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36篇
  免费   185篇
  国内免费   538篇
耳鼻咽喉   25篇
儿科学   2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55篇
口腔科学   687篇
临床医学   901篇
内科学   101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341篇
特种医学   27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670篇
综合类   1584篇
预防医学   136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446篇
  2篇
中国医学   143篇
肿瘤学   55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146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119篇
  2016年   158篇
  2015年   180篇
  2014年   272篇
  2013年   332篇
  2012年   451篇
  2011年   462篇
  2010年   373篇
  2009年   377篇
  2008年   446篇
  2007年   309篇
  2006年   301篇
  2005年   382篇
  2004年   385篇
  2003年   323篇
  2002年   259篇
  2001年   253篇
  2000年   198篇
  1999年   147篇
  1998年   124篇
  1997年   102篇
  1996年   92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的微观结构破坏为特征,易于导致骨折发生的代谢性骨病。近年来随着对骨质疏松研究的进展,诸多研究者发现淫羊藿及其衍生物治疗骨质疏松的潜力巨大,且临床使用疗效良好。本文综述了淫羊藿苷刺激成骨细胞的生成和骨合成、抑制破骨细胞的生成和骨吸收以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临床使用淫羊藿治疗骨质疏松提供相关思路。  相似文献   
2.
骨缺损达到一定范围及距离后,机体自身无法自行修复,即临界骨缺损,需自体骨移植、异体骨移植或骨组织工程进行修复.骨缺损动物模型常被用以评估骨组织工程中骨替代生物材料的再生能力.本文概述了近年来常用的动物骨缺损模型和目前可应用的研究方向,并阐述了口腔相关动物骨缺损模型的现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不同缺牙间隙大小对上前牙区连续缺牙伴水平骨量不足、行水平骨增量延期种植的临床效果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9年6月期间,于烟台市口腔医院种植科就诊,上颌前牙连续缺失,行水平骨增量延期种植的患者,根据缺牙间隙分为两组,A组为2颗牙连续缺失,B组为3~6颗牙连续缺失.通过Mimics软件重建骨增量区3D模型,测量骨增量的体积及宽度;通过Image J软件测量平行投照根尖片种植体周围边缘骨丧失高度.使用SPSS 26.0软件,对测得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纳入44例患者,年龄18~60(平均38.52±12.56)岁.共计122个位点,植入94枚种植体,其中A组44枚,B组50枚.A、B组每牙位骨增量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每牙位骨增量宽度小于B组每牙位骨增量宽度(P<0.05);种植体周围骨质丧失高度随时间变化而增加(P<0.05);组别对种植体近中及远中骨边缘丧失高度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学区水平骨增量延期种植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缺牙间隙对对骨增量体积及种植体周围边缘骨质稳定性无影响.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观察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联合褪黑素(MT)在兔胫骨缺损修复过程中的成骨效果,明确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在骨缺损修复中的作用。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4只(4~6月龄,2. 5~3. 0 kg,雄性),随机标号(1#~24#),于双侧胫骨制备直径5 mm,深度6 mm的骨缺损模型,1#~12#右侧为空白对照组、1#~12#左侧为rhGH-MT联合用药组、13#~24#右侧为rhGH组、13#~24#左侧为MT组。分别于术后第1、2、4周进行骨缺损大体观察、X线影像学、组织学观察以及骨组织形态计量学的测定。结果:大体观察、X线影像学以及组织学观察到各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新骨组织形成;术后第1、2、4周,rhGH-MT组新生成骨组织面积比均大于其他3组(P<0. 05);纵向比较,除空白组外,其他3组在第1、2、4周之间新生成骨组织面积百分比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局部应用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联合褪黑素可有效促进骨缺损区新生骨组织生成,且效果优于分别单独使用两种材料。  相似文献   
6.
7.
目的寻找更优的小鼠骨缺损模型的制作方法,同时动态监测SDF-1在骨缺损部位的表达。为研究SDF-1在骨缺损修复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使用打磨机,于小鼠股骨中段制造范围约2 mm×2 mm骨缺损,免疫组化法动态检测小鼠骨缺损部位SDF-1表达情况。结果动物生存情况,除一只在术中死亡外,其余动物均术后存活,进食活动正常,未出现伤口感染情况。骨缺损模型建立后,骨缺损侧SDF-1表达较健侧明显持续增高。骨缺损侧和未手术侧SDF-1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使用打磨机打磨方法制造骨缺损,过程快速,大小范围较传统骨钳安全有效,可重复性好,动物模型一致性好,可控制性强,为下一步组织工程骨植入提供了较好的动物模型。骨缺损发生后,局部SDF-1分泌增加。在骨缺损修复过程中,SDF-1呈现持续的高表达,说明SDF-1在骨缺损修复过程中的干细胞趋化作用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9.
骨缺损的治疗对于骨科医师来说一直是一项严峻的考验,目前多种技术已在临床上成功用于骨缺损。自体骨移植仍然是治疗<5 cm骨缺损的常用方法,Masquelet技术和牵拉成骨技术适用于较大范围骨缺损的治疗,而大范围骨缺损可考虑采用血管化腓骨移植治疗方式,在某些情况下肢体缩短也适用于骨缺损的治疗,但各种方法的并发症均普遍存在。作为临床医师,准确的判断和手术技术的合理应用可以将各种并发症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0.
骨组织损伤后需要恢复原形态及功能,然而目前常用的骨移植方法因存在供体来源、并发症等问题而受到限制,因此需要寻求新的骨再生策略。近年研究表明外泌体可通过转运miRNA、蛋白质等生物活性分子,调控受体细胞的分化、增殖和分化功能,可成为促进骨再生的潜在治疗载体。本文将系统综述外泌体的性质及其在骨再生中的作用,为其在骨再生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