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12篇
  免费   530篇
  国内免费   539篇
耳鼻咽喉   31篇
儿科学   37篇
妇产科学   33篇
基础医学   364篇
口腔科学   28篇
临床医学   1687篇
内科学   630篇
皮肤病学   53篇
神经病学   38篇
特种医学   24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520篇
综合类   3203篇
预防医学   1727篇
眼科学   33篇
药学   1908篇
  17篇
中国医学   2893篇
肿瘤学   136篇
  2024年   71篇
  2023年   218篇
  2022年   223篇
  2021年   289篇
  2020年   308篇
  2019年   221篇
  2018年   133篇
  2017年   193篇
  2016年   259篇
  2015年   427篇
  2014年   686篇
  2013年   611篇
  2012年   811篇
  2011年   861篇
  2010年   817篇
  2009年   794篇
  2008年   935篇
  2007年   940篇
  2006年   940篇
  2005年   770篇
  2004年   487篇
  2003年   508篇
  2002年   331篇
  2001年   265篇
  2000年   259篇
  1999年   195篇
  1998年   162篇
  1997年   125篇
  1996年   107篇
  1995年   110篇
  1994年   86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79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 借助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究两组王琦教授新冠肺炎预防方(简称预防方)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分子靶点和机制。方法 通过TCMSP数据库检索并筛选其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通过Uniprot数据库进行蛋白标准化处理。从Genecards数据库中以“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为关键词搜索获取COVID-19的靶标,构建相交靶点韦恩图。通过cytoscape3.7.2构建PPI蛋白互作网络,寻找富集数目最多的靶点。通过R语言对预防方治疗COVID-19的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并绘制气泡图。结果 预防方与新冠肺炎相关靶点涉IL-6、TNF、CXCL8、VEGFA、MMP9;GO功能富集分析分别获得53、57条通路;27、29条KEGG相关信号通路。结论 王琦教授新冠肺炎预防方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为槲皮素、山奈酚、木犀草素、β-谷甾醇、植物甾醇等,可能通过作用于IL-6、TNF、CXCL8、VEGFA、MMP9、CXCL8、IL10、CCL2、IL1B等靶点和介导TNF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发挥作用,从而促进免疫反应、炎症反应及细菌防御反应,预防COVID-19。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元化联合教学模式在超声引导下疼痛介入治疗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疼痛科进修的30名医师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多元化联合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医师技能考核成绩、教学质量评分和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医师技能考核成绩优良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3.3%(P<0.05);观察组医师对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临床思维能力的提高、学习兴趣的激发、疾病诊治能力的提高4个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多元化联合教学模式可促进超声引导下疼痛介入治疗技能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学员的综合临床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铜陵市人民医院2017年临床分离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方法 对2017年1-12月临床分离菌采用纸片扩散法(KB)进行药敏试验,按CLSI 2017年版标准判读药敏试验结果,采用WHONET 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临床分离细菌共3436株,其中革兰阳性菌719株,占20.9%;革兰阴性菌2717株,占79.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23.8%和72.3%,耐甲氧西林株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其他测试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显著高于甲氧西林敏感株,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的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和呋喃妥因的耐药率较低,屎肠球菌对氯霉素的耐药率较低,5.3%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肺炎克雷伯菌和产酸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菌中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41.4%、50.7%和19.4%。肠杆菌科细菌中克雷伯菌属和沙雷菌属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较高,分别为37.5%和36.0%,其他菌属的耐药率低于3%。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80.3%和79.1%;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9.7%和28.4%。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中广泛耐药株的检出率分别为31.3%(171/546)、0.6%(3/508)和0.7%(3/416)。结论 本院革兰阴性菌呈增多趋势,尤其广泛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应引起高度关注,做好细菌耐药性监测,加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医院感染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的分布特征与危险因素,提高对CRE感染的防治能力。方法采用病例对照(1∶1)研究,收集2013年3月至2018年4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PICU分离CRE与碳青霉烯类敏感肠杆菌科细菌(CSE)的患者各81例,按年龄分为新生儿与非新生儿两组,分别研究两组CRE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PICU CRE感染或定植最常见的标本来源是呼吸道,其次为血流系统,最常见菌种是肺炎克雷伯菌,其次为阴沟肠杆菌。多因素分析显示,新生儿组各协变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之前呼吸机使用时间是非新生儿CRE感染或定植的独立危险因素,而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暴露时间是可能减少CRE感染或定植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在PICU应尽量避免长时间使用呼吸机及其他留置装置,同时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培养脊柱及相关疾病推拿治疗的应用型人才。方法采用编写应用型教材、把教室转移到诊室和示教室、教材-案例“逼真”教学法、创造学生在临床真实环境下的动手操作机会和产-学-研相结合教学法等手段和方法,在内容改革上纳入目前医院和社会机构多使用的规划教材之外的手法技术、现代康复技术和世界各地的脊柱手法技术,拓宽知识面,与临床应用接轨;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通过改革考试和评价方法,切实培养应用型人才。结果教学效果良好,有效提升了学生临床适应能力和社会生存能力。结论以就业为导向的脊柱及相关疾病的推拿教学模式值得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6.
老干科的病人多属老年病人,因长期住院,多病存,病程延长,加之体质弱多卧床,故血管硬化弹性差、浅静脉穿刺脆性差易渗出。若输液时使用钢针反复穿刺,或浅静脉留置针时间短、累计成本消费高,病人痛苦大。针对老干科病人的特点,近年来PICC置管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实践。而目前国内较为先进的PICC置管技术为超声引导下的赛丁格技术行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技术[1]。  相似文献   
7.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主要特征,临床表现以慢性多发性关节炎为主的最终可导致关节畸形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类分湿因子及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在新的RA分类标准中被认为是鉴定RA时较好的血清学指标,而对于诊断RA,临床仍需特异性及敏感性更高的血清标志物。该文对近年来出现的各种RA诊断指标进行总结比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持续质量改进在体检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该次将该院在2018年7-12月的体检者200名作为研究的对象,视为对照阶段,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方法;将该院2019年1-6月的体检者200名作为观察阶段对象,在护理管理工作中采取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模式,进一步对比两个阶段患者对于体检科工作质量的评分。结果在体检工作质量、服务态度、体检满意度这3个模块,观察阶段评分对照阶段比较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体检科护理质量管理中,可有效提升体检服务品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广泛应用,细菌对头孢菌素产生耐药性的流行越来越广,给临床感染性疾病的治疗造成很大的困难。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主要由肠杆菌科细菌产生,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为其代表菌种。收集武汉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近1年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和肠杆菌属共543株,用纸片扩散法进行ESBLs菌株初筛和确证试验,以了解该院产ESBLs菌的流行、分布状况,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肖梅  高琅丽  蒙张敏 《华西医学》2006,21(2):382-383
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科门诊患者已成为医疗机构的一组重要服务对象。了解老年患者的就诊特征、掌握老年科门诊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协助诊断,解除老年人群的生理、心理病痛,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护理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