响因素制定防治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集中式供水卫生状况,为改善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描述2013-2016年国家卫生监督信息报告系统采集的集中式供水单位不合格情况及2016年集中式供水单位不合格率的时间和空间分布;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合格率的统计学差异。结果 2013-2016年我国监督检查的集中式供水单位不合格率分别为1.84%、2.73%、2.56%和2.74%。2016年集中式供水单位不同分类亚组的不合格率存在差异,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01)。乡镇(3.85%)较城市(1.74%)和自建设施(1.33%)不合格率高;中小型(2.40%)比大型(0.94%)不合格率高;气温高(4.52%)和降水量中等(3.73%)或高(2.36%)的地区不合格率高。夏季(2.06%)和秋季(2.60%)、西部(4.80%)和南方(4.01%)不合格率高。结论 我国乡镇、中小型及气温高和降水量偏多地区的集中式供水单位不合格率高,且不合格率呈季节和地区间差异。  相似文献   
5.
曹桂莹  岳芸  王强 《妇幼护理》2024,4(1):238-240
目的 探讨模块化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病情控制、药物信念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本院心理科治疗的抑郁症患者70例,使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与院外随访,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开展模块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随访4周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药物信念量表、生活质量量表(WHOQOL-100)评分情况.结果 随访4周后观察组患者HAMD-24、HAMA-14以及服药顾虑评分明显低于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我国流感流行病学特征及季节性模式, 分析流感活动趋势。方法收集2010年第14周至2020年第13周我国大陆南方和北方流感样病例(influenza like illness, ILI)的就诊百分比和病原学监测数据, 计算流感检测阳性率, 并对ILI占门/急诊就诊病例百分比(ILI%)、检测阳性率及流行优势株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计算ILI%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age change, 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 AAPC), 分析其变化趋势。结果 2010—2019监测年度我国南方和北方流感流行具有明显季节性特征, 南方和北方均在每年的第40周至次年的第13周出现明显冬春季高峰, 南方在每年的第20周至35周出现夏季小高峰。2010—2019监测年度我国南方和北方流感活动呈现出不同的活动趋势, 其中南方的ILI%以2012年为联结点呈现先降(APC=-10.36%)后升(APC=3.51%)的趋势, 而北方的ILI%在2010—2019监测年度呈现出下降趋...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利用Meta分析定量评价空气中粒径≤ 2.5 μm的颗粒物(PM2.5)短期暴露与我国居民全因死亡和急诊之间的关系。方法 于2018年3月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和EMBASE收集相关文献,提取相对危险度(RR)、超额危险度(ER)及其95% CI,根据异质性检验结果,采用固定或随机效应模型对数据进行合并,并对其进行亚组分析、Meta回归和检验发表偏倚。结果 共纳入33篇原始文献,分别利用39组死亡数据和4组急诊量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47.7~176.7 μg/m3的浓度范围内,PM2.5每上升10 μg/m3,居民每日全因死亡增加0.49%(95% CI:0.39%~0.59%),全因急诊量增加0.30%(95% CI:0.10%~0.51%)。对死亡数据的亚组分析显示北方地区(ER=0.42%,95% CI:0.30%~0.54%)合并效应值低于南方地区(ER=0.63%,95% CI:0.44%~0.82%),研究期间PM2.5浓度<75 μg/m3地区的合并效应值(ER=0.50%,95% CI:0.37%~0.62%)高于PM2.5浓度≥ 75 μg/m3的地区(ER=0.39%,95% CI:0.26%~0.52%)。结论 在47.7~176.7 μg/m3的浓度范围内,PM2.5短期暴露可能与全因死亡和急诊量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患者全身性肥胖(overall obesity,OO)、中心性肥胖(abdominal obesity,AO)状态与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rachial-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baPWV)的关联。 方法  以北京某社区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人口学资料、体格检查数据、血液生化指标及baPWV。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各肥胖指标与baPWV的关联,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肥胖状态与baPWV异常(baPWV≥1700 cm/s)的关联。 结果  共纳入2 048名研究对象,平均年龄(59.2±8.3)岁,baPWV异常率为49.7%。调整年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等混杂因素后,多元线性回归发现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与baPWV负相关、腰臀比(waist-to-hip ratio,WHR)与baPWV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与BMI正常组相比,BMI肥胖组baPWV异常(OR=0.59,95% CI:0.44~0.78,P < 0.001);与WHR正常组相比,WHR肥胖组baPWV异常(OR=1.46,95%CI:1.07~2.00,P < 0.001);与既无OO也无AO组患者相比,无OO但有AO组患者baPWV异常(OR=1.67,95%CI:1.19~2.35,P=0.003)。 结论  T2DM患者中,AO与baPWV间存在显著的关联,尤其是BMI不肥胖但WHR肥胖的糖尿病患者需要密切随访动脉僵硬度。  相似文献   
9.
背景 随着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推广,HIV/AIDS患者的期望寿命延长,与年龄相关的疾病愈发常见。且患者易发机会性感染、共感染等情况,健康状况不佳,医疗费用较高,经济负担较重。然而,目前有关HIV/AIDS患者家庭经济负担的研究较少。 目的 了解我国四省份(北京市、河南省、贵州省、安徽省)HIV/AIDS患者因病所致的家庭经济负担现状,并探究其影响因素。 方法 于2020年12月至2021年5月,采用典型抽样法在北京市、贵州省、安徽省各选择1家医疗机构、在河南省选择1家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作为调查地点,采用方便抽样法在各调查地点选取2020年获取过医疗卫生服务的HIV/AIDS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课题组自行设计的问卷,收集患者的社会人口学及经济学特征、疾病状况及就医情况指标。根据患者2020年的自付医疗费用和家庭年收入计算费用收入比,以费用收入比>25%为出现了家庭经济负担,否则为未出现家庭经济负担。 结果 共纳入1 446例患者,患者费用收入比以≤1%(400例,27.7%)和>1%~5%(418例,28.9%)为主,出现家庭经济负担的患者为237例(16.4%)。不同地区、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水平、职业、户口性质、流动情况、医疗保险类型、家庭年收入水平、感染途径、CD4+ T细胞计数、就医形式的患者出现因病所致家庭经济负担者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出现家庭经济负担的风险高于男性〔OR(95%CI)=1.729(1.050,2.853)〕,≥65岁者出现家庭经济负担的风险高于18~24岁者〔OR(95%CI)=3.445(1.188,10.227)〕,离异者出现家庭经济负担的风险高于未婚者〔OR(95%CI)=2.241(1.073,4.678)〕,事业单位人员出现家庭经济负担的风险低于家务/待业/无业者〔OR(95%CI)=0.287(0.081,0.898)〕,家庭年收入水平为中低收入、低收入者出现家庭经济负担的风险高于高收入者〔OR(95%CI)分别为3.556(1.471,9.428)和29.614(12.348,79.211)〕,经异性性行为感染者出现家庭经济负担的风险较经同性性行为感染者低〔OR(95%CI)=0.356(0.186,0.670)〕,从未接受过抗艾滋病病毒治疗(ART)患者出现家庭经济负担的风险低于接受过ART者〔OR(95%CI)=0.241(0.055,0.835)〕,CD4+ T细胞计数为201~350、≤200个/μl者出现家庭经济负担的风险高于>500个/μl者〔OR(95%CI)分别为2.347(1.237,4.515)和2.365(1.200,4.702)〕,仅住院者、门诊+住院者出现家庭经济负担的风险高于仅门诊者〔OR(95%CI)分别为12.492(5.592,27.818)和23.690(14.519,39.933)〕。 结论 HIV/AIDS患者费用收入比较低,部分患者出现了家庭经济负担。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业、家庭年收入水平等社会人口学和经济相关特征,感染途径、ART、CD4+ T细胞计数水平、就医形式等疾病和就医相关特征是影响HIV/AIDS患者家庭经济负担的因素。未来应重点关注女性、老年、重症及家庭年收入较低的HIV/AIDS患者,继续完善和落实相关医疗保障政策,切实、有效地降低HIV/AIDS患者的家庭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0.
黄港  曹桂莹  刘民 《中国全科医学》2024,(14):1735-1741
背景 龋病是常见的非传染性疾病之一,影响着全球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分析其疾病负担现状及变化趋势能够为龋病的防治策略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目的 分析中国龋病的发病、患病和伤残损失寿命年(YLD)现状及变化趋势,为我国制订龋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提取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GBD)研究中1990—2019年中国乳牙龋病和恒牙龋病的发病、患病和YLD数据,计算1990—2019年中国乳牙龋病和恒牙龋病的发病人次、患病人数和YLD人年数的变化百分比,并应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1990—2019年中国乳牙龋病和恒牙龋病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患病率和YLD率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PC)与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结果 与1990年相比,2019年中国乳牙龋病的发病人次、患病人数和YLD人年数分别减少了25.69%、28.74%和28.63%;恒牙龋病的发病人次、患病人数和YLD人年数分别增加了17.41%、15.84%和15.07%。2019年,在各年龄组中,5~9岁儿童乳牙龋病发病率(118.96%)最高,1~4岁儿童乳牙龋病患病率(53.08%)和YLD率(20.40/10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