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研究栀子水提液致大鼠肝毒性的时-毒关系及其作用机制。大鼠随机分为C组(0 d),D5组(5 d),D12组(12 d),D19组(19 d),D26组(给药19 d停药7 d)。各组灌胃给予对应时长栀子水提物,给药剂量为10 g·kg-1,C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各组末次给药后麻醉大鼠,摘取肝脏,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法观察肝脏形态变化。提取肝脏蛋白,Nano-ESI液相-质谱联用系统检测蛋白,Protein Discovery软件鉴定蛋白,SIEVE软件对蛋白进行相对定量定性分析,基于STRING构建蛋白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使用Cytoscape软件对差异蛋白进行聚类分析。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数据库对聚类蛋白进行富集信号通路分析。将筛选的差异蛋白表达与肝脏病理等级评分结果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D5组、D12组、D19组大鼠肝损伤程度均显著高于C组,D5组肝损伤程度略高于D12组、D19组,D26组与C组无显著差异。蛋白质组学筛选重点差异蛋白147个,主要形成6大聚类,涉及主要通路5条,包括药物代谢通路、视黄醇代谢通路、蛋白酶体、氨基酸的生物合成通路以及糖酵解/糖异生通路。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不同给药时间差异蛋白表达与肝脏病理程度的变化具有一定的时序关系。上述结果表明由栀子引起的肝损伤程度并不随着给药时间增加而增加,停止给药后可恢复正常。以上通路可能与栀子水提液致肝损伤作用机制相关。  相似文献   
2.
王连心  程豪  谢雁鸣  杨薇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8):3053-3059
参麦注射液因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而不经胃肠道吸收,肝肾毒性尤当重点关注。"量-毒"关系与"时-毒"关系是探讨肝肾毒性的2个重点问题,笔者已对超剂量使用参麦注射液是否引起肝肾毒性(即"量-毒"问题)进行探讨,该文基于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提供的使用参麦注射液患者的数据信息,探讨不同疗程(临床连续使用超过14 d)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苷(Cr)和尿素氮(Bun)等4个反应肝肾功能指标的影响,采用列联分析、Logistic回归及倾向性评分法(propensity score,PS)、倾向性评分的加权分析法(propensity score weighting,PSW)等分析方法,发现尚不能说明不同疗程对肝肾功能有明显影响。然而肝肾毒性监测是一个长期与重要的问题,尚需毒理学实验及临床前瞻性观察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附子不同组分单次给药致小鼠神经毒性的时毒关系。方法取小鼠按不同时间点或不同组分分组,分别给小鼠灌胃附子不同组分,观察小鼠死亡情况和毒性反应,分别于药后相应时间点观察记录小鼠自主活动数和转棒数,检测血清过氧化物酶(SOD)、丙二醇(MDA)、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以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变化。结果水提组分组小鼠自主活动先加强后减弱再加强,血LDH药后60min升高显著;醇提组分组小鼠自主活动先减弱后加强,转棒停留时间先减少或增多,60min降低显著,血SOD含量在15~120min内持续降低;全组分组小鼠自主活动和转棒停留时间均在90min减少显著,血SOD含量减低,但显著性差异小于醇捉组分。3种组分组小鼠血清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且醇提〉水提〉全组分。结论单次给小鼠灌胃-定剂量的附子不同组分可造成一定的神经损伤,且醇提组分的损伤程度最大,并呈现-定的神经毒性“时-毒”关系。对损伤机制和进一步损伤所导致的行为学、递质水平、神经元等留待后续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柴胡总皂苷粗提物单次给药致小鼠肝毒性的时毒、量毒关系。方法:小鼠按不同时间点或不同剂量分组,观察小鼠死亡情况和毒性反应,检查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计算肝、脾、胸腺脏器指数,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肝组织形态变化。结果:柴胡总皂苷粗提物31.25 g/kg剂量组对肝组织产生明显损伤,且随着剂量增大,ALT、AST升高显著,均在给药后4 h升高并达到高峰,48 h可恢复近正常值。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柴胡总皂苷粗提物组小鼠肝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肝细胞水肿和脂肪变性,其中高剂量组甚至出现片状坏死、小叶结构不清。结论:小鼠单次灌服一定剂量柴胡总皂苷粗提物可造成急性肝损伤甚至死亡,并呈现一定的时毒、量毒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柴胡总皂苷醇洗脱物(81.9%)单次给药致小鼠肝毒性的时毒、量毒关系。方法:取小鼠按不同时间点和不同剂量分组,观察小鼠死亡情况和毒性反应,检查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计算肝、脾、胸腺脏器指数,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肝组织形态变化。结果:"时-毒"关系研究表明:按柴胡总皂苷含量计算,小鼠单次灌服74.5 mg/kg的柴胡总皂苷醇洗脱物后,小鼠血清ALT、AST均在给药后1~2 h达到高峰,48 h开始恢复,72h恢复近正常值;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检查显示柴胡总皂苷醇洗脱物给药8~24 h后可对肝组织产生明显损伤。"量-毒"关系研究表明:与正常组比较,柴胡总皂苷醇洗脱物不同剂量组(按柴胡总皂苷含量计算,分别为74.5,59.6,47.7,38.2,30.6,24.5 mg/kg)对肝组织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且随着剂量增大,ALT、AST升高显著,呈剂量依赖关系;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检查显示柴胡总皂苷醇洗脱物不同剂量组小鼠肝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肝细胞水肿和脂肪变性,其中高剂量组甚至出现片状坏死、小叶结构不清。结论:小鼠单次灌胃等生药量不等总皂苷含量的柴胡总皂苷醇洗脱物造成的急性肝损伤明显重于粗品,并呈现一定的时毒、量毒关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