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65篇
  免费   1035篇
  国内免费   296篇
耳鼻咽喉   88篇
儿科学   111篇
妇产科学   312篇
基础医学   2250篇
口腔科学   346篇
临床医学   1707篇
内科学   2021篇
皮肤病学   288篇
神经病学   517篇
特种医学   49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93篇
外科学   903篇
综合类   4969篇
预防医学   2345篇
眼科学   134篇
药学   3745篇
  3篇
中国医学   2048篇
肿瘤学   1225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139篇
  2021年   254篇
  2020年   276篇
  2019年   229篇
  2018年   330篇
  2017年   260篇
  2016年   276篇
  2015年   241篇
  2014年   4265篇
  2013年   3273篇
  2012年   2534篇
  2011年   2200篇
  2010年   3550篇
  2009年   3174篇
  2008年   1327篇
  2007年   248篇
  2006年   142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144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73篇
  1984年   63篇
  1983年   60篇
  1982年   61篇
  1981年   48篇
  1980年   45篇
  1979年   46篇
  1978年   25篇
  1977年   7篇
  1976年   5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3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观察丙泊酚麻醉对老龄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神经元γ-氨基丁酸A(GABA)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50只SD老年大鼠随机分为丙泊酚组和对照组,每组25只。丙泊酚组大鼠腹腔注射1%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6 mL/kg,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麻醉后1 d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分别采用HE染色和尼氏体染色观察海马区神经细胞及尼氏体(Nissl体)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检测GABA蛋白量表达。结果麻醉后,2组大鼠肛温、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实验时间的延长,2组大鼠逃逸潜伏期、总里程数逐渐减小,丙泊酚组大鼠各时间点逃逸潜伏期、总里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组大鼠穿越平台区域次数、时间小于、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海马区Nissl体存在于细胞浆及树突,染色较深,神经细胞排列整齐,形态规则;丙泊酚组Nissl体消失,神经细胞数量减少,细胞核破裂、丢失。丙泊酚组大鼠海马GABA蛋白表达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对大鼠认知功能有影响,并与海马区GABA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2.
3.
为了研究γ-干扰素(IFNγ)对大鼠胚胎基底前脑及隔区核团胆碱能神经元分化的作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胆碱能神经元的特异性标记酶-胆碱乙酰基转移酶(ChAT)进行染色,ChAT阳性细胞的数量反映了胆碱能神经元的数量,并用14C-乙酰CoA作底物来检测ChAT活性。结果显示,IFNγ处理过的实验组,ChAT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增加,ChAT活性也增加,这种增加被大鼠抗小鼠IFNγ单克隆抗体(Ab-IFNγ)完全拮抗。采用流式细胞术对细胞周期进行分析,细胞周期及细胞百分率无明显改变。用MAP2标记神经细胞,神经细胞数基本未增加。以上结果提示:IFNγ不能促进基底前脑和隔区神经元增殖,胆碱能神经元表达增加不是因为神经元数目增加而是分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持续低剂量率照射后HepG2细胞的ATM磷酸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持续低剂量率照射下HepG2细胞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突变基因(ATM)磷酸化的变化规律。方法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Western blot技术检测持续低剂量率(8.28 cGy/h)照射下HepG2细胞ATM磷酸化蛋白的表达;采用集落形成法观察持续低剂量率照射对HepG2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结果持续低剂量率照射30 min后,ATM即已发生磷酸化,持续照射6 h时,ATM磷酸化蛋白表达量最多,以后逐渐减弱。使用Wortmannin抑制ATM磷酸化后,降低了持续低剂量率照射下肝癌细胞的存活分数。结论在持续低剂量率照射中后期ATM磷酸化减弱,提示持续低剂量率照射具有增加HepG2细胞辐射敏感性的潜能。  相似文献   
5.
无国界医生致力于应对天灾和战祸所引起的人道医疗危机。灾后实时爆发的人道医疗危机包括急性的外科创伤问题和基础医疗系统的破坏导致疫症发生。本文介绍了无国界医生的救援经验以及专业的备灾体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120例美国标准协会(ASA)I-Ⅱ级初产妇,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A组)、芬太尼组(B组)、无镇痛组(C组),每组40例。A组和B组采用PCEA,C组不给予镇痛药物。观察各组不同时段视觉模拟评分(VAS)和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记录3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缩宫使用情况、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A、B2组和C组在PCEA20、60min及宫口开全时V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EA5min,A、B2组V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Bromage评分、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或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安全有效,对母婴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7.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have shown dietary magnesium (Mg) intake and serum Mg levels to be inversely correl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therosclerosis. We hypothesized that low levels of Mg would promote atherosclerotic plaque development in rabbits. New Zealand white rabbits (4 months old, n = 22) were fed an atherogenic diet containing 0.12% (−Mg), 0.27% (control), or 0.43% (+Mg) Mg for 8 weeks. Blood samples were obtained at baseline, 2, 4, 6, and 8 weeks and were assayed for total cholesterol,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HDL), non-HDL, triglycerides (TG), C-reactive protein, serum Mg, and erythrocyte Mg. Aortas from −Mg had significantly more plaque, with an intima thickness 42% greater than control and 36% greater than +Mg. Serum cholesterol levels rose over time, and at 8 weeks, −Mg had the highest and +Mg the lowest total and non-HDL cholesterol and TG levels, although these results did not reach significance. Over time, serum Mg levels increased, and erythrocyte Mg levels decreased. C-reactive protein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all groups at 4 and 6 weeks but returned to baseline levels by 8 weeks. This study supports the hypothesis that inadequate intake of Mg results in an increase in atherosclerotic plaque development in rabbits.  相似文献   
8.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分布十分广泛的内源性非编码RNA,在动物、植物、病毒中广泛存在。miRNAs与肿瘤的发生发展预后有关,并在肿瘤的增殖、分化及调亡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结合最近相关文献,本文就miRNAs与泌尿系肿瘤方面的进展作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9.
质疑Frank—Starling心脏定律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何川  何培芳 《西部医学》2009,21(10):1639-1646
心脏收缩释放的能量(作功)是心肌纤维长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的函数,即Frank—Star一1ing(FS)心脏作功定律,被誉为心脏生理学中的“经典”理论。对此,笔者从各种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首先分析了Frank伸展离体心肌和Starling及其同事使用心肺制备做的实验与动物生理实际的差异,以及人们在实验中观测到的增加心肌前负荷引起收缩力增强的现象(FS现象),认为:①在正常生理条件下的动物体内,来自心脏以外的、如同心肺制备中那样人工控制心室充盈压力升高、引起EDV增加的那种血液的重力动力是不存在的。②另一方面,人为地增加前负荷,那是改变了心肌收缩时的外环境条件。③由此而激发出的FS现象,是心脏适应其外环境条件变化所作出的反应。④此种心肌收缩力增强的反应,需通过心肌细胞内部与收缩过程发生有关的心肌兴奋一收缩和化学一力学偶联等一系列生化机制(不恒定因素)方能得以实现。⑤根据他们实验中观测到的FS现象,在逻辑上不能得出前负荷这一心肌收缩时的外环境条件变化调控其作功的推论。换言之,所有的在实验中被激发出来的FS现象,都不足以成为支持FS心脏定律的证据。然后,引用国内外公认的计算心脏每搏射血作功(w)的生物物理学公式“w=P×(EDV—ESV)”,证明了w和EDV之间没有函数关系。根据心脏作功的医用物理学和生物数学的基本原理,笔者认为Frank—Starling心脏定律表达的不是心脏作功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失血性休克猪输注不同剂量游离血红蛋白(FHb)后血清白细胞介素(IL)-12及γ-干扰素(IFN-γ)的含量变化,探讨FHb对休克动物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30头家猪随机分为5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FHb(0、2.5、5、10、15 ms/ks体蕈),监测动物生命体征、各重要脏器功能变化以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的发生率,检测休克动物在输注不同剂量FHb后血清IL-12、IFN-γ的含情变化.结果 失血性休克猪在输注FHb后血清IL-12及IFN-γ含量明显下降(P<0.01),它们的变化趋势与FHb剂量呈负相关.其中输注FHb 15 ms/kg体重组动物MODS发生率与休克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加(P<0.05).结论 FHb能明显抑制失血性休克动物抗原提呈细胞(APCs)的功能,使细胞免疫功能受到抑制;输注高剂量FHb(>15 mg/kg体重)会增加失血性休克动物MODS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