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三种下颈椎内固定技术稳定性的生物力学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颈椎内固定器械的稳定性能,为临床合理选择内固定提供生物力学基础。方法6具新鲜颈椎标本,制成C4~5节段三柱损伤模型,分别用侧块螺钉钢板Roy~Camille法(LMS)、椎弓根钉棒系统(TPS)和经关节螺钉(TAS)三种方法固定,测试三种内固定技术下的稳定性并进行比较。结果侧块螺钉钢板固定的三维稳定性不及经关节螺钉固定,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各种运动稳定指标均最好。结论经关节螺钉固定技术与椎弓根螺钉固定功能相当,却优于侧块螺钉钢板固定技术。  相似文献   

2.
后路颈椎二种内固定对三维运动稳定性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0,20(4):363-364
  相似文献   

3.
目的 检测后路颈椎钢板和棘突钢丝固定的三维运动稳定强度,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9具新鲜成年男性尸体颈椎标本,C4~5节段双侧小关节切除75%造成颈椎失稳后,先后于双侧行钢板螺钉和棘突钢丝固定。对6个方向以最大2.0 N×m纯力矩加载,经脊柱三维运动立体光学测量及计算机图像重建,对所得运动范围行方差分析,评价内固定器对失稳颈椎的即刻稳定效果。结果 钢板固定在各运动方向上均能显著加强节段稳定性;棘突钢丝固定在前屈运动方向加强节段稳定性,其它运动方向可恢复节段稳定性。结论 钢板固定的稳定作用明显强于棘突钢丝固定,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颈椎侧块钢板内固定治疗下颈椎不稳的近期疗效。方法 采用An技术,对21例下颈椎不稳(其中外伤性颈椎折服位16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4例,黄韧带压迫1例)患者用颈椎侧块钢进行治疗。结果 术中无血管神经损伤。21例均获随访,平均时间14个月,无内固定物断裂或松动,脊髓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18例获骨性愈合。结论 颈椎测块钢板内固定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需后路减压的下颈椎不稳定患者,该技术固定牢靠,适应证广,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李瑞青  荆鑫 《中外医疗》2008,27(33):136-137
颈椎后路钢板螺钉是一种有效的颈椎内固定技术,它可用于多种原因引起的颈椎不稳、缺损,尤其是后柱的部分缺损.侧块螺钉目前在国内外获得广泛应用,颈椎弓根螺钉和经关节螺钉则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本文对其基础研究、临床应用、生物力学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颈椎槽式钢板的内固定作用.方法将60个成年杂种猪新鲜颈椎(颈2~7)标本随机平均分成两组(每组30例).模拟下颈椎损伤及前路椎间植骨手术后,分别用下颈椎槽式钢板及AO钢板内固定.应用电子实验设备系统测试标本抗轴向拉伸,轴向正压,前屈、后伸、侧弯,扭转应力强度,记录承载力,绘出应力应变曲线,计算出变形率,两种钢板的承载力进行t检验,变形率进行卡方检验.结果两种钢板的抗应力强度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下颈椎椎体槽式钢板的生物力学特性及内固定作用与AO钢板相接近.所以认为把下颈椎椎体钢板的螺钉孔设计成纵槽形.更有利于手术操作,而其内固定作用不会减弱.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颈椎后路固定只限于用钢丝、钢缆、Luque棒和环等固定,由于固定强度不够,已逐渐被淘汰。近年来后路钉板或钉棒固定技术的出现,以其可提供前路钢板固定同等的坚强固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固定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路手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及颈椎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32例,其中3例同期后路复位及减压。术后随访8个月~18个月,定期X线片观察损伤节段的稳定性和融合情况,以Frankel分级判定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颈椎即获稳定,恢复脊柱正常序列、曲度及椎体高度,植骨在3个月~6个月融合,无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术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时Frankel分级分别平均改善1.2级、1.32级和1.36级。结论前路手术植骨内固定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可使损伤节段获得满意的复位、即刻的稳定和重建。手术不仅可明显改善脊髓的功能状况,还可避免因发生并发症而错过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比分析后路椎弓根钉固定与颈前路钢板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2月间在笔者医院行下颈椎骨折脱位手术治疗的患者共筛选48例,其中以脊柱中前柱损伤为主的患者行颈前路钢板固定术(27例)设为A组,以脊柱中后柱损伤为主的患者行后路椎弓根钉固定术(21例)设为B组。比较两种手术方法在时间、术中失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颈椎生理曲度重建率、神经损伤恢复(ASIA分级)方面的差异。 结果 除B组在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方面多于A组外,骨折愈合时间、颈椎生理曲度重建率和神经损伤恢复情况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根据各自的适应证、掌握正确的手术技巧,后路椎弓根钉固定与颈前路钢板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均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Apofix椎板夹在颈椎后路内固定应用中的适应证、方法及作用。方法:收集2004年12月~2006年3月手术应用Apofix内固定治疗患者16例,其中枢椎齿突骨折7例(陈旧性2例),寰枢椎脱位不稳4例(先天性齿突发育不良2例,发育性寰枢椎不稳2例),Hangman骨折4例,下颈椎骨折脱位1例。结果:本组16例患者随访4~19个月,骨折愈合良好,内固定在位,固定可靠,植骨融合良好,无1例发生脊髓、血管和神经损伤,无椎板夹松动、脱落、断裂等并发症发生 1例患者在手术中发生一侧椎板骨折,仅行单侧固定,术后行Halo架固定3个月,拍片示植骨融合可靠后去除Halo架。结论:Apofix颈椎后路内固定系统稳定性好,固定确实,是一种结实、可靠的内固定系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钉板系统固定结合自体髂骨或钛网植骨治疗下颈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颈前路减压、钉板系统固定结合自体髂骨或钛网植骨治疗32例患者。C31例、C45例、C512例、C65例、C4骨折并脱位2例、C5骨折并脱位5例、C6骨折并脱位2例。结果除4例完全截瘫患者外,其余病例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术后随访钢板位置良好,无植骨块塌陷或脱出。结论颈前路减压、钉板系统固定结合植骨治疗下颈椎骨,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防止脊髓进一步损伤,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下颈椎后结构的临床解剖及影像学测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测量国人下颈椎后结构的相关径线及角度,为颈椎后路内固定手术的设计及施行提供参考数据。方法对35套正常成人颈椎干燥骨标本以及100套X线片和CT片进行测量,包括椎弓根宽度,高度、长度、投影点位置、与椎体的夹角,侧块宽度,高度、厚度,后壁中心点与横突孔的距离和夹角、上关节突的倾角等。结果:S示本测量与影像学测量间存在显著差异。影像学测量的颈椎椎弓根平均宽度5.13-6.13mm,与椎体矢状面夹角34.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Cervifix内固定系统在上颈椎损伤行后路枕颈融合术的价值和作用.方法 对14例上颈椎损伤患者行后路自体髂骨植骨枕颈融合Cervifix内固定术.其中包括寰枢关节陈旧性脱位6例,枢椎齿状突骨折4例,C2椎体骨折并寰枢关节半脱位2例,C2、C3椎体骨折1例,Jefferson骨折1例.按ASIA分级:A级2例,B级4例,C级7例,D级1例.结果 14例患者均随访0.5~3a,平均1.75 a.所有病例植骨均融合,融合率100%.无1例发生Cervifix螺钉及固定棒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术后按ASIA分级:A级1例,B级2例,C级3例,D级8例.瘫痪分级明显好于术前,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Cervifix内固定系统能够有效地维持枕颈融合所要求的稳定性,固定效果良好,内固定后融合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单纯前路手术与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海南省人民医院脊柱外科2010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89例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6例给予单纯前路手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43例给予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分别于术前及术后6个月,利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颈椎残障功能量表(NDI)及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术后6个月,对照组和观察组的VAS评分分别为(1.85±0.56)分和(1.72±0.36)分,均明显低于术前的(4.86±1.05)分和(4.85±1.0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对照组和观察组的NDI评分分别为(26.31±6.10)分和(17.26±5.37)分,均明显低于术前的(51.33±16.25)分和(52.03±15.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JOA评分分别为(11.55±1.65)分和(12.82±2.33)分,均明显高于术前的(6.39±1.02)分和(6.02±1.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6个月进行组间比较,观察组的NDI评分和JOA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JOA评分改善率为(62.12±9.5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9.31±8.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5例出现肺部感染,1例出现切口感染,未出现褥疮,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13.9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实施前后路联合手术内固定治疗效果确切,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置入技术的可行性.方法 取18具成人尸体正常颈椎标本,剔除其周围软组织至清楚显露椎体前壁.CT扫描后,用Mimics软件重建三维模型,并测量C3~C7个体化置钉参数,包括进钉点(即椎弓根中轴线在椎体前壁投影点)、置钉方向(螺钉在横断面和矢状面上的倾斜角度)以及螺钉长度.严格按照测量结果,直视下置入椎弓根螺钉.术后作CT扫描,评价置钉效果.结果 进针点:C3、C4位于置钉椎弓根对侧,正中矢状面旁2~3 mm,距上终板6~7 mm;C5~ C7与置钉椎弓根同侧,其中C5位于正中矢状面旁1~2 mm,距上终板7.0~7.5 mm,C6、C7则为4~5 mm和7.5 ~8.5 mm.置钉方向:理想角度在C3、C4为外倾角46°~47°,头倾角-11°~-7°;在C5外倾角约48°,头倾角接近0°;C6、C7为36°~40°和8~13°.螺钉长度:可选择28、30、32 mm,其直径为3.5 mm.本组共置钉144枚.术后CT示,全部螺钉均经椎体前方置入椎弓根内抵达侧块.其中,有16枚胀破椎弓根外侧皮质,3枚穿破外侧皮质(均发生在C3、C4节段).结论 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置入技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经颈椎后路侧块固定术在治疗颈椎伤病中的疗效。方法 1999年3月-2000年10月,采用经颈椎后路侧块固定术治疗各种颈椎伤病42例。随访时间4—24个月,平均13个月。结果 近期随访结果满意。颈椎疾患,Nurick评分平均改善2.3级;颈椎外伤,Frankel评分平均改善1.9级。结论 经颈椎后路侧块固定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下颈椎的相关解剖学特征,探讨颈前路反向椎弓根螺钉(ATPS)内固定技术的可行性。方法对30例下颈椎CT检查的影像学资料进行三维重建,利用Advantage Workstation4.2后处理工作站软件测量下颈椎的解剖学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制定出ATPS内固定的置钉参数。结果测量数据男性和女性、左侧和右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3~C4进钉点位于置钉椎弓根对侧,正中矢状面旁2mm,距椎体上终板平面7~8mm,进钉角度为外倾47°~48°、下倾8°~23°;C5进钉点位于置钉椎弓根同侧,正中矢状面旁1~2mm,距椎体上终板平面7~8mm,进钉角度为外倾45°~48°、下倾9°~23°;C6~C7进钉点位于置钉椎弓根同侧,正中矢状面旁3~4mm,距椎体上终板平面7.5~8.5mm,进钉角度为外倾33°~40°、下倾10°~27°。C3~C7节段,进钉直径为3.5mm、4.0mm、4.5mm,进钉长度为30mm。结论 ATPS内固定技术可用于下颈椎内固定,并总结出进钉参数。ATPS内固定技术有可能对颈前路内固定翻修、椎体破坏、严重骨质疏松等困难情况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并比较小针刀与颈托保护治疗早期退行性下颈椎失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早期退行性下颈椎失稳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针刀组)和对照组(颈托组),每组各30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指数、影像学水平位移之和(HD)值及角位移(AD)值变化。结果 1.两组治疗后疼痛指数积分均显著降低,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1);颈痛指数疗效试验组总有效率达83.3%,对照组为73.3%,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2.两组治疗前后影像学HD差值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AD差值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针刀治疗早期退行性下颈椎失稳症能明显降低患者颈痛指数,并显著改善HD值及AD值,是治疗早期退行性下颈椎失稳症的一种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颈椎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内固定术融合节段的曲度变化,探讨其与颈神经根麻痹症状的关系。方法随访91例颈椎病后路手术患者,所有患者拍摄颈椎中立侧位X线片,测量颈椎整体曲度,及CCI指数。根据是否存在神经根麻痹症状,对患者分成两组进行观察、分类及统计学分析。结果颈椎后路椎板切除减压内固定术的患者生理曲度较术前减少,同生理曲度好转或无变化的患者相比,术后生理曲度变直的患者颈椎神经根麻痹的发生率较高,按CCI指数的变化评价,CCI指数变化率增大,发生神经根麻痹的可能性会明显增加。结论研究表明颈椎后路术后生理弧度的变化,是引起C5神经根麻痹的可能原因之一,CCI指数的变化对于预测颈椎神经根麻痹的发生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