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200篇
  免费   5103篇
  国内免费   2571篇
耳鼻咽喉   464篇
儿科学   524篇
妇产科学   478篇
基础医学   4321篇
口腔科学   1328篇
临床医学   15582篇
内科学   5343篇
皮肤病学   492篇
神经病学   1327篇
特种医学   3024篇
外国民族医学   78篇
外科学   5785篇
综合类   26988篇
预防医学   14793篇
眼科学   755篇
药学   12920篇
  261篇
中国医学   12936篇
肿瘤学   1475篇
  2024年   933篇
  2023年   3444篇
  2022年   2707篇
  2021年   3079篇
  2020年   2826篇
  2019年   2542篇
  2018年   1210篇
  2017年   1888篇
  2016年   2373篇
  2015年   3365篇
  2014年   5730篇
  2013年   5346篇
  2012年   7436篇
  2011年   7541篇
  2010年   6328篇
  2009年   5986篇
  2008年   7697篇
  2007年   6350篇
  2006年   5680篇
  2005年   5715篇
  2004年   3970篇
  2003年   3537篇
  2002年   2560篇
  2001年   2123篇
  2000年   1589篇
  1999年   1189篇
  1998年   949篇
  1997年   753篇
  1996年   662篇
  1995年   690篇
  1994年   546篇
  1993年   398篇
  1992年   378篇
  1991年   391篇
  1990年   275篇
  1989年   318篇
  1988年   92篇
  1987年   93篇
  1986年   79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系统评价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物理治疗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CENTRAL、MEDLINE、EMBASE、CINAHL Plus、Academic Search Premier、Teacher Reference Center、ERIC以及Education Research,纳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物理治疗学教学的原始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6月。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完成文献筛选、数据提取、质量评价,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比传统教学模式在物理治疗学教学中的效果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 共检索文献1 307篇,最终纳入7篇,包括至少770名学生。发表时间集中在2013年至2019年,研究对象为物理治疗学专业学生,主要结局指标为考试成绩。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总体说来可提高学生的笔试成绩,增强高阶思维能力,得到了学生和教师的积极评价。  相似文献   
2.
目的 鉴定当地民间应用普遍的野生药用真菌,并探讨其治疗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一株采自定陶仿山野生药用真菌进行鉴定,确定为硬皮马勃。通过文献检索收集硬皮马勃化学成分,利用PubChem软件和TCMSP、GCS数据库得到化学成分结构信息及其药用动力学参数和相关靶点分析,通过SysDT和WES系统鉴定潜在化学成分靶点,利用CTD数据库获得靶点功能,将潜在化合物和肿瘤相关靶点导入Cytoscape3.8.0软件构建分子-靶标网络。应用DAVID数据库对肿瘤相关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揭示有关活性成分靶点所涉及的生物学过程和通路,将肿瘤相关靶点和通路导入Cytoscape3.8.0软件构建靶点-通路网络。结果 从文献中获得硬皮马勃的化学成分59个,通过ADME计算系统筛选出5个潜在活性的化合物即活性成分,预测到38个靶点,其中与肿瘤相关靶点16个。这些活性成分主要通过Toll-like receptor、PI3K-AKT、MAPK和NF-kappa B等通路参与免疫应答,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增殖,促进其凋亡。结论 表明硬皮马勃治疗肿瘤具有多靶点、多途径协同作用的特点,并通过多层次效应达到治疗肿瘤的效果。本研究为更好理解硬皮马勃作用肿瘤的机制和肿瘤药物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疑病神经症是神经症的一级亚型[1],是指对自身感觉或征象做出患有不切实际的病态解释,致使整个心身被由此产生疑虑、烦恼和恐惧所占据的一种神经症,以对自身健康的过分关心和持难以消除的成见为特点。患者具有对健康过分担心、胆小、固执、刻板等个性特点[2],怀疑自己患有某种事实上并不存在的疾病,医生的解释和客观检查均不足以消除其看法。临床最初往往表现为过分关心自身健康和身体任何轻微变化,作出与实际健康状况不相符的疑病性解释[3],伴有相应的疑病性不适,甚至出现日趋系统化的疑病症状。疑病症状可以是全身不适、某一部位的疼痛或功能障碍,甚至是具体的疾病。症状以骨骼肌肉和胃肠系统多见,就部位而言以头、颈、腹部居多,常伴有焦虑、忧虑、恐惧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这种疑病性烦恼是对身体健康或所怀疑疾病本身的纠缠,而不是指对疾病的后果或继发性社会效应的苦恼。患者也知道烦恼对健康不利,苦于无法摆脱、不能自拔,四处求医、陈述病情始末,不相信检查结果和医生的解释和保证,对患者社会功能影响严重。  相似文献   
4.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22,(10):1389-1392
目的:探究基于健康意识理论的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及负性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和研究组(5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基于健康意识理论的健康教育。于干预前及干预六个月后比较两组MHD患者自我管理量表得分、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及抑郁自评量表(SDS)的得分状况。结果:干预后,研究组MHD患者自我管理量表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升高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MHD患者SAS和SDS得分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健康意识理论的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MHD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某跨区域医联体核心医院的运行效率进行评价,以不完全契约理论为分析视角探讨影响因素,为深化医联体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收集2014年-2021年核心医院相关数据,采用DEA数据分析方法,计算运行效率变化情况。结果核心医院各项投入明显增加,医疗业务产出同步增长,医院运行效率经历了动态波动后持续向好。结论通过构建管理共同体,逐步优化契约,争取医保政策支持,合作共建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基于损伤控制理论的护理干预在急性外伤性脾破裂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1月镇平县中医院收治的30例急性外伤性脾破裂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以2016年10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急性外伤性脾破裂患者15例为对照组,以2017年5—11月收治的急性外伤性脾破裂患者15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基于损伤控制理论的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满意度,并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74)与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分别评估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及负性情绪。结果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GQOL-74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3.33%)高于对照组(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损伤控制理论的护理干预应用于急性外伤性脾破裂,可有效缓解负性情绪,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病情转归。  相似文献   
7.
8.
以江苏省人民医院为例,介绍医院门诊分诊叫号系统设计。从软硬件实现两方面阐述系统整体架构、具体功能和应用实践,指出该系统有助于改善门诊就医环境、减轻医护人员工作压力、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10.
通过对中医古籍中有关升降散论述的文献梳理,全面探讨其内涵。本方是在大黄、僵蚕为雏形的基础上增加蝉蜕、姜黄而成方,几经易名,终在杨璿《伤寒瘟疫条辨》中为后人所熟知。本方广泛用于治疗瘟疫,以丸剂、散剂为主,方便携带,便于服用;重用大黄旨在祛邪、逐秽;应用时视人之体质强弱和量其毒之轻重而判断用药多寡,并辅以米酒、生蜜等以顾护正气。杨璿将其由治疗“热疫”的专方扩展为治疗“表里三焦大热”的通用方剂,扩大了本方治疗疾病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