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5篇
  免费   182篇
  国内免费   21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9篇
临床医学   44篇
内科学   21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400篇
预防医学   2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6篇
  1篇
中国医学   907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125篇
  2020年   140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158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通过现代检验技术研究筋疽(糖尿病足非缺血性坏疽)湿热毒盛证的糖脂代谢指标。[方法]收集136例筋疽(糖尿病足非缺血性坏疽)患者进行不同证型间指标的比较。[结果]湿热毒盛证患者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 h血糖(2 hPBG)、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与其他证型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湿热毒盛证患者C-反应蛋白(CRP)、人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与其他证型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筋疽(糖尿病足非缺血性坏疽)湿热毒盛证形成的原因与低营养状态下糖脂代谢紊乱引起的高血糖及持续炎症反应相关。  相似文献   
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认识初探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刚  金劲松 《天津中医药》2020,37(3):247-25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属"寒湿疫"范畴,以湿邪为病机核心,以肺为病位中心,以脾胃盛衰为疾病进退的关键。治疗与预防调护方面,急性期,卫气同调,宜宣清和化;恢复期,肺脾同治,宜清补轻宣,注重饮食、情志调摄;谨慎使用抗病毒、抗生素、激素及液体疗法。  相似文献   
3.
结合验案分析,基于"祛邪为第一要义"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从清热化湿论治的思路与方法。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主要是属于"湿热"性质的疫病,治疗应强调清热化湿,以"祛邪为第一要义",辅以扶正。在中医祛邪与扶正理论指导下,通过宣肺平喘、通腑泻热、芳香化湿等治法,祛邪为主,肺肠合治,可以使发热减轻或消退,使大便通畅,从而截断病情进展,避免或减少危重症的发生及死亡的风险;通过清热化湿、疏肝健脾、凉血化瘀等治法,祛邪兼以扶正,肺与肝、脾合调,可以改善肝功能损伤,减少病情加重的风险;通过补气健脾等扶正治法,可以改善患者的精神和体力,促使病毒更快转阴,缩短病程,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4.
亓雪  张玥  李华文  安震 《天津中医药》2020,37(7):792-794
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是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文章在梳理历代中医辨证思路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的认识和临床观察,分别从湿的来源、湿在慢性功能不全疾病中的具体体现和治疗3个方面来探讨本类疾病与湿的关系。认为湿作为本病的重要致病因素和病理产物,贯穿于本病的始终,与本病的形成密不可分,在治疗上应注重对湿的辨析,明确其性质、来源、病证特点等,选用多法以祛湿。  相似文献   
5.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中推荐的清肺排毒汤,临床观察疗效显著。笔者拟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寒疫病机以及清肺排毒汤的方药组成机制,认为该方能疏解表里、通调三焦,具有宣肺行气、透邪解毒、润燥化湿、逐水泻热的功效,切合COVID-19寒、燥、湿的病机特点,且能有效的针对症状进行治疗,应推广全国各地广泛使用以遏制疫情蔓延。  相似文献   
6.
刘冬博  王勋 《河南中医》2020,40(5):755-758
目的:观察扶正化痰固本方运用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0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肺癌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术后3周开始接受MVP方案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扶正化痰固本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卡氏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及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153(carbohydrate antigen 153,CA153)]水平。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有效率为71.43%,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免疫功能指标检测结果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EA、CA153水平低于治疗前,KPS评分、QLQ-C30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EA、CA153水平低于对照组,KPS评分、QLQ-C30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肠道反应及骨髓抑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化痰固本方运用于早期肺癌术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减轻毒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外感之邪从口鼻、皮毛侵袭人体,肺卫首先受邪。在外感病初期,肺卫失宣是病机的关键,治疗应重在宣通肺卫。外感风寒邪气,寒邪直接损伤卫阳,郁遏肺气,治当辛温解表。外感风热邪气,阳邪郁遏气机,损伤津液,易化燥化火,甚则内陷生变,治当辛凉解表。湿热邪气从口鼻、皮毛而入,初起即表现为卫气同病,治当宣化表里湿热。燥气为病,易伤肺脏、耗津液,与热相合则易化热化火,而成温燥,治宜辛凉甘润。外感热病初起,六淫邪气侵袭肺卫,气机郁滞,进而津停成饮、成痰;气有余便是火,郁滞之气化燥化火,甚则动血。治疗总则为宣通气机,此即"透法"之运用。故在外感热病初起的治疗中,贵在把握气机状态,让肺卫之气宣畅,正气宣布,则邪气潜消。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白术桃花汤治疗习惯性便秘的疗效。方法 自拟白术桃花汤 (白术 30g ,桃花 12g ,生地黄 30g ,枳实 10g) ,每日服 1剂 ,7d为 1个疗程。对照组服用果导片作对比观察。结果 白术桃花汤治疗习惯性便秘 117例 ,治愈 10 6例 ,好转 4例 ,总有效率 94 .0 2 %;果导片治疗 6 6例 ,治愈18例 ,好转 30例 ,总有效率 72 .7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经统计学处理P <0 0 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 白术桃花汤功能为补气除湿 ,增液行气 ,通调大便 ,治疗习惯性便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祛风导痰汤加减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6例服用祛风导痰汤加减方,对照组30例用氨茶碱、感染者用青霉素治疗,1周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67%、对照组为73.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祛风导痰汤加减治疗支气管哮喘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0.
慢性乙型肝炎病因病机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慢性乙型肝炎的病因与湿热疫毒密切相关,湿热毒邪是乙肝发生的始动因素,脾运不健是乙肝发生发展的内在基础,肝络瘀阻是病变发展的重要病理环节,肝肾亏扣则病变发展的必然结果,病机特点为正虚邪恋,本虚标实,致病热缠绵,病情反复波动,治疗上必须有的效矢,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