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了解中医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卡他莫拉菌的分布与耐药性,为该疾病提供有效的治疗措施。方法对2009年1月-2013年12月1 304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标本进行检测,观察下呼吸道卡他莫拉菌感染的分布,并对检出的卡他莫拉菌进行药敏试验和β-内酰胺酶检测。结果从痰标本中培养出1 932株病原菌,卡他莫拉菌居第3位,共检出216株,占11.2%;均来自216例下呼吸道患者的痰培养标本,卡他莫拉菌在第一、四季度分离最高,分别占31.0%、33.8%;191株β-内酰胺酶检测结果阳性,产β-内酰胺酶率88.4%;卡他莫拉菌对头孢唑肟、头孢吡肟、左氧氟沙星、头孢呋辛、加替沙星和阿莫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均<10.0%;对氨苄西林、头孢克洛与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75.9%、62.0%和58.3%。结论卡他莫拉菌是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主要病原菌;第一季度和第四季度的是卡他莫拉菌感染的高发季节;在下呼吸道卡他莫拉菌抗感染治疗中应充分考虑其耐药性,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2.
卡他莫拉菌的致病性及耐药性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卡他莫拉菌的致病性及该菌在国内产β-内酰胺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情况。方法 抗菌药物敏感试验为纸片扩散法,β-内酰胺酶为Nitrocefin,ESBLs确证试验为双纸片增效方法,均按NCCLS提出的标准实施。结果 从860例各类标本中分离出180株卡他莫拉菌,慢性阻塞性肺疾患26.2%,支气管肺炎27.5%,老年性上呼吸道感染25.8%,耳鼻喉疾患16.3%,皮肤科疾患17.5%,小儿上呼吸道感染17.3%,产β-内酰胺酶83.88%、超广谱β-内酰胺酶11.1%。结论 卡他莫拉菌为条件致病菌,可引起多种感染性疾病,其致病性和耐药性都呈上升趋势,尤其对产酶卡他莫拉菌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卡他莫拉菌(MC)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现状,为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医院2007年7月-2012年12月住院患者各种感染性标本,细菌培养和分离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和配套鉴定试剂盒进行菌种鉴定;采用琼脂稀释法对抗菌药物进行敏感试验,并用头孢硝噻吩纸片检测β-内酰胺酶,数据统计应用WHONET 5.5软件处理分析。结果 55株MC在痰液和咽拭子中检出率最高,占74.5%,其次为耳分泌物占18.2%,眼结膜分泌物标本占7.3%;科室分布以儿科为主占50.9%,其次为呼吸科占21.8%;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对MC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左氧氟沙星为100.0%敏感,环丙沙星为98.2%,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与克拉霉素保持着100.0%的抗菌活性,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92.7%。结论 MC不但可引起医院感染,而且可导致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因此医院务必要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重视MC的病原学检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本研究对2016年-2019年聊城市人民医院和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道感染患者来源的卡他莫拉菌进行了耐药分析.方法 按照临床实验室标本处理流程对标本进行分离培养,菌株通过VITEK MS全自动鉴定仪进行鉴定,并对卡他莫拉菌进行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 本研究的102例卡他莫拉菌分离株绝大多数菌株(96.36%)呈现β...  相似文献   

5.
引起呼吸道感染的卡他莫拉氏菌的检出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辉 《实用预防医学》2007,14(4):1235-1237
此文报告了2004年2月-2006年8月经临床确诊为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共1827例,其中卡他莫拉氏菌235株,占12.8%。在235例卡他莫拉氏菌感染中,145例为COPD。对235株卡他莫拉氏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其对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的耐药率达80%以上;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达20.4%;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优普同(头孢呱酮-舒巴坦钠)的耐药率分别为3.8%、5.1%及1.3%;对庆大霉素、丁胺卡钠的耐药率均为8.5%;235株卡他莫拉氏菌产β-内酰胺酶率为89.76%,应选用对β-内酰胺酶稳定的头胞菌素、氨基甙及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卡他莫拉菌感染的初步防治.方法对2001年11月~2003年3月间,在金昌市区3家医院门诊及住院的6岁以下儿童,有呼吸道感染症状者,采集咽部分泌物及痰进行培养,观察并总结其呼吸道卡他莫拉菌感染的情况及临床特点.结果从呼吸道感染病人标本中培养出420株菌.其中,卡他莫拉菌128例,占30.5%,位于第1位,此菌感染多见于体质差的3岁以下儿童,以下呼吸道感染为多见,旦临床表现重,普遍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结论积极防治儿童营养性疾病,合理应用抗生素,对3岁以内儿童呼吸系统感染,临床表现重的应及时采集咽部分泌物及痰进行培养,一旦培养出卡他莫拉菌,就应选特效的β-内酰胺酶稳定剂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7.
卡他布兰汉菌感染及其耐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解卡他布兰汉菌在下呼吸道感染中的检出情况及其耐药特点。方法 常规方法进行菌株分离,经革兰染色、氧化酶试验等初筛,再经APⅠ-NH试条件行鉴定,药敏试验为纸片扩散法。结果 共检出82株该菌,占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总检出菌数的10.6%,为痰吸咽拭子中各类病原菌的第4位;该菌对氨苄西林、红霉素、复方新诺明有较高的耐药性,较理想的抗生素有头孢噻肟、阿米卡星、氧氟沙星。结论 卡他布兰汉菌感染的临床症状不典型,该菌形态与奈瑟菌相似,易误诊,临床及微生物实验室应引起重视,加强该菌感染的诊断,该菌对青霉素类抗生素耐药性严重,临床应避免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治疗该菌感染,应根据药物敏感试验指导用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儿童呼吸道卡他莫拉菌分离株产β-内酰胺酶情况和耐药性以及菌株BRO酶基因特征。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9年1月因呼吸道感染就诊且从痰液标本中分离得到卡他莫拉菌的患儿,测定抗生素敏感性、产β-内酰胺酶情况、BRO酶基因表达情况。结果产酶菌株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头孢克洛、头孢呋辛、头孢吡肟、左氧氟沙星、克拉霉素产生耐药的发生率高于非产酶菌株,BRO-1基因阳性菌株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头孢克洛、头孢呋辛、头孢吡肟、左氧氟沙星、克拉霉素产生耐药的发生率高于BRO-2基因阳性菌株;产酶菌株和非产酶菌株、BRO-1基因阳性和BRO-2基因阳性菌株均对亚胺培南敏感,未发生耐药。结论儿童呼吸道卡他莫拉菌产β-内酰胺酶比例高,且BRO-1基因阳性菌株的耐药性强于BRO-2基因阳性菌株。  相似文献   

9.
煤工尘肺下呼吸道感染卡他布兰汉氏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 5月~ 2 0 0 0年 12月 ,我们对我院肺科 10 2例下呼吸道感染者进行了痰培养鉴定 ,发现分离到的致病菌中卡他布兰汉氏菌占 5 2例 (5 1% ) ,我们同时对其进行了药敏分析 ,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为我局诊断确诊的二期、三期煤工尘肺 10 2例 ,全为男性 ,年龄 5 1.5~ 79.3岁 ,平均年龄 6 4 .5岁。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早晨取痰送检 ,取痰前刷牙或用生理盐水嗽口 ,深咳痰送检。立即接种血琼脂平板 ,35℃孵箱 2 4 h后鉴定。1.3 药敏试验 采用 K- B划线法 ,药敏片购自上海伊华临床医学科技公司 ,按说明书操作并判断结果。2…  相似文献   

10.
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群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目的:了解医院内外下呼吸道感染的菌群分布及差异,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方法:对确诊的318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取深部的晨痰标本做细菌分离培养,按常规鉴定方法和VITEK-AMS微生物自动分析仪鉴定到种,抗生素敏感试验采用K-B纸片法按NCCLS规定的标准进行。结果:分离获得16个属436株细菌,G^-杆菌占46.1%,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G^ 球菌占24.1%,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真菌占29.8%,以白色念珠菌为主;院内感染组与院外感染组细菌分离离差异无显著性(P>0.05),G^-杆菌对头孢唑林、头孢呋辛、氨苄西林的测药率较高,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较低;G^ 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较高,对头孢哌酮、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代。结论:医院内、外下呼吸道感染的菌群分布差异性无显著,以G^-杆菌引起的感染占优势,白色念珠菌的感染率越来越高;院内感染菌群的耐药率高于院外感染。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长沙地区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TI)常见病毒的流行状态。方法对2007年9月至2008年8月本院儿科医学中心住院临床诊断为ALRTI的患儿1165例,采集患儿鼻咽部分泌物,应用RT—PCR进行常见呼吸道病毒核酸检测,包括RSV、HRV、PIV1~3、和IFA、IFB,PCR方法检测ADV,分析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病毒检出率及病毒感染与年龄、季节的关系。结果1165例患儿中,783例检出至少1种病毒,检出率为67.2%。其中RSV检出率27%,其次是HRV(17.4%)和PIV3(13.9%)。病毒感染的高峰在秋冬季节。不同年龄组病毒的总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个月组病毒检出率较高为67.5%,〉60个月组病毒检出率最低为42.9%。783例中2种或2种以上病毒混合感染检出率为36.3%,≤12个月组混合感染检出率最高为63.7%,〉36个月组混合感染检出率仅为8.5%。结论ALRTI患儿中常见病毒感染的高峰在秋冬季节;检出的呼吸道病毒中RSV感染检出率最高,其次为HRV和PIV3;≤12个月患儿病毒感染检出率及混合感染率最高;最常见的混合感染类型是RSV和HRV两种病毒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7年1月-2009年12月儿科送检的下呼吸道标本所分离的病原菌,进行菌种分布和耐药性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从送检的标本中检出病原菌945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566株,占59.89%,革兰阳性球菌238株,占25.19%,真菌141株,占14.92%;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对革兰阴性杆菌最敏感,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对阳性球菌最敏感.结论 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临床应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和探讨儿科住院患者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及耐药性,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对2005年1月-2007年12月儿科送检痰标本中检出的病原菌,采用全自动细菌鉴定仪VITEK-32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合K-B药敏试验方法。结果共分离出病原菌203株,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52.2%,革兰阳性球菌占11.3%,真菌占36.5%,按分离率高低,排在前3位病原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20.9%、19.4%、17.8%。结论临床在抗菌药物使用中应加强病原菌检测,根据药敏结果科学选药,提高治疗效果,延缓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煤工尘肺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和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将对2009年1月至2010年lO月住院治疗的111例煤工尘肺并发感染患者分为行机械通气组(36例)和未行机械通气组(75例).两组患者均经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防污染毛刷取得下呼吸道标本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未行机械通气组病原菌检出率为46.7%(35/75),机械通气组为88.9%(32/36),机械通气组病原菌检出率明显高于未行机械通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行机械通气组检出结核杆菌3例,G-杆菌27株,G+球菌3株,真菌2株;机械通气组检出G-杆菌26株,G+球菌3株,真菌3株.行机械通气组G-杆菌耐药率(78.8%)高于未行机械通气组(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煤工尘肺并发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耐药现象严重,行机械通气组较未行机械通气组更严重.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mposition and resistance of main pathogens isolated form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 coalminer s pneumoconiosis patients complicated with infection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clinical treatment. Method Coalminer's pneumoconiosis patients complicated with infection during 2009to 2010 were divided into mechanical ventilation group and non mechanical ventilation group. Specimens were obtained from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by fibrobronchoscopy with protected specimen brush in patients of both groups to perform isolation, culture, identification and susceptibility test of pathogen. Result Total 111patients were enrolled, 36 of them in mechanical ventilation group and 75 patients in non mechanical ventilation group. The pathogenic bacteria detection rate of patients in mechanical ventil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patients in non mechanical ventilation group( 88.9% vs. 46.7%, P<0.01). In non mechanical ventilation group,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was detected in 3 patients, and 27 strains of G- bacilli, 3 strains of G+ coccus, and 2 strains of fungus; and 26 strains of G- bacilli, 3 strains of G+ coccus, and 3 strains of fungus were detected in mechanical ventilation group.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erm of strai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Rate of resistance to main antibiotics of patients in mechanical ventil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patients in non mechanical ventilation group. Conclusion Resistance of pathogenic bacteria isolated from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was severe in coalminer's pneumoconiosis patients complicated with infection, which was higher in patients treated with mechanical ventilation than patients without mechanical ventilation.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and fungal infection and increasing resistance prompted that clinicians must attach importance to rational drug use and keep to monitoring bacterial resistance.  相似文献   

15.
2005-2011年苏州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儿童病原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 解2005-2011年苏州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ARI)住院患儿的病原检出情况.方法 选取苏州地区2005年9月至2011年10月因ARI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共10 243例.收集患儿临床资料,同时采集鼻咽部分泌物及血清标本进行多病原检测.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A(IV-A)和流感病毒B(IV-B)、副流感病毒1~3型(PIV-1 ~3)、腺病毒(ADV);荧光定量PCR检测鼻咽分泌物中人类博卡病毒(HBoV)、肺炎支原体(MP)、肺炎衣原体(CP);RT-PCR检测人类偏肺病毒(hMPV);痰培养检测细菌;定量ELISA检测MP和CP的特异性抗体;分析病原检出情况、不同年龄患儿各病原检出率、各病原季节分布及其致病情况.结果 10 243例患儿中有5871例至少有1种病原检测结果为阳性,总检出率为57.32% (5871/10 243),其中,病毒检出率为32.47% (3326/10 243),细菌检出率为28.02%(2870/10 243),不典型病原体检出率为26.94% (2759/10 243).MP是最常见的病原,检出率为25.74%(2637/10 243).病毒病原中RSV、PIV-3阳性患儿年龄中位数(分别为6、8月龄)小于患儿总体年龄中位数(12月龄)(x2值分别为380.992、34.826,P值均<0.05),而ADV、HBoV、IV-A阳性患儿年龄中位数(分别为42、14、24月龄)高于总体年龄中位数(x2值分别为83.583、13.169、18.012,P值均<0.05);不典型病原MP患儿年龄中位数(30月龄)大于总体年龄中位数(x2=728.299,P<0.05).细菌病原中肺炎链球菌和副流感嗜血杆菌阳性患儿年龄中位数(分别为17、21月龄)大于总体年龄中位数(x2值分别为60.463、8.803,P值均<0.05).0~6月龄、7月龄~1岁、2~3岁、4~5岁、≥6岁组患儿RSV检出率分别为25.59%(840/3283)、17.05%(333/1953)、11.85%(310/2615)、6.68%(90/1347)、2.87%(30/1045),检出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x2=178.46,P<0.01);各年龄组患儿MP检出率分别为8.25%(271/3283)、19.46%(380/1953)、33.00%(863/2615)、41.43% (558/1347)、54.07%(565/1045),检出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x2=379.21,P<0.01).RSV、IV-A好发于冬季,检出率分别为35.73% (941/2634)和4.44% (117/2634);hMPV好发于冬春季节,春季为10.94% (277/2533),冬季为10.55% (278/2634);HBoV好发于夏秋季节,夏季为9.99%(149/1491),秋季为9.71%(98/1009).MP、CP夏季检出率最高,分别达31.27%(819/2619)和10.07% (43/427).毛细支气管炎以RSV最多见[33.27%(866/2603)];支气管肺炎和大叶性肺炎均以MP检出最多,检出率分别为26.05%(1152/4422)和52.25%(267/511).结论 MP、RSV是住院儿童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新型病毒hMPV和HBoV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的病原,年龄分布不同,具有各自的季节性及疾病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16.
急性呼吸道感染(ARTI)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其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真菌、支原体及衣原体等。近年来,随着病原检测手段的发展,急性呼吸道多病原体混合感染逐渐多见并引起重视,包括病毒与病毒、病毒与其他病原如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的混合感染。此文就儿童急性呼吸道多病原体混合感染的现状、感染特征、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选择在医院治疗的32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年龄2d~12岁,其中男172例,女148例;对所有患者的痰液进行细菌培养以及药敏试验。结果 320例患者中共培养出264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168株,占63.6%,分布在前几位的是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以及不动杆菌属等,革兰阳性菌70株,占26.6%,其中以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真菌26株,占9.8%,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药敏试验表明,革兰阴性菌耐药性最低为亚胺培南,而对于革兰阳性菌的耐药性最高为头孢一代,最低为万古霉素。结论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严重感染可选用亚胺培南。  相似文献   

18.
苏州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病毒感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苏州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ARI)的病毒病原情况,指导临床进行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05年11月-2007年5月间住院的2492例ARI患儿采用无菌负压吸引法采集新鲜痰液,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7种病毒,即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ions syncytial virus,RSV),腺病毒(adenovirus,ADV),流感病毒A、B型(influenza virus-A,Inf-A;influenza virus-B,Inf-B),副流感病毒1、2、3型(parainfluenze viru-1,Pinf-1;parainfluenze viru-2,Pinf-2;parainfluenze viru-3,Pinf-3).同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进行人偏肺病毒(human metapneumovirus,hMPV)检测.结果 送检标本2492例,总病毒阳性率38.6%(961/2492),总阳性检出率与年龄、季节及病种有关[年龄:各年龄组总病毒检出阳性率分别为:50.0%(412/824),43.4%(190/438),30.5%(207/679)和27.6%(152/551),x~2=96.5002,P<0.01;季节:春夏秋冬四季总病毒检出阳性率分别为:46.7%(366/784),13.8%(66/478),13.8%(59/428)和58.6%(470/802),x~2=392.3279,P<0.01;病种:各种临床疾病(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喉炎、喉-气管-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毛细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总病毒检出阳性率分别为:21.4%(30/140),73.7%(14/19),32.0%(8/25),36.9%(598/1620),13.1%(8/61),66.1%(216/327)和29.0%(87/300),x~2=162.1276,P<0.01],与性别无关[男女总病毒阳性率分别为:39.0%(588/1508)和37.9%(373/984),x~2=0.2962,P>0.05],其次为hMPV 20.6%(198/961).RSV流行高峰主要集中在12-3月份,以毛细支气管炎感染率50.2%(164/327)最高,hMPV全年均可检出,冬季检出率13.2%(106/802)最高.结论 RSV和hMPV是苏州地区ARI患儿的主要病毒病原,通过检测儿童呼吸道感染疾病的病毒病原,可对临床提供快速、准确的诊断依据,防止滥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现状,协助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6月入住医院儿呼吸科3815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痰标本,做菌株分离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并进行分析。结果 3815例下呼吸道感染痰标本分离检出病原菌652株,阳性率为17.1%,其中革兰阴性菌437株,占67.0%,革兰阳性菌120株,占18.4%,真菌56株,占8.6%,其他39株,占6.0%;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均敏感,其次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阿米卡星较敏感,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葡萄球菌属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分离率较高,占53.3%;葡萄球菌属对青霉素耐药率>90.0%,对氨苄西林/舒巴坦、红霉素、苯唑西林、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有较高耐药性,但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呋喃妥因敏感。结论在儿童下呼吸道感染中,革兰阴性菌是主要的病原菌,革兰阳性菌中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所占比例较高,真菌感染亦占一定比例,临床治疗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7-2010年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痰标本所分离的病原菌进行菌种和耐药性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下呼吸道感染病例中,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占57.9%,真菌感染占22.6%,革兰阳性球菌感染占19.5%;检出病原菌前5位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占20.4%、白色假丝酵母菌占16.0%、铜绿假单胞菌占14.2%、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0.6%、大肠埃希菌占10.0%;主要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结论 应加强对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监测与控制,严防耐药菌株在医院内援散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