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减少脂肪乳对凝血酶原(PT)、部分凝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干扰的方法。方法制备正常新鲜混合血浆并检测PT、APTT、Fib;在正常新鲜混合血浆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脂肪乳并检测其PT、APTT和Fib,取均值计算干扰物影响度,同时在强生干化学分析仪VITRO FS5.1上检测血浆指数,并分析血浆指数与脂肪乳干扰之间的关系。通过CS2000i自带的稀释功能,寻找最佳的稀释倍数,减少脂肪乳对Fib的干扰。结果当添加干扰物脂肪乳4.76%体积分数时,对PT、APTT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影响均7.5%,未超过1/2 CLIA’88规定的允许误差;脂肪乳添加的体积与血浆指数存在良好的线性相关:y=18.284x+4.557 9,R2=0.993 3;脂肪乳添加的体积与衍算纤维蛋白原(PT-der fibrinogen,PT-DFbg)添加前后的差值也存在良好的线性相关:y=0.146 9x-0.891 4(x≥6),R2=0.961 7;标本稀释可以很好地消除脂肪乳对Fib检测结果的干扰。结论利用血浆指数,可以减少一定浓度内脂肪乳对PT、APTT和Fib的干扰,标本稀释可以很好地消除脂肪乳对Fib检测结果的干扰。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塞患者脂蛋白(a)和出凝血初筛试验各指标变化特点,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方法:对2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和20例健康人进行脂蛋白(a)[Lp(a)]、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的测定。结果:急性脑梗塞(CI)患者的脂蛋白(a)[Lp(a)]浓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部分凝血酶时间(API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1),纤维蛋白原(Fib)水平较对照组升高。脂蛋白(a)[Lp(a)]和凝血时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脂蛋白(a)可作为急性脑梗塞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与CI的发生有明显相关性。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与CI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吴莹 《中华医护杂志》2005,2(6):489-490
目的 观察乙型肝炎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的变化,探讨凝血因子检测对观察肝病患者的病情和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共收集各种乙型肝炎患者122例,分为4组,对照组20例。结果 各乙肝病组APTT、PT、Fib水平的改变与对照组比较,慢性乙型肝炎轻中度、重度患者的PT、APTT、Fib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慢性乙肝轻度、中度、慢重型、肝硬化患者的町及慢性乙型肝炎重型和肝硬化组患者的PT、APTT、Fib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本研究表明,肝功能轻度受损,APTT、PT、Fib仍可正常,它仅在肝实质细胞严重损害时才明显延长,尤其是预后不良的患者;故APTT、PT、Fib的检测可作为观察病情及预后判断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妊娠妇女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凝固时间(TT)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等反映凝血功能四项指标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PT、APTT、TT、Fib测定均为凝固法,在CA-1500全自动血凝仪上进行,试剂及定标血浆均为德国德灵公司产品。结果:妊娠中、晚期妇女与正常对照组或早期妊娠者比较,PT、APTT、TT时间明显缩短、Fib含量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妊娠中、晚期由于凝血功能增强、抗凝及纤溶功能减弱,出现妊娠期高凝状态。这一妊娠期生理变化为产后快速有效止血提供了物质基础,但也是导致妊娠期血栓病形成的重要原因,并可能与多种产科疾患有关。妊娠期间检测凝血四项指标的变化对预防血栓形成并及时进行抗凝治疗有着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李莲萍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34):1121-1123
目的通过TT、PT、APTT、Fib、PLT的检测,预测肝硬化患者的转归。方法67例肝硬化患者,分别分成出血组28例,非出血组39例,按照Chad—Pu小分级法分戍A级27例,B级24例。c级16例。与60例正常组进行TT、pT、APTT、Fib、PLT检测值的组间、组内比较。结果在TT、PT、APTT、Fib、PLT检测中,出血组、非出血组与正常组,出血与非出血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Child—Pu曲分级法分成A、B、C组与正常组组间比较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结论检测TT、PT、APTT、Fm、PLT能反映肝硬化的严重程度,由此可预示肝硬化患者的预后,协助临床医生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尽可能地挽救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7.
8.
目前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因子(Fib)所采用的质控物为进口冻干质控物,但由于其价格昂贵,许多基层实验室难以承受,因而影响了基层医院室内质控持续有效地开展。从实用出发,经过不断探索和比较分析,最终研究配制出了配方合理、成本低廉、效果好、结果稳定的液体凝血止血检验质控物。该质控物经过一年的室内质控应用及参加云南省临床检验中心凝血-止血功能项目室间质控活动,取得优秀成绩。说明该质控物质量均达到与进口冻干质控物同样的水平,完全可以替代进口冻干质控物,可应用于各级医院凝血—止血功能试验的实验室检测,达到提高检验质量的目的,并发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和分析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名正常人(正常组)、138例单纯冠心病(冠心病组)、56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三组患者进行临床症状、冠脉病变、血糖(BS)、血脂、C-反应蛋白(CRP)和纤维蛋白原(Fib)比较。结果(1)与冠心病组比较,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以无痛性心肌缺血和心功能不全居多。(2)与冠心病组比较,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患者多支、C型和末梢病变发生率明显增高,冠脉狭窄和钙化程度严重。(3)与冠心病组和正常组比较,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CRP、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Fib显著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降低。结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易发生心功能不全,冠脉病变严重;血脂异常和炎症反应共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王琴  廖莹  黎晔 《医学美学美容》2024,33(6):165-169
目的 探讨在下颌骨成釉细胞瘤腓骨肌皮瓣移植患者中应用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护理的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77例下颌骨成釉细胞瘤腓骨肌皮瓣移植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 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 =37)和观察组(n =4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 加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护理,比较两组依从性、护理成效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依从率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护理后状态、认知、行为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护 理后UW-QOL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护理 可提高下颌骨成釉细胞瘤腓骨肌皮瓣移植患者的健康教育依从性,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状态、认知、行为, 从而进一步提升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